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811888丛书名: 传世励志经典
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无论从是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枉活百岁。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
作为美国历史上**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对美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这样一个时代伟人,美国文学史上关于他生平的传记文学作品当然不在少数。
在书中,欧文以真实的笔触,将自己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融合在同华盛顿有关的大量史料之中,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了美国国父华盛顿波澜壮阔的人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原著不只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欧文版《华盛顿传》更是被后世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记录美国国父的杰作”。
本书的主人公乔治华盛顿于1732年2月22日出生在今天美国弗吉尼亚州东部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华盛顿本人非常具有开拓精神,早年他做过土地测量员,七年战争爆发后,他开始在英军服役,并因此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和一定的威望。1759年,华盛顿辞去军职,回到弗吉尼亚。在随后的15年中,他隐居弗农山庄经营自己的家业,并展现出了非凡的管理才能,把弗农山庄打造成了美国殖民地中**的庄园之一。
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代表参加**届大陆会议,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信任。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又因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他克服种种困难,把一支缺少经验及武器弹药的民兵队伍训练成了一支能与英军相抗衡的正规军。1776年,华盛顿带领军队将英军逐出波士顿,极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之后,在同优势英军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华盛顿始终表现出沉重冷静、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昂扬斗志。在革命*阴暗的岁月里,面对强大英军的步步紧逼,美军士兵们一度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但华盛顿仍然以极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美军继续战斗。正是靠着华盛顿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美国的独立事业虽然屡遭狂风暴雨,但始终能够渡过重重难关,转危为安并*终取得了成功。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任总统,四年之后,他再次获得连任。在其8年的总统任期当中,他完成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他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法制,组建了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成立了联邦**法院。1796年,在连任两届之后,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表现出了一位伟大政治家的高尚品质。
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病逝于弗农山庄。因其对美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后世尊其为美国国父。
人们经常说“时势造英雄”,需要指出的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光有时势和个人的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真正的英雄要善于洞察时局,并主动投身到历史潮流的滚滚洪流之中。正如本书的主人公华盛顿,他本可以锦衣玉食、在自己的庄园中度过安乐富足的一生。但历史的潮流和道义的担当促使他舍弃了富饶的庄园,抛家舍业,在亲英和抗英的艰难抉择中*终坚定地站在了北美人民革命的正义事业阵营中。
在同当时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军队对抗的过程中,华盛顿屡尝战败的滋味,身心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正如我们中国俗话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华盛顿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胆略、智慧、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了人民的普遍认可。
需要指出的是,华盛顿早期的威信并不是光辉的成就和辉煌的胜利造就的,恰恰相反,他的威信是在艰难困苦和无数的挫折中逐渐提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华盛顿所获得的声望是他经受各种逆境、挫折、磨难之后的必然结果,是他在挫折中选择坚持、痛苦中变得坚强所收获的硕果。
我们经常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时光移至今天,当下很多青少年精神空虚,生活懒散,做事缺乏动力和目标。笔者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此书,或许从中能够重拾对生活的激情和创业的欲望,*终有所收获,不虚此生。
一、家教良好的移民后裔001
二、年轻有为的土地测量员004
第二章 与法军作战的前线指挥官007
一、主动请缨,不辱使命007
二、英勇袭敌,首战告捷011
三、兵败困苦堡,虽败犹荣015
四、良策遭否,处乱不惊018
五、忍辱负重,敢于担当023
六、矢志不移,赶走强敌025
第三章 亲英到抗英的转变029
一、简单幸福的田园生活029
二、英国政府的层层盘剥031
三、“印花税法”引起的风波034
四、“汤森税法”带来的风暴036
五、亲英与抗英的艰难抉择038
六、波士顿惨案和倾茶事件041
七、走向抗英斗争的前沿044
第四章 北美独立战争序幕拉开049
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049
二、并行不悖的政治与人情052
054三、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
057四、北美独立战争枪
062第五章 波士顿围城之战
062一、出任大陆军总司令
067二、奔赴波士顿抗英前线
072三、整顿军队,加强防务
076四、勇往直前,力主进攻
079五、改组军队,困难重重
088六、大获全胜,收复波士顿
093第六章 情况危急的纽约战事
093一、布防纽约城
099二、合众国诞生
102三、事态白热化
106四、长岛大溃败
114五、长岛巧撤退
117六、华盛顿堡沦陷
126第七章 新泽西州力挽狂澜
126一、李堡失陷,败退特拉华河
129二、刚愎自用,李将军被俘
133三、奇袭成功,大败英军于特伦顿
138四、声东击西,佯攻普林斯顿
144五、休养生息,避免与敌正面交锋
151第八章 调整战略,弃守费城
151一、提康德罗加的陷落
158二、华盛顿的疑惑
172三、英军占领费城
四、萨拉托加大捷184
五、康韦阴谋集团202
第九章 美法同盟,战胜强敌218
一、阴谋被拆穿218
二、英军撤出费城220
三、美法联合作战222
四、东西泽西战役结束223
五、独立战争取得胜利225
第十章 励精图治的首任总统227
一、重返弗农山庄227
二、制定新宪法232
三、当选总统238
四、两个政党242
五、内阁纷争246
六、连任总统249
七、与国会的纠葛253
八、退休与逝世255
章英雄的青少年时代
一、家教良好的移民后裔
乔治华盛顿家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英格兰一个高贵显赫的世家。17世纪时,该世家开始没落,渐渐地失去往日的辉煌。后来,欧洲兴起一股殖民热,大批的欧洲人纷纷前往北美新大陆开拓殖民地。1657年,乔治华盛顿的曾祖父约翰华盛顿也移民到弗吉尼亚,在波托马克河和拉帕哈诺克河之间北峡地区的威斯特摩兰县购买了土地,并定居在一个叫作布里奇斯溪的庄园。就这样,这个家族就在布里奇斯溪庄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乔治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继承父业又有所发展,在他的管理之下,布里奇斯溪庄园的土地已超过了10000英亩。此外,他还拥有一个自己的装卸码头,用于和英国进行直接贸易。奥古斯丁华盛顿一生中结过两次婚,其任夫人因病去世,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1730年,31岁的奥古斯丁续弦,娶了北峡地区的美人玛丽鲍尔为妻,她就是乔治华盛顿的生母。
1732年2月22日,乔治华盛顿在布里奇斯溪庄园的一个老屋内出生了。之后不久,他们举家搬到了斯塔福德县,居住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对面的一个庄园。那是个景色旖旎的地方,山川层峦叠嶂,拉帕哈诺克河奔腾不息。庄园里面春夏季节绿草如茵,风景如画。小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乔治华盛顿的母亲治家严谨,她深明事理,刚强坚毅,办事干净利索。受母亲的影响,华盛顿从小就养成了自信果敢、处事严谨的作风。同时,母亲的言传身教也使得小华盛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处事公道,平等待人。与华盛顿母亲的严格管教相比,华盛顿的父亲则给予了他更多的疼爱。他经常抽空带小华盛顿到户外玩耍,给他讲天文地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在智力和道德上对他谆谆教导。
值得一提的是,乔治华盛顿的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华盛顿。他比华盛顿大14岁,在英国留过学,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此外,劳伦斯还曾参加过英国海军,作战英勇、屡立战功。也许是年龄上的原因,兄弟俩既有手足之情,又有师生之谊。劳伦斯对幼小的华盛顿极为关心爱护,而华盛顿则把温文尔雅、气宇轩昂的哥哥看作是自己的楷模,处处加以学习效仿。
华盛顿的学业是在布里奇斯溪庄园附近的一所学校完成的。他在那里所学的课程很普通,只是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普通的商业工作来说却也足够。华盛顿学习很认真,他完成的作业始终工整而准确。在他13岁的时候,他已经把各类商业文件、法律文本、汇票、契约、债券等的格式抄录成册。
18世纪的美国,土地测量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华盛顿用心钻研,并终将这门知识运用得游刃有余。他运用当时的测量方法,测量周围的土地,并将结果定期计入田亩登记簿中,就好像他的测量工作同重要的土地交易有关,而不仅仅是学校布置的作业似的。靠着他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他学会了律师们起草文件的技能,养成了商人们随手记账、毫厘不差的习惯,并且终身受用。
不仅在文化知识方面刻苦认真,在体育锻炼方面,小华盛顿也是一丝不苟、严于律己。他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在跑步、跳高、拳击、掷铁饼等活动上都表现得十分优秀。因此,他深受同学们的拥护,在学生中很有威望。
1743年是11岁的华盛顿人生中较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的父亲奥古斯丁腹部突然剧痛,没过多久就病故了,终年49岁。另一件大事是,这年7月,他的哥哥劳伦斯结婚成家,搬到了波托马克河岸边自己的庄园居住。为了纪念自己参加英国海军时一位叫弗农的海军上将,劳伦斯将这座庄园取名为“弗农山庄”。1747年夏末,华盛顿搬到弗农山庄和劳伦斯同住。在这里,他遇到了对其人生、命运、性格有着深刻影响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托马斯费尔法克斯勋爵。
费尔法克斯勋爵是劳伦斯岳父威廉费尔法克斯的堂兄。因为华盛顿经常和劳伦斯在一起,因此和威廉费尔法克斯一家来往甚密,一来二去,华盛顿竟和费尔法克斯勋爵成了忘年交。费尔法克斯勋爵出身于英国名门望族,早年就读牛津大学。他曾在英国一个骑兵团服过役,并且还担任过地方长官。此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还曾为当时著名的杂志《旁观者》撰写过文章。眼下他和堂弟威廉费尔法克斯一家住在一个叫“贝尔沃”的庄园,膝下儿女成群,个个聪明而又有教养。
在这个家庭里,北美农村的简朴生活和欧洲的优雅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同这个家庭的密切交往,深刻影响着这个从小生活在北美荒野山林之中,行为中还略带粗野的青年。费尔法克斯一家也很欣赏聪明好学的华盛顿。此时的华盛顿身材魁梧,体格健壮,举手投足之间显得庄重而果断,谈吐坦率而谦逊。费尔法克斯勋爵经常邀请他到贝尔沃庄园做客。他们一起读书游乐、谈古论今、骑马打猎、野餐垂钓。
费尔法克斯勋爵酷爱猎狐,并且像大多数英国勋爵一样,养着一群马匹和猎犬。在猎狐的过程中,他发现年轻的华盛顿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娴熟的骑术,并且和他一样敢于冒险纵马狂奔。华盛顿后来在独立战争中以善于追击而闻名,这与他在这段时间和勋爵一起的猎狐经历不无关系。通过费尔法克斯勋爵的引见,华盛顿又结识了更多的社会名流,经常参加各种上层的社会交际活动。
二、年轻有为的土地测量员
英王查理二世曾经赏赐给费尔法克斯勋爵一家位于弗吉尼亚的蓝岭周围大片的领地。这片土地沃土千里、得天独厚。但蓝岭以西的大片领地,只是法律上得到承认,实际上从未勘察测量,更别提有效的经营管理。这些大片荒废的沃土已被非法“抢占者”据为己有,并实际控制。费尔法克斯勋爵迫切希望派人对这些土地进行考察测量,并对此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加之非法“抢占者”野蛮凶悍,沿途还不时有带着弓箭的印第安人出没。勋爵需要一位专业技术过硬、能够吃苦耐劳,并且能够应付那片荒野和那里野蛮居民的综合型人才。很快,勋爵把目光投向年轻的华盛顿。他亲眼看见过华盛顿的测量作业本,惊叹于他精准的测量能力。同时,他还注意到此时的华盛顿年富力强、精干敏捷、英勇果敢,又能吃苦耐劳,是从事这一工作的绝佳人选。随后,华盛顿接受了勋爵提出的由他主持土地测量的提议。他收拾好行李,和勋爵的长子乔治威廉费尔法克斯一行上路了。
这是华盛顿平生次远离家门跨入社会。他们进入弗吉尼亚大峡谷,从河谷底部开始测量。在此期间,因为他们深入的是边疆蛮荒地带,所以吃了不少苦头,也冒了不少风险。尽管每天旅途劳累,华盛顿还是坚持将每天所见所闻、所到之处的地形地貌、物产民情等信息详细地记录在笔记上。他们就这样不停地测量土地、划分地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野外露宿,依靠野鸡和其他禽类充饥。至于说风吹日晒、蚊虫叮咬,那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们的帐篷被风吹翻了,害得他们在雨水中泡到了天亮。还有一次,华盛顿睡的草席着了火,衣服都被烧出了好几个洞,幸亏同伴把他及时叫醒,才幸免于难。他们更经历了无数次的狂风暴雨,经常被雨水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完成土地测量之后,华盛顿一行穿过大山,越过河谷,翻过蓝岭,于1748年4月12日回到了山庄,前后历时刚好一个月。通过这次艰苦的测量实践,华盛顿的意志力和社会经验均大有长进,对蓝岭以西地区的人文、地理、农业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当然,他也得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据他笔记本记载,他每个工作日的收入为一枚西班牙金币(约为72美元),有时是六枚皮斯托尔(约为20美元),全月的总收入应该不会少于300美元。除此之外,华盛顿在这次土地测量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他们在途中意外地遇到了印第安人的战争宣传队。看着印第安人那些奇特而又古怪的表演,华盛顿很快就熟悉了这些野蛮人的性格,并且很善于同这些荒野居民打交道。
对于华盛顿在此次土地测量中的表现以及他提出的关于土地测量的报告书,费尔法克斯勋爵甚为满意。不久,他就大力推荐华盛顿担任政府测量员。这样一来,华盛顿的测量记录就有了权威性。实际上,他的测量记录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准确的。时至今日,档案中保存的这类记录还受到人们的信任。
作为政府测量员的华盛顿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三年。因为需要测量的土地广阔,而政府中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又十分有限,这一职业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报酬。测量顺利时,他一个月的收入就有140英镑。华盛顿把薪水积蓄起来全部用于购买土地,这样,这位年仅19岁的绅士,已经成了拥有将近1500亩富饶耕地的有产者了。
此外,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他走遍了所测量地区,因此充分地了解到了各个地方土壤的性质和价值,这一知识在他晚年购置地产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谢南多亚河河谷许多肥沃的土地至今仍是华盛顿家族成员的地产。华盛顿就这样度过了三四年的时光。由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荒凉的山区和粗犷的山民一起度过的,因此,他学会了吃苦耐劳、随机应变、随遇而安。而在同他哥哥和费尔法克斯一家的交往中,他又养成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气质。
第二章与法军作战的前线指挥官
一、主动请缨,不辱使命
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英法为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在世界各地展开了军事斗争。地域辽阔而又尚待开发的北美新大陆自然成为双方争斗的焦点。眼下双方都虎视眈眈地盯住俄亥俄河流域这片土地,宣称自己的政府是北美洲的主人,拥有该地区的全部主权。
法国殖民当局信奉“先下手为强”的原则,他们于1748年派人到俄亥俄河谷活动,对当地印第安部落剿抚兼施、恩威并用。他们一方面向印第安部落重申法国对该地区的主权,同时,他们还对那些亲英部落进行驱赶和屠杀,并散布谣言说英国人要来烧杀抢劫。这样很多印第安部落就站在了法国的一边。1753年,部分法军在伊利湖南岸登陆,在俄亥俄河上游修筑工事并设置了哨所。
面对法国的步步紧逼,英国政府也不甘落后。为了应对难以预测的战争风云,英属各殖民地纷纷加强了战争的准备工作。在华盛顿所在的弗吉尼亚,备战气氛特别浓厚。英属殖民地弗吉尼亚总督丁威迪将这个行省分成4个军区,每个军区都设民团副官一名,年薪150英镑,负责组织和装备民兵。经过劳伦斯华盛顿推荐,乔治华盛顿设法谋得了北峡地区民团副官一职。
不仅如此,英政府还筹建了俄亥俄公司,并于1749年向其颁发执照,鼓励其向俄亥俄河以北及以西扩展,并免除十年税赋。的条件就是要求该公司要自费在其扩展的土地上筹建一个城堡,保证足够的守卫人员,以防范印第安人和法军的侵袭。弗吉尼亚行政执行委员会主席托马斯李带头筹建了俄亥俄公司,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他去世之后,劳伦斯华盛顿担任了公司总经理一职。
自从乔治华盛顿担任弗吉尼亚北峡民团少校副官后,他就把庄园事务暂时搁置一边,集中精力学习军事知识,研究作战技术。通过哥哥劳伦斯华盛顿结识了劳伦斯之前的两个战友:穆斯和雅各布范布拉姆。穆斯借给华盛顿一些有关军事战术的书籍,指导他进行步枪操练,并给他讲解战场上的队形变换。范布拉姆精通剑术和格斗,他向华盛顿传授击剑和实战经验。安静的弗农山庄在这两个职业军人的指导下,俨然变身成为一所军事学校。
就在这个时候,华盛顿的哥哥劳伦斯染上了严重的肺病。尽管华盛顿陪着心爱的哥哥到西印度群岛养病,但这并没有延缓疾病的扩散。1752年7月,劳伦斯病逝于弗农山庄,时年34岁。两年之后,按照劳伦斯的遗嘱,乔治华盛顿继承了兄长的产业,同时也继承了俄亥俄公司的股东身份。之后,华盛顿用自己担任民团少校副官的薪水,在肥沃的谢南道亚谷地又购买了2000英亩田地。这样一来,加上华盛顿前几年用测量土地所得收入购买的土地以及所继承的遗产,这位21岁的弗吉尼亚北峡民团少校副官拥有的土地已达到4000多英亩。
法军的步步紧逼使丁威迪总督如坐针毡。作为英属殖民地的总督,他深知一旦法军继续南下,俄亥俄地区的万顷良田就会落入法国人之手。这对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作为俄亥俄公司股东之一,丁威迪总督个人也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职责所在,利害所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丁威迪总督决定在加强战备的同时,派一名特使到法军指挥部,向法军陈述利害关系,并警告法军不要轻举妄动。此外,特使还肩负两个重要任务:笼络沿途的印第安部落以及观察沿途作战地形,刺探法军兵力部署。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弗吉尼亚首府威廉斯堡出发到法军据点有1000英里之遥,沿途崇山峻岭、风霜雪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并且还要同反复无常的野蛮人以及狡猾的法军指挥官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
丁威迪总督为如何物色一位体格强壮,能够胜任长途跋涉,同时又机智勇敢、善于应变的合适人选大伤脑筋。华盛顿得到了总督正在物色人选的消息后,认为这是自己崭露头角的好机会,决定向总督主动请缨。华盛顿的到来让丁威迪总督大喜过望,因为他之前就从费尔法克斯勋爵那里听说过此人的杰出品质与过人之处。总督当即做出决定,下令年轻的华盛顿少校出使法军司令部。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华盛顿一行于1753年10月30日从威廉斯堡启程,向法军驻地伊利湖进发。那时的北美交通十分闭塞,道路崎岖,加上时值初冬,冰雪覆盖了大地,马匹是他们的代步工具。他们一行日夜兼程,翻越蓝岭,穿越海拔1700米的草原,走出暗藏玄机的沼泽,几乎每前进一英里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11月15日,华盛顿一行来到了阿勒艮尼河畔。阿勒艮尼河与莫诺格赫河在此交汇。凭着军人的敏感,华盛顿意识到这里地势险要,将是法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英军筑堡固守的地点。他把这些信息牢记在心,在之后写的7000字的“旅途报告”中专门提出这一观点,并派兵筑堡守卫。后来事实也证明华盛顿极具战略眼光。
经过沿途的不断联络,11月25日,华盛顿在洛格斯顿同亚王(一位亲英的印第安人部落首领)及其他对英国友好的各部落酋长会谈。他告诉酋长们,法军入侵俄亥俄地区,无论是印第安人还是英国人都会深受其害。他把自己此次出使的目的告诉他们,并建议共同对付法国人。华盛顿的讲话打动了诸位印第安酋长。
后,亚王代表俄亥俄印第安人三部落——特拉华族、肖尼族和明戈族,向华盛顿保证断绝与法国的关系,并安排三个部落要人与华盛顿同行,以防范途中“站在法国一边”的印第安人袭击。此外,亚王还向华盛顿详细介绍了法军活动的有关情报,并拿出了他亲手绘制的法军两座堡垒的平面图。
虽然历经风雪交加,沿途还不断遭遇泥潭、沼泽地的考验,但12月中旬左右,在印第安人的一路护送之下,华盛顿一行还是到达了柏夫堡法军司令部。在柏夫堡,华盛顿代表英国当局与法军总指挥各自阐明了双方的立场和底线。后,法军总指挥让华盛顿带给丁威迪总督一封复信,并表示一定会将丁威迪总督的来信呈送法国当局。华盛顿一边同法军谈判,一边还在谈判间隙不动声色地在柏夫堡附近到处走走。几天下来,他已把柏夫堡的里里外外侦察了个遍,对法军的虚实已是了然于胸。至此,华盛顿肩负的三项任务圆满完成,带着随从踏上归途。
完成任务的华盛顿本以为轻车熟路,归程应该十分顺利。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回去时的气候和道路比来时更加恶劣艰险。他们代步的马匹也因寒冷和疲惫而无法继续前行了。后,他们只得背着行囊背包,在没膝的雪地里蹒跚迈步,徒步行走了数百英里才返回故里。1754年元旦,华盛顿一行翻越蓝岭,于1月16日赶回威廉斯堡向丁威迪总督复命。此时,离华盛顿出发之日已有两个半月之久。
丁威迪在总督府亲切接见了华盛顿。对于华盛顿在出使期间所表现出的谨慎精明、果断坚定、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他深表感动。之后,丁威迪总督将华盛顿整理出的“旅途报告”以《俄亥俄日志》为名印刷成册,在弗吉尼亚广为散发,并呈送给英国政府。一时间,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声誉鹊起。可以说,此次出使法军司令部为他的前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成为弗吉尼亚一轮初升的太阳,绚烂夺目。
二、英勇袭敌,首战告捷
华盛顿从边疆侦察来的情报使丁威迪总督和他的行政委员会意识到法军将在春季沿俄亥俄河顺流而下,以军事手段占领俄亥俄地区。英法之间的武力冲突在所难免。丁威迪决定采纳华盛顿的建议:立即派遣一支部队,抢在法军前面在阿勒艮尼河与莫诺格赫河交汇岔口处,修筑军事堡垒。他命令威廉特伦特上尉前往边疆,招募一个连的新兵,快速开往岔口,完成筑堡工程。
同时,他还任命弗赖伊为这次远征的上校总指挥,华盛顿任其副职,领中校衔。弗赖伊上校指示华盛顿在亚历山德里招募新兵,建立一个连,为在俄亥俄岔口修建堡垒的威廉特伦特上尉采购和运送必需的军火和供应品,并担任这两个连的总指挥官。
新官上任,华盛顿开始招兵买马,但募兵工作初进行得并不顺利。勤劳的农民因为很容易维持生计,他们不愿意仅仅为每天有口饭吃,就背井离乡,远离妻儿。后招来的大多都是无家可归、缺衣少穿、游手好闲的流浪汉。华盛顿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丁威迪总督。无奈之下,总督只好采取了一个权宜之计。他宣布,俄亥俄河上的万亩良田要分给参加这次远征的军官和士兵,其中俄亥俄岔口堡垒附近的千亩良田归守卫碉堡的官兵所有。对于农民子弟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于是许多农家子弟纷纷报名入伍,华盛顿这才解决了兵源问题。
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华盛顿紧接着就遇到了招兵工作的第二个问题:军中无将才。由于条件艰苦,上级任命的军官很少来报到,华盛顿发现几乎只有他一个人来对付一群自由散漫、纪律松弛的新兵。为了应急,他马上写信给总督,推荐他的剑术老师和外勤译员雅各布范布拉姆为上尉,并举荐他早先的军事战术教官穆斯为少校,解决了军队的管理问题。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后,华盛顿以为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但很快他就发现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华盛顿发现在温切斯特很难用温和的手段获得运输工具。不得以,他只好勉强援用弗吉尼亚的民兵法,向农户强征马车。他向被征马车的主人颁发证书,让他们凭此证到当地政府领取征用费。但即便这样,征集到的马车也只有10辆,并且都是老马破车,在通过陡峭险峻的隘口时,马匹拉不动,还得让士兵用肩膀推着车轮前进。
没过多久,法军大兵压境,边疆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丁威迪总督立即命令华盛顿率领已招募到的士兵,即刻开赴俄亥俄前线迎击法军,弗赖伊上校则在后方组织第二梯队,带领炮兵和辎重随后跟进。
军令如山,1754年4月2日,华盛顿率部从亚历山德里出发,前往俄亥俄河岔口的新碉堡。他只带了两个连,约150人的兵力,并且这些新兵多数都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华盛顿深知俄亥俄河岔口的重要性,他必须抢在法军之前到达岔口,丢掉岔口就可能丢掉整个俄亥俄地区。因此,他不停地催促队伍,日夜兼程,和法军展开了时间和速度的竞赛。但是,天不遂人愿,由于他们的装备极差,部队又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老马拖破车,遇到陡坡险路,士兵们还得用人力代替马力,帮着推车扛炮。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同时还要开路以便随后弗赖伊上校部队的大炮通过,任凭华盛顿百般催促,整支队伍的速度就是快不起来。
就这样,紧追慢赶,4月22日,他们行至中途的时候,还是传来了坏消息:法军已经抢占了岔口的堡垒,法军上尉康特勒库尔带领了将近1000人驻扎在那里,并且正在修筑一座坚固宏大的碉堡,取名“迪凯纳堡”。而威廉特伦特上尉所带领的修筑堡垒的队伍已经不战而降了!
岔口丢失意味着无险可守。况且法军在人数和纪律上都占有很大优势,既有大炮和各种作战武器,又不断得到援军和补给。此时华盛顿进则必败,退则不战自溃,同时还会牵动那些犹豫观望的印第安人倒向法国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