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138711
编辑推荐
短短两年间,作为我国科技两大巨头的中兴和华为先后被美国制裁,业务受到巨大影响,它们的遭遇也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虽然我国企业不惧怕任何打压,但这样的情形的确为我国所有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必须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有自己的核心原创产品,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如何创新。而创新之所以困难重重,在于规律和路径的难以找寻。
《异想天开——创新思维那点事儿》这本书,就为学习创新打开了新的大门。
在这本书里,从*简单的小设计到*复杂的高科技,都能找到创新的出发点,大量的案例和*终形成的创新模型,更是为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阅读这本书,能让读者们更愿意走近创新、探寻创新、热爱创新。所以,愿所有读者在这本书中找到创新的智慧,也希望这本书为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如何创新。而创新之所以困难重重,在于规律和路径的难以找寻。
《异想天开——创新思维那点事儿》这本书,就为学习创新打开了新的大门。
在这本书里,从*简单的小设计到*复杂的高科技,都能找到创新的出发点,大量的案例和*终形成的创新模型,更是为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阅读这本书,能让读者们更愿意走近创新、探寻创新、热爱创新。所以,愿所有读者在这本书中找到创新的智慧,也希望这本书为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内容简介
《异想天开——创新思维那点事儿》是一本从方法论角度系统介绍创新思维方法的著作。本书以众多已为人们所熟悉的案例开篇,梳理并荟萃了各种已有产品创新的操作技巧与方法,以消除读者对“创新”一词的畏惧感。随后,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以产品价值要素为核心,引入“产品价值创新模型”“产品系统创新矩阵”等创新操作组合工具,并对这些模型和工具的应用进行了演绎,循序渐进、逻辑严谨。使读者感觉虽然变化无穷,却依然有章可循。*后,以海洋馆、旅游景区产品为例,就创新模型和工具如何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书由浅入深、可读性强,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及对创新方法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由浅入深、可读性强,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及对创新方法感兴趣的读者。
目 录
第1章 创新操作方法荟萃 001
一、加一加 004
二、减一减 020
三、乘一乘 027
四、融一融 031
五、排一排 036
六、试一试 041
七、取代 043
八、逆向思维 049
九、量变与权重 055
十、共享 059
十一、颠覆性创新 063
十二、赋予 067
十三、正负刺激 073
十四、降维与升维 076
十五、脑力激荡法 080
十六、和田十二法 082
十七、思维导图法 084
十八、产品精细化与工匠精神 087
十九、技术创新 095
第2章 产品创新模型 107
一、产品价值创新模型 109
二、产品系统创新矩阵 120
第3章 模型运用思路 123
一、系统创新思维路径 125
二、产品战略创新意识 128
三、模型维度的利用 129
四、产品要素的梳理方法 130
五、产品购买使用周期梳理方法 137
六、要素移动、碰撞、比较、嵌入、传承与跨界 142
七、创新操作方法利用 145
八、要素价值状况分析 148
九、创新失败原因的梳理 152
十、创新成果评估要点 153
十一、启动创新操作 155
第4章 产品价值要素与生命周期的利用 157
一、产品价值要素利用示例 159
二、产品史要素发掘利用示例 173
三、产品购买使用周期利用示例 184
四、要素跨界利用示例 192
五、创新正改变着人类自己 202
第5章 创新模型应用示例 205
一、水族馆产品创新模型和矩阵的建立与运用 207
二、科技馆、地质馆产品创新模型的建立 225
三、中餐产品价值创新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229
四、旅游产品系统创新模型框架 237
五、幼儿园教育产品创新模型 255
六、教学产品价值关系——第一节课 257
七、对出版社、杂志社产品创新工作的思考 263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76
鸣谢 281
一、加一加 004
二、减一减 020
三、乘一乘 027
四、融一融 031
五、排一排 036
六、试一试 041
七、取代 043
八、逆向思维 049
九、量变与权重 055
十、共享 059
十一、颠覆性创新 063
十二、赋予 067
十三、正负刺激 073
十四、降维与升维 076
十五、脑力激荡法 080
十六、和田十二法 082
十七、思维导图法 084
十八、产品精细化与工匠精神 087
十九、技术创新 095
第2章 产品创新模型 107
一、产品价值创新模型 109
二、产品系统创新矩阵 120
第3章 模型运用思路 123
一、系统创新思维路径 125
二、产品战略创新意识 128
三、模型维度的利用 129
四、产品要素的梳理方法 130
五、产品购买使用周期梳理方法 137
六、要素移动、碰撞、比较、嵌入、传承与跨界 142
七、创新操作方法利用 145
八、要素价值状况分析 148
九、创新失败原因的梳理 152
十、创新成果评估要点 153
十一、启动创新操作 155
第4章 产品价值要素与生命周期的利用 157
一、产品价值要素利用示例 159
二、产品史要素发掘利用示例 173
三、产品购买使用周期利用示例 184
四、要素跨界利用示例 192
五、创新正改变着人类自己 202
第5章 创新模型应用示例 205
一、水族馆产品创新模型和矩阵的建立与运用 207
二、科技馆、地质馆产品创新模型的建立 225
三、中餐产品价值创新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229
四、旅游产品系统创新模型框架 237
五、幼儿园教育产品创新模型 255
六、教学产品价值关系——第一节课 257
七、对出版社、杂志社产品创新工作的思考 263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76
鸣谢 281
前 言
序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进程,创新活动也如此。现代科学和社会科学门类越分越细,越细越复杂,而创新的方法与思路种类也很多,如科学研究创新方法、技术改进创新方法、新产品或服务研发方法、生产或服务流程创新方法、新的工作方法等。尽管任何一种创新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创新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互通或相互借鉴,因为产品创新的目的就是在互通与相互借鉴中,实现价值的提升。相信随着人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规律的面纱也会逐步揭开。那样,未来的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是有目的的、可控的。
关于未来产品发展方向的预测:
① 未来产品创新发展方向将向智能综合型、功能复合型、要素组合型、平台组合型方向发展。如汽车,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已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未来的汽车将是更多要素功能的集合,成为一种时代思维主导下的智能移动仓。内涵可包括:快速移动组合单元、住宿房组合单元、移动办公终端组合单元、会议室单元、各类卖场单元、娱乐健身单元、计算终端单元、储能终端单元等等。当汽车平台被赋予了如此之多的基础要素功能属性时,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物质建设最重要的创新之举,现代汽车产业概念将被彻底颠覆。
② 未来产品内涵的技术构成将是因需而取、综合运用,包括通用机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是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生物空间的技术多维融合运用。
③ 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的。
●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要素深度细化与精
致化;
●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小众个性产品品质化、特性化与定制化;
● 以小众客户为基础的产品标准化;
● 以技术含量为标志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 以增值服务提供为中心的人性化与智慧化;
● 以文化娱乐内涵提供为标志的品位化与情趣化;
● 以价值为核心的产品性价比最优等。
④ 科学研究领域发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会引导出更多的产品创新。如X射线被发现后,其在人体健康与设备检查上的应用;二进制造就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中国量子技术研究成果在通信领域得到的应用等。
⑤ 未来产品的竞争除了表现在单一产品要素价值与价格的较量之外,将更多地体现在产品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上,体现在产品价值系统跨界组合、自由组合能力的竞争上。
在创新思路的梳理中,可以看到:
创新工作是一件复杂而又理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的创新家在纷乱之中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简单的事物模式化,模式化的事物系统化,系统化的事物平台化,平台化的事物模块化,模块化的事物可跨界、可兼容、可通览。有境界的创新家们在此还会从头再来,进入更新、更高的领域,因为他们知道,创新没有尽头。
产品价值创新模型、产品系统创新矩阵和产品价值创新操作技术组合工具,是产品价值创新的一种方法。模型以要素梳理和优化为核心,通过一套矩阵、二三个模型、N个要素、四个维度、三线过程的系统梳理和矩阵内外要素的移动、跨界、比较、碰撞,通过多种创新操作技术与方法的组合运用,扩展、累积思维成果,完成产品价值要素内涵的相加、相减、相融、引入、改变、重组和协同,形成产品的综合性、系统性优化和创新思考,揭示产品未来创新方向,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通过满足市场与顾客不断变化、提高的需求,占据市场竞争的最有力位置。
本书所述的产品价值创新是在产品已有价值的基础上再造新价值的过程,是对产品价值要素的价值资源重新组合、重新释放和充分利用的过程,是众多个体要素价值汇集后,形成产品体系新价值的过程。
模型使用的效果取决于对要素类别、数量和细化程度的深耕细分;取决于矩阵的行业跨界幅度与涉及产品领域的数量及深度;取决于对既有产品要素价值扬弃的程度;取决于创新者知识的广博和深厚的积淀;取决于好奇心、想象力、捕捉灵感的能力、不怕失败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也取决于创新的体制与氛围。
产品价值创新操作应注重对要素资源的充分发掘与使用;强调对在自身领域不曾出现的事物的尝试、借鉴;强调敢于跨界,不拘一格,异想天开,持续改变;强调突出差异,美而不同;强调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强调创新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福祉,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
创新发展是国家战略,因此迫切需要组织开展创新理论的系统研究和系统教育。
创新活动是大众的事业,只要创新行为能创造出新价值,就值得称赞和鼓励。高技术、大研发投入的企业可以进行产品创新;低技术、小研发投入的企业也可以进行产品创新;通过细致梳理和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同样可以实现创新。只要有勇气、有思路、有方法、有技术、有组织。产品创新活动的启动,标志着产品正赢得更多的终端消费者,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我国仅工业体系就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各行各业数据流积累形成的要素数据将会为产品创新提供强力的基础资源支撑。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尝试在创新活动中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创新模型和产品价值要素数据体系,通过对产品价值要素的标准化、通用化、简单化、低成本化和可固化的规范性处理,并实现创新模型的共享,那么,以移动互联网发展为纽带和标志,开启了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中国,将会实现产品创新的系统化、可预期和可控制,创新驱动、价值驱动、质量驱动将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万众创新进程就会快速前行,就会产生像中国航母、北斗卫星、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歼20、神州飞船、空间站、中集海上钻井平台、蛟龙潜水器、超级计算机、高铁、华为5G等无数的中国产品,这都是中国劳动者集体智慧所创造的璀璨成果。
本书相信,产品价值创新模型、产品系统创新矩阵和产品价值创新操作技术组合工具组成的创新思维方法能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思想实施的一种助推器!可为万众创新打开一扇扇智慧的天窗。
本书期待,未来一个独立的“创新学”学科将会诞生,人类社会对产品的认识、开发与创新,将会进入一个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快车道。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中国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先生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先生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他的学生问芝诺先生:“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先生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两个圆圈说道:“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的周长要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范围也比你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的边界很重要。就创新而言,边界既是局限,更是动力,重要的是跨过它。
创新无极限。探索未知和好奇心使人充满渴望。由于知识、能力和阅历所限,本书基本没有涉及对技术创新内容的探讨,而是以一家之言的角度,对产品创新方法与思路进行了浅显的梳理和描述,姑且算个“芝诺圆”的思考,仅供非技术类行业的人们在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时参考、交流、评说!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进程,创新活动也如此。现代科学和社会科学门类越分越细,越细越复杂,而创新的方法与思路种类也很多,如科学研究创新方法、技术改进创新方法、新产品或服务研发方法、生产或服务流程创新方法、新的工作方法等。尽管任何一种创新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创新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互通或相互借鉴,因为产品创新的目的就是在互通与相互借鉴中,实现价值的提升。相信随着人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规律的面纱也会逐步揭开。那样,未来的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是有目的的、可控的。
关于未来产品发展方向的预测:
① 未来产品创新发展方向将向智能综合型、功能复合型、要素组合型、平台组合型方向发展。如汽车,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已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未来的汽车将是更多要素功能的集合,成为一种时代思维主导下的智能移动仓。内涵可包括:快速移动组合单元、住宿房组合单元、移动办公终端组合单元、会议室单元、各类卖场单元、娱乐健身单元、计算终端单元、储能终端单元等等。当汽车平台被赋予了如此之多的基础要素功能属性时,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物质建设最重要的创新之举,现代汽车产业概念将被彻底颠覆。
② 未来产品内涵的技术构成将是因需而取、综合运用,包括通用机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是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生物空间的技术多维融合运用。
③ 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的。
●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要素深度细化与精
致化;
●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小众个性产品品质化、特性化与定制化;
● 以小众客户为基础的产品标准化;
● 以技术含量为标志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 以增值服务提供为中心的人性化与智慧化;
● 以文化娱乐内涵提供为标志的品位化与情趣化;
● 以价值为核心的产品性价比最优等。
④ 科学研究领域发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会引导出更多的产品创新。如X射线被发现后,其在人体健康与设备检查上的应用;二进制造就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中国量子技术研究成果在通信领域得到的应用等。
⑤ 未来产品的竞争除了表现在单一产品要素价值与价格的较量之外,将更多地体现在产品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上,体现在产品价值系统跨界组合、自由组合能力的竞争上。
在创新思路的梳理中,可以看到:
创新工作是一件复杂而又理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的创新家在纷乱之中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简单的事物模式化,模式化的事物系统化,系统化的事物平台化,平台化的事物模块化,模块化的事物可跨界、可兼容、可通览。有境界的创新家们在此还会从头再来,进入更新、更高的领域,因为他们知道,创新没有尽头。
产品价值创新模型、产品系统创新矩阵和产品价值创新操作技术组合工具,是产品价值创新的一种方法。模型以要素梳理和优化为核心,通过一套矩阵、二三个模型、N个要素、四个维度、三线过程的系统梳理和矩阵内外要素的移动、跨界、比较、碰撞,通过多种创新操作技术与方法的组合运用,扩展、累积思维成果,完成产品价值要素内涵的相加、相减、相融、引入、改变、重组和协同,形成产品的综合性、系统性优化和创新思考,揭示产品未来创新方向,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通过满足市场与顾客不断变化、提高的需求,占据市场竞争的最有力位置。
本书所述的产品价值创新是在产品已有价值的基础上再造新价值的过程,是对产品价值要素的价值资源重新组合、重新释放和充分利用的过程,是众多个体要素价值汇集后,形成产品体系新价值的过程。
模型使用的效果取决于对要素类别、数量和细化程度的深耕细分;取决于矩阵的行业跨界幅度与涉及产品领域的数量及深度;取决于对既有产品要素价值扬弃的程度;取决于创新者知识的广博和深厚的积淀;取决于好奇心、想象力、捕捉灵感的能力、不怕失败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也取决于创新的体制与氛围。
产品价值创新操作应注重对要素资源的充分发掘与使用;强调对在自身领域不曾出现的事物的尝试、借鉴;强调敢于跨界,不拘一格,异想天开,持续改变;强调突出差异,美而不同;强调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强调创新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福祉,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
创新发展是国家战略,因此迫切需要组织开展创新理论的系统研究和系统教育。
创新活动是大众的事业,只要创新行为能创造出新价值,就值得称赞和鼓励。高技术、大研发投入的企业可以进行产品创新;低技术、小研发投入的企业也可以进行产品创新;通过细致梳理和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同样可以实现创新。只要有勇气、有思路、有方法、有技术、有组织。产品创新活动的启动,标志着产品正赢得更多的终端消费者,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我国仅工业体系就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各行各业数据流积累形成的要素数据将会为产品创新提供强力的基础资源支撑。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尝试在创新活动中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创新模型和产品价值要素数据体系,通过对产品价值要素的标准化、通用化、简单化、低成本化和可固化的规范性处理,并实现创新模型的共享,那么,以移动互联网发展为纽带和标志,开启了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中国,将会实现产品创新的系统化、可预期和可控制,创新驱动、价值驱动、质量驱动将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万众创新进程就会快速前行,就会产生像中国航母、北斗卫星、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歼20、神州飞船、空间站、中集海上钻井平台、蛟龙潜水器、超级计算机、高铁、华为5G等无数的中国产品,这都是中国劳动者集体智慧所创造的璀璨成果。
本书相信,产品价值创新模型、产品系统创新矩阵和产品价值创新操作技术组合工具组成的创新思维方法能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思想实施的一种助推器!可为万众创新打开一扇扇智慧的天窗。
本书期待,未来一个独立的“创新学”学科将会诞生,人类社会对产品的认识、开发与创新,将会进入一个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快车道。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中国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先生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先生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他的学生问芝诺先生:“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先生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两个圆圈说道:“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的周长要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范围也比你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的边界很重要。就创新而言,边界既是局限,更是动力,重要的是跨过它。
创新无极限。探索未知和好奇心使人充满渴望。由于知识、能力和阅历所限,本书基本没有涉及对技术创新内容的探讨,而是以一家之言的角度,对产品创新方法与思路进行了浅显的梳理和描述,姑且算个“芝诺圆”的思考,仅供非技术类行业的人们在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时参考、交流、评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