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361541
礼仪,是一种处世的资本,为什么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事,你总是比别人差那么一点儿?因为你的修养决定了你的高度,懂一点礼仪,是你前进路上的通行证。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教师的形象礼仪和行为规范,教师的教研礼仪和备课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礼仪和教务活动礼仪,教师与学生交往、同事交往的礼仪等等。本书是教育工作者的实用礼仪指南。
绪章 教师礼仪:为师者的必修课
一、教师应是讲师德、讲礼仪的典范
1教师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2教师礼仪的基本含义和内容
3礼仪修养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
4讲究礼仪有益于教师提升人格魅力
5教师礼仪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6培养教师礼仪需要内外双修
二、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教师礼仪修养的首要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礼仪修养的本质要求
3认真执教:教师礼仪的根本的体现
4礼待学生:教师礼仪修养的核心责任
5为人师表:教师礼仪修养的特殊要求
三、提升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方法
1甘于奉献:树立教师的崇高理想
2德艺双馨:具有学习钻研的精神
3规范形象: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4自省慎独: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5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提升礼仪素养
章 教师的形象礼仪
一、教师的仪容礼仪
1教师仪容礼仪的基本要求
2男性教师面部的修饰礼仪
3女性教师的面部化妆礼仪
4教师要注重发式美
5女性教师发式的基本要求
6男性教师发式的基本要求
7教师要注意肌肤的保养
二、教师的仪表礼仪
1仪表美体现着教师的风范
2教师着装的基本规范
3教师着装个性化要注意适度
4男性教师的日常着装礼仪
5女性教师的日常着装礼仪
6教师着装的禁忌
三、教师的举止礼仪
1举止礼仪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2教师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
3站姿:挺拔而充满自信
4坐姿:端庄而落落大方
5走姿:自然而形态从容
6手势:规范而文雅有礼
第二章 教师备课与教研活动的礼仪
一、教师备课的礼仪
1备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2备好课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3认真钻研与吃透教材内容
4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资料
5善于利用其他教学资源
6针对所教学生的情况因材备课
7对教学情景与课堂过程进行设计
8合理安排内容,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9对课后作业进行认真的设计
二、教师教研活动的礼仪
1做好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艺术
2教师要成为教学研究的生力军
3走出教学研究的认识误区
4锻炼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
5总结教案,做好教历研究
6联系实际,做好校本研究
7反思教学,做好评课研究
8求真务实,写好教研论文
9注重教学观摩,向他人取经
第三章 教师课堂教学的礼仪
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注意效果,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
2注重策略,成为课堂的有效管理者
3建立课堂规范,维护课堂秩序
4合理安排时间,控制好课堂节奏
5善用技巧,使课堂教学严肃活泼
6创造友善互动的课堂气氛
7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注重启发而不是一味灌输
9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
10灵活运用教材,增强教学有效性
11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做到情绪饱满
12善于在教学中用激情感染学生
13高度重视教师的板书设计
14将突发细节转化为课堂管理资源
二、教师教学的语言礼仪
1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带有直观性
2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讲究艺术性
3教学过程中不妨善用幽默语言
4教学语言要灵活适时,富有启发性
5教学语言要发音准确、语句流畅
6教学语速要平和适中,语调抑扬顿挫
三、教师课堂提问的礼仪
1好教师要善用提问的教学艺术
2提问的目标要明确,难度要适宜
3提问的机会要均等,对象要随机
4提问的语气要和缓,态度要自然
5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抓好五环节
6提问要讲求科学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7对学生回答要及时地给予回应和评价
四、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的礼仪
1精心地选择课堂讨论的议题
2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辩论
3组织好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明理
第四章 教师课下教务活动的礼仪
一、教师批改作业的礼仪
1教师的书面批改要认真、及时
2书面批改的字体符号要整齐美观
3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批改方法
4正确使用评语客观评价学生作业
5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礼仪禁忌
二、教师课下辅导学生的礼仪
1平等互动,师生相互信任
2热情主动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3掌握课下指导学生的科学
4掌握课后辅导学生的技巧
5对后进生应倾注更多的心血
6善于运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技巧
三、教师判改与讲评学生考卷的礼仪
1试卷判改要规范、细心、客观
2试卷讲评要及时,认真备好讲评课
3讲评讲究原则,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4讲评要明确针对性,讲评用语要巧妙
第五章 教师对待学生及与学生交往的礼仪
一、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礼仪要求
1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爱心
2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
3因材施教,先要多多地了解学生
4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5主动沟通,积极进行师生交流
6真诚友善,以朋友身份信任学生
7亦师亦友,让学生接受自己
8蹲下身来,变个角度换位思考
9公正客观,正确地评价学生
二、教师与学生日常交往的礼仪
1自觉遵守与学生相遇的礼仪
2称呼学生别忘为人师表的礼仪
3不可对学生无礼、冷漠和傲慢
4对待来访的学生要热情相迎
三、教师与学生谈话的礼仪
1提前通知,让学生有所准备
2用心交谈,注意语气、语调
3平等沟通,不要以师威压人
4态度诚恳,语气平和讲道理
5善于倾听学生吐露的心声
四、教师表扬与批评学生的礼仪
1教师表扬学生要发自内心
2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要肯定
3表扬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4对于有过错的学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5批评学生要注重场合、注意方式
6教师批评学生也要注意禁忌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一、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礼仪
1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交往
2热情真诚地接待学生家长的来访
3耐心细致地听取家长的意见
4给家长打电话要注意礼仪
二、教师的家访礼仪
1教师家访需要预约并准备充分
2掌握教师家访的方法步骤
3家访要采取灵活的形式
4尊重家长,善于与家长沟通感情
5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学生
6做好家访记录,密切往来关系
7教师家访要做到三宜、四忌
三、召开家长会的礼仪
1认真做好召开家长会的准备
2掌握开好家长会的基本要求
3为家长提供充分发言的机会
4要注意保护家长的自尊心
第七章 教师与学校同事交往的礼仪
一、教师之间的相处与交往礼仪
1教师之间相处的基本要求
2与同事坦诚相见,真诚相待
3相互理解配合,相互支持赞赏
4言传身教,带好年轻教师
5入门拜师,善于向老教师学习
6教师间生活来往也要注意礼仪
7心怀坦荡,尊重同事的隐私
8处理彼此矛盾更要讲礼仪
9因人而异,讲究相处之道
二、教师与学校领导相处与交往的礼仪
1教师与学校领导相处的礼仪原则
2教师与领导交谈的礼仪要求
3教师向领导汇报工作的礼仪
4教师向领导提建议的礼仪
5学校领导对普通教师的礼仪
6年轻的校领导对老教师的礼仪
第八章 教师参加会议和庆典活动的礼仪
一、教师参加会议的礼仪
1做好准备,了解会议的流程
2遵守会场纪律,保持师仪形象
3作为特别与会者的会议礼仪
4主持会议别忘记礼仪规范
5作会议报告的礼仪规范
6在会议上发言的礼仪要求
二、参加升国旗奏国歌和各类典礼的礼仪
1参加升国旗奏国歌的礼仪要求
2参加庆典活动的礼仪要求
3参加开学典礼的礼仪要求
4参加毕业典礼的礼仪要求
5参加校园集会的礼仪要求
绪章 教师礼仪:为师者的必修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古至今,人们始终都在赞美教师,歌颂教师。因为教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就是园丁,精耕细作,培育桃李;教师就如春蚕,无私奉献,温暖人间。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教育对象成才的保证。教师礼仪,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务时所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所表现的道德情操与文明修养。
一、教师应是讲师德、讲礼仪的典范
教师是平凡而伟大的,是人之楷模、人之师表,应该处处为人树立师道风范。所以,教师礼仪是行为世范的内在要求。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不学礼,无以立”。育人就要讲礼仪。从孔子开始,礼仪就被列入必修的“六艺”之中。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教师更应当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
1教师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制礼、行礼和导礼,作为一种社会仪制和伦理观念,传承已久。教师礼仪因此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师道尊严。古人历来都严格要求从师学习的学生要隆师、言师、近师、尊师、忠师。教师在教学育人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是礼仪的化身,具有的权威性。
古代的贤明君主,著名教育家、学者,无一不尊师重教,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礼仪要求。私学鼻祖孔子尽管一生失意于政治,然而他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与学生结下同生死、共命运的关系,堪称师礼之典范。
西汉著名教育家扬雄说:“师者,人之楷模也。”因此,要求教师既要学不厌,诲不倦,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谓“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修身》),即教师的一言一行,即使不是有意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做学生的表率。
唐代韩愈认为师生关系应是相互学习的关系。在《师说》中,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向学生学习,所谓“圣人无常师”;既要求学生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老师,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于为人师,又宣传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
近代的一些教育家,如清代的龚自珍、魏源,维新运动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王国维,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蔡元培等,尽管其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变革与以前时期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对于教师的礼仪规范要求,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可见,古人尚能把礼仪修养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作为21世纪的教师,更要认识到讲究礼仪和宣传礼仪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礼仪规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礼仪提醒
学校是培养、教育人的场所,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文明礼仪的发源地。教师在校园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遵守礼仪规范,这与个人事业的成败、家与国的兴衰密切相关。
2教师礼仪的基本含义和内容
教师礼仪,指教育从业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以美的仪态、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感染教育对象、培养教育对象的基本行为规范。教师礼仪的根本含义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社会得以效仿的楷模。现代教师礼仪,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教师的形象礼仪
教师形象礼仪要求教师必须讲究仪表礼仪、形态礼仪、语言礼仪。
现代社会非常关注教师形象,而教师礼仪对于规范教师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外界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印象是内在的感觉,而评价是外在的表述。形象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其综合素质的初体现,它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功能。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崇拜的便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教师必须讲究礼节风度,时时谨慎,处处垂范,从点点滴滴熏陶。耳濡目染,学生自会受到教育,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 教师的教学活动礼仪
教师的教学活动礼仪,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艺术性、科学性和方法性。它是以文明用语为中心,以师生情感为前提而创设的一种“知识技能性与人文性”珠联璧合的行为规范。教学活动礼仪包括课堂教学礼仪、课外讲评礼仪、校园活动礼仪。
教学活动礼仪是师生情感融洽的表现,是师生平等对话、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真正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外在走向内在,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知识走向情感,从观念走向体验,从形式走向心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 教师的社会交往礼仪
教师社交礼仪,即教师的日常社会交往礼仪。
教师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在现代生活中,同样要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打交道,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不和他人、不和社会打交道,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因此教师的社交礼仪活动是教师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为教师,需要懂得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如师生礼仪、家长礼仪、同事礼仪、上下级礼仪,以及会客礼仪、文娱礼仪、通信礼仪,等等。融于社会,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教师注重社交礼仪,能体现自身的文明修养,另外也是教师不断增长社会知识、丰富提高自我素质的重要方面。
礼仪提醒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短短15个字,对今天的教师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仍有他山之石的警示意义。
3礼仪修养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为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目的所遵循的社会规范、生活准则以及表现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仪表、语言、风度等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做到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谈吐文雅、态度和蔼、举止得体等等。
而教师的这些职业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或脑海里。教师只有把它们外化为自己的礼仪行为,充分表现在教育、教学以及和学生、社会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在自身的仪表装扮、言谈举止等方面,才能让学生与社会对你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在学生与社会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礼仪可以帮助教师塑造一个总体的职业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行为服饰等视觉形象,内在形象则是教师人品、格调、气质、风度等人格形象。前者是表现性的,后者则是意象(描述)性的。前者表现后者,而后者更能够深刻地影响前者。
大方得体的衣着、亲切和蔼的谈吐等符合教师职业要求和礼仪规范的行为举止,既能塑造教师端庄、自信的魅力,又能体现教师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衣着随便、不修边幅,甚至在讲课时把手插在衣兜里,语言粗俗,批评学生时不注意场合等,则很难使学生产生好感。这样的教师即使很有才华,也很难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的外在形象都在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或反映社会的风尚、民族的传统习俗,或体现内在的情感世界、文化审美素养。教师重视礼仪修养,注意选择与交往环境、社交场合相适应,与自己地位、身份相符合且与交往对象相称的服饰衣着,既是对自己形象美的塑造,也是对别人尊重的表现。得体的仪表服饰既能充分显示教师的外表风度美,同时又能表明教师对交往活动的重视,这一切非常有利于教师形象的建立。
礼仪提醒
只有当教师把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转化为具体的礼仪行为,表现在教学以及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时,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良好的姿态是教师礼仪形象塑造功能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有关经验证明,即使一个教师长得很美,但姿态若不好,其外在美也会受到破坏。对教师姿态美的总体要求是古人形容的“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除了站、行、坐的姿态要养成规范的习惯外,手的动作也要注意。谈话时,用手指向对方指指点点是不礼貌的举动;在与人交往的场合,轻易地响指使人觉得缺乏教养。神态方面,眼神是神态的重要内容。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的眼神应该自然、温和、稳重,使学生感到亲切而易信赖。
礼仪对于教师形象的塑造功能还表现在良好的气质对教师精神风貌的影响。气质和风度不是靠一身华贵的服装就能够打扮出来的。而主要取决于教师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开朗、达观、尊重、谦逊、友好、体谅、机敏、聪慧的精神风貌,这样的人格形象才富有魅力。外表举止文雅、态度端庄、表情自然、微带笑容,是通常情况下都受欢迎的形象。
延伸阅读:
张伯苓戒烟
著名现代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他曾在南开中学校门内侧的大穿衣镜镜框上题词:“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学生抽烟,劝这名学生戒掉,学生问:“您不也吸烟吗?”张伯苓听后便把自己的烟杆折断,将自己的吕宋烟全部当众销毁,并从此终身不再吸烟。
4讲究礼仪有益于教师提升人格魅力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倾向性等。它们是在一定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步形成和巩固的。个人具有的高尚人格会在社会实践中散发出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周围的人不知不觉地自愿地被其吸引,受其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礼仪对于教师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的人格标准和现代礼仪要求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或者说良好的礼仪教育和礼仪修养将有助于教师达到健康人格标准。
得体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和蔼的态度,不仅能够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风采,有助于教师才能的发挥和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而且能够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有位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老师时是这样说的:“老师着装得体,举止言谈大方、合宜,性格开朗、热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带着真诚的微笑,吐字清晰,用词准确,且嗓音洪亮、铿锵抑扬,使我们听得真真切切。我深深地为您的谈吐和学识所折服。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您已超越了职业限制,已完全把教学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了。在教学中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高尚、完善的人。我喜欢上您这样的课。”
可见,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助于教师人格的完善和教育目标的达成。
教师良好的礼仪行为,不仅有利于教师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尊敬,而且能够展示和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陶行知、徐特立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就以他们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大批当代的人杰志士,从而成为后世教师的楷模。
5教师礼仪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礼仪的示范性,指教师的榜样作用。它是由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决定的。礼仪本身就具有文化性、审美性、教育性。教师不但是礼仪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还是礼仪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希望年轻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努力做到;他处处在教育人,又好像处处在教育自己。”这种以身立教的精神,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同样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师礼仪的示范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强烈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要首先经过教师自身的内化,然后再由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从而形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示范性。同时,因为教与学过程中的双边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个性语言、行为习惯都将受到学生的监督和模仿。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师本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是直观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他还说:“要是自己还没有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的礼仪示范作用,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其影响力广大而深远。不仅伴随着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而且会一直延续到他们长大成人,踏入社会,走进家庭,乃至毕生。
教师是学生亲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礼仪行为是学生直接的榜样。“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礼仪风范可以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行为作风乃至气质、性格、习惯等都外化为学生看得见的榜样,在点点滴滴中熏陶和感染,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
教师遵守礼仪规范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被尊重、被理解的良好情感体验,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变成带有心理亲和力的友谊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无意识模仿之中逐步形成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讲课面带微笑,衣着整洁,姿态优雅有风度,语言举止文明有礼,与学生说话时亲切和蔼,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热情。反之,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许多学生说,自己现在具有的一些礼仪常识,除了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外,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有人格魅力,语言、心灵、仪表、行为都要美,通过身体力行去影响和熏陶学生。
6培养教师礼仪需要内外双修
所谓“内外双修”,是指教师礼仪是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完美结合,因此对教师的礼仪要求应该是两方面的:其一是对教师的内在素质要求,其二是外在的仪表要求。相比之下,内在的素质要求更高。
◇ 内在素质要求
内在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孔子认为,政治是道德化的,道德是政治化的,即所谓德政,教育则是德政教化的手段。因此,以符合时代精神的正确的政治观点去影响、教育、引导学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现在看来仍是十分必需的。二是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不仅要求教师做到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在逆境中坚忍不拔、精神振奋的意志修养。三是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具备广博的知识,何以授业,何以解惑?四是要诲人不倦,不耻下问。这里强调的主要是两层意思,既要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又要虚心与学生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 外在仪表要求
外在仪容仪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收入、爱好、个性、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证”。同时它还体现着民族的习俗和社会的风尚。
教师仪表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都要整洁、大方;还应有风度美,即气质、举止稳重、端庄,姿态落落大方。
所谓整洁,即教师的衣服不论其质量好差,新旧如何,都要做到端正、妥帖、清洁。即使衣着朴素、款式陈旧、质料一般,但仍会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无形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就会给学生形成修养素质差的印象。
所谓大方,就是服饰、发式方面不要过分追求时髦华美。一般说来,教师的服装式样宜庄重、明快和自然。衣服色彩不宜太鲜明,太刺眼,应以素雅、含蓄为好。
所谓风度,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举止行为和姿态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即美好的举止、姿态。教师的举止姿态,总的要求,应是稳重端庄和落落大方。举动潇洒自然,既不拘谨,又不矫揉造作。
作为一位教师,在任何场合,他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严肃而温和,举止态度谦恭而自信。这样,方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教师应为人之楷模,因其担负着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重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显示的自身的礼仪修养是一种“隐性礼仪修养”。这些隐性礼仪修养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体现出来的,学生易接受这种信息,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榜样,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便产生一种学习和模仿老师的意向。因此,教师的素质、品格与教学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对学生的命运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学生有幸遇到一位政治观点正确、举止文明端庄、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的教师,在他的悉心教导和影响下,学生们就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遵守自身职业需要的礼仪规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礼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及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对于教师来说,礼仪不仅是与公众交往的“身份证”,也是体现其素质的一种标志。
礼仪提醒
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品德情操,知识见解,治学态度,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教师的文明礼仪绝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教书和育人的需要。
二、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礼仪不只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礼仪素养的本质要求。
1热爱祖国:教师礼仪修养的首要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国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作为国家的一名公民,教师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在具体行动上,教师必须全面地贯彻爱国主义的思想。爱国,既是教师礼仪的首要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政治责任。
爱国主义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自愿地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与优良传统,坚决拥护祖国的统一、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
在中国与外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为了自己祖国的独立自由和繁荣富强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当代人民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往往会有所不同。
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在祖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奉献,为国效力,为党分忧,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身为历来推崇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教师对于以上的具体要求必须身体力行。
爱国就要守法,就要求教师在热爱祖国的同时要遵纪守法。这一点是新时期对教师礼仪素养的基本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师更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守法境界,将守法由外在的必须变成内在的自觉。像重视专业知识一样认真掌握一切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规,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树立全面依法执教的观念。
礼仪提醒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祖国,这是一种纯洁、敏锐、尚、强烈、温柔、有情、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会是一个真正的人。
2爱岗敬业:教师礼仪修养的本质要求
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自豪感。它是教师礼仪素养的本质要求,是决定教师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才会产生对教育工作真挚、深厚的感情,才会做到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以从事教育工作为乐,甘为人梯,乐教勤业,满腔热情地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兢兢业业地工作,潜心探求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力争使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规律的活动。
在教师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种甘于清贫的恬淡情怀。当然,教师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满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因此,教师追求自身的正当利益无可非议。但是,教师对利益的追求是以其动机和手段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素养和道德为取舍的。只有教师在心中树立起甘于清贫的丰碑,才会抵御物欲,严守心中的理想,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荣辱所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奉献。
身为教师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就要努力做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具体职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具体工作岗位;维护本职业的荣誉,担当本岗位的责任;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学术与专业上精益求精,力求掌握好的职业技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始终如一,不计名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礼仪提醒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时刻牢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所作的贡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