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35200丛书名: 中国工业设计学术奠基人柳冠中作序,湖南大学教授、德国红点设计奖评委何人可推荐
1. 柳冠中作序,何人可、王雪青、来自日本与德国的业内专家,以及海尔作为企业代表联袂推荐。2. 以“微设计”方法论为指导的设计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获得国内外众多权*设计奖项。3. 本书历经9年打磨而成,既包括设计思维方法的结晶、案例的深度解析,也呈现了设计师的日常思考与经验总结,以及对设计意义的反思与探索。4. 帮助设计师突破设计瓶颈,提升对设计的认知,“微设计”的思维方法提供了让设计作品独*无二的秘诀。
《微设计:造物认知论》是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进而触及对人类造物的深入思考。“微设计”以不同的视角重新诠释了我们以往对设计的理解,提倡以精微细小的方式善待物且改变物,以微小的力量酝酿巨大的改变。书中的思维方法、案例解析与设计思考既为设计师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源源不断的灵感,以及让作品独*无二的秘诀,其一系列积极理念也是对设计价值与设计本质的有益探索,引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 何为“微”
2 微设计
3 基于“微”的创新思维法
4 荀子与积微
5 微设计发生的内在动因
6 熵与设计
7 柔性操作与能量的留存
8 一件关于能量的设计——冥想坐具
9 对适应性潜意识的反思
10 人与物的深层关系——痕迹
11 设计并非物
12 AFFORDANCE与提供行为之条件
13 极致简约的美学原理
14 一只倾斜的杯子
15 不可见的设计
16 从现象学看设计的美意识存在
17 产品形成整体知觉的内在原理
18 随机生活推进原理与线性思维的矛盾
19 微,知觉的重构
20 形与色有我们不曾料到的功能
21 微设计狂想
22杯•碗•筷•碟
23 关于汽车的微设计
24 包装设计新灵感
25 其他“微”不足道之物
26 爱心药箱
27 为了通用的设计——盲人菜单
28 蹲便姿势与辅助便器
29 小动物雾化器
30 为了节水的设计——莲
31 岩板家具
32 一种咖啡烘焙设备
33 触觉体验的两个设计——触感脚盆与加湿器
34 色彩之微
35 自然生长与蜂巢桌
36 材质之美与白噪音
微设计总论
另一种扩展
微,应该是一个很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字,含蓄而富有内涵。我们既可以将它看成度量的单位,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对程度的形容,抑或是隐密而不显现的表象特征。而这里想要进行讨论的,其实并不是上述几种,而是一种感觉意识上更高层级的元素。它带着一种探寻事物的原初感受,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缓慢而小心地接近目标,而非直达目标。这种潜藏于人们心中的感受,是人、物、环境三者发生和谐关联的有效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感受,“微”的定义是暧昧与模糊的,这种模糊构成了对事物混沌而更为准确的认知。它的认知范畴极小,却又有着无限蔓延的扩大性。 微妙意识的重构成为我们要探讨的议题。人类初生婴儿的状态,更像一张没有被书写的白纸,这种原初状态代表了各种未知的可能。倘若我们睁开双眼后看到的世界是另一副模样,我们对它的认知就会改变,也正是由于我们相信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我们才被带到了眼前的世界。人类意识中潜藏的能量恰恰来源于似是而非的模糊认知,将惯常确信的事物以“一定是这样吗?”的反问构筑起意识的多重想象。我们在品味一碗米饭时所能感受到的味蕾刺激被富有味觉特征的其他食物所影响,以至于意识停留在对别的味觉的期待中而忽视了米饭真正的价值。倘若我们只有一碗米饭的选择,我们能否品味出更多? 人类意识的微妙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并出于强大的本能。即便没有受过美学训练的人也能通过本能感受到精微的美学差异,对人脸的识别便是好的例子。我们总能在两个五官标致的个体间本能地意识到哪一个更为出色,这种判断能力并非来自于训练,而且比计算机精确的度量及运算快得多。 这本书大概花费了我7年时间,在这些年里,我一直试图以另一种视角重新诠释我们习惯认知的设计模式。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理解“设计”这件事,对同一件物品也一定拥有不同的理解。而当我完成这本书时,也更加明确一件事,那就是“设计”所带给我们的真正价值并非物的生成,而是激励我们重新思考没有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正是这件事支撑我们继续持久地走下去! 我一直在等待一位聪慧的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何需要无休止地创造新的产品?假如被问及类似的问题,你将会如何作答?许多时候,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是很难回答的,这正如每天用到的形式简单的产品是难设计的。也许有一天,人类已经不再设计新的产品,我们只需要在周围的垃圾堆里随便捡一个就可以了。那时,人们或许会为了一棵树、一杯干净的水付出巨大的代价。人类像一个不会长大的小孩,总是不自主地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而忘记真正前行的路。人类社会不断增添的物品是否提升了我们自身的潜能?我们身体中的能量因此增强了还是被消耗了?长期处于需要通过感官刺激推动生存意识的年代里,我们能够影响世界的价值观的程度太低了。 在本书中,我以大的努力将我内心体会的设计观用作品的方式予以呈现,并配以文字描述,希望能让大家看到较为全面、生动的思维面貌。既然是一种思维的表述,自然是具有探讨性的,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大家宝贵的反馈,并期待创作更好的作品献给大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