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03474
第二章 早期年代:探索期(1895—1920)
第三章 疯狂年代:先锋派与民众主义(1920—1930)
第四章 艰难时世(1930—1945)
中期总结
第五章 短片的胜利(1945—1960)
第六章 直接时代(1960—1970)
第七章 新大陆(1970—1985)
第八章 寻找作者的真实:坐标(1985 年及以后)
附录?“不可或缺”的法国纪录片一览
阿涅斯·瓦尔达带着自己的数码摄像机(不过,她也未曾放弃过合作拍摄的方式)走遍了整个法国,为了追寻那些拾穗者的身影,他们始终重复着这一动作,它已凝结在绘画艺术中,成为不朽的象征。从北部的马铃薯田到南部的橄榄园,她不断接触那些拾穗乃至拾荒的人,受生活所迫,他们游离在富裕社会的角落,有些是出于必需,有些则是出于挑战。所有人都是社会的边缘者,昭示着繁荣景象下的断层。瓦尔达将自己作为纪录片导演的工作方式也比喻为拾荒,她同样在打破常规,寻求新的题材;尽管未曾言明,但这种方法近似于克里斯·马克在一篇关于吉洛杜的文章中的描写,是对被所谓“高雅”艺术所不齿的主题进行的重新发掘和评价,“高雅”艺术将其视作铅之于金。
《拾穗者》的拍摄遍布法国,从北部到博斯、汝拉、普罗旺斯、 东部的比利牛斯地区、巴黎郊区,以及巴黎城中。从1999年9月至2000年4月,团队合作拍摄历时27天,每组分为4—7天进行。瓦尔达本人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非连续拍摄,有时持续2—3小时,通常在下午2点至4点间,影片拍摄末期尤其如此。由她独立拍摄的镜头有15分钟,影片总长82分钟。
这部电影是一部“主观”的纪录片。它诞生于许多不同的境遇中,影片的情绪与脆弱相连,并不稳定;同时也与小型数码摄影机镜头下的新面孔,以及“拍摄自己眼中所见的自我”这种强烈愿望联系在一起:我的双手枯槁,头发尽白。另外,我也希望能将自己对于绘画的爱好表达出来。这一切都在片中互相呼应,紧密相连,同时也没有背离影片希望探讨的社会主题:混乱与废料。谁来拾荒?我们如何在他人的残余物中生存?影片的出发点总是与某种情绪相连的。在这部影片中,当我们看到如此之多的拾荒者,他们拾捡着集市结束时遗留的废料,或是巨型商店的供货集装箱里丢弃的残余物,情绪便油然而生。一旦看到这群人,我们自然会想到把他们拍摄下来,如果没有他们的同意,影片便不可能完成。如何见证他们的生活,又不对其造成妨碍?……
由于法语中没有与“公路片”(road-movie)对应的专有名词,我可以说,我拍摄的是一部“公路纪录片”。
两年后,阿涅斯·瓦尔达拍摄了影片的后续,片名十分简洁明了:《两年后》(Deux ans après, 200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