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艺术理论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一本罕见的集学术与八卦为一体、令人愉悦的艺术史经典著作

作者:Margot & Rudolph Wittkower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ISBN: 978710016919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9.99

类别: 艺术理论 SKU:5d816b4db5d8bfc22f30daa6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69196丛书名: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编辑推荐
现代学术界常常会对艺术家的性格与其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而本书正是引发这种探索的源头。我们真的能从作品中判断出创作者的个性吗?是否存在一种艺术家的性格类型?通过本书我们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摆脱中世纪的行会开始自立谋生,经历着一种新的社会地位带来的巨大变化,作者认为正是在此时诞生了“忧郁古怪的艺术家”的观念;在之后的一段时期中,艺术家表现出高尚得体的一面,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他收入不菲、自信满满地跻身上流社会;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临近,威廉•布莱克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艺术家又再次表现出反叛者的一面,他们打破陈规旧矩,努力挣脱理性的束缚…… 
内容简介

《土星之命》是一本涉猎广泛、叙述紧凑又充满睿智的佳作,堪称艺术史写作上一次先锋的尝试。作者对古希腊至法国大革命时期艺术家的大量传记素材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分析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古怪的行为及各异的命运,对他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形象的塑造、性格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探讨,并进一步解析了怪癖、疯狂、贪啬、自虐等人性的弱点何以在艺术天才身上突显为令人揶揄的病疵。

本书自1963年出版后,不断再版重印,《时代周刊》称其为“一本罕见的集学术与八卦为一体、令人愉悦的艺术史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玛戈•维特科夫尔(Margot Wittkower,1902—1995),出生于柏林,著名的室内设计师、艺术史学家,主要研究新帕拉第奥式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巴洛克艺术,她与丈夫鲁道夫合著了一系列图书,包括《土星之命》(Born Under Saturn)、《天才米开朗琪罗》(The Divine
Michelangelo)等。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Rudolph Wittkower,1901—1971),出生于柏林,曾担任罗马赫尔茨安南图书馆的助理,协助编辑了有关米开朗琪罗的综合书目和贝尼尼素描作品的完整目录;1933年移民英国,后就职于瓦尔堡学院;1956年迁至纽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从1600至1750年间的意大利艺术和建筑》(Art and Architecture in Italy, 1600–1750)等。

译者简介:

陆艳艳,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现任教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

目  录

001 序 言 ……约瑟夫·康纳斯

009 引 言

001 第一章 导论:从手工艺人到艺术家

002 一 古代艺术家

009 二 中世纪的倒退和为自由的抗争

016 三 艺术家的新典范

019 第二章 艺术家和赞助人:一种变化关系的探讨

019 一 经济来源和职业活动

025 二 评估艺术品的新旧方式

028 三 宗教信仰和赞助的兴衰更替

037 四 商人阶层的赞助及艺术家的解放自立

040 五 艺术家和赞助人之间的互换关系

046 六 尤利乌斯二世和米开朗琪罗

048 七 艺术家的拖沓

051 第三章 艺术家的职业态度

051 一 艺术家的个性和文艺复兴的开端

053 二 流浪的手工艺人和工匠

056 三 罗马的魅力

065 四 对工作的痴迷

074 五 创造性的懒散

078 六 孤独中的创作

083 第四章 古怪的行为和高贵的举止

083 一 16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怪人

089 二 米开朗琪罗“痛苦的思想和性情”

094 三 莱奥纳尔多的冷漠

098 四 身心的磨难

105 五 洁 癖

107 六 炼金术士和巫师

112 七 奇异的嗜好

115 八 16世纪对古怪艺术家的批评

118 九 艺术家的高贵形象

122 十 完美的绅士鲁本斯

125 第五章 天才,疯狂和忧郁

125 一 天才和疯子

130 二 忧郁气质

138 三 雨果·凡·德·古斯的病史

145 四 17世纪的忧郁症患者

161 五 梅塞施密特的精神失常吗?

171 第六章 艺术家的自杀

171 一 一份统计调查报告

174 二 罗索·菲奥伦蒂诺

179 三 弗朗西斯科·巴萨诺

180 四 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

183 五 彼得罗·泰斯塔

185 六 马尔科·里奇

186 七 自杀的北方艺术家

192 八 结 论

195 第七章 独身,爱情和纵欲

195 一 独身主义者

199 二 多情的拉斐尔

203 三 放纵和宗教艺术

208 四 16、17世纪艺术家的放荡淫逸

212 五 阿戈斯蒂诺·塔西:勾引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

爱情骗子

215 六 禁忌的、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爱情

220 七 “难以启齿的罪恶”

229 八 道德品行和淫秽艺术

237 第八章 艺术家和法律

237 一 三宗艺术家的犯罪案件

240 二 文艺复兴时期犯罪的法律和心理层面

244 三 切利尼一生的激情和罪行

247 四 莱昂内·莱奥尼:一个成功的恶棍

251 五 “波希米亚人”卡拉瓦乔

255 六 好斗的艺术家

261 七 造假的伦理

263 八 克劳德·洛兰的《真理之书》

265 九 仿冒古代大师和文物修复的欺诈行为

268 十 艺术品的盗窃

273 第九章 吝啬鬼和挥霍者

273 一 吝啬鬼

279 二 汉斯·霍尔拜因是一个浪荡子吗?

281 三 低地国家的挥霍方式

287 四 艺术家的宴乐

291 五 意大利人的骄奢淫逸

295 六 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的挥霍者

299 第十章 学院派的野心和同行间的嫉妒

299 一 职业的自豪感

300 二 巴乔·班迪内利的自命不凡

303 三 佛罗伦萨和罗马的艺术学院

306 四 萨尔瓦托·罗萨的学院

307 五 头衔和荣誉

310 六 时尚的衣着和优雅的举止

311 七 奖章的背面

313 八 学院圈中的猜忌

317 九 多疑的大师

319 十 当地学校之间的竞争

324 十一 地区冲突

331 第十一章 贫富之间

331 一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经济地位

333 二 安德烈亚·斯基亚沃内:一位被忽视的大师

334 三 贫困的职业艺术家

343 四 一些富裕的14、15世纪大师

344 五 丢勒在尼德兰之行的财务状况

347 六 提香的富有和精明算计

353 七 巴洛克时期的两位大贵人

361 八 鲁本斯和伦勃朗的鲜明对照

364 九 凡·代克和委拉斯克斯

364 十 名利之巅:乔舒亚·雷诺兹爵士

369 第十二章 个性,性格和作品

369 一 解开艺术家性格之谜的作品

372 二 朱塞佩·阿钦博尔托是一个“尚未封号”的超现实主义者吗?

375 三 心理学家的类型学理论:隆布罗索和克雷奇默

377 四 精神分析的论证:艺术家的个性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384 五 是否存在一种艺术家的性格类型?

387 注 释

413 致 谢

415 参考书目

433 图片目录

443 索 引

免费在线读

鲁本斯和伦勃朗的鲜明对照

 

即使是最忠实的崇拜者也必须承认,鲁本斯并不只是依仗他的天才到达职业顶峰。如果将他和伦勃朗的职业生涯进行对比,我们也许可以清楚地看到某种神秘莫测的因素——运气、命运、天意,不管具体的称谓是什么——似乎才是获得伟大成功的必要条件。出生于上层社会的天主教家庭,鲁本斯25岁时已经在意大利旅行了两年时间;而出生于一个由新教徒磨坊工和面包师女儿结合的家庭,伦勃朗也在相同年纪时从莱顿来到阿姆斯特丹,并且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鲁本斯,通晓五种语言,委托人基本上都是皇室成员、教会显贵和欧洲贵族;伦勃朗,据说“只能读懂荷兰语,甚至还不太流利”(桑德拉特语),为荷兰市民画画。两人都在33岁时买下自己的住房,购买的金额也大致相同。两所房子都因收藏的艺术珍品而闻名,但鲁本斯是一个明智保守的收藏家,只收集一流的艺术品;伦勃朗则热衷于购买任何能激发他想象力的作品:

 

“他经常光顾公共拍卖会,只要觉得奇特别致,甚至连那些过时的二手衣服也会买下来。这些衣服有时很脏,他却把它们挂在工作室的墙上,和其他优美的藏品放在一起。他也很乐意拥有那些古代和现代的武器,像弓箭、戟、匕首、军刀、短刃等,以及无数精致的素描、版画、勋章等艺术品。不过,这种有点奢侈挥霍的举动倒是值得被喝彩称颂。因为极其推崇艺术,每当这类物品被拍卖时,尤其是大师们画的油画和素描,他会第一个竞拍,而且由于价码太高,从来没有第二个人愿意接着出价。”

 

1656年,伦勃朗在50岁时宣判破产。他的收藏不得不拿出来变卖,估价超过17 000弗罗林的藏品最后只卖了5 000弗罗林。两年后,他被迫忍痛廉价卖掉房子,搬进了贫民区。他的妻子萨斯姬亚[Saskia]于1642年去世,此后他的情况愈发不济。妻子在家中的位置被一个小号手的遗孀取代,艺术家的传记作家委婉地称她是孩子的保姆。1645年,亨德里克耶·施托费尔斯[Hendrickje Stoffels]以女仆身份走进画家的生活,并且很快成为他的情妇,小号手的遗孀因此控告伦勃朗违反了承诺。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于1650年才落下帷幕,原告被宣判患有精神病,被送进了收容所。尽管教会强烈反对,但伦勃朗和亨德里克耶的关系一直没有合法化,因为一旦再婚的话,根据萨斯姬亚的遗嘱,他将被剥夺属于她名下的财产收入。

50岁的鲁本斯也成了鳏夫,但在离家期间,他会托付专人来尽责照顾家庭和孩子,直到他带回第二任妻子。

两位大师去世时都是63岁,安享荣华富贵的鲁本斯正值功成名就的顶峰,贫穷潦倒的伦勃朗尽管还没被他的时代彻底遗忘,却也早过了名誉的巅峰期。鲁本斯的一生完美地融入他所处的社会;而伦勃朗却是以“奢侈的举止”和“任性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他的“丑陋、粗俗的面孔”透过无数的自画像看着画外的我们,从早年和萨斯姬亚两人肖像的兴高采烈,到中年的忧虑紧张,再到晚年的饱经沧桑,几乎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示了人生各个阶段所思所感的内核部分。鲁本斯的自画像数量相对要少很多,而且呈现在画布上的始终是一个自信沉着的英俊男人,拥有无可挑剔的教养和品味;一个既不受幻想蒙蔽,也不被成功冲昏头脑的艺术家,他用充实的一生换来了与之相称的巨额财富。

抢先评论了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艺术哲学:《傅雷家书》推荐的传世经典

EUR €3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做了这本书(9-101岁都适用的创意书;长踞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畅销排行榜;引导读者大胆搞乱,放肆涂写,突破局限,让每个人内在的创意真正获得完全解放。)

EUR €22.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我身在历史何处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观看之道

EUR €27.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