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065968
《中国经验·多元化的非遗传承实践》这本书的编撰宗旨,即在把近四十年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会实践个案梳理出来,其中包括了中央美院民间美术学科发展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民间美术传统,几乎涵盖了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多民族生存的历史即是一个心手造物的历史,也是一部多彩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史。
今天,我们梳理编辑《中国经验·多元化的非遗传承实践》,似乎又看到了中央美院践行民间美术学习实践的前辈,看到了他们在生活中为农民创作“新窗花”的一幕。我们开始理解,为什么在中央美院向民间艺术致敬、坚持乡村民间采风的激情经久不衰??
《中国经验:多元化的非遗传承实践》是目前中国非遗传承实践方面有专业文化理念和社会实践操作模式的经验汇总,即具有面向社会的实践经验,由具有立足于学科的遗产视野。本书内容以个案形式梳理出了面对乡村社区、大学与非遗、少年非遗以及海外非遗传播等众多方面的经验,这是作者多年来研究与思考的成果。
21世纪是中国农耕文明转型的时代,许多非遗类型在面临着文化流变与消失的困境,这一环境下,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是政府、高校、社会应该直面的问题。在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框架下,面对一个承前启后、文明交替的时代,去实践本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去拓展和创建高校适应当下文化遗产时代的专业新学科,这都是丞待实践的时代课题。这本书为大学参与社区非遗保护与实践提供了一个优秀而具有实际参考和操作意义的范本,是中央美院师生长期努力与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这样汇集几代师生实践经验的书籍若能问世,传播的不仅仅是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也是兢兢业业的非遗人铺身乡土大地的结晶,将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本书是中央美术学院从事非遗保护与研究的师生多年来的智慧与实践成果,他们始终秉承着前辈开创的文化价值观,坚守地站在中国乡村农民群体所创造的民间艺术一边;坚持认同和倡导文化人民性的价值观;尊重并推崇民间艺术的生命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贡献;他们的研究与实践始终贯穿着“文化人民性”的坚韧顽思想主线。这本书不仅是对他们非遗情怀的记录和肯定,更浓缩着他们多年探索的非遗保护与实践经验,对于高校、社区中从事非遗保护与研究的人而言,具有直接可行的参考价值。这一具有丰富内容和切实实践经验的图书应该通过纸媒出版被广泛传播,为我国非遗文化物种的抢救、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增添一份可操作性建议。
孙建君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