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18046
对传统的“再发现”始终是我个人的一种学术情结。这一传统包含了中华民族过往的所有,物质的、精神的以及介于其间的留存与记忆。“人工器物”属于物质形态的遗存,它不仅以“型制”为我们所感知,还常饰以“图”与“画”,复合为“形态”,呈现出“造物”的整体观念。它承载了先人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支撑着“匠师”的智慧,融汇为传统最有价值的养分。魏洁选择对“唐宋香炉”的专题考察,拟为她的博士论文选题,正是我们共同所期待的“再发现”——从唐宋香炉设计中挖掘出“表象”背后的“事理”,寻找唐宋工匠的思维方式与“设计”策略,还原其造物观念。
香炉作为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后世发展中,尤其是到了唐宋时期,香炉被不断赋予各种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不过,这些意义或内涵是建立在“焚香”或“用香”的过程及形态之中,包括香料的配方、制作、功用、含义,焚香的方式、场合、习俗,香具的制作、种类、功用以及“香烟”本身的形态与其所生发的精神诉求等。香炉本身只是一件“日用而不知”的“物”,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借助“焚香”的行为而得以实现。
由此,无论是传统文献记载还是相关的研究,便较多关注“香品”“香谱”“香诗”及“香俗”所派生的问题,很少有人将“香炉”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来揭示其谱系脉络、材质工艺、设计理念、制作方法等。
进入20 世纪,随着学术界对“器物”研究的重视,香炉以“工艺品”的身份进入了“大美术”的范畴,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也被挖掘并凸显出来。近年来随着考古学、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广泛运用,学术界又将视角转向了对“香文化”的研究。虽然其中也会涉及香炉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因素以及形态的起源和发展、纹样的类型与风格等等,但多半是一些零散的个案和考古材料的汇集。其中有些研究也能就某一类香炉的文化史意义展开颇具价值的讨论,但在“造物”及“类型”层面的认知上仍感系统性与整体性之不足。魏洁思考的路径,是基于设计学和考古类型学对现存唐宋香炉炉具展开的分类研究,从形制、设计造型、材质工艺、装饰纹样等“器物”的本质属性出发,全面分析了中国古代香炉的器型设计与制作文脉,使我们对数量庞大、器型繁多、形色各异的唐宋香炉有了相对整体而清晰的认识。
魏洁的研究先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归纳出单个香炉在构造理念、材料工艺、形色关系及装饰纹样上的集体特征,进而在横向层面将唐宋香炉予以全面的理与归类。他将这一时期的香炉分为仿古形香炉、仿生形香炉、长柄形香炉、球形香炉、单足形香炉和多足形香炉等六大类,分别从“型”与“式”对六类香炉进一步细化,由此形成“类——型——式”三级明确的结构网络。在由个案到类型进行详实交代后,再将香炉植入唐宋社会及历史生态之中,探寻香炉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语境及审美趣味。研究中,从美术史观念、社会审美风尚、接受群体身份等多方面切入,力求较为清晰地解读了唐宋“设计”美学的嬗变与承续,引导我们的认知由香炉“类型”迁移至其所承载的“香文化”。
本研究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器物”进行的多重图像“还原”,包括三维示意图、构造原理解剖图与局部分析展开图。面对一件香炉,不管其构造有多复杂,图案有多繁密,她都能不厌其烦地从多角度进行“还原”和描绘,尽可能呈现出每件香炉的构造原理及装饰图案。“器物”不同于书画作品,由于其立体三维的形态特征,通过实物图片虽然能大致了解其构造与形制,如果不通过三维示意图,很难详尽展现内部构造与功能,无法实现深度研究的“超细读”。另一方面,清晰准确的示意图还能以图像的方式还原现场的“把玩感”,配以实物图片和文字描述,即使是普通读者,也能对书稿中所欲呈现的香炉形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此大规模的“插图”在同类著作中非常少见(绘制的唐宋香炉炉具多达256 件),它一方面体现出研究者的严谨与“解剖”的细致,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器物内在构造的清晰度。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两百多件物品,只有部分香炉存有实物和图片资料,很多都是作者凭借文献描述和相关数据的记载而实施的“创造”性复原和图绘,且力求保证其较高的“真实度”。在描绘香炉具的结构示意图时,魏洁并非局限于其外形及复杂图案的摹拟与复制,而是深入到香炉炉具的内部结构和出香通道,以“透视”的形式引领读者探寻香炉构造中的不可见部分,非常具有学术价值。
在大力提倡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对传统的“再发现”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简单的读取与挪用、肤浅的诠释等都是复兴之路上的障碍。魏洁在研究中力避浮躁与侥幸,呈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这恰是今天青年学者弥足珍贵的一种品质。这本学术著作是魏洁博士学位论文成果的转化,论文盲审与答辩均受到同行专家一致好评。作为指导她完成论文的导师,也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我为她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当然,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无论是认识的高度与深度,还是对问题的进一步追问,都存在不断提升的空间,我期待魏洁继续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研究,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新的建树。
是为序!
顾 平 戊戍岁末于沪上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后记
中国的香文化溯至春秋战国,承自秦汉,完善于唐宋时期,而所用之各异香炉亦成为唐宋社会生活与文化的缩影。现存可见与图像可考的唐宋香炉数量众多,面貌纷呈。笔者对唐宋香炉品类形貌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唐宋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演变之内在逻辑。
首先,以类型学方法对考古出土和传世的数百例不同造型、工艺的唐宋香炉进行形制分析。综合考虑香炉基本造型和细节特征,通过型与式分析将唐宋香炉的造型谱系得以廓清,以不同时期的风格演变概括造型特征。在形制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唐宋香炉各类型演变关系的分析比照,进行其设计原型的追溯考释,并对由唐到宋香炉造型的来源、演化与设计特征展开分析。其次,对唐宋香炉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主要以金银工艺和陶瓷工艺为重点,也涉及玉石、铜器等工艺。归纳出唐宋香炉材质与工艺技术的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
再次,对唐宋香炉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提取唐宋香炉的典型纹饰进行设计分析,详细解析香炉装饰纹样的组织和构成规律,分析唐宋香炉纹饰的历史继承因素以及演变脉络,并归纳其风格特点。
最后,对唐宋香炉设计的社会历史成因进行研究。其一探究唐宋宗教文化对香炉设计的影响;其二是对唐宋时期香炉与生活方式的研究;其三探讨唐宋时期不同阶层的用香文化,包括宫廷文化中行香的礼仪制度和香炉陈设规范,宋代流行的金石学和理学影响香炉设计和使用的风尚。
笔者通过唐宋香炉“器物现象”的梳理考释到唐宋香炉“文化语境”的分析归因的层层推进,以香炉这一设计物为线索,试图呈现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某种变迁。这一研究为中国唐宋经典器物的研究思路提供一些参考,也是当前对唐宋香炉进行设计开发提供继承历史文脉的一种方案。
《炉香清逸——唐宋香炉设计研究》的写作,是笔者在博士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多方面的意见整理、修改完成的。回首书稿的撰写过程,内心不禁五味杂陈,感触良多。谨借此机会,向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所有人表达无限的感激之情,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顾平教授,本书撰写的过程,得到了顾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从体例、格式、行文到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感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的热情帮助,使我不断进步,为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设计学院的挚友们在书稿撰写期间,有问必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感谢王强、朱文涛、陈原川、姜靓老师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感谢我的研究生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感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郑炜明博士和学术部的全体同仁,给了我在香港大学访学期间的关心与帮助,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香港大学一年的访学生涯是我研究推进的重要阶段。
感谢我的家人一贯的陪伴和鼓励,你们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不离不弃,给予我无尽的宽容与理解。
由于本论书的写作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的研究成果启迪了我的思路,在此谨向本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本书的付梓出版,得到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期间关于撰写和编排的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感谢李颖、毛旭林两位老师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与所做的大量工作,使得本书可以顺利的与大家见面。
笔者水平有限,虽然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书中还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魏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