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工艺美术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

作者:陈明远 林川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ISBN: 978751870870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9.99

类别: 工艺美术 SKU:5d816b60b5d8bfc22f30dbb9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708703

内容简介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是一本关于史前文化分期的学术论文集,

通过对考古遗址、考古文物以及考古文献的比较发现和深入思考,在“修正史前史三分期体系”——木-石复合工具体系、火技术陶-铜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木-铁体系的框架下着重讨论“火技术与陶冶体系”,详细阐述了火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制陶冶铁业的推动和促进,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陈明远,学者。1941年生于重庆,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同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从事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及语言声学、数理语言学方面的科研工作,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2年借调兼任北京语言学院对外汉语教学讲师,并担任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0年)、《引力论和宇宙论》(合译,1980年)、《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2年)、《质疑四大文明古国》(2011年)、《历史观的新突破》(合著,2013年)等,以及诗集《地下诗草》(1982年)、《劫后诗存》(1988年)、《七家诗选》(合著,1993年)等。

林川(笔名金岷彬),1945年生于四川宜宾,196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相专业,陕西省印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已退休。多年来从工科角度研究古今技术对汉字及汉字文化的关系,著有《工程汉字学初论》《汉字,解读中华文化的金钥匙》《汉字的排序研究及字表》等,其中部分文章发表于《中国印刷》《北京印刷学院学报》、《中文信息学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及《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年报》(台北)。

目  录

 

1 / 前言

 

1 / 火技术的开端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一

17 /火技术与陶冶体系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二

50 /陶冶体系的发展:陶轮与“模·范”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三

70 /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四

87 /陶冶时代青铜器与陶器并行发展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五

141 /野蛮向文明的过渡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六

184 /木-铁体系冶铁术的发明和流传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七

216 /古华夏何时普及木-铁器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八

239 /经济发展与木-铁体系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九

266 /火技术的木-铁体系与社会飞跃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之十

 

298 /附录一  石兴邦先生访谈记

300 /附录二  陈明远、林川发表史前史“三分期学说”专题研究论文目录

 

303 /后记

 

前  言

本书研讨的主题是人类史前史从蒙昧、野蛮向文明过渡的阶段,着重于修正“石器一铜器一铁器”的“三分期学说”,并分为两大部分——《文明拂晓:复合工具体系》和《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

为什么要用“拂晓”作为这两本书的总标题呢?所谓拂晓,就是日出前后天将明却未明的过渡之际。具体时段并不固定,一般指4一6点,也就是传统的十二时辰的“寅、卯”时辰,即夜与日交替,其随季节和地域有所差异。

“文明拂晓”,意即人类从蒙昧、野蛮向文明过渡的阶段。

陈明远

2016年于北京中国科学院

媒体评论

今有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北京语言大学陈明远和西安WS语言文化研究部研究员林川,提出史前“复合工具”和“火技术-陶冶体系”两个新概念。我认为,作为历史考古领域的一家之言,可以参加学术讨论,特此介绍。

 

                                                           
——石兴邦(2016.9)

 

我赞同提出对于历史考古学的“三分期理论”的质疑和修正意见。这是独立思考的创造发明,是真正做学问。社会发展*就要独立思考,第二要创造,第三要发明;没有独立思考什么都没有了,社会就停下来了。我个人的经验是:学校*应该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应该只鼓励信仰,不鼓励思考;我以为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教育可言。

独立思考,要创造,要发明,要做学问。要做学问就要有质疑。

质疑是好的。“学问,学问,学中要问”,就是学业上必然也必须产生疑问; 有了疑问,再一步步深入解决疑问,学业才能有进步,文化才能有发展、有突破、有创新。对于古代文明史的知识提出质疑,引起讨论,是好事情。

对于“历史考古学的三分期理论”的质疑和修正意见,希望大家展开认真的讨论,摆事实,讲道理,逐步获得真相和真知。真相是对于史料的要求,真知是对于史论的要求。现代科学的根本在于真相和真知,就是要发掘、揭露真相,破除假象,去伪存真,由真相求真知。真相、真知必须是可以反复验证的,必须
是在逻辑上成立的。

世界文明的历史,跟“比较文字学”的关系很密切;也希望大家来普及世界文明史和比较文字学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质疑,不断讨论,发掘真相,探
求真理。

 

                                                           
——周有光(2014.9)

免费在线读

《文明拂晓:复合工具体系》和《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两部专著,经过多年修订终于要问世了。这是继《历史观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学说的重大修正》(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以后,再一次全面深入阐述我们对于历史考古学的“三分期理论”的修正意见。同时,我们在《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2—10期连载了“关于陶器时代的论证”和“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此后又持续在
2014—2016年间连续发表了“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等20多篇系列论文,继续深入探讨“复合工具”与“火技术-陶冶体系”的学术问题。

这两部书稿酝酿、讨论了三年之久,反复修改,三易其稿,终于在 2014—2016年成书,但实际上我们的探讨还远远不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补充和修订。

 

                                   一

关于“人类”存在几种不同的定义,人类古生物学就有两种定义: 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会制造工具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开始于距今约 250万年前;另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开始于距今约450万年。21世纪,学术界最新发现表明,人类进化到有语言能力是在约25万年—10万年前,进化到较完备的有声语言是在约10万年一5万年前,此后人类的语言和智力仍在不断发展中。

古生物学意义的“人类(Home)”与人文科学意义的“人类真人(Real Human)”,即“掌握有声语言,能够思维,能通过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之间,相距400万年以上。

那么,我们就必须对木-石器时代到真人时代的史前史重新认识:原来,使用石器的直立人一一猿人几百万年间并不能够说话,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至多称为“形成过程中的半人”而并非“真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里主张:“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语言和劳动一起”是古猿转变到人的“两个最主要
的推动力”。

但是,我们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1)猿的发声器官变化导致语言的产生,这个过程需要多少年?(2)猿脑发展为人脑,语言中枢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又需要多少年?“语言和劳动”两者是否同步?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恩格斯没有能够看到劳动(制造工具)和形成有声语言两者之间相隔数百万年的差距。

最新科学成就发现,人脑有独特的基因——LAMC3,以及控制语言能力发展的FoxP2基因。人类的FoxP2基因突变,是猿人变成真人的一个飞跃,从此人类才学会了使用抽象思维和符号解决问题,并有了复杂的语言。只有大脑产生了语言和抽象思维系统,猿人才变成了真人(Real Human )。

那么,“人的历史”究竟从单独劳动开始,还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应该说,“人的历史”不仅在于劳动,而且在于掌握语言。如果按照这样的观点,严格说来史前史应该从掌握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木-石复合工具时期 才算“正式开始”。

 

二

人类起源研究开始于欧洲。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记录,被当作人类早期(猿人)行为和非洲人、欧洲人对比的标准,而首要的证据就是木-石复合工具的创造。人类历史上不会说话的“旧石器时代”时间跨度最长,占99%以上。最早发现木-石复合工具的过硬证据,是在25万年至6000年之前的东非。在所谓旧石器时代晚期(4.5万年一1.2万年前), 欧洲首次出现了智人化石和木-石复合工具技术,还有雕凿的骨制工具和复杂的投射武器——投枪、弓箭等,以及先进的用火技术、洞穴艺术、珠链和其他个人装饰品。类似的行为普遍存在,与现代人类逐步接近,因此考古学家将这些行为作为人类“行为现代性”(behavioral modernity
)的证据。

真正的现代人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知行为,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象征符号。早期的象征符号包括两种:身体的装饰品(如穿孔贝壳、身
体彩绘等)和居住环境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的出现,表明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即附加在符号上的人的思维,象征符号的出现表明人类已有能力将这些意象在大脑里重新组合,
这就意味着人类已在头脑中有了自己所认知的世界,于是构成人类思想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并开始进行抽象思维。

“人类革命”指的是人类从生理到心理、行为上的根本性改变。学者们以“行为现代性”为标准,将早期的“古代”非洲人、亚洲人与旧石器 时代晚期智人进行对比,以此来解释二者之间在“人类革命”中的差异。 木-石复合工具的出现,是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最重要标志,是“人类革命”的划时代成就。

 

三

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长久以来,“石器时代”这个片面的说法容易导致人们忽视木制工具和木-石复合工具在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作用,而只见石质残骸而忽视全体真貌,导致历史观念的偏颇,失去了认识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导致学者们的着眼点片面集中在
“石”上面,仅关注考古出土的石质器如“石斧、石斤、石刀、石矢、石镞”而忽视了非石质的“木柄、木杆、木耒、木矢、木弓、矢杆、箭弦、木架投石器”以及大量木-石复合工具的关键意义。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来,其实“1 1”是大于2的,但组成有机的整体复合系统并非各元素(木-石构件)的简单相加,而是能够发挥各元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功能。这就是说,有木柄的石斤、石 斧、石钺等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比直接手持单个石块具有高得多的效益性、安全性,并能大为扩展社会功能。例如,有段石斤可用于斫造独木舟、凿木为屋;石钺可作为神权王权的象征,供礼仪、墓葬用,等等。木-石复合工具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元素复合性”,二是“结构复杂 性”,三是“多样实用性”,四是“外观审美性”。这些复合系统的改进和 发展,关键在于“智力进化”,掌握抽象思维能力,不仅在于劳动或制造 简单工具。

 

四

华夏最古老的文字一一甲骨文是具有特殊考古作用的“文字化石” 甲骨文反映了史前一系列劳动工具(如耒、斤、斧、网、箩等)和武器 (如干、戈、兵等)及其进化过程,有力地证实了史前“木-石时代”的 长期客观存在。在殷商甲骨文成熟之前有一个漫长时期的预备过程,即由图画到纪事到符号到意向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而这些预备过程跟“行为现
代性” “智力进化”是同步的。

任何文字都是有智力表现的、反映现实的符号系统,而甲骨文也不例外地反映了史前人类智力进化的情况。在甲骨文里,“皿”部的“豆、盂、盘”等字表现了远古主要使用木器为饮食工具,“缶”字表现了远古制作陶器的过程,“鬲、鼎、爵、盧(卢)、徹(彻)、员(圆)”等字描画了远古使用陶器的形象,“王”字反映了王权,“示”部的字表示神权、信仰,“卜”部的字反映占卜,“巫”部的字反映了巫术,“贝”部的字说明了远古华夏直到周秦仍使用贝为货币。另外,甲骨文里罕见“金”和 “金”部的字说明了华夏文字起源时金属器时代(铜器时代)尚未到来,“易”(“锡”的本字)、“铸”字则形象地记录了史前熔融金属铸铜器的生 产过程,而金文里多见“金”和金部字说明殷周进入了文明史初期的铜器时代。于是,我们建议历史考古学者广泛深入运用甲骨文、金文的原始记录资料,并将其作为可信的史前考古学依据,由此建立一门新的学术分支一一 “甲骨文、金文考古学”。

虽然系统的甲骨文成熟于公元前14世纪,但它忠实地反映了更早的史前社会。甲骨文对于我们探讨史前史的价值,远远高于半真半伪、“层累构成”、掺杂臆想与作假的神话传说。同时,对于史前史的研究,也必须具备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基本功。

鉴于上述原因,希望《文明拂晓:复合工具体系》和《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能作引玉之砖,而其本身也必须继续做出修正、补充和扩展,并不断完善。

最后,衷心感谢现代考古学家石兴邦和语言学家周有光对我们的鼓励和帮助,也衷心感谢曾给予我们教诲和帮助的夏鼐、顾颉刚、陈梦家等前辈,并特别感谢西安福莱特热处理公司总经理杨鸿飞先生的出版资助。同时,我们欢迎读者提出质疑和修改意见,以备今后再进行修订或讨论。

陈明远  
林 川

2016年12月25日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国陶瓷史

EUR €304.99
阅读更多
缺货

中国纹样全集(4卷)

EUR €237.96
加入购物车

点亮城市夜景 : 璀璨之都(精美刮色书,工艺过硬,不粘手)

EUR €48.99
加入购物车

从零开始学陶艺(修订版)

EUR €3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