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72122
一、概况
1.福州十番的起源
2.福州十番的概况
3.福州十番的发展与现状
4.福州十番的展望
二、曲谱
(一)福州市十番音乐
1.双盘介
2.石榴花
3.蟠桃会
4.莲花串
5.接罗帕
6.钓金蝉
7.雁来红
8.一枝花
(二)福州市长乐区十番音乐
9.开头介
10.福桃六
11.双盘介
12.芙蓉花(1)
13.芙蓉花(2)
14.普天乐
15.五凤醉榕吟
16.九连环
17.孔雀河
18.一枝梅
19.百花串
20.游龙戏凤
21.水圭花
22.醉月娇(1)
23.醉月娇(2)
24.朝天子
25.南进宫
26.东瓯令
27.惜罗衣
28.北云璈
29.桃李争春
30.乐水儿
31.海底天
(三)闽清县十番音乐
32.万年欢
33.千里云
34.月中桂
(四)福清市十番音乐
35.花弄鸟
36.翠裙腰
(五)闽侯县十番音乐
37.月中桂
38.花串
39.西江月
40.雁来鸿
41.接罗帕
42.水底天
43.玉芙蓉
44.一枝花
45.美人娇
46.秦楼月
47.玉美人
48.柳求音
49.莲花串
50.菊花串
51.石榴花
52.水西施
53.芙蓉
54.双盘介
(六)连江县十番音乐
55.蟠桃会(1)
56.蟠桃会(2)
57.西江月(1)
58.西江月(2)
59.雁来红
60.秦楼月
61.五凤吟
62.海底天
63.月中桂
64.六六音
65.美人娇
66.联欢乐
67.四特介
(七)永泰县十番音乐
68.十欢伬
69.月中桂
70.万年欢
(八)平潭县十番音乐
71.石榴花
72.雁来红
73.美人娇
(九)古田县十番音乐
74.柳摇金
75.一枝花
76.参介十番
(十)霞浦县十番音乐
77.万年欢
(十一)南平市延平区十番音乐
78.十番八牌
(十二)尤溪县十番音乐
79.十番
三、代表性乐班简介
1.福州市业余民间乐队
2.福州市仓山区城门乡林浦安南伬乐队
3.福州市仓山区城门乡林浦村新春利金鼓吹班
4.闽清县凤鸣轩乐班
5.永泰县凤鸣轩伬艺班
6.永泰县城关余庆轩民乐队
7.永泰县嵩口镇十番乐社
8.福清市海口镇岭斗沟头锣鼓队
9.平潭县城关镇林辉美十番乐社
四、代表性乐人简介
1.许大顺
2.王圻
3.郑子良
4.陈英木
五、特色乐器图
六、特色乐器与乐队演奏图
总 序
作为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两相交融、两相辉映的福建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我省文化工作者开展进行了大规模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相继发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认真细致评审的基础上,2006年5月和2008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了我国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1028个项目中,福建省有70个项目榜上有名。福建省人民政府也已公布了两批共计200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展现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体现了福建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艺术创造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音乐创作的发展,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作牵头单位,组织了几十位我省的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纂了这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丛书”,以近千万字的篇幅,共20余厚册,用谱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23个福建音乐类项目的系列资料,成为部完整记录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项目的历史、传承状况、音乐形态特征、乐器和曲谱资料的工具书与教科书。
在此谨对编委会、专家学者和出版社的辛勤劳动和贵重成果致以深挚的谢忱和热烈祝贺!愿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搜集整理研究成果问世!
陈桦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原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一、概 况
“十番,即十番鼓。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明万历时,今仍流行于苏﹑浙﹑闽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以上是《辞海》中对我国各地流传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十番”的总体描述。在福建省,各地都流行不同称呼,但编制和功能与《辞海》所述的“十番”大致相同,如福州的“十番”、闽西的“十班”、闽北的“十番锣鼓”、闽南的“十音”、莆仙的“十音”等。
1.福州十番的起源
福州十番,又称为叶欢、什欢、十番伬和南十番,它发源于福州台江茶亭街,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但福州茶亭十番究竟产生于何年代,目前尚未找到足够的材料来确证。据《辞源》记载,清乾隆初年,福州举人郑洛英在他的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有一首《榕城元夕竹枝词》曾记叙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清朝吴继箴的《半野轩诗存》中,有《福州岁时竹枝词》云:“十番锣鼓鸣村社,逐队分班也竞争。毕竟闽人沿旧俗,时闻爆竹杂声声。”诗文后自注:“十番,俗称叶欢,乐器以金革为主,亦杂以丝竹。其调乃闽人曲牌之名,如朝天子,万年欢,柳摇金,西江月,雁来云,秦楼月,五凤吟,美人娇,金索挂梧桐,蟠桃会,海底天,将军令,石榴花,一枝花,海潮珠,升平乐等。”这些诗句足以生动地体现清朝年间,十番音乐已在福州粗具规模。施惟陈华:《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内部资料。之后,福州十番音乐逐步由福州城向周边地区扩散,流传至长乐、连江、平潭、闽清、福清、永泰、闽侯等郊县。至清末时,福州十番还流传至宁德、建阳、南平、古田、尤溪、霞浦、福安、柘荣、福鼎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州十番班社还曾远赴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东南亚等地演出和授艺,一度十分繁荣。
将台江区茶亭“听月楼”十番班社珍藏的清咸丰七年(1857年)的乐谱(工尺谱),与现在福州茶亭十番乐队所演奏的十番乐谱相对照,竟发现它们完全一样。由此可知,十番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已流行于福州城,并以其独特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
2.福州十番的概况
福州十番早期以为民间龙灯舞伴奏的打击乐队形式出现,后逐渐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打击乐演奏形式。十番乐队所使用的乐器独具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演奏乐器有:狼串、清鼓、大小锣、大小钹等,之后又逐渐加入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等民族管弦乐器。福州十番的乐队编制和演奏形式与《辞海》中描述的“十番”极为接近。目前,十番常用的乐器有笛、管、笙、椰胡、云锣、木鱼、檀板、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狼串等十三种。演奏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十番音乐的乐器十分古老,应是乐器的活化石。如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时期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阳所著的《乐书》中便有图片记载,形制完全相同。演奏曲牌由初仅有的打击乐曲牌“福套”“滴流水”“干牌”发展为今保存下来的有《东瓯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璈》《月中桂》等50多首曲牌乐谱。
福州十番音乐的演奏风格具有既热烈、粗犷,又优雅、抒情的特点。在乐器运用上,以笛子为主奏乐器,同时,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因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的组合情况的不同,而有所谓“尺谱”“夹腹”“汤腹”“全夹”等形式。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综述》,人民音乐出版社。
福州十番的演奏形式十分独特,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早期,由于十番音乐主要在民间举行的迎神赛会及百姓的婚丧嫁娶时演奏,因此,十番乐队经常穿梭于街头巷尾,边走边奏。由于行进间演奏也会有停顿,久而久之,随旋律的一停一顿,使乐曲更有节奏感,便成福州十番一大特点。在室外演奏时,打击乐器走在前,丝竹乐器紧随其后。随着十番音乐在群众中的广泛流传,其用途功能的逐步扩大,在室内的演奏机会逐渐增多,于是,便产生了类似舞台排列的坐奏形式。在室内演奏时,乐队的位置安排是前堂为打击乐器,后堂为丝竹乐器。(附十番演奏排列位置示意图林国强:《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内部资料,榕(新出)准印证号:2003(内书)第022号第11页。)
室外演奏排列位置示意图
(云锣位置可前可后,清鼓放在鼓架上,由一孩童提着,边走边打。)
室内演奏排列位置示意图
(福州市台江区文化馆供稿)
福州十番之所以能在福州地区广为流传,迄今为止已经生存了二百多年,与它独特的音乐风格、特色乐器、鲜明的演奏形式息息相关。如今,福州十番所用乐器大致有二十余种,其中,有特色的乐器是狼串、逗管、椰胡。
狼串又称狼帐、弄帐、狼鼓,民族打击乐器,是北宋时期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阳所著的《乐书》中记载的“汉鼓”的遗存。木制鼓身,细腰、中空。左右两头为圆形,鼓面由羊皮制成。鼓边附有网状的细绳和硬圈,用于调节鼓皮的松紧度,以此来改变音高和音色。在演奏中,左手拿住鼓身,右手五指并拢,用手指部位拍击大头鼓面。经常演奏切分节奏,在乐队中起到协调打击乐音量,增加色彩的作用。
逗管又称斗管、头管,民族吹管乐器,是《乐书》中记载的“筚篥”的遗存。其正面有七孔,竖吹,音域为c1~c2,音色柔和,在乐队中主要演奏旋律声部。经常使用颤指、花舌、滑音等演奏技巧,能自如地演奏富有韵味的滑音和装饰音,是福州十番乐队中的主奏乐器。
椰胡又称提胡,民族拉弦乐器,是福州十番乐队的主奏乐器。椰胡的琴筒由椰子壳制成,琴面为梧桐板。椰胡的定弦内弦定为SE,外弦定为SB,两弦之间相隔纯五度。音域约为两个八度。由于福州十番乐队多为行奏,因此,椰胡在十番乐队实际演奏中极少换把,音域不宽。椰胡的音色低沉、粗犷、雄浑。在乐队中,主要演奏旋律声部,多使用抖弓、煞弓、上滑音、下滑音、倚音、颤音、垫指滑音等技巧来装饰音符,使音乐听起来富有韵味。
福州十番曲调从福州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戏曲、曲艺、民歌等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发展而成,如《千秋岁》《西江月》《将军令》《月中桂》《五月吟》《万年欢》《朝天子》《五凤吟》《蟠桃会》等。十番打击乐曲牌有“福套”“禄套”“寿套”“喜套”及“文干”“武干”“滴水”“流水”等各套。每首都有一定的内容,有的表现古老的传说,有的演绎古老的历史,在福州十番的所有曲牌中,流传广有代表性的曲目有《一枝花》《千秋岁》《西江月》《石榴花》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福州民间艺人王圻整理、改编的《石鼓涌泉》,把十番音乐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色加以发挥,并吸收了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某些优点,对十番艺术的改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福州十番音乐的音量宏大。每一样乐器都既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又充分交融。福州十番音乐的速度通常是慢起渐快,同时伴随力度的增强和乐器数量的增多,渐入乐曲的高潮,营造出热烈欢庆的气氛。福州十番音乐由于演奏形式与场合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演奏特点。如十番在迎神赛会场合多采取边走边奏的形式,为使其节奏与行进步伐相协调,动作整齐划一,演奏中,强调了节奏重音,使节奏明晰,顿挫有致。此外,不同班社的音乐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如奏同一首乐曲,有的乐队演奏的风格比较抒情缓慢,速度偏于自由,有的乐队演奏的风格比较明快紧凑。
福州十番作为以茶亭为中心的闽东地区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与民俗活动的影响,在乐队编制、曲牌内容、演奏形式、用途功能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方面,在它的自身发展过程中,曾广泛吸收了该地区的民歌、戏曲、曲艺等其他民间音乐乐种的养分,使自身得以丰富与提高,从而形成了具有众多曲牌、曲目和独特音乐风格的民族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另一方面,福州十番在广泛的流传与传播过程中,也同时影响了该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其他乐种。如福州市郊区城门乡林浦村的“安南伬”,就是在十番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乐种。“平潭排只”“福安吹打”在唢呐与打击乐配合关系方面,其所谓“夹腹”“汤腹”“全夹”,都是从十番音乐中得到启示的。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综述》,人民音乐出版社。福州十番除了流行于福州地区之外,还流传至南平、宁德、三明等相邻地区,对当地的民间音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本书中所入选的南平鼓吹乐《十番八牌》、古田吹打乐《柳摇金》、福安的《一枝花》、霞浦的《万年欢》、尤溪的《十番》等。此外,福州十番在演奏形式和功能用途上,也不尽相同。如闽侯县上井十番乐队不仅保留了原来坐奏与行奏的形式,还在行奏中加进舞蹈动作,发展为边奏边舞的形式,增强了表演的可看性。在闽侯,十番一般用于丧事;在平潭,十番用于群众的婚丧喜庆、民间的节日行街以及街头宣传、节日慰问、舞台演出;福清十番与闽清十番一般只用于喜庆场合。在乐队的编制上,乡村的十番乐队要比城镇的简朴,甚至只有两三件打击乐器,所采用的乐器并不如城镇十番那么齐全,有的也采用其他乐器来替代。
3.福州十番的发展与现状
十番音乐之班社,清乾隆、嘉庆年间有“大锣天”(茶亭);咸丰、同治年间有“鹤鸣皋”(茶亭),“盛世元音”(台江铸鼎环),“听月楼”(台江吉祥山);光绪、宣统年间有“乐乐乐”(台江水部乡),“普天乐”(北门新店乡),“新听月楼”(西郊洪塘乡)。之后,在福州台江又出现“赌棋山庄”“五音乐社”“醉太平”等十番班社。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还举行十番比赛。福州茶亭“鹤鸣皋”班,曾三次应邀前往香港演出(前两次是在1926~1927年间应英国女皇邀请,第三次是2004年)。民国20年农历三月廿五日,“三听月楼”班赴香港演出。其还曾巡回演奏于上海、香港以及南洋群岛等地。施惟陈华:《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内部资料。
由于外来侵略、战乱,茶亭十番艺术在福州民间似“草根”般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飘摇”,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对它进行抢救与扶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多次进行搜集和整理。但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茶亭十番受到了巨大冲击,日渐式微之势已凸显,主要表现如下:
(1)演出机会急剧减少。近年来,由于西方新潮文化意识在国民中得到广泛认同与接受,电视、网络等媒体成为百姓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人们生活节奏更加快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民间逐渐消失,而依附于民俗活动中“大显身手”的十番音乐,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并且,如今百姓的婚丧嫁娶仪式多趋于“西化”(喜用西洋鼓号造势),十番音乐在民间的这块“领地”也逐步失去了“市场”。年轻人对歌星的演唱会狂热追捧,而对于十番这类传统的民间艺术认为不够“档次”,十番艺术的受众面越来越小,导致表演机会及场合的骤减,十番音乐的影响力急剧淡化。如今,只有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商贸活动或民俗节日偶尔需要时,才能听到十番音乐。
(2)宝贵遗产大量消失。随着十番艺人的逐渐老去和过世,如今真正懂十番的老艺人已是凤毛麟角。让人心焦的是,这种“口传心授”式演奏技艺,传统曲牌的乐谱(原始工尺谱),乃至乐器制作等,均已濒临失传的危险。
(3)两个“断层”现象严峻。由于上述原因,十番音乐在民间的传播很受局限,爱听十番的老人越来越少。而追逐时尚的青年人更喜欢流行音乐,不知道什么是十番,更别提喜欢。因此,十番的听众面临严重“断层”。十番的演奏者大都是业余的,传统继承人很少,加之受到经济利益限制,即使有条件学习的年轻人(家族中有十番老艺人)也不爱学,或学而不精,十番的表演和创作人才队伍也面临严重“断层”。目前,深谙茶亭十番音乐演奏技艺的王圻、陈英木老先生也已年老体衰,在下一辈中挑选和培养“接班人”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4.福州十番的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十番曾一度辉煌,后几经起落,现已基本恢复原貌。福州市政府于2005年出台了抢救保护茶亭十番音乐的措施方案,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加大经费及多方面的扶持力度。2006年6月,“福州茶亭十番”入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正加大对福州十番的保护力度,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举办各类活动来保护和宣传福州十番。如在2006年11月,福州台江第四中心小学设立了“茶亭十番音乐少儿培训基地”,在该校挑选40余名同学,分成管乐、弦乐、打击乐班,由陈英木等老艺人亲自传授和培训。台江区文体局、区文化馆重组和训练茶亭民间十番乐队,吸收中青年乐手加入,并组织创作十番新曲目;向十番老艺人每月固定发放津贴,鼓励他们对传承保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台江区博物馆开办了十番音乐展厅,在民间广泛征集十番音乐原始实物和资料等。2007年5月,台江区政府联合省、市文化部门举办了“福建省十番音乐研讨会”和“福建省十番音乐精品展演”等活动。台江区文化馆联合福州市电视台拍摄茶亭十番音乐的电视纪录片,2008年录制了茶亭十番音乐CD光盘。各类媒体也对十番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陆续开始搜集和整理福州十番的乐谱和资料。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中简要介绍了福州十番;刘春曙、王耀华先生编写的《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中就花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福州十番;福州台江区文化局、旅游局、文化馆联合编写了《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一书,于2010年6月正式出版,书中详细具体介绍了福州茶亭十番;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马达教授曾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福州十番“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福建师范大学的部分研究生与本科生也把研究焦点对准了福州十番,纷纷把福州十番作为他们在学期间论文的选题;部分中学生也开始加盟;一些作曲家开始为福州十番创作新曲目……福州十番正在大家的关注和努力下,逐渐得到恢复、保护、传承和发扬。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十番音乐艺人们的不懈努力下,2009年元月5日,在福州市南后街靠近杨桥路口的风雨廊内,奏响了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福州十番音乐,悠扬的乐声与满街色彩斑斓的花灯形成绝妙的有“声”有“色”的组合,与改造后的三坊七巷旅游景点相结合,形成一道独特而美妙的文化风景,向国内外嘉宾、游客介绍古朴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福州民间艺术,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和市民驻足观赏。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音乐创作的发展,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作牵头单位,组织了几十位我省的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纂了这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以近千字的篇幅,共20余厚册,用谱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23个福建音乐类项目的系列资料,成为*部完整记录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项目的历史、传承状况、音乐形态特征、乐器和曲谱资料的工具书与教科书。
——陈桦(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原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本套书的亮点,除了它将有利于海峡两岸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外,它是具有工具书与教科书性质的大型图书。它从民俗学的角度,把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组合在一起,即把原来大家所熟知艺术分类中戏曲、曲艺、民歌、舞蹈音乐统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大概念下,突出其民俗性、民间性、遗产性以及*重要的音乐性,因此,我们在这套丛书中,可以看到戏曲类的“闽剧”“莆仙戏”“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等,可以看到曲艺类的“南音”“十番”“伬艺”“北管”“南词”等,可以看到民歌类的“畲族民歌”“锦歌”“东山歌册”,也可以看到舞蹈音乐类的“拍胸舞”。同时,这套书还能做到经典性,因为具有了这个属性,它才能具有教科书的特质,比如,戏曲类所选录的地方戏剧选段时,尽量以经典剧目为主,如莆仙戏的《春草闯堂》、闽剧的《贻顺哥烛蒂》、高甲戏的《桃花搭渡》、歌仔戏的《三家福》,从中可窥见一斑。
——周凯模(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对于这套书,我尤为看重的,是它以整理福建省传统民间音乐方式来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互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两岸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对台交流工作不可以放松,在官方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它持续深入,那么,通过两岸的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等载体,是一种让两岸交流无障碍地继续下去的可行途径。福建与台湾“五缘”相通,两岸民众对这些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特别是南音、歌仔戏、锦歌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互相认同。因此,此项目的*优势是:福建与台湾在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项目的自然交流无处不在,这是其他省份无法做到的。因此,通过这套书,让台湾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分享大陆的学术成果,参与到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这是一件可以做到,也能做好的双赢之事,意义相当重大。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