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2562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前央视与凤凰卫视知名媒体人阿忆倾情写作,讲述中国两所*学府北大、清华的百年历史。
◆北大:始于于戊戌变法中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在20世纪20年代,它汇聚了中国几乎整个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北大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
清华:*初是用庚子赔款建成的留美预备学校,经过历代校长的抗争和建设,终成独立大学。清华贯彻“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社会、人文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自清末建校以来,这两所大学就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塑造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本书不仅讲述了大学的历史,更展示了大师的风采,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吴宓、鲁迅、朱自清,他们或在政界颇有建树,或是学术泰斗,在历史的洪流中发光发热,倾自身资源、能力,推动中国教育,启民智,将中国推向现代化。
◆本书展现的两所高等学府的教育理念为大学教育树立了典范。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术至上、男女同校,清华的德智体三育并进、重视通识教育的理念,都是极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当代依然有借鉴意义。
◆本书从北大红楼、清华工字厅开始讲述,涉及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全面抗战时期风雨飘摇的西南联,内战时期各方势力的博弈,是有故事的历史,故事中有大师,有学子。
◆故事性叙述,语言流畅,有趣,易读。
时代的背影,逝去的大师
于百年风雨中回望,追问大学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在中国,北大、清华是家喻户晓的高等学府。北大,起步于戊戌变法中改革派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在20世纪20年代,它汇聚了中国几乎整个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北大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清华,*初是用庚子赔款建成的留美预备学校,经过历代校长的抗争和建设,终成独立大学。清华贯彻“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社会、人文多方面的广博知识。可以说,自清末建校以来,这两所大学就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塑造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本书从北大红楼、清华工字厅开始讲述,涉及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全面抗战时期风雨飘摇的西南联,内战时期各方势力的博弈,故事中有大师,有学子。无论在什么时期,北大和清华的学人都以其洞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国家的生存与民族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北大:
老园子的变迁
此时幸遇先生蔡
五四运动
巨星的陨落
国难当头
西南联大(上)
西南联大(下)
风雨中的红楼
有朋自远方来
50 年代的那一批(上)
50 年代的那一批(下)
恢复高考后的北大
走进80 年代
最后的圣人
荣耀与危机
清华:
遥远的清华园
先生之风
未树先荫
在民族危亡之际
千秋耻,终当雪(上)
千秋耻,终当雪(下)
风雨清华园
50 年代的激情
我以我血荐轩辕
夺回失去的岁月
无阻我飞扬
北京景山公园东门外有一条极普通的小胡同,不过你可不要小看它。人民教育出版社曾在这里办公多年,它的那扇铁栅栏门两百多年前曾是朱漆灰瓦,典雅尊贵,里面住着乾隆皇帝的四公主和驸马。一百年前,慈禧太后下令把这里划给了京师大学堂,这座大宅院于是成了北京大学的摇篮。
这里曾是驸马府,和嘉公主生活的地方,不知为什么,老北京一直称它为“和嘉公主府”。帝制时代,公主住在公主府,驸马想跟公主亲热必须请公主宣召,这种烦琐的君臣手续让大多数驸马与公主貌合神离。但乾隆的四公主与众不同,她像是革新派,直接住进了驸马府。她和驸马恩爱有加,生了好几个子女。但他俩命都不长,驸马活了不到50岁,公主只活了22岁。于是,这座具有革新气质的大宅院被冷落了一个多世纪。
当清朝由盛世转入末世,中兴祖业成了黄粱一梦。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光绪皇帝,第一次求设“京师大学堂”。两年后,光绪戊戌变法,任命自己的老师孙家鼐做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这便是北大第一任校长。那段时间,《京报》几乎天天登载孙家鼐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奏折,这所大学的营建成了文人圈中最热门的话题。
按照光绪的意思,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还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它的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光绪还接受了李鸿章和孙家鼐的举荐,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博士做西学总教习。这个惊世骇俗之举让北大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重的西学印记。
不过好景不长,戊戌变法仅仅百天,慈禧便夺了光绪的皇权。孙家鼐先是进谏反对,随后托病辞职。也就是说,学富五车的孙家鼐只做了不到三个月的空头校长,连北大校址也没能选定。侥幸的是,慈禧废止了戊戌变法的一切,唯独留下了美国传教士担任西学总教习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不仅被留下,而且加速筹建。后来,慈禧把沙滩后街空闲了一个世纪的驸马府拨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首次招生,在1898年最后一天正式开学。
戊戌变法失败,北大丝毫未损,直到八国使馆卫队进京,北大才第一次倒了霉。慈禧不得不下令停办大学堂,然后逃往西安,驸马府成了俄国兵和德国兵的兵营。谈判成功已是1902年,慈禧回到北京,恢复京师大学堂,任命重臣张百熙做管学大臣。
张百熙聘请了一批学问家掌管北大,桐城派名家吴汝纶是总教习。此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组成外务部,它四十年前创办的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
严复因翻译《天演论》名扬四海,林纾翻译《茶花女》,名声更大。张百熙任命严复做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林纾做副总办。译书局就是北大出版社的前身。
1912年,帝制瓦解,为了让瘫痪的大学堂恢复生机,袁世凯提升严复做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学院院长。三个月后,教育总长蔡元培呈报袁世凯,提议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总监督改称“校长”,并请严复继续担任校长。袁世凯当天签署命令,“北大”二字自此而成。
北大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蔡元培、严复、外籍教授们都显得格外高兴。不过,严复在北大工作的时间不长,他因与教育部的矛盾越来越大,不久便辞职了。
1916年,北大代理校长兼工学院院长胡仁源亲手设计了著名的红楼,地点就在驸马府西边不远的“沙滩儿”。两年后,红楼落成,校长已换成蔡元培。在当时的京城,四层的建筑格外显眼,因为楼身是红色的,老北京人管它“北大红楼”。
现代人已经不大知道,北大不止一座红楼,红楼只是老北大四个主要教学区中的一个。红楼前,笔直地横过一条碎石马路,过去叫“汉花园大街”,而红楼所在的院落过去一直叫“汉花园”,也就是北大文学院所在地。
红楼文学院建成后,驸马府只剩下北大理学院。
红楼东侧曾经有一条小河,刘半农教授叫它“北大河”,河的东岸叫“东河沿儿”,河的西岸却叫“北河沿儿”。不过后来,小河被填平了。58路公共汽车线路上还曾有一站叫“骑河楼”,可以想见,当年一定有一座独具匠心的小楼浪漫地骑跨在北大河之上,左脚站在东河沿儿,右脚落在北河沿儿。
坐落在骑河楼的民政部大院清朝时是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后来是北大法学院。蔡元培做校长时,法学院的拱形门里设有北大学生储蓄银行,目的是增进学生的理财能力,由经济系教授马寅初兼任学生银行顾问。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但只学习儒家经典。直到戊戌变法,改革派为了宣扬新知创建“京师大学堂”,这才有了新的最高学府。改革派领袖梁启超代表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草拟了一份办学章程,明文规定“中西并用”,而且专门设置了外语课程,规定三十岁以下者必修一门外语。
1902 年,在慈禧和管学大臣的支持下,京师大学堂恢复运行,清朝政府每年拨发二十万两白银,其余费用由各省分摊。各省保送学生入学,要为他们治装、出路费、提供全额奖学金。总之,衣食住行全是公费,毕业相当于科举进士。当然,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他们必须尊孔读经。
不过,京师大学堂毕竟是改革的产物,学生们自认为应该继承太学传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1903 年,俄国向清政府提出领土要求,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京师大学堂学生不顾高压,集会抗议,组织“抗俄铁血会”。他们要学古代太学生“伏阙上书”,这便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次学生运动。从此以后,北大总是跟政治风潮密不可分。
同年,京师大学堂派出第一批留学生。
1905年,国子监被裁撤,科举制度被废除,京师大学堂完完全全成为晚清唯一的最高学府,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此外,它还负责管理其他学校,编译教科书,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出过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植物分类学在中国的奠基人胡先骕博士,还有国民政府司法总长张耀曾教授。不过,总的来说,京师大学堂还是对国子监的变种继承,许多学生是八旗贵族,每个学生带一个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那时上体育课,老师要先给学生鞠一个躬,喊一声“老爷”,然后再恭恭敬敬地喊:“老爷,向左转;老爷,向右转!”
除了校政陈腐,经费不足也是大问题。严复当校长的时候,教育部以缺少经费和管理不善为由,建议停办北大。年近六十的严复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才使北大得以维持。
严复对北大进行了初步改革,废除尊孔读经。不过,蔡元培执掌北大之前,北大并不是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中心,而是学生们升官发财的一截梯子。蔡元培的贡献在于,他把改革不彻底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大学,每年通过择优录取的方式获得合理的求学者。如今这种勤学苦读的场面早在八十年前就已经形成,这正是蔡元培校长苦心经营的成果。
严复辞职三年后,北大校长换了两位,不过北大还是北大,师生们一边教书学习,一边逛八大胡同,一边还关心着政治。
1908 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讨论怎样实现国家现代化,认为光有国会不行,光有物质不行,要“立人”,而且要“任个人而排众数”。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后,个人主义思潮和科学精神暗暗涌动,开始动摇专制原则。
在中国,无论是对官员学者,还是对车夫小贩,清华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它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希望,是一个梦想,是中国人都为之动情的故事。可以这么说,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工字厅。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一步一步奋斗成中华名校。
两百多年前,乾隆圣驾君临,转道工字厅后厦,发现这里山林变幻,环拢一泓清水,绿树点点,簇拥着古屋,不禁想起晋朝诗人谢混的诗句“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于是他提起御笔,题写了“水木清华”四字。
20世纪的第一年,洋人们护卫驻华使馆,组成“八国使馆卫队”,打进北京。惇勤亲王奕誴的两个儿子载濂和载漪气不过,便把义和团招进清华园,设坛举事。事后,一个被撤职查办,一个重罪发配新疆。惇勤亲王留下的清华园也被慈禧没收,陷入荒芜。
这一年是庚子年,战败赔偿,便叫“庚子赔款”。正是这笔苦涩赔款的一部分,造就了日后的清华。1908 年,美国人同意将一部分赔款退还中国,有一千零七十八万余美元,要清朝外务部设立“留美预备学校”。
1909年,六百三十名青年走进史家胡同深深的巷子,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其中四十七人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清华留美学生。后来成为清华唯一一位终身校长的梅贻琦也在其中。那时,他风华正茂,只有20岁。
对于老罗斯福总统退款办学,清华早期毕业生梁实秋评价说:“意思是好的,但带着深刻的国耻。”有很长一段时间,清华被称作“赔款大学”。用着本不该给但不得不给最后又被人家退回来的赔款去美国读书,这种复杂的心理很难说得清。或许也就是因为说不清,早期留美学生大多沉默寡言,把复杂的心事化作苦读,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