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历史普及读物联大八年(

联大八年(

重返历史现场,感受时代的激情与回想。闻一多、冯友兰、金岳霖、吴晗、华罗庚、傅斯年、梅贻琦……大牌教授们鲜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西南联大《除夕副刊》 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ISBN: 978751333638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2.99

类别: 历史普及读物 SKU:5d816b9eb5d8bfc22f30de58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36383

编辑推荐

  西南联大博物馆提供五十多张珍贵历史照片

  历史学者谢泳推荐并作序

  学术界公认的关于西南联大独具价值的原始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由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七月,是不可多得的联大文献。本书文字朴实,内容丰富,主要由”历史回顾””联大生活””联大教授”三部分组成。”历史回顾”介绍了联大校史上一系列比较重大的事件,如倒孔运动、五四纪念活动、壁报活动、文艺活动、”一二o一”运动及民主运动等;”联大生活”包罗甚广,既有跑警报这样别致的”教授生活之一章”,也有衣食住行之类”片断的回忆”,还有助教、兼差、从军、译训、社团等各种生活实录;”联大教授”前三篇文章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教授介绍》一文由学生写老师,刻画出联大教授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形象,读来别有风味。
作者简介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
目  录

  001 出版说明

  003 序/谢  泳

  001 我们的道路(原代序)

  历史回顾

  01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冯友兰

  014 八年来的回忆与感想/闻一多谈话 际戡笔记

  021 长征日记–由长沙到昆明/吴征镒

  034 倒孔运动/公 唐

  037 三十三年五四在联大/资料室

  042 三十四年五四在联大/资料室

  053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闻一多

  057 普选在联大/胡 卢

  060 八年来的民主运动/资料室

  065 八年来的生活与学习/资料室

  069 八年来的壁报活动/资料室

  073 八年来的文艺活动/资料室

  076 胜利以后联大的民主运动/资料室

  联大生活

  083 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费孝通

  090 我的教书生活–助教生涯/鲁 溪

  092 一个职员的话/培 之

  094 蒙自生活点滴/资料室

  095 片断的回忆/光 远

  100 我住在新校舍–衣食住行及其他/走幸田

  113 盐行琐碎记–工院生活/韦 人

  116 南院,我们的家/马 英

  122 师院生活/永 年

  125 我是联大一年级生

  (一)/冷 眉

  (二)/心 田 

  131 先修班/先 声

  134 兼差在联大

  (一)我的兼差生活/刘 离

  (二)不必要的忙碌/木水公

  (三)卖报,卖报/胡 益

  141 从军生活

  (一)从军行/王宗周

  (二)从军苦/刘 离

  168 “翻译官”

  (一)/张 祖

  (二)/华 人

  175 联大的团体生活

  群社/残 年

  记冬青社/公 唐

  学生自治会沿革/中 道

  由同学看”党””团”/行 型

  关于”联大文艺社”/文艺社

  我们的级会/生活壁报

  ”现实”两年/”现实”壁报

  ”报联”/何 达

  新诗社/新诗社

  剧艺社/鬼 斗

  阳光美术社/阳 光

  高声唱歌咏队/高声社

  联大的两个体育团体/联大通讯

  除夕社/除夕社

  民主学习社/民 习

  联大教授

  211 闻一多先生死难经过/资料室

  213 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资料室

  216 闻一多先生事略/资料室

  222 教授介绍(共一百零二位)/资料室

免费在线读

  序

  这是最新版的《联大八年》,一本小书可以连续印刷,说明它已走在经典的路上。我不算最早关注西南联大的学者,我算最早将西南联大由严格史学领域引到公共领域的研究者。不是所有专题历史研究都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凡引起公众兴趣的历史现象都与当下的现实相关,西南联大就是这样的历史现象。

  国外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比较早,专著基本都是30年前出版的,我知道有易社强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还有一位日本学者专门研究西南联合大学,我没有记住人名。20世纪80年代,台湾政治大学杨正恺先生的硕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西南联大的。1998年出版的我的著作《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专题性来说,是较为集中涉足这一研究领域的,我的角度是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及对当代的启示,当时其他研究者可能还是在中国现代史或高等教育史领域观察西南联大。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闻黎明先生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从西南联大和中国知识分子角度,研究他们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复杂关系。另外,杨奎松、王奇生等学者也有专题研究,比如西南联大教授与国民党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学生运动等,都很有深度。

  《联大八年》是一本关于西南联大的早期文献,如果与后出的文献比较,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判断研究对象的史料基础,首先要有时间概念。不宜用后出文献的完整性、系统性,来否定早期的史料。具体到西南联大的史料,从学术角度,可分为几方面,第一是关于学校、学生生活的完整、原始的档案,这是最重要的一种。但是在经验和事实里,任何研究者想要完整地使用这些材料,并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西南联大的档案,分散保存在清华、北大、南开和云南师范大学四处,研究者使用的难度很大。因为不能完整、系统地使用原始档案,所以研究者必须做基础的文献准备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个工作实际上已经初具规模。早年清华大学编校史的时候,就选用了很多西南联大的档案,1990年代结集为《清华大学史料选编》,西南联大校友会建立以后,他们又出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不断回忆、汇集一些史料,还有清华、北大、南开校友通讯里也有相关材料。现在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材料,是云南教育出版社一套六卷本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这是清华、北大、南开和云南师大校史委员会的专家和学者联合查阅保存在四个地方的档案整理汇编而成的。最新关于西南联大的大型文献是今年云南人民出版社龙美光主编的《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和张昌山主编的《〈今日评论〉文存》《〈民主周刊〉文存》。

  如果用完整和系统的概念来判断,《联大八年》肯定赶不上后出的文献,但后出文献的缺点是受到后人眼光、判断的影响,可能还考虑到一些人事、校际关系的因素,多少造成对原始材料的取舍,使完全恢复早年的真实生活状态成为不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把《联大八年》和后来的文献做简单比较是不恰当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献,各有各的价值。比如《联大八年》一书中,汇集了当时学生对联大一百零二位教授的素描,那是学生在同时代对老师的简单印象,带有文学性的描述,感性的因素比较多,但很传神,也接近历史的真实,这些东西在后来编撰过的文献、档案和会议纪要中就很难见到。

  《联大八年》,大体上相当于一个简略的西南联大校史,尽管比较零乱,也不系统,但思路还是清晰的。它一共是三部分:”历史回顾””联大生活”和”联大教授”。今天重印这本书,首先要肯定它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它在普及或者让更多人了解西南联大的真实情况方面是一本原始文献;第二,它保留了很多珍贵史料,涉及的一百零二位教授的印象是比较完整的。过去我们所知较多的是文史哲教授,自然科学的史料相对文科不大容易保留下来,但这本书均有涉及。人们如果想要了解这些教授的上课细节、生活习惯,本书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第三,从出版角度而言,尽管对专业研究西南联大的学者而言,这并不是一本稀见的书,但因为当时用繁体字,印刷质量也比较粗糙,七十多年过去了,这本书确实有重印的必要。从专业角度判断,《联大八年》是早期文献记录西南联大相对完整的一份材料,书里有社团生活、教授生活,也收录了冯友兰写的联大简史。当然,由于编者和条件限制,这本书稍显凌乱,因为本书不是出于专门学术目的编撰,所以体例并不十分严谨,而是偏重于文学化、生活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本书基本是当时”左倾”学生眼光中的西南联大,有一定程度的倾向性,但即使如此,本书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

  过去一般把西南联大放在高等教育史的范围里研究,例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而另一种视角则是把联大放在现代史的格局里面去考察,例如考察联大和国民政府、民主党派的关系,或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今天关注西南联大的人,更多是注意到了她精神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与当下中国大学的比较。历史能够引起同时代人的兴趣,都是因为对当下有所启示。西南联大之所以能成为时代热点,是因为所有历史研究者都把历史与当下比较所缺失的那一面对接起来,通常难免会有情感上的渲染,这些都是基于研究者对当下大学制度的感受。研究历史除了追求真相之外,注意它对当下生活的启发意义,这在一般历史研究中也是普遍现象。有人认为,当下关于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有神话西南联大的倾向,我个人认为还不至于此。西南联大在当时确实集结了一批中国最好的教授、最好的学生,它的人才结构非常合理,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英才。中国有很多学科的成熟都和联大有不解之缘。西南联大学生后来成为中国很多学科的重要力量,在学界有非常稳固的学术地位,所以西南联大对中国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影响,一时还很难消失,恐怕只有等这一代人辞世多年之后,这个学术周期才会发生变化。任何历史在当代被重新发现,都难免有一种”神话”的意味,但人们对西南联大的兴趣和热情中包含的理想追求,应当得到理解。当年西南联大里也有勾心斗角一类的事,这很正常,但实事求是地说,对它的评价这么高,并不是始于今天。1946年暑假结束之后,当时国内对联大的评价就很高,《观察》曾刊登《自由精神,民主堡垒》一文,盛赞西南联大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一个理想类型。

  重印《联大八年》,让过去的历史重新回到现实记忆中来,它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借现代出版业得到了体现,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谢泳

  2019年7月17日于厦门

抢先评论了 “联大八年(”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空间简史(与《时间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并称“四大简史”)

EUR €25.99
阅读更多
缺货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西方顾问的理念和技术遇到中国的“规矩”,究竟是会成功,还是失败?)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洪武大帝

EUR €26.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