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32496
吕思勉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治学严谨而又讲求贯通的历史学家,有大历史的视野。历史学家严耕望评论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及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本书文笔流畅、条理清晰、旁征博引,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历史大势;以社会发展的观点,剖析了那一代代远去的王朝背影。读到精彩处,不免令人拍案叫绝。
原书为《吕著中国通史》,分为上编文化史和下编政治史,本书只取下编政治史部分。旨在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略叙我们这一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的盛衰大略,以使读者形成清晰流畅的知识脉络。本书从中国古代的开化,一直讲到了革命途中的中国,大量叙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以及历史重大事件,面面俱到。全文采用夹注形式,穿插在正文中间,利于读者的无障碍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一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六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第十三章 后汉的盛衰
第十四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上)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下)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历史是令人着迷的。那些有趣的人物故事与历史事件,那些封刻在石板上的字符,那些在时间齿轮下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无不在催动着我们去找寻那些封尘的印记。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它还打开了通向许多其他领域的门径,引领我们去探索未知。因此,我社特意选取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撰写的《吕著中国通史》,予以重新出版,并更名为《中国通史》,以供读者知史、明史。
《吕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为“孤岛”时,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中国文化史,叙述了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情况及其特点;下编是中国政治史,依时代加以联结,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以及历史重大事件。本次出版只选取其下编——中国政治史部分,旨在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略叙我们这一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的盛衰大略,以使读者形成清晰流畅的知识脉络。
在今天重新出版此书,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的。首先,重拾对学术文化的严谨态度,恐怕是今人亟待学习的。吕思勉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占有丰富的史料和融合社会学知识是其研究历史的两个主要方法。他主张论从史出,反对主观的武断,十分强调社会学的根基作用,他将历史研究的目光放眼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他的著作眼界开阔,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虽于今天看来并不全面,但其治学的态度却是今人所需学习的。其次,作者编排本书的意图,不仅为了当时教学的需要,还为了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用来指导今后的行动。今天我们再回过头看作者的观点和见解,有很多都在历史行进的途中得到了证明。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也有一些方面与我们现在的认知相左,但这是必然会出现且不可避免的,不过作者的见解同样给今人研究当时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为尊重吕思勉先生的原著和那个特定的年代,我们除对极少数地方予以处理外,其他一概保留旧貌,以期为读者奉献一部原汁原味的史学著作。
本书一定还有疏漏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谨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