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57127
对德国文化和历史的全新解读,高校教授的倾情之做,带你走进古老而又灿烂的日耳曼文化。
本书为“国别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德国的文化史。书中从中世纪的德国文化、德国近代文化、 巴洛克时代的德国文化、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文化、魏玛古典文学时期的文化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德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和独有的特点。本书内容全面,史料丰富,是德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有益参考资料。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德国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希腊罗马文化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
第三节 日耳曼人及其文化
第四节 德语的发展
第二章 中世纪的德国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时代还是光明的前奏?
第二节 “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节 中世纪的德国社会
第四节 中世纪的德国文学
第五节 中世纪的大学
第六节 建筑艺术
第三章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德国近代文化的开端
第一节 “Neuzeit”
第二节 人文主义
第三节 宗教改革及其对德国人心态的影响
第四节 丢勒时代的文学与艺术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德国文化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
第二节 君主专制体制
第三节 普鲁士的兴起
第四节 开明君主专制
第五节 巴罗克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
第五章 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文化
第一节 启蒙运动
第二节 启蒙运动在德国
第三节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阅读文化
第四节 柏林的沙龙文化
第五节 18世纪德国戏剧的发展
第六节 狂飙突进运动
第六章 魏玛古典文学时期
第一节 歌德
第二节 席勒
第三节 对古典文化的再思考
第四节 古典主义音乐
第七章 浪漫运动
第一节 拿破仑的统治与德意志帝国的解体
第二节 普鲁士的改革
第三节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高涨
第四节 英雄主义
第五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第六节 新古典风格建筑
第八章 从复辟到建国
第一节 “艺术时代”的终结
第二节 比德迈耶尔文学
第三节 独特的奥地利文化
第四节 文学的政治化
第五节 统一进程的失败与1848年革命
第六节 德国的工业化和社会问题
第九章 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文化
第一节 “建国时期”
第二节 “创业时期”
第三节 工人运动与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建国时期”的社会风气
第五节 “建国时期”的精神生活
第五节 世纪末的维也纳
第十章 威廉帝国时代
第一节 “威廉时代的进步”
第二节 殖民地问题
第三节 军装的魅力
第四节 青年运动
第五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十一章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文化
第一节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锋
第三节 现代艺术的开端
第十二章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
第一节 希特勒的夺权之路
第二节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文化根源
第三节 纳粹德国的经济政策
第四节 犹太人问题
第五节 纳粹德国“美丽的假象”
第十三章 抉择时期的德国
第一节 战争的后果:饥饿、匮乏与求生
第二节 “四D”计划
第三节 “废墟文学”
第十四章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文化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市民的生存世界
第三节 文化批评思潮
第四节 联邦德国文学简史(1945-1989)
第五节 造型艺术
第六节 通俗音乐
第七节 电影
第八节 戏剧
第九节 建筑艺术与城市规划
第十节 大众传媒
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
第十五章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化简史
第一节 文化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节 经济危机和文化控制
第三节 “Wir sind das Volk”(我们才是人民)
第四节 “Wir sind ein Volk”(我们是一个民族)
第十六章 统一后的德国文化
参考书目
前言
本书适用于我国高校的德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同时对于一切对德国的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本书也不失为一本有益的读物。在“世界村”的时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迅猛发展,外语专业的学生处在交流的前沿,急需对所学语种的对象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术界对于“文化”的理解已经大大拓展,对于文化的概念一般都作广义的理解。比如政治事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对于德国社会和德国人心态的影响,都已被纳入德国文化研究的视界。文化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及创造物的总和,本书以这个定义为宗旨,力图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国的文化成果,涉及德国的音乐、美术、建筑、文学、戏剧、哲学等领域,也涉及大众文化、通俗音乐、社会风气、时尚,但是同时突出德国历史的特点,即所谓德国的“特殊道路”(der deutsche Sonderweg)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导致了法西斯主义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本书计划从德国文化的源头开始,一直叙述到当代,历时千年,力求突出德国文化的特点,凸显德国文化的发展轨迹,使读者能抓住一条脉络,即德国人的心态的产生和成型作为贯穿本书的红线,力图使读者对于德国文化、德国问题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因此,本书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史和艺术史,而是充分考虑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冲击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来介绍德国艺术的成果。
谈到德国文化,喜欢思考也善于思考的人都会想到,德意志民族给世界奉献了歌德、席勒、贝多芬、莫扎特、康德、爱因斯坦等文化巨人,德意志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哲学、音乐、文学,堪称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民族;但是恰恰在德国产生了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种族灭绝的罪行是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压在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上,使现代德国人面对历史时颇为尴尬,而且涉及排外等问题时,德国人更加敏感,人们对德国的要求似乎更加严苛。德国文化中的这样一个悖论又该如何解释?本书力图从德国文化的成因和发展来解释德国的悖论是怎样产生的,力图说明,德国文化现在的面貌,乃是德国的人文、历史、地理、国际环境等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德国文化的得与失都是德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条件造成的。例如,德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对于德国历史产生进程极其重大的影响,使得德国文化同邻近国家的产生巨大的区别,不但与法国文化区别显著,与同属于日尔曼人的荷兰、甚至与同属于德语文化圈的瑞士大不相同。在许多人眼中,德国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西方国家;从古到今,德国文化的确也是西方(Abendland)文化的一分子。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还在谈论德国的“西化”,意谓德国尚游离于西方国家的“大家庭”之外。既属于“西方”,又游离于“西方”之外,这也是德国的悖论之一。
德意志民族虽然也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是更长的时期里,德国人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地理上,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左边是法国,右边是波兰,隔着波兰是俄罗斯;北部是海洋,南部是阿尔卑斯山。德国的地理位置使之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尤其是在东、西两面没有多少自然形成的边界,所以缺少天然屏障来保护自己。在弱肉强食的年代,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注定不得安宁,或是被别人侵略,成为入侵者的猎物,或是侵略别人,掠夺别人的土地和财富。但是总的来说西边的法国与德国之间的边界相对还比较固定,尽管法国与德国经常为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产生争端,但是可以攫取的土地毕竟很有限,边界线的变更可能性不太大。而东边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德国强大之时,便向东方扩张,不断地从斯拉夫人手中夺取土地,向东扩张的态势从德意志骑士团征服普鲁士的时期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近千年。而另一方面,斯拉夫各部族也对中欧地区虎视眈眈,时刻准备西进,所以德国必须顶住来自东方,来自俄罗斯、巴尔干的巨大压力。伊斯兰教兴起之后,土耳其人占领了巴尔干地区,德国又成了保卫欧洲基督教的桥头堡。在战端迭起的年代,北边是大海,德国人无法向北逃跑;南部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行程艰险,难以逾越;东方是强大的斯拉夫诸部落,随时准备向西挺进,当然不会欢迎有人闯入自己的领地;西边的法国则是宿敌,也没有退路。所以人们说,一个没有退路的民族,最后的退路就是退回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德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今天的德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虽然幅员并不辽阔,但却人杰地灵。而在工业化以前,情况则不是这样。与法国、意大利等南部国家相比,德国北方是大片的低地,到处是沼泽,苔藓杂草丛生,不利于垦荒,限制了农业发展;当时的排灌技术尚不发达,难以把沼泽排干进行垦荒。所以在中世纪时,由于耕作技术还比较低下,所以德国的土地出产不多,物产有限。德国南部则是高山,气候较冷,交通不便。在南、北之间的是中部丘陵地带,连绵起伏的山峦把土地割裂得支离破碎,也把各部落分割开来,很利于后来的诸侯们割据一方、拥兵自重。而且德国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在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不但严重影响了交通的发展,也有助于各地之间的分隔。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德国南部是西欧与东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这样的格局在德国土地上造就了一批富裕的商业城市。而通往新大陆的航线开通之后,旧商路的地位一落千丈,德国的商业遭受重创,给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似乎不只是自然没有善待德国人,而且历史似乎也没有对德国人有什么优待。中世纪和近代时期,德国名义上是一个大帝国,但是第一帝国长期有名无实,查理大帝的雄风不再,鄂图一世的后裔没有能守住祖先的基业,堂而皇之的神圣罗马帝国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皇帝手中没有权利,以致皇帝手下的诸侯们形成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帝国内的邦国一个比一个小,大小诸侯们你争我夺,相互杀伐,彼此互相攻讦,致使德国在中世纪时烽烟四起,战火不断,而且经常成为欧洲强权争权夺利的权利场。大国或各种力量之间若有争执不下的时候,德国往往成为大国之间拔刀相向、以武力解决争端的战场。每当罗马教皇需要筹款时,手自然就伸向德国,因为法国、英国较早建立了民族国家,国势逐渐强大,有胆量、也有能力同梵蒂冈分庭抗礼,而德国还在四分五裂,诸侯们需要借重教皇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势力,教皇在德国的势力也就特别强大,德国当然成了教皇的聚宝盆,德国也获得了“教皇的乳牛”的别名,这似乎也是德国的宿命。有鉴于此,对于长期分裂、以及由分裂而饱受苦难的德国人而言,民族统一乃是近代以降德国历史对德国人提出的最高要求之一,也是德意志民族的两个最高使命中的一个。而另一方面,国家、民族的分裂,使得德国长期没有一个政治、文化中心,没有一个象巴黎之于法国、伦敦之于英国那样的城市,德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受到文化中心的制约远远小于其他国家,其结果是德国的地方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所以德国的方言极其丰富,各地的传统迥异。这种特点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德国巴洛克文化,这个时期德国修建的宫殿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多样,也是世所罕见的。
影响德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事件很多,但是有几件却是对德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德国语言的形成和演变、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等等。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德国的政治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德国的文化发展。这些事件全方位地影响了德国的宗教、哲学、音乐、文学,影响了德国的社会进步。所谓“德国的特殊道路”、德国人的性格特点、德国哲学和自然科学以及音乐的繁荣,都与这些事件及其他一些重大事件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德国的文化、德国人的心态,都是由历史造成的。德国人的工作态度、德国人的守时观念、德国人的服从意识,都是历史的产物,所以是属于文化的范畴而非自然的范畴,是后天的而不是生物性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是本书写作的目的。本书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对德国文化在历史中的缘起和流变进行梳理,使读者对于德国文化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
德语史上的第二次音变(Die zweite Lautverschiebung)导致德国南北的语言和文化产生隔阂,宗教改革又导致信仰的分裂,使德国南北的文化产生分裂。三十年战争给德国以沉重的打击,德国社会的发展因此被延缓一个世纪之久。而且三十年战争之后,实际存在于德国政治中的分裂加剧,严重阻碍了德国的统一和民族国家的形成。统一于是便成了德意志民族的主要诉求。毁灭性的战争导致德国市民阶层的发展受阻,德国市民阶层大伤元气,不能构成同贵族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同时也未能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不只是政治上依附于贵族,自我意识的缺席也导致市民阶层在精神上干当顺民。市民社会没有能够取代专制国家(Obrigkeitsstaat),这个致命的结果使得德国彻底背离了西方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的轨道。民主的缺席,不仅影响了德国的政治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德国的文化发展。例如在民主国家,演说艺术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德国人的演说术的发展则由于民主的缺席长期步履蹒跚,不足与英国、法国、以及瑞士荷兰等国的演说术相媲美。直至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国知识界还在以“德意志文化”与“西方文明”对抗,认为“西方文明”不适用于德国,西方的民主与德国的专制集权不可调和,个体的价值与国家民族不可调和。民主于是成了德意志民族发展的另一个主要任务。但是基于德国的状况,民族与民主两大任务中,德国只完成了一个。第三帝国的出现,便是这种状况的逻辑后果。
至于德意志民族的心态和性格,也同样是德国文化、历史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美国拍摄的电视剧《大屠杀》在德国放映,在笃信和平主义的德国青年人中激起巨大反响,他们不明白自己的父辈怎么可能犯下这样的罪行。对于他们的质问,老一辈的回答是:“我们只是奉命行事”(Wir haben nur gehorcht.)。那么德国人心态中关于服从的“顺民”意识又是从何而来?而实际上,德国人并非生性喜欢服从,德国人的“顺民”心态是以普鲁士为首的德国各邦君们对于其“子民”长期施行“教育”的结果。德国人以技艺精湛闻名于世,“德国人的手艺”、“Made in Germany”不仅意味着产品的原产地,更意味着质量可靠、值得信赖。那么这种“透彻、彻底、细致、缜密”(Gründlichkeit)的高效率办事风格又从何而来?凡此种种,都是德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没有德国中世纪的行会、没有马丁·路德的教诲,这种特性是不可能产生的。
由于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德国文化注定无法相对独立地发展其文化,而是处在各种文化相互冲击、相互交流的漩涡中。德国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而且在某些时代,如17世纪的巴洛克时代,外来文化在德国大行其道,甚至支配着德国的文化,德国民族主义分子所说的纯粹的“德意志文化”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本书也力图说明德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此来解释德国文化对此作出的反弹。
一千多年的德国文化史虽然说不上很长,但是同样丰富多彩,内容极其丰富。限于本书的篇幅、限于作者的学识,难免挂一漏万,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由李伯杰撰写,第十三、十四、十五章由姜丽撰写,第十一章、十二章由范文芳撰写草稿,由李伯杰、姜丽修改,全书由李伯杰审阅、修改和统稿。
李伯杰
2000年3月
再版前言
本书的撰写,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于2002年出版。本书本来是作为学术著作来撰写的。书稿基本写成后,由于种种原因,后作为教材上报,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评选,并被选中立项,后来结项获得通过,入选“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成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由于本书本来是作为学术著作、而不是作为教材来写作的,所以本书原来出版时,也没有采用教材的体例,如没有分为单元,并未按照单元来配合每个学期的课时,也没有课前介绍、思考题或习题。现承蒙安徽文艺出版社再版,并且是作为学术著作,这本书也算是“恢复”了身份。
与文明古国相比,德国的历史不算长,从公元十世纪德意志王国建立开始,至今不过一千余年,在这个意义上,德意志人也是一个“年轻民族”。但是这段不太长的历史确实精彩纷呈,在欧洲中部的这片土地上却是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历史大戏,有许多大戏还充满血雨腥风,恐怖至极。在这段历史中发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同样是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本书虽然是一本通史,但是却无法把各种事件囊括于其中,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本书能做到的也只能是择其要点而已。
在文化研究的发展当中,文化的概念不断扩展,所谓“大文化”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艺术,而是人类创造的一切都在研究范围内。这种文化概念虽然有被滥用之嫌,但还是比较符合作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本书也秉承这个思路,所述范围并不限于文学艺术,而是把大量的篇幅用于政治文化,而且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对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回眸眺望德国的历史及文化史,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第一个当然是“两希”文明对于欧洲及德国的影响。希腊罗马文明和隐身于基督教《圣经》中的希伯来文明给蛮族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后世的欧洲在发展中必然会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又不断地向这个光辉的榜样回归,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文艺复兴”。另一个要点是宗教及教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现代的欧洲国家,早已经过了世俗化的脱胎换骨的改造。而且中国历史上,宗教没有起到像在历史上的欧洲以及现在的某些伊斯兰教国家里那样大的作用,因此对于我们来说,理解德国历史及文化史就多了一层障碍。但是如果对这个因素不加以重视,就难以理解许多改变德国、改变西欧、甚至对于世界历史的走向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十六世纪爆发于德国、波及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是德国及西欧中世纪的等级制。这种等级制的依据是血统,而血统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低等级的人们无论怎样努力、怎样有为,永远都是下等人。占了社会绝大多数的下等人担负着供养极少数贵族的任务,这种不平等势必导致下等阶层的不满和反抗。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可能知道巴洛克文化的辉煌后面隐藏着多少平民的血泪,才知道德国的市民作为社会的低等级是如何在高压下求发展的,才知道德国的市民为何、如何发展出来独特的德国市民文化,例如包含在这种文化中的阅读文化。
具体到德国的历史和文化史,又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地理因素。德国所处的自然地理以及在欧洲格局中的政治地理,对德国乃至欧洲的历史发展影响之大,今人不易想象。德意志民族生活在欧洲中心地带,这个“中部位置”决定了德国的事物直接牵扯到整个欧洲格局,所以德国事务就变得异常复杂。每当德国内部产生问题,极有可能就演变成国际事务。对德意志而言,情况尤其如此。每当德意志强大起来时,德意志的邻国就会联手对付德意志。于是德意志就不得不保持分裂状态。由于这个“中部位置”,德国的其他特点,如两线作战、如军阀割据、小邦格局也就成了德国历史上的常态。而分裂状态中对于德意志的文化发展影响巨大,德意志文化也就编的相当复杂和独特,才会出现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如文化上的无中心、亦即多中心的现象,像魏玛这样的人口不足十万的小邦才会跻身成为德意志的精神中心。
这个“中部位置”再加上另外一个德国自然地理的特点,又加剧了德国的碎片化。德意志境内纵横交错的河流,以及中部和南部的山峦山脉,极其有利于分裂而不利于统一,德意志因而更加朝着碎片化发展。这种政治格局一方面给德国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带来了灾难。但是不幸中的的大幸是,德意志的四分五裂的状况,却也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了丰富的巴洛克文化。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德意志各邦的君主大权独掌,在文化发展上衣互相不示弱,在宫殿的建设、乐团和歌剧团的建立、舞会和音乐会的举办等许多方面互不示弱,相互攀比,其结果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德国的各种地方文化在分裂状态中本就也异常发达,再加上丰富的宫廷文化,使得德国的文化史内容极其丰富,例如歌剧院数量就相当大,各种宫殿、古堡等许多建筑数量巨大,风格多样。
相对于文明古国而言,德国历史和文化史不长。但是由于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这种文化生态中,德国的历史和文化史也就变得异常丰富,德国的文化史特别的丰富和多彩。
德国虽然属于西方文明的范畴,但是在“同”中却又多有不同。德国的种种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德国文化史的独特发展,又使德国历史和文化史与其西方邻国多有不同,使得德意志的发展与“西方”渐行渐远,德国渐渐走上了一条所谓“德意志特殊道路”,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德国才正式回归西方。但是德国东部地区在苏联的控制下,没有经过西化的洗礼,与德国西部相比,更加“德国”,所以统一以后,东西德的文化仍旧发出一些不和谐之音。这个融合的进程尚需时日,尤其对于东德时期成长起来的人们而言。
李伯杰 2018年5月
第一章 德国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我们讨论德国文化之前,有必要先对德国文化产生的成因作一个介绍。德国地处中欧,德意志民族血缘上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人,在基督教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接受了基督教。所以,德国文化属于欧洲文化的范畴,具有欧洲文化、尤其是西欧文化的一般属性和许多特性,但是也具有德国文化的特质。历史上对德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它们既构成了西欧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德国文化的“源头”,这就是所谓“异教文化”,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日耳曼人固有的文化。由于这三个文化的共同作用,德国文化才具有了今天的形态。所以,谈论德国文化,必须从头说起,才能追本溯源,理解德国文化的连贯性,德国文化史上后来发生的许多现象才能被理解。
第一节 希腊罗马文化
谈论德国文化史,必须从古典文化开始。所谓古典文化,在欧洲就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化(Antike)。顾名思义,希腊罗马文化包含希腊和罗马两种文化,它们各自具有其独特的风貌,但是在文化史上,它们往往又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的。就其特点而言,希腊文化更关注文化、艺术、哲学、宗教等精神领域里的活动,并在这些领域里取得了足以影响整个西方世界的辉煌成就,现代西方世界的哲学、艺术、诗学都是从这里汲取灵感和养料。受希腊文化影响、得希腊文化滋养的地区极其广大,包括西欧、南欧、北欧、东欧,以及美洲的广大地区。处在欧亚之间的希腊,思想极其活跃,创造了一个灿烂的文明,希腊以后的欧洲各民族,无不是站在希腊人的肩膀上继续其文化活动的,所以在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化中,出现了“言必称希腊”的景象。希腊文明由是成为许多民族难以超越的文化范本,在欧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对欧洲各民族文化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即便在基督教全盛时代也未曾断裂。希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给西方近代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政治、文化、法律、科学等各个领域,西方近代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希腊人的赠礼,西方近代的民主政治、价值观念和科学精神都来源于希腊文化。所以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罗马文化则是踏着希腊文化的足迹,发挥了罗马人务实的一面,在国家制度和法律方面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直接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关于古典文化对于后来的欧洲的意义,19世纪初,德国浪漫派理论家、文化哲学家弗·施莱格尔说道:“我们的精神文明乃是建筑在古人的精神文明之上的,所以如果不从这个起点出发,至少不回顾希腊人和罗马人开先河的功绩[并从他们开始]的话,是很难讨论文学的。……首先,我将一般性地考察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整个文学状况,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精神文明都得之于这两个民族,把他们的文化作为丰富的遗产继承了下来。”
古希腊罗马文化之所以被视为包括德国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因为古希腊人和罗马人所创造的文明成就构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范式。后代的西方人莫不以古典文化为理想,从中不断地汲取精神营养,用以构建、完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之前,西方人一直认为古典文化是人类的最高成就,因而也是无法企及的。启蒙运动认为,世界历史并非如基督教神学所言是一部由“乐园-失乐园-复乐园”构成的三部曲戏剧,而是无限的,并据此提出了“进步”(Fortschritt)的新观念,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近代以降的西方人已经超越了古人,西方人对于古典文化的崇拜才有所改观,但是也从未被抛弃。
及至基督教征服了欧洲,基督教与古典文化势不两立,视古典文化为异教,不遗余力地扫除古典文化的影响,古典文化似乎被弹压、消弭殆尽。但是古典文化的生命力极强,打而不死,反而以各种形式渗透进基督教文化中,在基督教的外衣下继续生存。基督教神学便极大地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经院神学就是以希腊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到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浪潮迭起,文艺复兴的本意就是古典文化的再生,古典文化重新受到景仰,复为西方人学习的典范。17世纪,巴洛克文化席卷欧洲,文学艺术中产生了古典主义。艺术家们把古典文化奉为圭臬,希腊罗马的造型艺术、诗学、戏剧成为艺术创作的范本,其影响之深,乃至引起了著名的古今之争。启蒙运动虽然强调历史是发展的,现代人有权超越并已经超越了古代人,但是并未否认古典文化的价值。在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的煌煌巨著《古代艺术史》掀起了崇拜古代文化的热潮,进入创作成熟期的诗人歌德席勒重新皈依古典传统,合力创造了魏玛古典主义文学。古典文化对于后世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树立起一种尊重人的价值观,即便是在工业化的时代,古典文化依然占据主流文化的地位,普鲁士的教育改革家洪堡进行教育改革时,就是把古典文化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企图培养出“新希腊人”。
希腊罗马文化对于德国文化乃至欧洲文化的影响范围极广,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可以见出古典文化的影子。在政治-法律领域,希腊人首创了“法律下之自由”的概念,并且在希腊社会做了实验。希腊的城邦国家用“法律下之自由”的原则来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凡公民皆可享受法律的保护,只要不违反法律,个人便可自由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国家的权力也并非神授,而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已经初具形骸,构成现代西方政治核心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us)便是发轫于此。“法律下之自由”在希腊的实验虽不十分成功,但是经由罗马人之手臻于完善。在罗马,不但产生了法律专业人才,还成立了法学院,大批专业的、训练有素的职业法学家穷数百年之功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与创造,终于编纂出了构成西方现代法律体系之基石的罗马法。在哲学领域,希腊人始终不渝地探索宇宙的本体,不断提出“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世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因而创造了一个被称为“形而上学”(Metaphysik)的哲学传统,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当今西方的哲学仍旧处于这个思维范式的框架之内。不断地探求世界的本源,引发了一种对“真”,或曰“真理”的求知热忱,就是德语中所说的“Wahrheitsliebe”,即对真理的热爱。古希腊人发现,为了求得真理,必须借助于一套特殊的方法来把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区别,借助于一系列范畴、推理、演绎、综合等逻辑方法,人们可以有效地认识世界,于是,逻辑学产生了,并且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支配着西方人的思维。在文学范围内,希腊罗马人创造出了成熟的诗学,第一次对文学的体裁作了明确、清晰的梳理,对韵文和散文作了区分,立韵文为正宗,把文学分成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三个基本门类。希腊人酷爱健康美,因此热爱体育,并且因着这种热爱而经常举行体育比赛,进而创造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