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3769
总论——“搁置处理”与“被政策遗漏的人们” 小熊英二/ 001
政治——循环往复的政治迷茫与影响力扩大的有资格选民 菅原琢/ 068
经济——“土建国家”型利益分配机制的形成、发展与瓦解 井手英策/ 132
地方与中央——“均衡发展”这一表面原则的崩溃 中泽秀雄/ 162
社会保障——夹在新自由化与普遍主义化之间 仁平典宏/ 200
教育——儿童/年轻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贵户理惠/ 277
信息化——日本社会是否可以有自己的信息化之梦? 滨野智史/ 326
在日外国人——没有经过普惠型社会过渡的排外型社会中发生的事 韩东贤/ 351
国际环境与民族主义——“格式化”与拟似冷战体制 小熊英二/ 374
平成史简化年表/ 435
序
说起“平成史”这个词,读者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换句话说,怎样的描写才能展现“平成史”?或许还会有这样的疑问,即离我们如此之近的时期算是“历史”吗?
像“时间离现在太近、不足以称之为历史”的质疑以前就有过。昭和中期的1955年,远山茂树、今井清一和藤原彰三人合著的《昭和史》(岩波书店)就出版了,该书描述了日本走向战争的过程。虽然对其叙述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就战争这一前所未有的体验进行历史定位的必要性,论者无一例外给予了肯定。
就此而言,在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之后,人们希望确认最近20年是怎样的20年的愿望愈加强烈。毋庸置疑,“最近20年”出现在被誉为“日本第一”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是经历了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停滞的20年。
这一时期恰巧日本的年号发生更迭,与告别“昭和”迎来“平成”的时期重合。此事称得上是偶然,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有其必然性。
1955年到1991年期间是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期。这一时期经历了斯大林去世和朝鲜半岛停战,始于冷战体制的固化和趋稳,止于苏联解体和冷战体制的瓦解。这一时期还是日本政治体制——“五五年体制”时期。而且,日本是冷战稳定期中最繁荣的国家,但它没能很好地应对冷战后的全球化和国际秩序变化。也可以说,冷战后的历史即是“平成史”。
当那些带领日本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幸存下来的国家领导人在生物学上寿终正寝时,日本的年号便由昭和变为了平成。
参加冷战体制的国家,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处理过程中取得独立并实现体制转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以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这样的国家,从名称到体制均脱胎于大日本帝国的日本国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国家均把对战争的记忆作为建国正统性的依据。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有战争记忆的老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老交替的进行,这些国家开始出现体制上的危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