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9943丛书名: 无
1.前沿而可靠。“大历史”理念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的大历史经典读本;威廉·麦克尼尔等众多*学者共同创作宇宙、生命和人类的大历史。简洁易懂,短小精悍,前沿而可靠。
作为大历史理念的提出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对大历史的理解深入独特。读本的创作者涵盖威廉·麦克尼尔、杰里·本特利、拉尔夫·克鲁瓦齐耶、约翰·麦克尼尔等各专业领域声望卓著、根基深厚的学者,在内容质量坚实的基础上,跨界思考,变革与前瞻性强。
2.新视角与新模型,更新了科学与历史学既有的知识体系。
《简明大历史》从宇宙学、创世神话和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盖亚假说”到冰期、灭绝、移民和“人类世”,告诉我们为什么当今那么多地质学家认为在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这个世界就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不知不觉成为生物圈变化的关键力量。大历史使用通用模式或趋势,研究从宇宙大爆炸到当下的历史,树立起全新观念与思考视角,更新我们既有的知识体系。
3.观点颠覆,话题新锐,将有料、有趣的干货用大历史的框架巧妙结合。
随着“大爆炸宇宙论”的兴起,天文学变成了一门历史科学;“板块构造论”重新确认了地球科学的历史特性;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发现探明了生物进化的本质;集体学习的能力是人类这种非凡物种的闪光点;放射性测定年代技术造就了“时间计量革命”,让我们触摸久远过去的想法成为现实,大历史由此成为一门可靠的新学科……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干货内容,让《简明大历史》这本书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
4.博学奇妙,畅谈未来,多学科融合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更注重讨论未来与变革,立足当下,延伸时间,拓展视野。大历史看似属于历史,但又颇具叛逆地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场域,带来全新的思考和趣味。如讲宇宙历史,深入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思考体系;讲冰河时代,则要延伸入地质科学;讲智人起源,则涉及人类学。博学轻松,引人入胜,对人类未来的探索与畅想,能给人以奇妙的启发。
5.高性价比与高可读性,一本书标明大历史地图上的众多知识点。
《简明大历史》对宇宙、人类与历史的思考是开放的。我们也可以在这一本书中,接收众多大学者睿智的思考,读他们笔下的风趣故事。虽然有一本正经的历史叙事和理性的科普思考,但绝大部分文字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如“创世神话”“盖亚假说”“动物驯化”等趣味主题涵盖众多知识,也极具故事性。
6.亲和力强,适合全年龄段阅读,轻松而富有想象力。
启发思考,引发对大历史的兴趣。历史学家们怀着对人类乃至生命奥秘的好奇,用科学的眼光,在过去中寻找未来发展和变革的种子。不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适合读读《简明大历史》,从中感受历史学家们与以往不同的、更热情洋溢的一面;也能更加深入和细致地了解我们自身的起源。
7.简明而不简单,立足现实,对中国读者有启发价值。
对气候环境的思考、对生物灭绝的反思、对人口与环境的分析,都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贴近现实。大历史学者对现实问题的剖析简明而不简单,值得中国人阅读和思考。在现实感的维度上,这本有故事、有思考、风趣奇妙的《简明大历史》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地位。
比尔·盖茨推荐读本,
大历史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
汇集大历史、全球史领域众多创始级学者研究精华。
多学科全息式体验,
带你进入从未经历的场景,
一键搜索人类未来的种子。
《简明大历史》是大历史理念提出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的大历史经典读本。
大历史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迅猛的新兴学科。它从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打通时间线,将人类历史置于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历史之中,并融合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多种学科前沿成果。在一个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大历史试图打破学科界限,提供统合性的知识体系。
《简明大历史》史家云集,全球史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著名环境史大家约翰·麦克尼尔、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等参与其中,撰写了重要的章节。从宇宙学、创世神话和“盖亚假说”到冰期、灭绝、移民和人类世,科学家与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为什么当今那么多研究人士认为在工业革命一开始,这个世界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地质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不知不觉成为生物圈变化的关键力量。《简明大历史》尝试使用通用模型,梳理宇宙与人类的时间线,以轻松明快的叙述风格,树立全新观念与思考视角,更新既有知识体系。正如维特勒森奖得主沃尔特·阿尔瓦雷兹院士所说:大历史旨在使用*可靠的经验证据和学术方法来理解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综合历史。这一经典定义已被国际大历史协会(IBHA)采纳,成为大历史学科公认的核心理念之一。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辑(1-10册)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 精装) [美]悉达多·穆克吉
—————
第二辑(11-20册)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 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 [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 凯利
—————
第三辑(21-30册)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 精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 [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平装 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以]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斯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
第四辑(31-40册)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 尼科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值班室》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持续出版,敬请关注……
导论 大历史
农业社会
万物有灵论
人类世
人类圈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生物交换
承载能力
气候变化
宇宙学
创世神话
疾病
植物和动物的驯化
灭绝
盖亚假说
人类进化
冰河时代
移民
山脉
古代大洋洲
大洋与海洋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
树木
热带园艺
宇宙的起源
出版后记
前言
导论 大历史
大历史的研究将人类与地球的历史置于一个尽可能大的语境中,也就是宇宙。1991年,大卫·克里斯蒂安在他发表于《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大历史”(big history)这一术语。不过,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他在其所教课程中已经使用了“大历史”这个概念。
典型的大历史课程可能会探究大历史的范围和视域。这样的课程一般从宇宙、恒星和银河系的起源讲起,概括叙述现代宇宙学和天文学的某些核心思想。每当在濒死的恒星和超新星上发现新的化学元素,便能发现化学成分更为复杂的星体,比如行星,并由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地球科学和生物学。大历史课程探究地球的起源及其历史,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地球是迄今为止我们唯一确知存在生命的行星。作为智人这一物种,我们自身的进化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人类史。在这样的宏大叙事之中,人类史的独特性异常显眼,因为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传统历史教学范畴中的宏大模式。我们发现人类这一物种如何展现出一种持续适应和更新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保证其成员从生物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从而能够生养更多的人口,并最终创造更为复杂的人类共同体,而且在一个复杂但强大的反馈循环中更迅速地产生新的适应性。这种通过文化变革一直在加速的适应进程在农业文明出现后的最近一万年显而易见。不过,这一现象在旧石器(觅食)时代已经出现,由于技术的变革使得人类的祖先可以定居于除南极之外所有的大陆。如今,我们已经发现,人类持续适应和加速更新的显著特性也有其危险性。因此,大历史课程必然就人类的未来及其与生物界的关系提出大量的问题,也涉及我们的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未来。
20 世纪80 年代末,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蔡森(Eric Chaisson)主讲过大历史课程中的其中一门课程;澳大利亚的大卫·克里斯蒂安和美国的约翰·米尔斯(John Mears)紧随其后。(实际上,克里斯蒂安在其发表于1991 年《世界历史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创造了“大历史”这一术语本身。)时至今日,这种课程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仍比较罕见。开设大历史课程的国家有俄罗斯、荷兰、埃及、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地质学系也开设过类似的课程[ 比如沃尔特·阿尔瓦雷斯(Walter Alvarez)开设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在于,或者说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一方面渴望获得关于过去和学术研究的更为一致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渴望获得有助于避免因现代教育和学术研究而造成的知识过分碎片化的方法。
普世史:一个古老传统
如今,大历史可能看起来很异类。然而,它所探索的问题却很古老。我们所知的多数社会利用他们掌握的最佳信息去建构连续统一的历史叙述(关于过去的叙述),从而解释人类所栖居的宇宙的存在物及其性质,以及我们所隶属的群体。这正是传统的造物主神话所讲述的故事。所有的读写文化也在多层面上创造了关于起源的相似叙述。根据基督教的宇宙学说,这个宇宙大约已经有5000~6000 岁,而地球是其中心。在过去的1500年里,这个故事为基督教世界的历史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时至今日,一些人仍然在同样的框架中思考问题。即使在科学革命已经削弱了基督教宇宙观的可靠性之后,历史思想家仍然继续建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普世地图,只不过现在他们将之置于更加世俗的思想传统之中,其思想依据来源于牛顿科学。普世史诞生于启蒙时期,在19 世纪得到发展。这一时期既受到黑格尔写作风格的影响,也受到卡尔·马克思写作传统的影响。甚至被认为是现代史学先驱、开创历史学“事无巨细,悉查本末”的实证研究传统的兰克(Leopold von Ranke)也坚持认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普世史的创立。毕其一生,兰克都在试图撰写这样的历史。
然而,今天,这种撰写普世史的古老传统却鲜有人提及。它在19世纪末突然彻底消失了。至于其消失的原因,人们依然不太清楚。民族主义的视角阻抑了对各种社会共性的探究,而更注重地理和文化的个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地位日渐提升,它也在严谨性和精确性方面提高了所有学科的标准,同时也揭示了普世史实证基础的不足,哪怕是其最有意思的叙述都存在实证基础不足的问题。于是,历史学家们开始抛弃宏大的、推理式的历史叙事,转向详细的实证研究。他们效仿兰克的研究传统,将学术研究建立在档案研究的基础上。
大卫·克里斯蒂安真的惊艳到我了。他的阅读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并将这些知识整合到一个架构中。这让我希望我年轻的时候如果能够接纳大历史的架构就好了,因为它能给我一种思考所有学校里所学知识的方式。尤其关键的是,大历史将科学知识置于一个有趣的历史背景中,并解释了它们如何应用于许多当代问题。
——比尔·盖茨(Bill Gates)
微软创始人、盖茨基金会主席
大历史旨在使用*可靠的经验证据和学术方法来理解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综合历史。
——沃尔特·阿尔瓦雷兹(Walter Alvarez)
著名地质学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维特勒森奖得主
大历史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结合为一种纯粹的、宏大且易懂的叙述。这是一项伟大成就,可以与牛顿在17世纪以统一的运动规律将时空结合起来的方式相媲美,它取得了近似达尔文在19世纪以一套进化理论将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统一起来的成就。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ardy McNeill)
著名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美国历史学会前主席
我将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定义为:或多或少规则但*终不稳定的模式,在时间尺度上,具有一定恒久性。这个定义可以应用于人类文化、人类和动物生理学、生物本能以及各种复杂的有机和无机现象。通过以这种方式定义“组织架构”,人类文化制度由此成为一般组织架构的子类别,并且这种方法使我能够系统地看待不同组织架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有的组织架构共同组成了大历史。
——弗雷德·斯皮尔(Fred Spier)
著名历史学者,国际大历史学会首任副主席
邀请你度过一段漫长的时光之旅,见证我们宇宙的*时刻,恒星和行星的诞生,地球上生命的形成,人类意识的曙光,以及人类作为地球的优势族群不断展开的奇妙故事。探索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人类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在塑造地球可能未来方面的重大作用。
——多明尼克大学《大历史》课程导言
植物和动物的驯化
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技巧之一是驯化他们的环境。驯化基于人类的偏好,改变植物和动物与生俱来的自然习性和特征。植物和动物驯化的最早例子可以追溯至几十万年前,那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今天仍然存在。
植物和动物驯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生存改变。人类以采集和狩猎维持生存长达10 万年甚至更长。然后,到更新世(公元前190万年—公元前1万年)末期,少数地区的人分别开始控制和培育他们迄今为止采集过的物种。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5000年,食品生产开始替代食物采集。在人类获得前所未有的掌控自然世界的进程中,人口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但是,适应性的成功是以生态失调、新的传染病和加速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
驯化在一个单独的有限区域里产生,然后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这一理论已经被证实不足为信。现在看来,植物和动物驯化是分别发生的,然后在六个甚至以上主要的“源地”(hearths)—西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半岛、东亚、中南美洲和南美安第斯山脉—重复这一过程。后来,在诸如北美东南部和南亚这类次级“源地”中发生了更加有限的驯化。
确定这些“源地”的位置比找到为什么这些地方会产生如此深刻的适应性变化的原因更容易。人种学(有关人类文化的研究)记录表明,一般来说,食物采集者不耕种,除非新的环境使得采集食物变得困难或者不可能。因此,在更新世末期,食物采集系统向食物生产系统的转变可能是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哺乳动物灭绝、海平面上升和人口的显著增长也大约在这一时期发生。考古学家马克·科恩在1977年断言,虽然史前食物采集者人口增长贯穿整个更新世时期,但是,只是在这一时期末期,当气候和环境变化削弱了现有的采集经济时,人口增长对食物资源的压力才变得至关重要。随着环境逐渐失去其生产力,人口压力迫使食物采集者增强和扩大他们的维持生存的活动。根据经济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普赖尔(Frederic Pryor)在1983年的说法,这种增强生存的活动可能就包括强化动物和植物,其目的在于:1. 降低因过分依赖日益不可靠的野生食物而产生的风险;2. 用在其他季节栽培的食物补充主要在某个季节才有的野生食物;3. 利用那些不能充分从事初级食物收集活动的社会边际劳动力;4. 甚至只是单纯地增加饮食的多样性。
在那些长时期驯养和培育合适的再生性物外的地方,可能的结果就是驯化。不过,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接受“粮食危机理论”,而是认为有其他因素,包括人类适应体系内的人口增长、分化和专门化,或者人类对环境创造性的可控性。
植物驯化
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当人类开始系统地播种他们收集的种子后,他们在有机物与环境的自然选择因素之间加入了人类选择的因素。
丰收时期一个常见的程序是耕种者检查他的田地,仔细地选择种子,保存起来,作为下一个播种期的种子。田地里剩下的收获则是为了消费。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就是绝对的。对下一代有用的人口的组成部分是那些由耕种者选择的部分。而其他的部分则会从基因库中被清除。(哈伦、德威特和施特勒,1976年,第8页)
因此,在野生状态时通常会被淘汰的基因突变开始在耕种者的田地里受到欢迎。在野生小麦、大麦、燕麦或者黑麦等野生禾本科植物中,种子的扩散机制在耕种中首先被改变。野生谷物具有极好的散播成熟种子的方式,因为自然选择仅仅允许那些具有有效散播机制的植物基因传播给后代。虽然阻止种子散播的基因突变在野生植物的每一代都发生,但是,它们只对携带它们的植物后代是致命的。然而,具有阻止种子散播的野生植物很容易被人类收集。正是它们的种子被采集者不经意地选择了。当采集者将种子播种到田地里的时候,这样的突变开始幸存下来。播种可能首先是由采集者完成的,他们把野生谷物引入自然之外的环境中生长。无论什么原因,当采集者开始保存和播种他们收获的一些种子时,越来越多的抑制散播突变集中到谷物中。各代的无意识的人类选择在遗传上改变谷物,并且增加了收获量,进而提高了每单位劳动成本的产量。
收获者也无意识地促进了始终如一的种子成熟率。野生谷物种子不会同时发芽,而是倾向于在整个生长季发芽。有些甚至会蛰伏多年。耕种的谷物则一次性被收获。在收获季长出最多种子的单株植物对下一代的贡献最多。以这种方式,收获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周期,并且缩短了持续时间很长的种子休眠期。
在栽培的谷物中,种子变大的趋势也很常见,尽管不完全普遍。驯化种子变大部分归因于人类在播种时选择最大的种子进行播种,但种子变大也是种子间竞争的结果。种子的大小与种子的生存能力有密切关系,在苗床上首先发芽且生长最快的幼苗最可能对下一代贡献基因。
除了这些无意识的选择行为之外,由于耕种者在口味、颜色、加工便捷性和存储方面的偏好,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被强加进来。作为一般准则,人类最常使用的植物是通过人类选择改造最多的那些植物。因此,在玉米穗、甘薯块茎或者豌豆荚和这些植物的野生祖先上的类似植物器官之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驯化植物已经被人类的选择塑造了。随着时间流逝,这一进程以或大或小的程度进行着,植物丧失了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没有人类直接干预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驯化的小麦是一种小麦属禾本科谷物,已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驯化植物。然而,微小的遗传差异把野生小麦和驯化的小麦区分开来,它们可能很乐意包含在同一物种中。这种遗传邻近性表明,驯化小麦既简单又迅速。考古学家戈登·希尔曼(Gordon Hillman)和植物学家斯图尔特·戴维斯(Stuart Davies)1990 年对驯化率的测定实验表明,野生单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可以在20~200 年里被完全驯化。相反,驯化玉米或玉蜀黍似乎要花上2000 年以上的时间。
玉米(玉米属)是由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区的多年生野生禾本科植物进化而来的。关于玉米可能由什么进化而来的最早证据是来自公元前5100 年的一个花粉剖面。在考古学上,最早确定的玉米遗址是古伊拉·纳奎茨(Guilá Naquitz),它位于墨西哥瓦哈卡的一块干燥岩石上。这些小小的穗子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4200 年,并且来自植物的早期驯化阶段。直到大约公元前3000 年,玉米似乎才被完全驯化。从那时候起,玉米在北美和南美得到广泛的培植。南瓜(南瓜属植物)是另一种新世界中来源不详的植物(即某种生物在分类或种类上的野生祖先不详),它最早种植于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 年。相较之下,玉米驯化的缓慢进程也算是显著的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