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26953丛书名: 《史记》选本丛书
《史记汇纂》,亦称《同菴史汇》,由蒋善选录,按主题分为“治原”、“正学”、“将略”等十类,因类系事,是各种《史记》选本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史记汇纂》亦称《同菴史汇》,是清人蒋善选录的,按主题分为“治原”、“正学”、“将略”等十类,因类系事,是各种《史记》选本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史记汇纂》的选录受到晚明文学风气的影响,明清之际的《史记》评点处于持续的热潮之中,而《史记》评点往往与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气、文化领导权或者“风雅权”之争等因素密切关联。突出警句隽语,是蒋善在选录《史记》的《礼书》、《乐书》等篇目中的特点。蒋善择取钟惺、邓以赞、陈仁锡、杨慎、茅坤、唐顺之、李贽、王慎中、凌登第、舒雅、李贽至十多家评语。辑录各家评点所体现的文章观念,也是高度一致的。
丛书简介:《史记》选本丛书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主编,择取古今中外对《史记》进行注疏、解读和编选的较好底本,汇集而成。第二辑包括《史记治要·文章正宗·古文翼》、《史记综芬》、《史汉文统·史记统》、《史汉初学辨体》、《史记汇纂》、《史记别钞》、《史记今释》、《史记英选》、《读史管见》、《史记十传纂评》、《史记钞》、《史记》(胡怀琛 选评)、《史记选》(青木五郎 选评)、《史记选评》。
目录
第一集 治原
目次…………………………………………………………………..3
叙…………………………………………………………………… 8
五帝本纪……………………………………………………………….9
殷本纪…………………………………………………………………11
周本纪…………………………………………………………………12
吴世家…………………………………………………………………13
齐世家……………………………………………………………….. 17
田齐世家……………………………………………………………… 19
鲁世家……………………………………………………………….. 25
孔子世家……………………………………………………………… 26
燕世家(附乐毅列传)…………………………………………………… 29
陈杞世家……………………………………………………………… 31
卫世家……………………………………………………………….. 32
宋世家………………………………………………………………. 33
晋世家………………………………………………………………. 34
楚世家………………………………………………………………. 35
伍子胥列传…………………………………………………………… 37
越世家………………………………………………………………. 39
赵世家………………………………………………………………. 42
魏世家………………………………………………………………. 48
扁鹊仓公列传…………………………………………………………. 50
三代世表序…………………………………………………………… 51
六国表序…………………………………………………………….. 52
秦楚之际月表序……………………………………………………….. 54
高祖功臣年表序……………………………………………………….. 55
乐书………………………………………………………………… 56
律书………………………………………………………………… 65
第二集 正学
目次………………………………………………………………… 69
叙………………………………………………………………….. 70
孟子荀卿列传…………………………………………………………. 71
管晏列传…………………………………………………………….. 75
廉颇蔺相如列传……………………………………………………….. 78
鲁仲连列传…………………………………………………………… 82
张释之冯唐列传……………………………………………………….. 86
万石列传…………………………………………………………….. 91
汲郑列传…………………………………………………………….. 93
第三集 将略
目次…………………………………………………………………101
叙…………………………………………………………………. 102
田单列传……………………………………………………………. 103
司马穰苴列传………………………………………………………… 106
孙子吴起列传………………………………………………………… 107
白起王翦列传………………………………………………………… 108
蒙恬列传……………………………………………………………. 110
第四集 气侠
目次……………………………………………………………….. 113
叙…………………………………………………………………. 114
信陵君列传………………………………………………………….. 115
孟尝君列传………………………………………………………….. 122
平原君虞卿列传………………………………………………………. 126
季布栾布列传………………………………………………………… 129
魏其武安侯列传………………………………………………………. 133
刺客列传……………………………………………………………. 141
游侠列传……………………………………………………………. 150
第五集 强秦
目次……………………………………………………………….. 157
叙…………………………………………………………………. 159
秦本纪……………………………………………………………… 160
商君列传……………………………………………………………. 163
苏秦列传……………………………………………………………. 169
张仪列传……………………………………………………………. 177
穰侯列传……………………………………………………………. 179
范雎蔡泽列传………………………………………………………… 181
吕不韦列传………………………………………………………….. 195
秦始皇本纪………………………………………………………….. 197
李斯列传……………………………………………………………. 203
第六集 草创
目次……………………………………………………………….. 215
叙…………………………………………………………………. 216
项羽本纪……………………………………………………………. 217
张耳陈馀列传………………………………………………………… 233
陈涉世家……………………………………………………………. 241
第七集 汉兴
目次……………………………………………………………….. 245
叙…………………………………………………………………. 248
高祖本纪……………………………………………………………. 249
萧相国世家………………………………………………………….. 257
淮阴侯列传………………………………………………………….. 261
留侯世家……………………………………………………………. 273
陈丞相世家………………………………………………………….. 277
黥布列传……………………………………………………………. 280
樊郦滕灌列传………………………………………………………… 282
张丞相列传………………………………………………………….. 283
田儋列传……………………………………………………………. 285
韩王信卢绾列传………………………………………………………. 287
吕后本纪……………………………………………………………. 288
齐悼惠王世家………………………………………………………… 291
曹相国世家………………………………………………………….. 293
孝文本纪……………………………………………………………. 295
绛侯周勃世家………………………………………………………… 298
张丞相列传………………………………………………………….. 302
袁盎晁错列传………………………………………………………… 303
田叔列传……………………………………………………………. 305
韩长孺列传………………………………………………………….. 307
孝景本纪……………………………………………………………. 308
外戚世家……………………………………………………………. 309
第八集 勤远
目次……………………………………………………………….. 317
叙…………………………………………………………………. 319
封禅书……………………………………………………………… 320
大宛列传……………………………………………………………. 343
匈奴列传……………………………………………………………. 354
李将军列传………………………………………………………….. 364
卫将军骠骑列传………………………………………………………. 370
南越尉佗列传………………………………………………………… 372
郦生陆贾列传………………………………………………………… 377
西南夷列传………………………………………………………….. 383
司马相如列传………………………………………………………… 384
第九集 刑货
目次……………………………………………………………….. 391
叙…………………………………………………………………. 392
平准书……………………………………………………………… 393
酷吏列传……………………………………………………………. 406
货殖列传……………………………………………………………. 419
第十集 变体
目次……………………………………………………………….. 431
叙…………………………………………………………………. 432
伯夷列传……………………………………………………………. 433
屈原贾生列传………………………………………………………… 436
太史公自序………………………………………………………….. 444
同菴史汇总目
广陵 蒋善元长选评
甥 朱玉笥笔受
男 玉麟趾云校阅
孙 端履中 绳武存恕正字
第一集 治原…………………………………………………………… 1
第二集 正学…………………………………………………………… 67
第三集 将略…………………………………………………………… 99
第四集 气侠………………………………………………………….. 111
第五集 强秦………………………………………………………….. 155
第六集 草创………………………………………………………….. 213
第七集 汉兴………………………………………………………….. 243
第八集 勤远………………………………………………………….. 315
第九集 刑货………………………………………………………….. 389
第十集 变体………………………………………………………….. 429
逐卷叙略目次各冠集首
写在“《史记》选本丛书”(第二辑)出版前
2013—2014 年出版了8种《史记》选本后,我们再次组织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的同志做进一步搜集整理。前8种为第一辑,再后整理的为第二辑。第二辑将于2016—2017年出版。
随着对一个个选本的了解、研究和整理,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古今中外对《史记》多有注疏、解读和编选,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的《史记》选文,透视出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功能和思想文化意义,彰显了《史记》作为重要文化典籍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这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的感召,司马迁故里的渭南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史记》研究。研究团队以过去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所、现在的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为平台,出版学术论文、专著,促进了学术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备受好评。关于《史记》选本的搜集整理,形成了“《史记》选本丛书”系列。如前所述,第一辑8册丛书已于2013—2014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从出版后的反响看,所整理的《史记》选本,影响较大、学术价值高,发挥了良好的阅读、研究和参考价值。在丛书的整理过程中,以忠实原作、方便读者阅读为主要原则,考虑到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需要,改竖排版为横排版,改繁体字为简化字。在点校整理时,还对各《史记》选本所折射的思想文化精神进行研究提炼,在书首简介中做扼要陈述,以便广大读者阅读掌握。丛书集研究与普及作用于一体的做法,使得丛书选本既可作为《史记》初学者的入门之书,又可作为《史记》研究者的参考之书,还是一般古典文化爱好者的优选读本。
第一辑丛书第一次印本,已告售罄,其中《史记七篇读法》、《史记选》、《史记精华》等均进行多次印刷。《史记选》被广州市教育局列入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为丛书第一辑作序。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撰文《别开生面的〈史记〉文献整理工作》,给予该套丛书很高的评价,认为“别开生面,颇能拓宽与深化《史记》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领域”,徐有富教授的重要观点被《高等文科学报文摘》转摘;曹强、张瑞芳、雷炳锋、师帅、张虹等学者先后在《博览群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项目)等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该套丛书为推动《史记》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做出积极贡献。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也吸纳了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学者的研究成果。
正因为前期整理的“《史记》选本丛书”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学术界对《史记》选本有更多的期待,所以,我们渭南师范学院及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精心推出选本第二辑(共14 册)。这次推出的有唐、宋、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选本,均为中国古代代表性的选本,如《史记治要》、《文章正宗》、《古文翼》、《史记综芬》等。同时,也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史记》精品选本,如日本《史记十传纂评》、美国《史记选评》(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韩国《史记英选》等。相信这些《史记》选本的出版,能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普及发挥作用,为读者呈现一幅更为悠远广阔的《史记》文化传播的风景。
对《史记》选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我们还将继续。欢迎读者指出我们的遗误错谬,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更加认真、努力、严谨地作好后续工作。
丁德科
凌朝栋
2016年8月31日
于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
整理者前言
《史记汇纂》,亦称《同菴史汇》,由蒋善选录,按主题分为“治原”、“正学”、“将略”等十类,因类系事,是各种《史记》选本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蒋善,字元长,号同菴,广陵人。明末时,曾游学于南京等地,举孝廉。经历明清易代之变故,遂无心于世事,而将心中关于世道人心的担当寄托于《史记汇纂》一书。蒋善身后,《史记汇纂》稿藏于家,历子及孙。蒋善之孙绳武惧怕先人手泽不存,遂谋序于姜宸英、张寿峒等,并得到所游幕之幕主资助,即由思永堂于康熙四十四年镌版刊印。
《史记汇纂》的选录,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因素。从个人方面看,蒋善经历世变,无意于仕进,而于《史记》浸淫时日已久,因此倾注余生于一书。从时代环境看,明清之际的《史记》评点处于持续的热潮之中,而《史记》评点不是单纯的学术工作,往往与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气、文化领导权或者“风雅权”之争等因素密切关联。晚明时期,公安派的声望和影响越来越大,而其流弊也随之而来,因此,竟陵派起而欲救助公安派之失。自然,公安竟陵之争因地缘关系,背后也免不了受晚明更普遍的士人党争的影响。在此背景之下,竟陵派文人如钟惺等对《史记》偏爱有加,蒋善虽称广陵人,但他应该是生活在楚地,其文学趣味无疑受到了竟陵派的影响。这种影响从他大量引录钟惺对《史记》的评点文字可以得到印证。
如果《史记汇纂》的选录受到晚明文学风气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应该能够在《史记汇纂》的选录和评点之中留下痕迹。我以为,《史记汇纂》至少在三个方面显示出了晚明文学风气的影响。
首先,从个人性情和《史记》自身审美趣味相互迎合的角度看,蒋善的确突出“尚奇”。“尚奇”作为《史记》基本美学倾向之一,有丰富的表现,但从蒋善的选文看,他对“尚奇”的理解带有自己时代的特点。明清之际,标榜奇书,标榜奇人,是一种风气,但其所标榜的趣味不在于内在精神,无论奇书还是奇人,其所以奇之处,只是重“关目”,也就是重视戏剧性。这种倾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使选家会割裂文本,突出警句隽语,蒋善在选录《史记》的《礼书》、《乐书》等篇目就具有这种特点。
其次,从评语辑录看,蒋善择取钟惺、邓以赞、陈仁锡、杨慎、茅坤、唐顺之、李贽、王慎中、凌登第、舒雅十多家。由此可见,明清之际的《史记》评点家数众多,应该说,其他图书的评点也是一样的。但是,包括《史记》在内的各种图书评点,虽然家数众多,但所使用的语体是一致的,而在同一文本内部,插入评语的地方也大体一致。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家评点的确有共同的时代风气在背后起作用。
再次,从《史记汇篡》辑录各家评点所体现的文章观念看,也是高度一致的。随着明代科举改制的完成,并且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入,明清文人的文章观念在根蒂上受制于八股文。其结果就是文章观念的扩大,就是天下大事和生命悲欢无非一文章而已。蒋善所辑录的十多家评语体现的是这种文章观念,而他自己的评语也同样如此。
对《史记汇纂》的特点略述如上,最后对此次整理工作做几点简单说明。第一,此次整理所据底本是清康熙四十四年思永堂刻本,封面书名为《广陵蒋同庵先生手辑史记汇纂》,而内文目录则为《同菴史汇》。底本略有残缺,集中在眉批部分。残缺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镌版本有缺字;二是因年代久远,而有字迹漫漶。在整理过程中,凡底本残缺处均以□号代替。
第二,此次整理对《史记》选文的标点和文字均以中华书局本为据。
第三,《史记汇纂》所辑录评点有眉批、旁批、夹注和文末总评四种格式。在整理过程中,凡眉批、旁批、夹注均以【眉批】【旁批】【夹注】的形式标识,字用楷体,字号小于正文,而回末总评则仅以小于正文字号的楷体以示区别。
第四,《史记汇纂》在选录文字中另有圈点,或者与眉批、旁批照应,或者提示文章纲目。凡原文用圈号点者,均以直下划线代替;原文用逗点者,以曲下划线代替。
第五,《史记汇纂》各集目录所抄《史记》篇名与正文篇名偶有不统一,辑录者蒋善的号在目录与正文中均作“同菴”,与原刻本封面亦不统一,为显示原刻本本来面貌,也一仍其旧,在整理本不作统一处理。
《史记汇纂》整理工作起于丛书主编凌朝栋博士的提议,在整理过程中,也始终得到他的殷勤照顾和多方帮助,整理者谨此表达对凌朝栋博士的诚挚谢意。整理工作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依然是整理者囿于学养和整理古籍的经验不足造成的,尤祈得到方家指正。
序
太史公变《春秋》编年之例,作为《史记》。后史家皆仿其体,而因《史记》成书者又数十家,或发明义例,或诠释音韵,或训诂名物,皆得以其名目列于后世。江都前孝廉蒋元长先生《史汇》一编,则有超然诸家之外者。先生分《史记》所载为十部,立治原、正学、将略诸门,文与事各以类从,使读其书者知太史公所作有关于世道人心如是其不苟,可谓司马氏之功臣。
然迁遭难困辱,自序其著书之旨,历引文王、仲尼,以及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之徒,而曰:“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先生遭时变迁凿坏肥遁者三十年,所寓意,惟在此书,此与太史公著书之旨何异?而先生之所郁结之意,尤有难与流俗人言者,读者当自得于文辞之外也。
先生有孙,曰绳武,字存恕。惧手泽不存,谋梓其书,以与余有文字之知,故不远数千里来,请为序。史公之后,惟外孙杨恽有闻,史称其能读外祖书。今先生遂有象贤如吾存恕者,此可为幸已。
史官慈溪姜宸英 撰
序
粤自麟经作而千秋之义明,腐史成而一代文著。盖寓大义于微文,而不使文胜于义者,圣人之立言,质也;综繁文以晰义,而不以义拘其文者,才人之吐词,华也。故有《春秋》而后世不复有经,得《史记》而后世益难为史。此太史公《自序》所以隐然独附于获麟之后,而非班、范以下所能及也。
间尝从诵读之余,识其大概,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以及年表诸书,小者数十百言,大者累数千百言,莫不有本末、精粗、始终、条理之可观。至其磅礴、郁积、顿挫、折扬、起伏、变化之妙,学者必尽读而后徐有得焉。
顾天下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苦不多得,而浅见寡闻之士,开卷茫然,竟无依据。苟非断章而节取之,亦何异于仰高山者之不得其梯,观大海者之不可以航耶?兹观蒋先生《史汇》一编,其为后学计,抑何简明而精当也!先生分全史为十卷,每卷之中,择其事文之精要相类者,括而入之,列为标题,如治原、正学、将略等类。使读者展视之,顷知某事某文当在某类。依类以求,则精神聚而记诵专。读一节而已领全篇之要,读一卷而已得全史之腴,所谓凿璞见玉而探骊得珠也。则是编不亦可为读史者之梯航乎?
令孙存恕,克嗣厥家,欲成乃祖之志,以垂不朽。去年夏,与余邂逅于建宁署中。郡伯程公甚称道之,因首其事而付之梓。余谓先生之为是编也,其有功于后人,良非浅显,而郡伯慨然为卒其业,其有功于先辈与有功于后人,不既多哉!
书既成,存恕问序于余。千秋盛事,余不能以鄙陋辞也。是为序。
泾原张寿峒 拜题
叙
广陵蒋子存恕,乃元长先生讳善之令孙也。先生异才纯孝,受知吾楚芝冈熊先生,视学南畿。时,前丙子。登贤书,终身称名孝廉,无愧。穷经博古,文章尤留心太史公。寝食于其中,数十年如一日。行间句里,缕析条分,意外言前,慎思明辨。次第龙门百三十篇为十卷,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无一字不揣摩数过,而始加评定,此《史汇》之所由成也。存恕生最晚,其尊人忧家学之弗传,恐手泽之将坠,命名绳武,取祖武克绳之义。顾而思之,当谋所以垂不朽耳。存恕尝游洞庭南北,曾受业予门。每晤间,即出《史汇》,商授梓策。力与心违,辄泪下如雨。盖孝思根乎至性而好学不倦,三代有同情也。
夫千古绝大著作,经千古绝大手眼,以昭示来兹,如日月之在天,江河之行地。人人之所乐见,人人之所愿为发明者,且时际右文之朝,广搜名山之业,海内大人先生必有笃加怜爱,玉汝予成。蒋氏子其厚幸乎?其厚幸乎?
是为序。
壬申端阳前一日,黄冈吴升东巢薇氏 拜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