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9137538
内容简介
序 言
本书汇集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二级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点)2013年以来的部分研究成果。根据出版社编辑的建议,将书名改定为《中国历史地理评论》,序号上接2013年学林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是为第二辑。
自文集*辑出版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在学校和院系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又走过了四个年头。在此期间,本专业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9名,博士后2名,硕士研究生22名,邀请国内外学者举办了历史地理论坛11场,出版专著6部、译著1部;在《历史研究》、《人文杂志》、《浙江社会科学》、《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社会科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2篇。2017年4月,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专家鉴定,学校主管部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已初具规模。
日前,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博士点和硕士点又分别增加了一位导师(钟翀教授、岳钦韬副教授),从而改善了两个学位点的梯队层次,扩展了史地学科的培养方向,推动了专业的扎实发展。可以预计,随着本专业在史地学界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一定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学者带着他们的专长,加盟我们的阵营。
本文集分两组汇集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博士点和硕士点5位教师的17篇论文。这两组论文以及相应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反映了四年来本专业重点推进的五个学科方向。
一、 宗族谱牒研究。宗族谱牒是记录宗族发展状态、凝聚宗族价值观念的连续性民间文献。结合宗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全面把握这一特殊文献的存在样态、区域分布和演变规律,是中国宗族谱牒史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本中心倡导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新谱研究,已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1950年代以来中国新编谱牒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获中国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选题,一批重要的研究计划,已获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科研创新基金、上海市新闻出版“十三五”规划的立项。硕士学位论文《清代至民国时期萍乡的移民、宗族与义图研究》(2016届阳水根),博士学位论文《宋元以来鲁中山地宗族谱碑研究》(2016届周晓冀)、《明中期以降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与族群关系》(2016届张勇华)、《宋元以来徽州的宗族、聚落与地域社会》(2017届陈杰)等,就是这一学科方向在教学上取得的成果。
二、 水利环境研究。与传统的水利研究资料、方法和目标不同,现代水利研究更主动地依靠科学技术、使用科学概念和展现科学视野;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古典文献、方志碑刻的精读,努力拓展新的角度,提出新的问题。本中心的水利研究集中在水库史、渔业史及环境史等领域,所获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居于前沿位置。目前,除承担杭州萧山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委托的横向课题《湘湖通史》(上下册)外,还参与了浙江省水利机构及水利院校的大型研究项目,接受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派出的国内访问学者,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与地域社会》(2018届陈涛)、《湘湖开垦过程中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研究(1949~1976)》(2018届罗文波),是反映这一学科方向的*教学成果。在渔业史及环境史领域,本中心特别关注太湖流域的渔民群体,将其分为陆上定居的兼业渔民和水上流动的专业渔民,他们因水环境和鱼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导致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太湖东部的河网地区,由于水鱼资源欠丰,捕鱼技术简单,捕鱼生产的季节性和流动性较大,当地的专业渔民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产量低、收入少,缺乏互助合作,成为太湖渔民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实施渔民上岸定居政策以后,传统渔民就成为现代城市底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渔业史和渔民史研究也与环境史、城市史研究密不可分。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上海渔业用冰与冰鲜水产消费(1931~1949)》(2015届姜明辉)、《城市社区构建的历史地理研究——以吴淞街道为例》(2015届彭代琨)、《历史时期利津县境内盐场的分布与变迁》(2016届蒋宜兰)、《桃树浦地区水环境与城市化研究(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2018届尤亚男)等,就反映了与这一领域直接相关的教学成果。
三、 古城古图复原。近年来,本中心的教学科研重点之一,是以著名古城为对象,全面整理方志中留存的古代城市形态记录、明中叶以来的古地图、近代早期的大比例城市实测地图,综合运用现代考古及实勘成果,系统考察古城的分布特征与演化历程,目标是通过城市历史形态学的分析与比较,探讨古城的起源、形成背景及发生学规律。有关计划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支助,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重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汉中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1370~1949)》(2014届陈涛)、《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2014届郭墨寒)、《近代化初期成都的城市形态与社会空间:以〈成都通览〉考察为中心》(2014届蒋忠巡)、《论明清高州府区域中心的变迁》(2014届卢银生)、《晚清杭州城市历史形态研究——以〈浙江省垣城厢图〉的分析为中心》(2015届陈吉)、《苏州古城水道历史形态研究》(2015届秦钟沛)、《历史时期白河鸭河口—新野段的河道变迁及影响》(2015届夏晗登)、《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兴趣区划研究》(2016届来亚文)、《上海地区卫所城市形态及功能演变的研究》(2017届孙昌麒麟)、《宋代以来严州府城形态研究》(2018届赵界)等,就记录了师生同心、探索进取的坚实步伐。
四、 聚落景观研究。本中心的历史聚落与聚落景观教学及科研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传统时期太湖东部平原的聚落具有“浜村相依”的普遍特征,河浜是聚落景观的主体,具有提供饮水、交通、农田排灌等各种实用功能,同时还成为民间风水信仰的精神依托。家族墓地围绕河浜而构建,更是聚落风水的聚焦点和家族福祉的寄放地。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区片地名为对象,对城市地名系统的演化机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进行个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突出的文化遗产价值。在原来的乡村地名系统中,那些能较好体现中心聚落之经济实力和保存典型地域景观记忆的传统地名,更有可能转化进入城市地名系统,并作为城市区片地名而长期延续。可以反映这一领域教学成果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明清以来青浦地区渔业聚落地名研究》(2016届吕园园)、《明清时期淮河流域上游集镇研究》(2017届熊耀坤)、《清至民国万(州)开(州)云(阳)地区城市的时空演变》(2017届何仁刚)等。
五、 交通地理研究。交通条件、交通工具、交通效率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以铁路火车、公路汽车、河海轮船为代表的近代交通工具及其运作体系,更是衡量一个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突出指标。本中心近年来从广、狭两义开展了交通地理、铁路运输、以新型交通体系为背景的近代商业地理的教学和研究,收集、保存了一批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并多次获得及省市级奖项。《上海铁路抗战损失及其影响研究》(2015年岳钦韬博士后合作报告)、硕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豫东平原商业地理》(2017级鲍国安)等,是可以反映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
除了以上学科方向外,传统的历史人文地理学一直是本中心的教学与科研基础,成为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合作的基本选题,如博士学位论文《图甲制下的乡村基层社会——清代萍乡义祠研究》(2014届凌焰)、《晚清至民国贵州安顺吉昌屯堡契约文书研究》(2017届杜成材),硕士学位论文《明代开封府蝗灾与社会应对研究》(2018届王世杰)、《康熙七年郯城地震灾情分析与社会应对》(2018届郑艳艳),《明代江南市镇的家族流动与社会变迁:以常熟县域为中心》(2018年杨茜博士后合作报告)等。
以上学科方向和教学科研成果,清晰表明了本中心全体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完整理解和综合追求。根据已形成的学科框架,传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政治地理、城市地理,将以学科基础的形式继续存在,而与现代人文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各新兴领域,也将为开拓学术视野、服务国家社会形成新的话题,提供新的助力。此外,本中心还计划在以后几年中与博物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密切合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规划的实践和实现,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在自然地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优势,努力设计有学术远见、有历史深度的高质量科研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可展开、可细化的学位论文选题。
总结以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来日方长。本中心全体教师将再接再厉,镇静沉着,人弃我取,尽责尽力,为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7年9月
本书汇集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二级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点)2013年以来的部分研究成果。根据出版社编辑的建议,将书名改定为《中国历史地理评论》,序号上接2013年学林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是为第二辑。
自文集*辑出版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在学校和院系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又走过了四个年头。在此期间,本专业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9名,博士后2名,硕士研究生22名,邀请国内外学者举办了历史地理论坛11场,出版专著6部、译著1部;在《历史研究》、《人文杂志》、《浙江社会科学》、《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社会科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2篇。2017年4月,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专家鉴定,学校主管部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已初具规模。
日前,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博士点和硕士点又分别增加了一位导师(钟翀教授、岳钦韬副教授),从而改善了两个学位点的梯队层次,扩展了史地学科的培养方向,推动了专业的扎实发展。可以预计,随着本专业在史地学界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一定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学者带着他们的专长,加盟我们的阵营。
本文集分两组汇集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博士点和硕士点5位教师的17篇论文。这两组论文以及相应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反映了四年来本专业重点推进的五个学科方向。
一、 宗族谱牒研究。宗族谱牒是记录宗族发展状态、凝聚宗族价值观念的连续性民间文献。结合宗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全面把握这一特殊文献的存在样态、区域分布和演变规律,是中国宗族谱牒史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本中心倡导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新谱研究,已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1950年代以来中国新编谱牒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获中国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选题,一批重要的研究计划,已获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科研创新基金、上海市新闻出版“十三五”规划的立项。硕士学位论文《清代至民国时期萍乡的移民、宗族与义图研究》(2016届阳水根),博士学位论文《宋元以来鲁中山地宗族谱碑研究》(2016届周晓冀)、《明中期以降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与族群关系》(2016届张勇华)、《宋元以来徽州的宗族、聚落与地域社会》(2017届陈杰)等,就是这一学科方向在教学上取得的成果。
二、 水利环境研究。与传统的水利研究资料、方法和目标不同,现代水利研究更主动地依靠科学技术、使用科学概念和展现科学视野;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古典文献、方志碑刻的精读,努力拓展新的角度,提出新的问题。本中心的水利研究集中在水库史、渔业史及环境史等领域,所获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居于前沿位置。目前,除承担杭州萧山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委托的横向课题《湘湖通史》(上下册)外,还参与了浙江省水利机构及水利院校的大型研究项目,接受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派出的国内访问学者,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与地域社会》(2018届陈涛)、《湘湖开垦过程中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研究(1949~1976)》(2018届罗文波),是反映这一学科方向的*教学成果。在渔业史及环境史领域,本中心特别关注太湖流域的渔民群体,将其分为陆上定居的兼业渔民和水上流动的专业渔民,他们因水环境和鱼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导致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太湖东部的河网地区,由于水鱼资源欠丰,捕鱼技术简单,捕鱼生产的季节性和流动性较大,当地的专业渔民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产量低、收入少,缺乏互助合作,成为太湖渔民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实施渔民上岸定居政策以后,传统渔民就成为现代城市底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渔业史和渔民史研究也与环境史、城市史研究密不可分。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上海渔业用冰与冰鲜水产消费(1931~1949)》(2015届姜明辉)、《城市社区构建的历史地理研究——以吴淞街道为例》(2015届彭代琨)、《历史时期利津县境内盐场的分布与变迁》(2016届蒋宜兰)、《桃树浦地区水环境与城市化研究(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2018届尤亚男)等,就反映了与这一领域直接相关的教学成果。
三、 古城古图复原。近年来,本中心的教学科研重点之一,是以著名古城为对象,全面整理方志中留存的古代城市形态记录、明中叶以来的古地图、近代早期的大比例城市实测地图,综合运用现代考古及实勘成果,系统考察古城的分布特征与演化历程,目标是通过城市历史形态学的分析与比较,探讨古城的起源、形成背景及发生学规律。有关计划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支助,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重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汉中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1370~1949)》(2014届陈涛)、《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2014届郭墨寒)、《近代化初期成都的城市形态与社会空间:以〈成都通览〉考察为中心》(2014届蒋忠巡)、《论明清高州府区域中心的变迁》(2014届卢银生)、《晚清杭州城市历史形态研究——以〈浙江省垣城厢图〉的分析为中心》(2015届陈吉)、《苏州古城水道历史形态研究》(2015届秦钟沛)、《历史时期白河鸭河口—新野段的河道变迁及影响》(2015届夏晗登)、《南宋两浙西路府州级城市兴趣区划研究》(2016届来亚文)、《上海地区卫所城市形态及功能演变的研究》(2017届孙昌麒麟)、《宋代以来严州府城形态研究》(2018届赵界)等,就记录了师生同心、探索进取的坚实步伐。
四、 聚落景观研究。本中心的历史聚落与聚落景观教学及科研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传统时期太湖东部平原的聚落具有“浜村相依”的普遍特征,河浜是聚落景观的主体,具有提供饮水、交通、农田排灌等各种实用功能,同时还成为民间风水信仰的精神依托。家族墓地围绕河浜而构建,更是聚落风水的聚焦点和家族福祉的寄放地。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区片地名为对象,对城市地名系统的演化机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进行个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突出的文化遗产价值。在原来的乡村地名系统中,那些能较好体现中心聚落之经济实力和保存典型地域景观记忆的传统地名,更有可能转化进入城市地名系统,并作为城市区片地名而长期延续。可以反映这一领域教学成果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明清以来青浦地区渔业聚落地名研究》(2016届吕园园)、《明清时期淮河流域上游集镇研究》(2017届熊耀坤)、《清至民国万(州)开(州)云(阳)地区城市的时空演变》(2017届何仁刚)等。
五、 交通地理研究。交通条件、交通工具、交通效率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以铁路火车、公路汽车、河海轮船为代表的近代交通工具及其运作体系,更是衡量一个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突出指标。本中心近年来从广、狭两义开展了交通地理、铁路运输、以新型交通体系为背景的近代商业地理的教学和研究,收集、保存了一批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并多次获得及省市级奖项。《上海铁路抗战损失及其影响研究》(2015年岳钦韬博士后合作报告)、硕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豫东平原商业地理》(2017级鲍国安)等,是可以反映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
除了以上学科方向外,传统的历史人文地理学一直是本中心的教学与科研基础,成为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合作的基本选题,如博士学位论文《图甲制下的乡村基层社会——清代萍乡义祠研究》(2014届凌焰)、《晚清至民国贵州安顺吉昌屯堡契约文书研究》(2017届杜成材),硕士学位论文《明代开封府蝗灾与社会应对研究》(2018届王世杰)、《康熙七年郯城地震灾情分析与社会应对》(2018届郑艳艳),《明代江南市镇的家族流动与社会变迁:以常熟县域为中心》(2018年杨茜博士后合作报告)等。
以上学科方向和教学科研成果,清晰表明了本中心全体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完整理解和综合追求。根据已形成的学科框架,传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政治地理、城市地理,将以学科基础的形式继续存在,而与现代人文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各新兴领域,也将为开拓学术视野、服务国家社会形成新的话题,提供新的助力。此外,本中心还计划在以后几年中与博物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密切合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规划的实践和实现,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在自然地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优势,努力设计有学术远见、有历史深度的高质量科研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可展开、可细化的学位论文选题。
总结以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来日方长。本中心全体教师将再接再厉,镇静沉着,人弃我取,尽责尽力,为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7年9月
目 录
目 录
序言
【博士学位点】
钱杭
新谱研究导论
—— 意义·规模·方法
“文革”新谱研究
过渡期新谱研究
钟翀
江南子城的形态变迁及其筑城史研究56
上海老城厢平面格局的中尺度长期变迁探析80
追寻“上海源”:江南聚落形态发生学背景下的老城厢长期演化分析106
伊莎贝拉·柏德的旅行生涯与在川旅行路线复原研究118
【硕士学位点】
尹玲玲
明代湖广地区重要水利史料
—— 万历《湖广总志·水利志》述评
清代湖北地区重要水利史料
—— 《楚北水利堤防纪要》述评
论我国古代对河流水文学与动力学的认识
—— 以长江武汉段江面人工干预洲港变迁事例为中心
明代所修“三峡工程”:川江石坝介绍
—— 基于《川江石坝志略》的讨论
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城镇水资源问题与水利工程建设
—— 以秭归归州地区为例
吴俊范
宋元以来太湖东部平原聚落形态的分化及驱动机制
河浜·墓地·桥梁: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的景观与乡土文化
城市区片地名的演化机制及其历史记忆功能
——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传统时期太湖流域的渔民及其生计
岳钦韬
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人口流动与交通事业的变迁
序言
【博士学位点】
钱杭
新谱研究导论
—— 意义·规模·方法
“文革”新谱研究
过渡期新谱研究
钟翀
江南子城的形态变迁及其筑城史研究56
上海老城厢平面格局的中尺度长期变迁探析80
追寻“上海源”:江南聚落形态发生学背景下的老城厢长期演化分析106
伊莎贝拉·柏德的旅行生涯与在川旅行路线复原研究118
【硕士学位点】
尹玲玲
明代湖广地区重要水利史料
—— 万历《湖广总志·水利志》述评
清代湖北地区重要水利史料
—— 《楚北水利堤防纪要》述评
论我国古代对河流水文学与动力学的认识
—— 以长江武汉段江面人工干预洲港变迁事例为中心
明代所修“三峡工程”:川江石坝介绍
—— 基于《川江石坝志略》的讨论
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城镇水资源问题与水利工程建设
—— 以秭归归州地区为例
吴俊范
宋元以来太湖东部平原聚落形态的分化及驱动机制
河浜·墓地·桥梁: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的景观与乡土文化
城市区片地名的演化机制及其历史记忆功能
——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传统时期太湖流域的渔民及其生计
岳钦韬
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人口流动与交通事业的变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