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9142334
内容简介
卷头语
本卷编辑适逢贾植芳先生逝世(2018年4月)十周年,我们组织纪念特辑,得到师友支持,搜集到贾植芳先生抗战时期的两篇长佚文,和20封改革开放之后的书信,丰富了相关史料。这批佚文和佚信都是没能来得及编进贾先生全集的文稿。尤其是书信,除了此前已出版的专题性辑录外,整体上可以说还没有开展过系统搜辑。本期刊载的10人20封书信,可见贾先生书信交往面之宽,散布在社会上的贾先生书信应该还有很多,本刊将长期征集。
承晓风女士惠稿,胡风日记也将在本期开始连载。胡风日记的整体情况,晓风在《〈胡风日记〉编辑说明》里已有详细说明,无需赘言。唯本刊以史料的发掘、整理、刊布为主要目标,但并非只重视史料,而毋宁说,是希望借助史料的发掘,使学术论作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多个专门领域的史料刊布上已有一定积累,其中一些引起学界重视,已成为新的学术讨论赖以展开的材料。尤其“七月派”和“胡风集团”文献这一块,是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希能引起更多关注。
本期的重头是三篇“复旦中文学科百年讲坛”稿件。2017年秋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百年庆典,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重头活动是李长声先生的专题讲座和赵京华先生的周氏兄弟系列讲座。两位先生都于日本之学深有造诣,李长声先生更是享有盛誉的当代“知日”散文大家,其关于“茶道与日本美意识”的讲座娓娓道来,于如数家珍的掌故史事和诗赋著述的吉光片羽中,道尽日本“茶道”兴盛和传承的历史过程,更充分揭示了“日本美意识”相对于中华传统美学意识刻意区分出自身,“剑走偏锋”发展起来的秘密,可谓深得前辈“知日”大家周作人的“闲话风”之旨趣,静心读来,有滋有味。赵京华先生留学一桥大学期间师从木山英雄先生深研周作人,归国后长期参与主持国家一级学会鲁迅研究会的日常工作,在周氏兄弟的研究上,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两篇讲稿,《政治国家与文化民族——周作人的思想抉择》和《学术共建与政治歧途——鲁迅与盐谷温关系考》,把周氏兄弟的研究放置在近代以来中/日以及东/西思想史交流碰撞和转换创生的背景上展开,所论严谨周密,堪称当前周氏兄弟研究的前沿论述,提请读者注意。
得益于“日本华文文学笔会”的领导层,尤其是姜建强会长的支持,我们组织了“日本华文文学小辑”。此小辑管窥蠡测,挂一漏万,对日本华文文学的现状做一展示,并梳理相关史料,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重要性,但由此体现本刊的一个关注面向,期望以此开端,会有更好的展开。
从本期开始,本刊正式成为半年刊,每年夏、冬季出刊,由执行主编分工负责,春夏卷侧重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与阐释、秋冬卷侧重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料与阐释,但分工不分家,在组稿和编刊上仍通力合作,冀能于提升本刊质量和效率有所助益。
本期执编: 张业松
本卷编辑适逢贾植芳先生逝世(2018年4月)十周年,我们组织纪念特辑,得到师友支持,搜集到贾植芳先生抗战时期的两篇长佚文,和20封改革开放之后的书信,丰富了相关史料。这批佚文和佚信都是没能来得及编进贾先生全集的文稿。尤其是书信,除了此前已出版的专题性辑录外,整体上可以说还没有开展过系统搜辑。本期刊载的10人20封书信,可见贾先生书信交往面之宽,散布在社会上的贾先生书信应该还有很多,本刊将长期征集。
承晓风女士惠稿,胡风日记也将在本期开始连载。胡风日记的整体情况,晓风在《〈胡风日记〉编辑说明》里已有详细说明,无需赘言。唯本刊以史料的发掘、整理、刊布为主要目标,但并非只重视史料,而毋宁说,是希望借助史料的发掘,使学术论作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多个专门领域的史料刊布上已有一定积累,其中一些引起学界重视,已成为新的学术讨论赖以展开的材料。尤其“七月派”和“胡风集团”文献这一块,是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希能引起更多关注。
本期的重头是三篇“复旦中文学科百年讲坛”稿件。2017年秋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百年庆典,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重头活动是李长声先生的专题讲座和赵京华先生的周氏兄弟系列讲座。两位先生都于日本之学深有造诣,李长声先生更是享有盛誉的当代“知日”散文大家,其关于“茶道与日本美意识”的讲座娓娓道来,于如数家珍的掌故史事和诗赋著述的吉光片羽中,道尽日本“茶道”兴盛和传承的历史过程,更充分揭示了“日本美意识”相对于中华传统美学意识刻意区分出自身,“剑走偏锋”发展起来的秘密,可谓深得前辈“知日”大家周作人的“闲话风”之旨趣,静心读来,有滋有味。赵京华先生留学一桥大学期间师从木山英雄先生深研周作人,归国后长期参与主持国家一级学会鲁迅研究会的日常工作,在周氏兄弟的研究上,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两篇讲稿,《政治国家与文化民族——周作人的思想抉择》和《学术共建与政治歧途——鲁迅与盐谷温关系考》,把周氏兄弟的研究放置在近代以来中/日以及东/西思想史交流碰撞和转换创生的背景上展开,所论严谨周密,堪称当前周氏兄弟研究的前沿论述,提请读者注意。
得益于“日本华文文学笔会”的领导层,尤其是姜建强会长的支持,我们组织了“日本华文文学小辑”。此小辑管窥蠡测,挂一漏万,对日本华文文学的现状做一展示,并梳理相关史料,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重要性,但由此体现本刊的一个关注面向,期望以此开端,会有更好的展开。
从本期开始,本刊正式成为半年刊,每年夏、冬季出刊,由执行主编分工负责,春夏卷侧重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与阐释、秋冬卷侧重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料与阐释,但分工不分家,在组稿和编刊上仍通力合作,冀能于提升本刊质量和效率有所助益。
本期执编: 张业松
目 录
目录
【特辑·纪念贾植芳先生】
贾植芳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
贾植芳佚文小辑 金传胜 金周详
贾植芳书信小辑 张业松 辑校
我读《贾植芳致胡风书札》的一些想法 许俊雅
不想写的回忆 孙宜学
追忆复旦第九宿舍里贾先生家的“小客厅” [韩]鲁贞银
贾植芳先生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廖伟杰 张业松
【论述】
复旦中文学科百年讲坛专题
政治国家与文化民族
——周作人的思想抉择 赵京华
学术共建与政治歧途
——鲁迅与盐谷温关系考 赵京华
茶道与日本美意识
——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李长声
日本华文文学小辑
李长声的随笔及其日本文学观初探 [日]王海蓝
研究川端学的一条新路——读张石《川端康成与中国易学》 姜建强
指向一个与我们观念有异的日本——读姜建强《岛国日本》 万景路
短评三篇 张石
遗落在“东洋”的文学陕军——亦夫论 陈庆妃
日本当代移民文学初探 [日]王海蓝
【文献】
《胡风日记》编辑说明 晓风
胡风日记 (1938.9.29—1941.4.27) 晓风 辑校
悼念江流先生 鄂复明
【访谈】
“文学翻译需要靠兴趣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荷兰青年汉学家郭玫媞女士访谈 易彬
【年谱】
李景慈年谱 陈言
【目录】
关于《说说唱唱》的介绍 罗兴萍
《说说唱唱》总目录 罗兴萍 辑
日本当代华人作家著作一览 [日]王海蓝 林祁
【特辑·纪念贾植芳先生】
贾植芳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
贾植芳佚文小辑 金传胜 金周详
贾植芳书信小辑 张业松 辑校
我读《贾植芳致胡风书札》的一些想法 许俊雅
不想写的回忆 孙宜学
追忆复旦第九宿舍里贾先生家的“小客厅” [韩]鲁贞银
贾植芳先生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廖伟杰 张业松
【论述】
复旦中文学科百年讲坛专题
政治国家与文化民族
——周作人的思想抉择 赵京华
学术共建与政治歧途
——鲁迅与盐谷温关系考 赵京华
茶道与日本美意识
——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李长声
日本华文文学小辑
李长声的随笔及其日本文学观初探 [日]王海蓝
研究川端学的一条新路——读张石《川端康成与中国易学》 姜建强
指向一个与我们观念有异的日本——读姜建强《岛国日本》 万景路
短评三篇 张石
遗落在“东洋”的文学陕军——亦夫论 陈庆妃
日本当代移民文学初探 [日]王海蓝
【文献】
《胡风日记》编辑说明 晓风
胡风日记 (1938.9.29—1941.4.27) 晓风 辑校
悼念江流先生 鄂复明
【访谈】
“文学翻译需要靠兴趣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荷兰青年汉学家郭玫媞女士访谈 易彬
【年谱】
李景慈年谱 陈言
【目录】
关于《说说唱唱》的介绍 罗兴萍
《说说唱唱》总目录 罗兴萍 辑
日本当代华人作家著作一览 [日]王海蓝 林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