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26465
引言
章 黑城残篇频回首——英法藏西夏文文献
节 西夏文文献的海外收藏和研究
第二节 英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献
第三节 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
第四节 英法出行的收获
第二章 雪域遗珍今日归——海外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
节 古藏文文献的海外收藏与研究
第二节 重要文书的专题研究
第三节 古藏文文献的价值与出版
第三章 东方瑰宝重现辉煌——俄藏黑水城艺术品
节 俄藏黑水城艺术品的收藏与研究
第二节 辉煌的黑水城艺术品
第三节 黑水城艺术品的价值与出版
第四章 丝路胡语诉盛衰——海外藏新疆中亚语言文献
节 德藏新疆中亚语言文献
第二节 法藏新疆中亚语言文献
第三节 英藏新疆中亚语言文献
第四节 俄藏新疆中亚语言文献与锡克沁艺术品
第五章 海外藏民族古文献文物的编纂出版
节 海外文献编纂的艰难历程
第二节 学界的无私帮助与前辈的殷切期望
第三节 “大国学”与海外藏民族古文献
后记
引言
一 民族古文献文物流失海外之学术伤心史
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文物考古获得殷墟甲骨、居延汉简和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等重大发现的时期。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打开,大约40000件写本、刻本和艺术品被发现。其中包括5世纪至11世纪的汉文写本和8世纪至9世纪的藏文写本,以及回鹘文、粟特文、龟兹文、于阗文、梵文、希伯来文写本等。涉及北朝、隋唐、五代、宋初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社会生活、科技、医药、历法、文学、艺术、音韵、民俗等几乎所有方面。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以及落后于西方的社会进程,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数万件珍贵的古代文献文物流落到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德国等。从此,中国学术精英就远涉重洋,开始了漫长的抄录、摄影、研究出版的历程。此中辛酸,诚为中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随着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文物的发现,出土文献文物的多样性已经极大地超越了传统文献学和佛、道等专题文献学确定的范畴。对这些大宗新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虽然敦煌、黑水城的文献文物发现已有百年左右,但是由于国人长期无法看到资料,对于国人来说它仍然是相对新颖的国际显学。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1893~1899年,英国霍恩雷在新疆收集藏品31批,其中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马继业收集18批。1900~1915年,斯坦因在中亚进行了三次考察。次于新疆和阗、尼雅,第二次于和阗、尼雅、楼兰、米兰、敦煌,均获得大量汉简,其中重要的收获是敦煌藏经洞文献24箱、6000多件,绢画等艺术品5箱;第三次在和阗、尼雅、楼兰、麻扎塔格考察,其间又获得敦煌藏经洞文献5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