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513560
《故园有此生》一书主要记录了秦森古建修复团队(以下简称为“秦森团队”)对五凤楼、古戏台等古建进行修复的详细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秦森团队的主要成员的访谈,将一群拥有高超技艺及匠人精神的老手工人有血有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下册分为“测绘实录”与“木雕图集”两部分,“测绘实录”部分将秦森团队对古建的测绘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收录了众多知名古建(如古民居、将军府、古戏台等)以及的测绘图片;“木雕图集”部分收录了许多木雕构件的图片,按木雕构件的主题与内容的不同将其分归类,并对其典故出处,寓意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文字介绍。
本书通过自述的方式,让受采访者直接与读者对话,让读者了解到活生生的手工艺人的音容笑貌,让更多人了解古建修复这一行业的生存现状,及其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意义,有利于为古建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测绘图片以及木雕图片,能够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古建的魅力。
《故园有此生》由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编著,以秦森企业三十年“古建活态保护”实践事业为写作对象,共分上下两卷,分别针对匠人生平访谈、古建构件研究、营造法式记录展开,试图*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建立完善的收藏档案,记录并总结修复工艺与维护经验,挖掘藏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希望通过对古建活态保护全过程的实践记录,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及经典文化的永恒魅力,同时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
序
章
古建旧貌
第二章
匠人匠道
测绘师程世忠
大木匠程武
大木匠罗根才
雕花匠历阳君
雕花匠历时标
砖雕匠江越强
石雕匠孙张仁
守护者秦同千
第三章
羽化新生
第四章
传承之路
品臻世界
目录(下卷)
札记
测绘实录
卷 单层古民居测绘
第二卷 五凤楼测绘
第三卷 将军府古建筑测绘
第四卷 双层古民居测绘
第五卷 官厅古建筑测绘
第六卷 古戏台测绘
木雕图集
植物卷
动物类
人物类
纹饰类
博古类
门窗类
跋
阮仪三
中国的历史建筑独具特色,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和精湛的艺术,并且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气候、物产各不相同又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因而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丰富多彩、内容繁盛,这是我们伟大祖国人民千万年来的独特创造,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些历史建筑中,那些著名的宫殿、庙宇和大型公共建筑,人们都知道它们的价值,又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一般能够得到保护和合理的管理;而各地的民居,却没有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近三十年来的大规模经济发展中,遭到了肆意的拆毁。国家的建设方针是“旧城改造”和“旧房改造”,就是拆掉旧房建新房。从表面上看旧房确实是年久失修,大多破败了,加上人口急剧增长,旧房居住条件恶化,使得老百姓都期盼着尽快拆掉老房住新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被无知地拆除了。专家们和媒体的呼吁,只能引起一些舆论的喧嚣,国家也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真正得到保护的只能是少数,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了,城镇和乡村也很多。据统计,全国每天正在消失六十到八十个村镇,已经消失了七十万个自然村落。可以想象这些村镇中存有许多有特色的、有价值的民居。这种情况也激起了不少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历史建筑的人士的忧虑和激情,他们是实干家、他们是行动派、他们是先行者,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力,他们就在拆旧建新的土地上收购了这些尚存有一定价值的老宅旧居,抢救了这些珍稀的历史建筑,使其免遭毁灭的厄运。这是一种侠肝义胆的公益心,这是一种珍爱优秀历史文化的爱国心,也是一种卓有见识的宽厚的胸襟。秦同千先生就是其中颇有作为的一位。
从狭义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原则上我是不赞同这种异地拆迁保护的做法,因为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离开了所在地区的环境,就会失去它的原真性。但是,在中国那种野蛮无序的拆迁现场,那种平庸的城市规划和规划设计的情况下,原地留存的条件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的。秦先生收购老宅的行为,也是一种无奈的抢救行为。尤为可贵的是秦先生没有任何功利的念头,他花了重金,专门聘请了大批能工巧匠精慎地原样地修复,使这些老宅重现它昔日的风采。
秦同千先生对每一幢老宅以及每一件老家具,都尽量研究它的原本状态与材质,寻找相同的材料与工艺,这对工匠就有要求。那种滥竽充数、糊弄拼凑的情况,绝不让其出现,这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务实不做虚假的态度,正是对当今社会上弥漫的恣意作假、粗制滥造的现象的批判。我去看过他的工场,也看过他修好的建筑,所以我的评价是有事实根据的。我说秦先生有胆识就是因为我看到他为人正直、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的古建筑修复为我们后代留下了珍贵的财富,有些东西现在用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了。我希望有更多像秦同千这样的企业家来关心我们伟大祖国留下的伟大的建筑艺术宝藏。多留一点东西下来,要让下一代也能享受祖国优秀建筑艺术的精华。
【跋】
跋
前龙美术馆执行馆长
黄剑
一
我是徽州歙县人,从小便居住在老房子里。这种老房子,便是今天作为皖南“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所谓徽州古民居。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重檐飞角、雕梁画栋、四水归堂、五岳朝天……等等一大堆说道,无非是说祖辈为自己和后人精心营建了十分“宜居”的家园。可是,我小时候的愿望之一便是要搬出这样的老房子。潮湿、昏暗、阴森,是直接的体会。每到黄梅天,天井四周便长满了青苔,水珠像冒汗一样从磨损得坑坑洼洼的石灰地面渗透出来,整幢房子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潮气;除了天井,只有几个比象棋盘还小的窗开向户外,房间本来就昏暗,再放上一架挂着老青花土布做帐幔的满顶雕花床,就更显逼仄了,还不时有蟑螂和臭虫从木质地板和隔墙中爬出来;不能忍受的还是那种阴森的氛围,由于房子建得早,子孙绵延,已成了“众屋”,好几户族人住在里面,有些老人去世了,房间就一直空着,还有活着的老人就把为自己身后事准备的棺材摆放在照壁后的柴草间或夹层的储物间里,每次踩着吱吱作响的楼梯上下楼,都提心吊胆,连滚带爬。记得上初中时,终于住进了新造的水泥房子,四四方方还贴着白瓷砖,南北通透还有大玻璃窗,心情那叫一个舒畅。
后来,镇子上开始大量拆除老房子。先是祠堂,原本有三座,总祠“叙伦堂”,分祠“澄明堂”和“三乐堂”。由于总祠用作小学校和卫生所,幸免于难,但两座分祠很快被夷为平地,原因是镇里的干部看上了这两个宅基地,想在上面盖自家的新房子。记得当时变卖拆下来的砖瓦石材和木料,价格极其低廉,为防止哄抢,抓阄决定归属。我父亲眼疾手快,抽中了争夺激烈的四根白果树大梁中的三根,此后二十年,我家所有的家具都是由这些白果树大料制作的。然后是拆民居,“先富起来”的人家把大房子里其他住户的产权买下,原址重建新居;那些卖出祖屋的,就到村落边缘新建住宅。那年头,凡是还住在老房子里的人,都觉着没面子。
有一座五进三天井的大宅叫“五间厅”,据说里面有六十间房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来就没有数清楚过。一个实心眼的家伙捉迷藏时躲得太死,我们半天没找到,叫来他爹,也用了两三个小时才找到已经睡着的儿子。“五间厅”原本有十几户住家,产权过于复杂,没有一家能拿下。后来大都造了新居搬走了,剩下的两户不敢再住,也搬走了。老房子怕无人居住打理,不到两年,就塌了一进,于是整体一拆了之。那时候,已经有古董贩子来收购古建筑上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了。“五间厅”大量雕刻的窗棂、门板、雀替、斗栱、枋檩、挂落、额枋、门楣等物件就这样被贩子们用三瓜两枣买走了。一些还没有来得及拆的老房子,也有人卸下这些部件卖钱。要知道,即便是在“文革”时期,除了祠堂,徽州人也不愿意毁掉自己家里的“四旧”,而是用泥灰糊住这些装饰性雕刻,使其躲过“浩劫”,但终还是没有躲过发展的“硬道理”。然后,就听说有香港和新加坡人来高价收购整栋的老房子,但我的老家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老房子可卖了。
在水泥房子里住了没几年,我就离开家乡读书了。学的是历史,百无一用,只能靠文字讨生活。本书写的便是徽州古代书画艺术,记得在序言中,我把明清时期的徽州称作整个东南经济文化圈的“后花园”,并感慨曾经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如今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村落屋舍、牌坊祠堂,满足外来的游人对所谓“徽州文化”的好奇,而对于那些并不伫立于地表的真正直指人心的“文化遗产”,却早已失去了阅读和传承的能力。我甚至怀疑,即便是把这些十不存一的劫余之物抬举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未必能改变其花果飘零的命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