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8160
《历史的现场》文辞流畅,据史写作,较为严谨。 可以看出作者热爱历史,并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本书从大众熟知的历史人物事件作为切入点,作者通过写作为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营造了一种现场,在有现场感的氛围中把这些人物事件串联起来, 好似在一个现场一个时空中,历史人物和事件也都鲜活和灵动起来了。这样的书写方式比较有吸引力。《历史的现场》通俗易懂,既有历史故事的趣味,也有史实的普及。
本书为读史随笔,所选题材是针对大家熟悉的内容作较为深入的解读,探寻历史烟雾下隐藏的真相;同时,以大历史的眼光,将同一类型的事情串联起来,比较之下,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魏晋风流,挥麈谈玄,那是历史上一个难得的自由的时期,形成这种自由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苏东坡、辛弃疾、陆游,都有志难伸,却因此在文学史上留下丰碑……
是什么能够真正作为中国人的印记,作为我们血液中永久流传的符号,让后世为之骄傲和自豪?去读历史,也许能知晓一二。
序:走进历史的现场(贾宝兰)
最酷烈的宫斗
刘秀和成语
马援与成语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竹林七贤之嵇康与山涛
竹林七贤之阮籍
“闻鸡起舞”的主角后来怎么样了?
“王谢风流”之“王”
“王谢风流”之“谢”
只差一步就可以做皇帝,他却放弃了
崔浩之死
苏 轼
辛弃疾
陆 游
靖康耻
亡国之君
那些“儿媳妇”
上下游对战争的影响
文人雅集
后 记
走进历史的现场(贾宝兰)
历史既似璀璨的星空,也如幽邃的黑洞,永远弥散着无穷无尽的魅惑。这一点,在中国人心目中尤甚。可以说,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那样,两千多年来,居庙堂之高者和处江湖之远者,各自都以一种庄敬感或者好奇心,以不同的路径记录、刻写着前人和时人的点点滴滴,这些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流淌不息、绵延至今的血脉。这本谈史小品(这是我对这部作品的定性)的作者李坤先生,不是史学界的新锐,更不是史学界的宿儒,而是一位来自西安基层法院的法官。他的生长、生活之地——八百里秦川、十三朝古都,曾经很长时间一直都是中华文明的中心,这个不须赘述了。我一直觉得,这片具有厚重历史沉淀和文化养蓄的土地上发育起来的人,都会长着一副具有沧桑历史感的面孔,这位敦厚的陕西汉子,就浑身洋溢着一种古淡、质朴的历史感。由一位具有历史感的陕西汉子来讲述历史,相信读者诸君会从中体会到一种鲜活的现场感。我一直认为 :好的历史作品,不应该是作者的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是致力于营造一种现场感,让读者身临其境,在其中凝视、沉思、咏叹、唏嘘。当然,这种现场感可能是孤寂的,也可能是喧嚣的,可能是沉郁的,也可能是冲撞的,这些都是历史的本色,
无需润色,更不必调色。现场感的营造自然是需要料作的,这种料作就是独特的史家文字。在这部小品中,作者以事件或者人物作为一个横截面,在这个横截面上融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开合起落,娓娓道来,游刃有余,展现了一个历史讲述者的成熟姿态。这种如叙家常、如数家珍的笔法,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历史是未有穷期的时空交织。我期待李坤先生能够继续在历史时空中穿梭逡巡,为我们带来更为生动而丰富的风景描摹与解读。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