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44954
《老滇缅路》为内维尔·布拉德利晚年口述的一部日记体回忆录,书中详细回顾了他与同伴在 1930 年 3 月至 4 月,利用休假时间,以徒步与骑骡的方式,行经从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八莫之间 30 多个县市村寨的过程,详细记载了沿途所见风景、民情以及亲历的各种趣事。文笔流畅,记叙翔实,且极富人文情怀。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
本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入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两个普通家庭就是战时中国的缩影,他们因修筑滇缅公路——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而发生命运的巨变;从而生动刻画了日军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抵抗的爱国精
神;更深刻缅怀了那些为建造滇缅公路而光荣牺牲的人们。
《滇缅公路》
本书是美国著名探险家尼克尔·史密斯在中国抗战时期驾车穿越滇缅公路的旅行纪实。1939年,史密斯从香港出发经河内、印度支那铁路到昆明,后到达腊戍,再沿滇缅公路返回。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亲眼所见滇缅公路沿途的风景、奇异的民俗风情,还特别记载了滇缅公路沿线的矿山、教堂、部落情景,并且搜集了当地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中国西部与滇缅公路》
本书记录了1941年丹尼尔以传教士的身份,只身穿越中国西部和滇缅公路的传奇历程。作者从河南出发,以步行、骑驴、乘车等方式,穿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终沿滇缅公路抵达缅甸;真实记录了沿途所历中国西部的地形地貌、民俗风情、战时场景和旅途险情,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呈现战时中国的民生百态。本书对今天探讨滇缅公路的军事价值和文化内涵仍有深远的意义。
《老滇缅路》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
《滇缅公路》
《中国西部与滇缅公路》
总 序
“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出版价值
当今一般公众对于滇缅公路的历史认知,与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远远不相称。实际上,将滇缅公路比作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精神长城”也不为过,它的精神资源在当下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仍将焕发强大的内驱力。如何更深一步地挖掘滇缅公路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公众的认知视野,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众所周知,在时代局限性所带来的观念束缚之外,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最大的困难在于史料匮乏。关于滇缅公路的历史叙事不仅缺乏一部“史记”,甚至连构成其基础的原始材料也为数寥寥。但是,近年来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许多有志之士从海外发现并搜集到很多湮没已久的原始材料,如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拷贝回国的“二战”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这些由外国机构记录的中国历史,已经被媒体界定为“国家记忆”,并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路径,即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均有外国人参与记录,而这些记录不仅丰富翔实,且很多仍处于尘封状态,有待国内有识之士予以搜寻探掘。将其命名为“国家记忆”虽有几分“僭越”意味,但“中国的事被外国人记录”这一状况,却是在彼时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国情国力因素下的客观现实。
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探掘的初步成果。其历史背景是,在1937年至1938年修筑、开通滇缅公路,至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滇西切断滇缅公路期间,许多国外机构注意到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纷纷派记者、外交官、传教士、探险家等前来了解情况,回国后写作并出版了一批纪实性作品。这些不约而同前来“探路”的人士及其著述,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彼时滇缅公路修筑、运营,及沿线区域的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等内容,有的还配有历史照片和插图,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同时期囿于抗战时期的种种困难条件,中国国内机构反倒难以进行类似的工作。
这些外国人所写的滇缅公路亲历记在国外出版后,因为国外读者对中国关注度有限,且这些作品多数并非所谓“名著”,所以未能进入中国视野而被翻译引进,于是长久地尘封在了国外的图书馆和旧书架上,以至于多年之后,国人不知道曾有过这样的记述。现在,它们被陆续寻找并发掘出来,汇集成为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其价值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彼时的“国家记忆”提供了新鲜“增量”,对于国内读者则属于“你所不知道的滇缅公路”,填补了滇缅公路这一重要历史题材的史料空白,这一拓荒式的贡献在当下是极为稀缺和难得的。其次,这些由外国人在第一时间予以记述的历史,为国内读者提供了一个“他方”视角,带有国际性、客观性、陌生化色彩,与因当时困难条件所造成的国内的忽视和此后几十年后的淡忘形成反差,对于今日读者重返历史现场、以彼时的国际视野来观照滇缅公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乏以它山之石攻玉,开辟新视窗、“补习”历史课而达知往鉴来之效。再次,近年来滇缅公路所在的云南省因地方经济发展驱动,极为重视发掘滇缅公路这一本土文化历史资源,目前有种种将滇缅公路题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构想,却因资料匮乏而难以深入推进。而这套丛书所记载的彼时滇缅公路沿线的地方史志细节,对于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与拓展,无疑是久旱逢雨、雪中送炭。同时这种“地方性”题材的系统、深度挖掘,在图书出版界也属于已引起相当关注却难以操作的情况,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在这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套丛书的作者均为当时中国同盟国美英人士,写作、出版时间多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因此书中政治倾向均为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基调,对彼时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内政表示尊重,故丛书总体上为中国抗战的“背书”“站台”之作。
最后,祝愿“亲历滇缅公路”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国家记忆,带领广大读者重返历史现场,重新认知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让滇缅公路——这座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长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出它永不磨灭、光辉璀璨的精神价值!
军事历史研究学者 余戈
2018年5月
我们出发的时候,月亮还悬在半空,天边曙光初现。夜里下了厚厚的霜,此刻行走在山谷里,依然寒气彻骨。
道路缓缓上升,通往高处。在晨曦中,我们回望脚下的山谷,如同一幅三色水彩画——草木碧绿,稻谷金黄,再加上桃花那梦幻般的粉红。
路越来越陡峭蜿蜒,我们经过几座小山村,见到许多附近的妇女正赶往寺庙。
原来今天是观音庙会,“观音”是位慈悲的女菩萨。
女人们全都盛装打扮,穿上了色彩最鲜艳的衣裤。她们把乌黑亮丽的长发向上梳起,盘成呆板的“茶壶把”形状,然后戴上绣满华丽图案的发带(实为帽子),发带上还别着玉兰花。她们脸上抹了雪白的粉,点了嘴唇,打了胭脂,画了眼线,还描了眉。去到庙里,她们会先上香,祈求菩萨保佑幸福安康,然后求签,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这是一场盛会,但不少小脚女人步履蹒跚,一路走得十分辛苦。裹小脚是为了束缚女性。看着她们在陡峭的山路上蹒跚而行,真令人揪心。
可怜这些被误导的女人们承受了多少苦难啊!我们真心为她们感到难过!
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大约 5 岁到 8 岁间,在所有小女孩应该自由自在奔跑玩耍的年纪,裹脚就开始了。裹脚用的是一种结实的白色棉布条,约 3 英寸宽 6 英尺长。大人用这种布条把小孩的脚包裹起来,四只小脚趾弯向脚掌,使脚面变得窄一些。布条每天都会收紧一些,过程非常痛苦。小孩子还要不停地走动,保持脚部的血液循环。一年之后,大拇指也被弯向脚跟,让脚变得更短——如果有可能,会短至 3 寸——如此操作的结果是,脚面与腿不能形成直角,脚背的骨头长成了弓形。腿和脚的功能都会退化,皮肤也会萎缩,且常常会发展至化脓或组织坏死。据估计,十分之一的小女孩因为裹脚而丧命。
没有人能说清这项疯狂而致命的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据说,源于1000年或1500年前一位皇帝的妃嫔。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在 1664 年曾下令禁止女子裹足,但没过几年,禁令又被撤销了。
想象一下,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了裹脚这件惨烈的事,花费了多少无妄的时间和精力,更别提它造成的种种伤痛了。想一想,倘若这些宝贵的时间精力,能被用于治疗残障和疾病该多好!我们从中至少能吸取一点教训:如果双脚会因束缚而畸形,那么,显然也能依靠科学的治疗来确保其健康生长。当然,后者正在迅猛发展。
在这条悲凉的朝拜路上,最令人心碎的是一对母女。其中的年轻女子,每走三步,就跪下来磕一个头。
我们与她交谈过。她们还要走好几里路。三步一叩首……三步一叩首……她就这样走啊走。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是什么支撑着她走完这条路?可能是她希望驱赶家里的恶魔……
这个世界上,有决心和毅力的女孩子成千上万,但决心和毅力应该用来做正确的事情。这里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我们要把美、快乐和希望带给这里受苦的女人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