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652778
内容简介
“云庐”取自吕舜祥名云彪中的“云”字,以“云”字命室名为“云庐”,吕舜祥称“一·二八役,邑遭沦陷,蛰乡达二月余,为解苦闷,埋头书室,由朝斯夕斯而名曰云庐室,平日写作,具以室名”(《国难苦度记·序》)。《云庐丛刊》是其系列著作的名称。今存世的《云庐丛刊》,包括《国难苦度记》《蓼莪抱痛录》《嘉定枪篱头吕氏族谱》《嘉定的竹刻》《嘉定人民抗清斗争》《嘉定疁东志》《宋明清四大对外名将》《苏松太会党起义》《石童子》《严家兵》《驰名国际的黄草织品》《海运创始者张瑄》《清代大学问家钱大昕》《云庐稿目》《大西南观感》《国难痛痕》,共十六种。抗战流亡时期,吕舜祥撰有《国难苦度记》《蓼莪抱痛录》,一九四八年以“云庐丛刊”为名印行。一九四九年后,他又陆续撰成其余十四种著作,均自费请人油印,分送亲友及有关单位,当时印数就较少,今已不易见到。《云庐丛刊》绝大多数为嘉定地方史志类著作,内容长短不一,以嘉定的地方风物、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主,也有少量作者的亲历亲闻。其中《嘉定疁东志》系与武嘏纯合著,已于二〇〇四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其余均未正式出版。此外,吕舜祥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著作,未列入《云庐丛刊》,其中有的系稿本,藏于有关机构及私人手中,此次未能璧全,殊为遗憾。
目 录
总目录
序(刘海涛)
云庐丛刊之一:国难苦度记
云庐丛刊之二:蓼莪抱痛录
云庐丛刊之三:嘉定枪篱头吕氏族谱
云庐丛刊之四:嘉定的竹刻
云庐丛刊之五:嘉定人民抗清斗争
云庐丛刊之六:嘉定疁东志(存目)
云庐丛刊之七:宋明清四大对外名将
云庐丛刊之八:苏松太会党起义
云庐丛刊之九:石童子
云庐丛刊之十:严家兵
云庐丛刊之十一:驰名国际的黄草织品
云庐丛刊之十二:海运创始者张瑄
云庐丛刊之十三:清代大学问家钱大昕
云庐丛刊之十四:云庐稿目
云庐丛刊之十五:大西南观感
云庐丛刊之十六:国难痛痕
云庐丛刊之补遗:独具风格的黄家花园
后记:吕舜祥先生其人其事(陈文华)
序(刘海涛)
云庐丛刊之一:国难苦度记
云庐丛刊之二:蓼莪抱痛录
云庐丛刊之三:嘉定枪篱头吕氏族谱
云庐丛刊之四:嘉定的竹刻
云庐丛刊之五:嘉定人民抗清斗争
云庐丛刊之六:嘉定疁东志(存目)
云庐丛刊之七:宋明清四大对外名将
云庐丛刊之八:苏松太会党起义
云庐丛刊之九:石童子
云庐丛刊之十:严家兵
云庐丛刊之十一:驰名国际的黄草织品
云庐丛刊之十二:海运创始者张瑄
云庐丛刊之十三:清代大学问家钱大昕
云庐丛刊之十四:云庐稿目
云庐丛刊之十五:大西南观感
云庐丛刊之十六:国难痛痕
云庐丛刊之补遗:独具风格的黄家花园
后记:吕舜祥先生其人其事(陈文华)
前 言
“宋嘉定十年,知府赵彦橚、提刑王棐谓与昆山相距辽远,奏割县东安亭、春申、临江、平乐、醋塘凡五乡二十七都,置都于练祁市,纪之以年,故云嘉定。”现存部嘉定地方志《练川图记》中如是记载了嘉定的诞生。
在随后的八百年世纪交替中,嘉定文风鼎盛,代有才人,成为吴文化重镇。据统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嘉定曾出过两千多名文人学者,共著书四千六百余种,明清之际,还出现了嘉定四先生、侯黄双忠烈、钱王两巨擘等文化巨匠,练水风雅,绵延不绝,形成了历时四百余年之久的“嘉定文派”,自明代中叶直至民国年间,覆盖本县,浸淫吴下,传响江南以至其他许多地区,“美教化,移风俗”成为嘉定人民普遍追求的理想境界,塑造了乡人的灵魂和信念,影响了民风与民俗,教化嘉定逐步形成了崇文好学、刚毅善良和开放大气的风尚。近代,嘉定更是涌现出遍及实业、外交、书画界的诸多杰出人才,如顾维钧,胡厥文、吴蕴初等,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走向。这是嘉定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是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
吕舜祥名云彪,舜祥为其字,以字行,世居嘉定县曹王乡华东村吕家宅,一生横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见证了近代中国数十年的风云变幻。民国时期,曾任嘉定教育会主席、嘉定县立初级中学教导主任,创办《嘉定新声》。一九四九年后,任嘉定一中老师,曾先后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一九六一年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爱国报人,更是饱经忧患、极具家国情怀的地方史专家,致力于改进教育的同时研究家乡历史,宣传抗日救国,研究和撰写了大量嘉定地方史文献,著述等身,被喻为县内自学成才的典范。研究吕舜祥的一生及其著作,对于研究嘉定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对于挖掘嘉定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都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由于经济困难,吕舜祥先生在解放前出版的教育类和历史类著作大多为油印本,散失大半,现存史料则编为《云庐丛刊》,计有一十六辑,内容涉及历史人物、历史战争、嘉定民俗、海运、科举、地理、特产等,洋洋大观,数十万字。一九五六年,嘉定筹设博物馆,吕舜祥先生利用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德高望重的人脉资源,四处游说,竭力赞助,其后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筹备,他也积极参加了征集工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云庐丛刊》系列中不少文字是嘉定近百年苦难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极其珍贵的手史料,对于后人弘扬嘉定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嘉定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塑造“教化嘉定”的新形象,有重大意义,因此,整理和出版《云庐丛刊》系列,是文化参与现代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区政协文史委对嘉定八百年华诞的重要献礼。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气质和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嘉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和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是我辈不可推却的光荣职责。根据二〇一七年全国政协文史会议精神,嘉定区政协文史委结合实际情况,重视史料征集,积极探索文史资料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致力于使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次《云庐丛刊》的编撰整理中,区政协文史委的学者们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整理和校对这套丛书奉献才智和心力。嘉定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先生积极策划,并大力提供人力和文化资源;年过七旬的地方史专家陶继明老师四处奔波,征集史料;文史工作者陈文华老师持续数年辛勤整理校对,还有一批学养精深的文人学者提供了诸多技术支持与资源帮助,令人感动,在此一并深表谢忱。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新老嘉定人加入到文史工作中,以嘉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地域文化,让世人读懂嘉定的前世今生,让嘉定走出嘉定,走向世界。
我们期待着专家和读者的批评和指正,同时我们更热切地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研究嘉定历史,传承嘉定文化,进一步构建与充实嘉定的文化内涵,展现嘉定文化的恢宏气象与时代意义。
在随后的八百年世纪交替中,嘉定文风鼎盛,代有才人,成为吴文化重镇。据统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嘉定曾出过两千多名文人学者,共著书四千六百余种,明清之际,还出现了嘉定四先生、侯黄双忠烈、钱王两巨擘等文化巨匠,练水风雅,绵延不绝,形成了历时四百余年之久的“嘉定文派”,自明代中叶直至民国年间,覆盖本县,浸淫吴下,传响江南以至其他许多地区,“美教化,移风俗”成为嘉定人民普遍追求的理想境界,塑造了乡人的灵魂和信念,影响了民风与民俗,教化嘉定逐步形成了崇文好学、刚毅善良和开放大气的风尚。近代,嘉定更是涌现出遍及实业、外交、书画界的诸多杰出人才,如顾维钧,胡厥文、吴蕴初等,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走向。这是嘉定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是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
吕舜祥名云彪,舜祥为其字,以字行,世居嘉定县曹王乡华东村吕家宅,一生横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见证了近代中国数十年的风云变幻。民国时期,曾任嘉定教育会主席、嘉定县立初级中学教导主任,创办《嘉定新声》。一九四九年后,任嘉定一中老师,曾先后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一九六一年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爱国报人,更是饱经忧患、极具家国情怀的地方史专家,致力于改进教育的同时研究家乡历史,宣传抗日救国,研究和撰写了大量嘉定地方史文献,著述等身,被喻为县内自学成才的典范。研究吕舜祥的一生及其著作,对于研究嘉定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对于挖掘嘉定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都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由于经济困难,吕舜祥先生在解放前出版的教育类和历史类著作大多为油印本,散失大半,现存史料则编为《云庐丛刊》,计有一十六辑,内容涉及历史人物、历史战争、嘉定民俗、海运、科举、地理、特产等,洋洋大观,数十万字。一九五六年,嘉定筹设博物馆,吕舜祥先生利用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德高望重的人脉资源,四处游说,竭力赞助,其后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筹备,他也积极参加了征集工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云庐丛刊》系列中不少文字是嘉定近百年苦难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极其珍贵的手史料,对于后人弘扬嘉定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嘉定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塑造“教化嘉定”的新形象,有重大意义,因此,整理和出版《云庐丛刊》系列,是文化参与现代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区政协文史委对嘉定八百年华诞的重要献礼。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气质和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嘉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和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是我辈不可推却的光荣职责。根据二〇一七年全国政协文史会议精神,嘉定区政协文史委结合实际情况,重视史料征集,积极探索文史资料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致力于使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次《云庐丛刊》的编撰整理中,区政协文史委的学者们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整理和校对这套丛书奉献才智和心力。嘉定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先生积极策划,并大力提供人力和文化资源;年过七旬的地方史专家陶继明老师四处奔波,征集史料;文史工作者陈文华老师持续数年辛勤整理校对,还有一批学养精深的文人学者提供了诸多技术支持与资源帮助,令人感动,在此一并深表谢忱。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新老嘉定人加入到文史工作中,以嘉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地域文化,让世人读懂嘉定的前世今生,让嘉定走出嘉定,走向世界。
我们期待着专家和读者的批评和指正,同时我们更热切地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研究嘉定历史,传承嘉定文化,进一步构建与充实嘉定的文化内涵,展现嘉定文化的恢宏气象与时代意义。
刘海涛
二〇一八年仲夏于练水东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