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133090
编辑推荐
入选第10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北京晨报》2015年*值得期待的12本图书之一!
南京先锋书店2014先锋年度荐书!
《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月度好书榜!
新华网 “新华好书榜”!
荣获2014年苏版好书!
马伯庸诚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
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使他在这部拓荒性著作的撰写中左右呼应、水到渠成。
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书的*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勾画出中国环境史的“一幅总图”;第二部分选择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的个案,用“特写镜头”对“总图”进行细化和强化,具有浓厚的经济-社会史色彩;第三部分以“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三章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的环境观念、情感、知识和“天人感应”思想及其影响,给出了如何理解中国环境史的一种文化视角。
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使他在这部拓荒性著作的撰写中左右呼应、水到渠成。
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书的*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勾画出中国环境史的“一幅总图”;第二部分选择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的个案,用“特写镜头”对“总图”进行细化和强化,具有浓厚的经济-社会史色彩;第三部分以“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三章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的环境观念、情感、知识和“天人感应”思想及其影响,给出了如何理解中国环境史的一种文化视角。
目 录
图示
致谢
许可声明
凡例
序言
中译文序言
模式
第一章: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
第二章: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
第三章:森林滥伐概览
第四章: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
第五章: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
第六章: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
特例
第七章: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
第八章:中国人在贵州地方的拓殖
第九章:遵化人长寿之谜
观念
第十章:大自然的启示
第十一章:科学与万物生灵
第十二章: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
结束语
译后记
参考书目
索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