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2841
第二天: 1980.6.20
第三天: 1980.6.22
第四天: 1980.6.23
第五天: 1980.6.24
第六天: 1980.6.25
第七天: 1980.6.26
第八天: 1980.6.27
第九天: 1980.6.28
第十天: 1980.6.29
第十一天: 1980.6.30
第十二天: 1980.7.2
第十三天: 1980.7.5
附录
一九五三年我犯错误的始末: 一九七六年补述梁漱溟
梁培恕致林琪的信
索引
跋: 一点回忆及补充伍贻业
后记: 致谢林琪
自序
一
本书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当时我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历史系攻读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博士。我的兴趣主要是上半世纪知识分子对乡下的认识,因而选的论文题目是“梁漱溟及民粹主义的选择在中国”(Liang Shuming and the Populist Alternative in China)。对梁漱溟先生的著作研究得越深入,越觉得他的思想有意义,但没想到我能有机会到中国大陆去作研究,更不用说能见到梁先生本人。正好1979年中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同一年,南京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签订互换交流学者的协议。那年秋天,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中国学习研究的美国学者之一,来到南京。
1979年与现在不同,学术界对梁漱溟先生思想并不熟悉,不过大部分学者通过两年前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知道毛泽东批评过梁漱溟先生。我们来南京大学的这批美国研究生都被安排了指导教师,而南大历史系教授当中只有伍贻业教授对我的研究题目感兴趣。伍教授有儒学研究背景,又曾在收藏有民国时期材料的档案馆工作过,兴趣和经验比较广,也愿意帮助我学习。我到了南大以后,还不知道是否能去拜访梁漱溟先生。1980年4月中旬,南京大学外办开始联系梁先生的单位——中国政协,没有结果。5月底,我直接给梁先生写信。6月8日,梁先生回信,欢迎我到北京去看他。参看《梁漱溟全集》卷八,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二
伍教授和我1980年6月18日到达北京,第二天去向中国政协办公室的李数女士报到。王芸生先生的追悼大会恰好也是6月19日在政协礼堂前厅举行参看梁漱溟字条,“缘虑,1980.6.28 B”。,而我们当天临走的时候追悼会正好结束。李数看见梁先生从礼堂出来,介绍我们双方认识。没想到,梁漱溟先生当下很随意地要我们乘坐他的小车随他回家。这样,我们第一次来到梁先生的住地——北京木樨地22楼5门9层17号,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第二天上午八点钟我和伍教授再去,之后的两个多星期,几乎每天早上去梁先生家访谈,一共十三次。
第二天谈话快结束时,我们问梁先生可不可以将每次的谈话内容录音记录下来。梁先生前一天随意地请我们随他回家,此刻又欣然同意录音。当时中国刚开放不久,跟其他中国人正式相处时,我经常会感觉他们有一点犹豫。梁先生一点都不是。恰好相反,和梁先生谈话十分自然,似乎没有不可以问的问题。这样子从第三天开始,每天早上去木樨地录音两个小时左右的访谈。
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访问梁先生的外国人,但这不是第一次有外国人访问梁先生。例如,1932年4月4日哈佛大学哲学系的William Hocking教授有一次在北京采访过梁漱溟先生。Hocking留下的笔记描写梁先生说话的声音非常低,以致茶馆的服务员需踮着脚走路。
Hocking, William Ernest. “Monday, April 4, 1932. Afternoon. Peiping”[礼拜一,1932年,四月,四日。下午。北平]。用打字机打印的梁漱溟访问记。1932年4月4日。 William Ernest Hocking档案,92m71,第49盒,Houghton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半世纪以后,梁先生仍然低声说话。结果是录音带有的部分听不清。不过正如Hocking所说,梁先生说话说得很慢,有时会停顿一下,同时也说得非常清楚,完全是标准的普通话。我当时在中国学习还不到九个月,不过听懂梁先生的话不成问题。
Hocking记录梁先生紧跟着他自己的思路,不跟着Hocking转换话题。我们的访问也是这样。我本来告诉梁先生要谈三个大题目: 乡村建设的思想、儒家思想和佛教。谈话基本上都在这大范围以内。梁先生说什么经常好像有所准备,说法不异于其他时间讨论同样的题目。他叙述自己过去的思想和事情时喜欢按时间顺序讲。有一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两次,第二次的说法与第一次基本上相同。梁先生好像特别愿意讨论佛教。我们也没想到梁先生会主动地要说清楚1953年毛泽东批判他的背景和经过。
……
第一天
1980.6.19
[此日没有录音,以下是根据两个人的现场记录而写成的。]
去北京大学教书
梁漱溟说[袁世凯称帝]设立政事堂,取消段内阁。段祺瑞这个人很好,他离开了北京城去西山住了。袁失败又恢复段内阁、总理府,要张耀曾做司法总长。倒袁成功是依靠了西南方面的势力,云南、广西……张耀曾就是代表了西南派的力量。张耀曾的父亲是张门的第十二个儿子,梁的外祖父是张门的长子,因此张耀曾算是梁的远房堂舅。但张耀曾最喜欢的还是梁这个外甥。张要梁做他的秘书,因为张要同西南方面联络,梁便掌握起草文书和机要文件,有一本密码。工作很忙,经常要忙到深夜。张有四个秘书,沈钧儒
沈钧儒(1875—1963),浙江嘉兴人。1917年3月任司法部秘书。年龄最大,好像是四十二岁,长梁十八岁。后来,张耀曾不做司法总长了,梁才能在推迟一年后,到北大哲学系教书。
梁当讲师,每周讲两个小时,最长不超过三个小时。开始讲印度哲学,后来也讲儒家哲学。朱自清、冯友兰,还有孙本文、顾颉刚,都是梁在北大教哲学时的第一批学生。谭平山(鸣谦)也是,他大梁五岁。系主任是陈百年。1924年,梁辞去北大教职。
杨怀中(昌济)先生[杨开慧父亲]是哲学系教授。教西洋伦理学史。此人“奇笨”第一天和第二天访谈稿凡是有引号的地方,都是两个人一个字一个字记下来的梁漱溟当时说的话。,呆板,“大舌头”,但意志坚强,刚毅。章士钊和杨是好朋友,两人一道去日本,又去英国留学,杨[当时]住地安门豆腐池胡同。还有王昆仑也是北大学生。
为什么不批孔
1974年政协要求梁参加批孔,梁拒绝了。梁说:“批孔也许政治上有他的必要,我不懂,我不会公开反对。但我要保持我的不同的意见。共产党内党章有一条可以保留意见。党外也应该如此。但我不公开地谈反对的话。”每周政协有小组学习,梁参加的是无党派小组。政协召开五组联会批判梁为什么不批孔。梁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第九》。
梁至今还保留冯友兰先生留美时写给梁的信件。
第二天
第二天
1980.6.20
[此日没有录音,以下是根据两个人的现场记录而写成的。]
《中国文化要义》的出版
梁漱溟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冲突时]他在四川,在写《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开明书店要梁书稿,梁把此书十四章中的十三章都交给开明,书中有梁对中国社会有无阶级的分析,当时共产党要成功的局势已经明朗,上海开明不出版。后来,这本书由成都路明书店出版,印了二千到三千册,给梁十分之一的书。
早期政治活动
梁说他是城市人。从曾祖三代起都在清朝做官,从广西到北京,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父亲即梁济先生。梁济(1858—1918),字巨川,一字孟匡,祖籍广西桂林。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等职。和父亲的朋友彭翼仲彭翼仲(1864—1921),名诒孙,字翼仲,祖籍江苏长洲县。清末民初著名报人、社会活动家。是爱国维新分子,梁从小受父亲和彭的影响。彭在北京办了第一家报纸。当时尚没有新式学堂,彭又办了蒙养学堂,性质像西方的小学校(学校的名字来自《易经》里的“蒙以养正”)。家父与彭爱国思想大致相当。美国颁布禁止华工法,彭组织市民上街抵制美货,带学生进商店向老板讲,梁也跟着上街。这在中国是新的一种运动。当时大家的理想是英国式的宪政。清朝晚期搞预备立宪,地方设諮议局,中央有资政院。梁去旁听,那时开会在下面,旁听在上面[楼上]。当时梁十七八岁。上中学的时候,同学当中,梁和甄亮甫最热心支持改革,要开国会,不满意资政院。
汪精卫是革命党人,他同一位四川姓黄的筹划刺杀摄政王(宣统的父亲),夜间在摄政王第二天要抵达的路口埋炸弹,被捕,清政府没有杀他,袁世凯南北议和时放汪出来,要汪和南方谈判。汪出狱便组织了京津同盟会。梁和甄都参加了。还有一位李石曾也参加了。李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另外是吴稚晖、蔡元培、张静江)。还有魏宸祖,此人做过国务院秘书长、驻外大使,也参加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