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9228
内容简介
《因缘居别集(套装上下册)/罗宗强文集》收入罗宗强先生历年撰写的论文、札记、书序、书评等五十余篇,内容涉及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文学思想研究、士人心态研究、《庄子》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等等,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了解罗宗强先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目 录
上册:
我的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
关于士人心态研究
嵇康的心态及其人生悲剧
论阮籍的心态
我们如何进入历史
目的、态度、方法
——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
诗的人文传统问题
——关于选诗和解诗的一些问题
古文论研究杂识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说“气韵”与“神韵
从思维形式看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特点
——对“象外之象”说的一种考察
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个旁观者和他的文学观
——读《抱朴子外篇》随记
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
自然范型:李白的人格特征
也谈李白与《长短经》
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新乐府运动”种种
我的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
关于士人心态研究
嵇康的心态及其人生悲剧
论阮籍的心态
我们如何进入历史
目的、态度、方法
——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
诗的人文传统问题
——关于选诗和解诗的一些问题
古文论研究杂识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说“气韵”与“神韵
从思维形式看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特点
——对“象外之象”说的一种考察
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个旁观者和他的文学观
——读《抱朴子外篇》随记
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
自然范型:李白的人格特征
也谈李白与《长短经》
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新乐府运动”种种
下册:
读《庄》疑思录
——有关庄子文艺思想问题的片断思考
从庄子的“坐忘”到唐人的炼神服气
唐人对《庄子》思想的解读
《庄子·齐物论》的一些问题
从《庄子·逍遥游》的注释谈经典的解读
袁宏道《广庄》与郭象《庄子注》之关系
读袁小修《导庄·齐物论》手记
刘勰文学思想的主要倾向
《文心雕龙》的成书和刘勰的知识积累
——读《文心雕龙》续记
我国古代文体定名的若干问题
寻源、辨体与文体研究的目的
——读书手记
从雅化到俗化
——东晋和明代后期江南士风研究札记
试析明代后期文学思想的世俗化倾向
——读书手记
明代文学思想个案研究的整体观照
明代文学的两种抒情说
事件与人物
——从王阳明说起
读《沧溟先生集》手记
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序
邓国光《(文心雕龙)文理研究》序
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序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序
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序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序
雍繁星论文《理学与文学》序
孙学堂《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贞与十六世纪文学思想》序
李碹《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序
郭笃士先生《草庐联话》序
《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罗宗强卷》序
读书忆旧
——读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稿》
我们非常需要不尚空谈的书
——读蒋寅《大历诗风》札记
老人不再耳提面命
——读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一部实实在在的文学史
——读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
李白研究的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读周勋初《诗仙李白之谜》
舍易就难舍热就冷
——谈傅璇琮《唐诗学论稿》
忆吴精理
忆陈文希先生
免费在线读
《因缘居别集(上册)/罗宗强文集》:
十余年来国内研究士人心态的论文和专著不少。有的是研究一个时代的士人心态,有的是研究某一位作家的心态与他的作品的关系。我以为,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研究文学的人来说,不是没有好处的。即使说它是一个不好的方法,也至少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有的朋友说,研究心态史,没有一个共同的构架,无法对话。因此他认为,这些年的心态史研究把问题都搞乱了。我不这样看。因此我想来说对士人心态研究的一些看法。
心态史研究的先驱者虽然曾经努力想为心态史一词下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义,但他们始终未能做到。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涵盖面极广,一直是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给出一个界定。先驱者们的研究主要是一般群众的普遍心态,比如,集体无意识,或者说集体潜意识,研究此一类的集体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方法最主要的是打通科际关系。
我想,我们这十余年来的士人心态研究与心态史先驱们的心态史研究是有区别的。我们研究的是士人这一特殊群落,而不是一般民众。为什么要研究这一特殊群落,因为我们是为了研究古代文学,而我国古代的文学,主要是士人文学。我们常说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生存状态等等)影响文学创作,但是那是如何影响的?这些影响,我看就是通过士人内心的活动,他当时的精神风貌在起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土人心态是社会环境与文学作品的中介。一篇作品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其时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对于我们理解作品,会是有帮助的。我举一个例子,明代的胡应麟论明初诗坛,说有吴派、闽派、越派、粤派、江右诗派。但是有一个现象让人深思,就是这不同诗派的人到了朝廷任职,一写到朝廷,诗风就变了。杨基、吴伯宗来自吴中,林鸿来自闽,魏观来自越,但是他们写到朝廷的诗,都一样的雍容典雅。这怎么解释呢?就是因为心境变了。这种心境的变化,与其时土人被起用的心情有关,与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初期的环境有关。我们已经注意到研究地域文化对作者创作的影响,但是人是流动的,环境变了,命运变了,心境变了,他的作品的气质、味道可能也就变了。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心境,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而这不同的想法就会反映到作品中来。要更为确切地研究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不研究作家环境的变化对心境的影响,恐怕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已经十余年没有研究唐代文学了。这十余年,主要是做着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的工作。傅先生要我来说说关于士人心态研究的问题,我就来极其简单地说一点研究明代后期土人心态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研究明代后期的士人心态,是研究不同士人群落的群体心态趋向,他们相似的人生态度、价值标准、精神风貌和感情世界。比如说,对待同一个问题,他们是什么态度,是怎么想的。明代后期土人的分化,比唐代复杂得多。政局的变化对于士人心态的影响是深刻的。古代士人,出仕入仕,对于入仕的那部分士人,朝廷的一切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
十余年来国内研究士人心态的论文和专著不少。有的是研究一个时代的士人心态,有的是研究某一位作家的心态与他的作品的关系。我以为,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研究文学的人来说,不是没有好处的。即使说它是一个不好的方法,也至少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有的朋友说,研究心态史,没有一个共同的构架,无法对话。因此他认为,这些年的心态史研究把问题都搞乱了。我不这样看。因此我想来说对士人心态研究的一些看法。
心态史研究的先驱者虽然曾经努力想为心态史一词下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义,但他们始终未能做到。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涵盖面极广,一直是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给出一个界定。先驱者们的研究主要是一般群众的普遍心态,比如,集体无意识,或者说集体潜意识,研究此一类的集体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方法最主要的是打通科际关系。
我想,我们这十余年来的士人心态研究与心态史先驱们的心态史研究是有区别的。我们研究的是士人这一特殊群落,而不是一般民众。为什么要研究这一特殊群落,因为我们是为了研究古代文学,而我国古代的文学,主要是士人文学。我们常说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生存状态等等)影响文学创作,但是那是如何影响的?这些影响,我看就是通过士人内心的活动,他当时的精神风貌在起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土人心态是社会环境与文学作品的中介。一篇作品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其时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对于我们理解作品,会是有帮助的。我举一个例子,明代的胡应麟论明初诗坛,说有吴派、闽派、越派、粤派、江右诗派。但是有一个现象让人深思,就是这不同诗派的人到了朝廷任职,一写到朝廷,诗风就变了。杨基、吴伯宗来自吴中,林鸿来自闽,魏观来自越,但是他们写到朝廷的诗,都一样的雍容典雅。这怎么解释呢?就是因为心境变了。这种心境的变化,与其时土人被起用的心情有关,与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初期的环境有关。我们已经注意到研究地域文化对作者创作的影响,但是人是流动的,环境变了,命运变了,心境变了,他的作品的气质、味道可能也就变了。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心境,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而这不同的想法就会反映到作品中来。要更为确切地研究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不研究作家环境的变化对心境的影响,恐怕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已经十余年没有研究唐代文学了。这十余年,主要是做着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的工作。傅先生要我来说说关于士人心态研究的问题,我就来极其简单地说一点研究明代后期土人心态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研究明代后期的士人心态,是研究不同士人群落的群体心态趋向,他们相似的人生态度、价值标准、精神风貌和感情世界。比如说,对待同一个问题,他们是什么态度,是怎么想的。明代后期土人的分化,比唐代复杂得多。政局的变化对于士人心态的影响是深刻的。古代士人,出仕入仕,对于入仕的那部分士人,朝廷的一切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