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2519丛书名: 澳门文学丛书
澳门文学丛书第四批
本书为澳门作家黄文辉的散文集,全书共七辑,涵盖作者对文化、社会、政治、历史、教育、文学、摄影、爱情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抒情絮语。作者借鲁迅先生“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之语来概括自己的文章。
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
中国人说“各处乡村各处例”,又说“入乡随俗”,这些“例”与“俗”,便是传统,便是各个文化中最坚实、最顽强、最能抵受外来侵袭而不变的成分,也就是构成各种文化“差异性”存在的基础,以及各个“文化认同”或“身份认同”的基础。用瓦尼耶(Jean-Pierre Warnier)在《文化全球化》中说的话就是:“所有的文化皆具个别特殊性、地理及社会上的在地化。文化是某个既有语言中推论表达的客体,是团体及个人的认同因素,也是相异于他人的差异因素,以及行为者彼此之间,或相较于其所处环境的一项导引因素。”
也就是说,不管当今文化全球化(或“美国化”)之风吹得如何强烈,其每到一处,必定碰到在地化(localization)这堵坚厚墙壁的抵抗,使之改造、适应、融入到在地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新生的创造物。这种例子可以举许多,前篇的“勿当奴”是一个,还可以举语言为例。远的可以举方今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的英文,其每到一处,就有新的变种。同一老祖宗的,可以有美国英文、澳洲英文;不同祖宗的,可以有新加坡英文、印度英文,甚至中国的“洋泾浜”英文。近的就说我们同文同种的中文,先不说各地方言可以把同一个中文字念成好几十种不同语音,即使同是“广州话”,港澳地区与广州地区的,在用词与语音方面还是有不同的。
看了瓦尼耶的分析,看了我上面的例子,我们似乎可以跷起二郎腿享清福高枕无忧,管他什么文化全球化或美国化,有人类“创造差异性”的人性及“在地化”两个门神守护,外面的风再大雨再劲,在传统的广厦里,我自哈哈向天笑,全球、美国两不怕!
这似乎是瓦尼耶想读者这样做的。然而,我恰恰是瓦尼耶所说的“悲观论者”。我绝对同意要达到全球文化的统一是幻想的乌托邦,要美国化也是痴人说梦。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尽管文化达不到全球同一化,但文化工业的确将各种千差万别的文化传统打造得“趋同化”或“类同化”。像我们国人,越来越多地啃起汉堡包而舍弃叉烧包更不要提锅锅头,越来越多的“疯狂英语”或英语疯狂。至于世界各地每年有数以百计语言被消灭也是人所共知的事了。
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该如何应付文化全球化这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一头赖在家门口的大怪物呢?
(全球化与在地化·之二)
文化原是变幻
前一篇提出一个问题:该如何应付文化全球化这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的大怪物呢?我的答案是:文化原是变幻,在地才可永恒。
是的,文化原是变幻。首先,尽管从古到今存在着无数千差万别甚至对立相反的文化体系与传统,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与传统是僵化不变的,即使它是孤处一隅、与世隔绝。为应对各种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改变,所有文化都得作出相应的变迁。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生存的问题。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就是各种因应的变化与融合。其间的差别,只是程度大小速度快慢而已。这方面最佳的例子,当数我们这个有着所谓“超稳定结构”的中国文化。这里,不要说由商周至明清期间什么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近代中西交流之类无数由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与改变,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本身,经苏秉琦教授通过考古学证明,也是由六大区块文化经分裂、碰撞与融合而成的。中国文化从来不曾稳定过。
其次,这世上“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绝世桃源毕竟不多;而一个人类社群,只要不是与世隔绝,只要存在与其他人群的交流,那么,就必然有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和改造。所以Ruth Benedict说:“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整个世界上不管哪个民族都能够接受别的血统的民族文化。人的生理结构中并无任何东西去妨碍这种接受。”要证明这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接受非常容易。只要对比一下一千年前与今天的中国人或欧洲人的食谱,又或者一千年前与今天的世界各宗教分布图,你就会发现,在以万年为单位的人类文明史上,中西文化从饮食器物到宗教习俗在这区区一千年间,已发生许多许多大小程度不同的变化。
所以,在全球人类交往已变成“地球村”的电脑时代,要阻止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与改变是螳臂挡车的。然而,正因为这文化的变迁是如此势不可挡,我们更需要重新记起与思考英文Culture的拉丁文来源:Colere,意谓“栽培、培养”。
要抵抗文化全球化,就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从事栽培与培养,在自己的土地上。
(全球化与在地化·之三)
文化的耕耘
英文culture(文化)是拉丁文动词colere的派生词,原意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又转意指教育、训练人类本身使之脱离自然本能的阶段,而成为有素养、有修养的人。从象征的角度看,“文化”的拉丁文来源,让我们明白到,没有了“在地”的耕耘,就没有了文化。反过来说,只有努力地开垦、耕耘自己的文化土地,不愁种不出文化的花果。因此,与其对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或类同大惊小怪、惶惑失措,倒不如用心尽力发掘、坚守、创新自己的文化传统。只要文化是深深扎根于本土土壤,任它全球化之风再高浪再急,我自岿然不动。事实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逃避既无可能也属不智。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史告诉我们,经过交融混合的文化体系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中华文化就是古代不同地区文化融汇的精华,今天强势的“西方文化”,也是希腊、罗马与希伯来三大文化传统的“宁馨儿”。优越的文化从来不惧怕挑战,文化天生需要变化。不过,在欢迎文化变化的同时,要记住人类学者李亦园的提醒:“人类如要在进化的过程中使种族生存下去,就应该保存人类种族遗传基因的适应变量,包括生物性的和文化性的适应变量。……在文化性方面,只有保持人类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性,不只是维持各民族原有的文化特性与风格,而且应该鼓励各民族发展其特有的文化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全人类在不断变迁的环境无所不适。”也就是说,越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越是要努力保存与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这不仅是团结本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也是人类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因为,永远只在同宗族内通婚,会弱化本族的遗传基因;永远不与外界交往接触,亦会僵化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这样理解出发,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在文化全球化挑战日益加剧的今天,对保持文化多样性与有形或无形文化遗产的呼声也日益高昂。因为,没有根的文化无法生存下去。遗憾的是,我们这个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全面拥抱全球化的过程中,却忘记了这块祖先曾努力耕耘过的土地,而去追逐天空中一幢幢大厦的高度……
(全球化与在地化之四·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