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16533
释简洁精当,繁难字有注音,译文典雅清新。
诗前附有“说明”,略述写作背景,简析诗歌大意与艺术手法,加深理解。
前言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陶渊明集卷之二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并序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并序
蜡日
陶渊明集卷之四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挽歌诗三首
联句
陶渊明集卷之五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集卷之六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
扇上画赞附尚长禽庆赞
读史述九章
陶渊明集卷之七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附录
陶征士诔并序 颜延之
宋书·隐逸传 沈约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集序 萧统
前言
一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到渊明时,家境已经衰落,他从小就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
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浔阳柴桑的农村里度过的。浔阳东临彭蠡湖(今鄱阳湖),北面长江,南倚庐山,风景十分优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尽管家境贫困,但那种生活毕竟是恬静而适意的。“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故乡的一草一木,时时萦绕心头,勾起甜蜜的回忆。早年的这种生活,对陶渊明日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性格,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的大半生处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黑暗时代。当时长江以北的土地,为异族侵占。北方各族上层统治者经常发动对南方的骚扰和进攻。而东晋王朝,则苟安江南,无所作为,且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当时的豪门世族,恣意侵占良田山泽和佃客奴仆,他们聚敛民脂,搜刮民膏;加之江南各地军阀互相攻伐残杀,致使“百姓散在江湖采梠,内使王愉悉召之还。请米,吏不时给,顿仆道路,死者十八九焉”(《晋书·桓玄传》)。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浔阳,又正是地处三江之口的军事要冲,连年的征战,给这一地区造成了更为惨重的破坏。“江州以一隅之地,当逆顺之冲。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祸乱不已的年代之中。起初,他很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其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其结局也只能是“有志不获骋”(同上其二)。于是,“少年的豪壮使他回忆,家境的穷困使他烦恼,衰病的来临使他苦闷,政治的变化使他慨叹”(王瑶编注《陶渊明集·前言》)。总之,理想与现实发生了矛盾,这一矛盾贯穿陶渊明的一生,这不仅表现在他出仕与归隐的反复,也表现在他归隐之后内心的苦闷与愤懑。
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追忆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他年近三十才被“召为州祭酒”(《宋书·隐逸传》)。但从“志意多所耻”来看,他对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风气是不满的。因此,他才“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同上)。还家后,一度召为州主簿,不就。直到三十五岁,才又重新怀着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希望,投奔到了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门下。如前所述,东晋王朝内忧外患,司马氏统治集团腐朽已极。作为新生世族的代表,桓玄就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前期的桓玄,的确显示了重整朝纲、匡救时弊的才能。据《晋书·桓玄传》载,桓玄曾向皇帝奏疏自荐:“常欲以身报德,投袂乘机,西平巴蜀,北清伊洛,使窃号之寇系颈北阙,园陵修复,大耻载雪,饮马灞浐,悬旌赵魏,勤王之师,功非一捷。”并大胆指责朝廷“权门日盛,丑政实繁,咸称述时旨,互相扇附”。在这种局面下,陶渊明前往投奔,也正是寄希望于桓玄,以实现其大济苍生的理想。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当桓玄大权在握、拥有重兵之后,并无安天下之计,却只“陵侮朝廷,幽摈宰辅,豪奢纵欲,众务繁兴”,伺机谋取帝位,结果“朝野失望,人不安业”。这也是陶渊明离开他的根本原因。
陶渊明四十岁这一年,作为新兴地主集团的代表刘裕,率部击败桓玄,收复京邑,并实握东晋大权。这给当时处在极为黑暗中的人民又重新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再次步入仕途,在刘裕手下做了一个参军之职。但陶渊明此次出仕的态度,却是“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在赴任途中,他就徘徊不前,疑虑重重,并作好了“终返班生庐”(同上)的思想准备。之后,尽管又做过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和为时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但他发现这一切皆有违自己的夙志,于是便愤然弃官归隐了。
这位早年怀着“感物愿及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的理想而步入社会的陶渊明,在坎坷的仕途上往返颠簸,但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腐朽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社会的污浊混乱,终于逼使他走上了与统治集团相决裂的道路,最后怀着满腔的愤懑不平,又重新回到了那时时令他遐想、留恋的大自然的怀抱。然而在隐居生活中,他表面上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但内心的苦闷却永远无法排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同上其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暮和张常侍》)。他既没有忘怀昔日的壮志,也更没有忘怀于现实。我们从《述酒》等诗中可以明显看出他时时在关注着政治风云的变化,并时而表现出内心的愤慨与不平。“酒能祛百虑”(《九日闲居》),他之所以苦闷忧愁,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没能实现理想。也正是由于对理想的炽热追求,他常常慨叹生不逢时,并以极大的热情为人间社会设计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理想乐园。因此,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贯穿陶渊明一生的最基本的矛盾,并由此而决定了他貌似飘逸而内心又极苦闷的独特的个性。
……
三
陶渊明作品集子的版本甚多,异文也较多,本书所收篇目及卷次、正文一般依逯钦立先生校注的《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为底本,同时参校以其他版本,凡不同于逯本之处及所据之本,皆一一注出。
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作品,书中对所收陶渊明的每一篇作品,都作了“说明”、“注释”和“译文”。“说明”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作品的写作年代、背景和主要内容。“注释”部分主要是解释典故和一些较难懂的字、句,文字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在说明与注释过程中,吸收和参考了古代和当代学者的许多研究成果,书中没有一一注明,谨在此一并致谢。将陶渊明的作品译成现代汉语,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将陶诗今译,难度就更大了。本书对陶诗的今译,在尽可能保持原有风格和表达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文字生动流畅、通俗易懂。为了不至于过多地失去古典诗歌的味道,在译诗的过程中,对句法形式、平仄音调及用韵等方面也作了必要的考虑。
由于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孟二冬
一九九五年五月于北京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