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4834丛书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第一辑)
菲律宾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宝库,被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珍贵史诗选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菲律宾诗选》精选了菲律宾民歌和抒情歌谣的代表作品、十八世纪以来代表诗人的创作,及《呼德呼德》《达冉根》等民族史诗选段,旨在把菲律宾民间文学的丰富宝库和学术资源介绍给国内知识界,同时也把菲律宾民间文学展现出来的文化多样性介绍给普通读者。
菲律宾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今天在许多民族、部族的原住民中仍然流传着活形态的口头传统,其中两个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及其口头吟唱传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一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颇具生动鲜活的原始吸引力。
总序/1
前言/1
哈努努沃族民间歌谣
洗澡/2
满月/3
他加禄族民间歌谣
一双筑巢鸟/5
希利盖农语民间歌谣
丰收时节/7
佚名
风暴与黑暗之时/10
加斯伯·阿基诺·德·贝伦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赞美诗(选篇)/13
弗朗西斯科·巴拉格塔斯
弗洛伦特和劳拉(选篇)/20
马萨罗·德尔皮拉
低等人唱诵的赞美诗/25
何塞·黎萨
致海德堡的花/30
最后的诀别/32
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奥
菲律宾最后的请求/36
格利高里娅·德·耶稣
亲爱的,当你远去/40
维多利亚·拉克道等
我们的请求/44
洛佩·桑托斯
我是田野/49
伊尔德方索·桑托斯
在海边/51
何塞·科拉松·德·耶稣
我的祖国/54
爱/55
无论在何方/57
阿马多·赫南德斯
囚牢/60
罢工/65
阿莱汉得罗·阿巴迪利亚
我是世界/72
诗歌之声/76
维基里奥·阿尔马里奥
应该倾听人民的呼声/78
何塞·拉卡巴
重压之下/83
圣约瑟的赞美诗/86
贝尼格诺·阿基诺
你不能停歇/88
何塞·玛利亚·西森
致贾思姆,我狱中的孩子/93
你是我的妻子和同志/95
乔伊·巴里奥斯
消灭词语/98
施华谨
因为你是华裔菲人/100
麦克·科罗萨
断脚/103
马拉瑙人英雄史诗选篇
达冉根——班杜干死于海边的山脚下/105
伊富高人英雄史诗选篇
呼德呼德——阿里古荣,阿木达老之子/146
译后记/173
总跋/177
前 言(节选)
本书是普及性的菲律宾诗歌选集,收入的诗歌上起各民族民间歌谣、英雄史诗,下迄现当代社会诗歌,包含三十多首诗歌或长诗的片段,既有菲律宾文学史中最重要的诗歌名篇和最出名的诗人,又有菲律宾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谣和英雄史诗;既有抒情诗,又有叙事诗;既有作家文学名作,又有民间文学精品;既有菲律宾文学史中的主体民族他加禄语诗歌,又有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诗歌。所以本书大致能反映诗歌这种文类在菲律宾文学史上所取得的成就的概貌。
诗歌是菲律宾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类,相对于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既贯穿了菲律宾文学史发展的始终,又是菲律宾文学史中最为古老的一类,它在菲律宾文学史中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无愧为菲律宾文学史中历史地位最高的文类。菲律宾的诗歌一方面承载了上古流传而来的口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又发展到今天形成异常多元多样的形态,它既反映了菲律宾各民族民众在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也展现了菲律宾各族人民对于美、爱、生命、自然、理想等人类精神世界所关注的最为重要要素的追求、理念和价值观。
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依民族语言来分,有一百八十多个民族和部族,所以其民族文化以多样性、多元化为最大特征,这种多元民族文化也体现在其诗歌文学中。本书中的菲律宾诗歌主要包括了现当代的菲律宾国语和官方语言菲律宾语的诗歌,古代、近代的他加禄语的诗歌,它们很多都在菲律宾文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兼有伊富高、马拉瑙、芒扬、希利盖农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谣和英雄史诗,以体现菲律宾诗歌的多元文化特征。现代菲律宾语(Filipino)指的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方言,吸收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词汇而形成的菲律宾全国通用语,二十世纪上半叶才逐步形成并实现标准化。菲律宾语的前身是他加禄语(Tagalog),他加禄人是菲律宾主体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他加禄族占全国人口虽然不到三分之一,但他加禄语文学相对于菲律宾其他民族语言的文学,内容最多、成就最高、思想最具时代特征、作品最具代表性,是菲律宾古代和近代文学的代表。因此,现当代菲律宾的国语和文学主要是在他加禄语和他加禄语文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可以把他加禄语文学等同于菲律宾语文学。
菲律宾现当代的国家级最高文学奖是卡洛斯·巴兰卡文学奖,其全称为“唐·卡洛斯·巴兰卡文学纪念奖”,简称为巴兰卡奖。它是由卡洛斯·巴兰卡基金会资助并建立的全国性、多民族语种的综合性文学奖,被誉为“菲律宾的普利策奖”。该文学奖创立于一九五〇年,基本是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六十多届。该文学奖的目的在于培养和促进菲律宾本土文学的发展,包括菲律宾语文学和菲律宾英语文学,并且特别鼓励年轻的文学创作者来参与,越来越多的获奖者当时在文艺界都还是不名一文的新人。该文学奖的申请资格包括了所有菲律宾国籍居民以及菲律宾裔人,按文学创作语言分作三个部分:菲律宾语文学、英语文学和民族语言文学,具体又分为短篇小说、儿童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独幕剧、戏剧、电影剧本等十八个门类。其中戏剧剧本分作菲律宾语和英语两部分,短篇小说除了国语菲律宾语类,还有各主要民族语言文学:宿务语、希利盖农语和怡朗语三个菲律宾中南部常见的民族语言。另外,二〇〇七年新开设了针对十八岁以下作者的特别门类“青年文学类”,包括菲律宾语散文和英语散文两个文类,主题是“向世界分享的菲律宾人价值观”。在巴兰卡文学奖中有四个门类都是诗歌,即:菲律宾语诗歌和菲律宾语儿童诗歌、英语诗歌和英语儿童诗歌。这种分法除区分了菲律宾的英语诗歌和菲律宾语诗歌,更是把儿童文学单独区分出来,体现了当代菲律宾诗歌文学的多种价值倾向和社会影响力。此外,分类中的五项戏剧文学的奖项中,有不少内容也是诗歌,这些都说明在当今的菲律宾文学传统中,诗歌的地位非常重要。
其实,回顾菲律宾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时间上,诗歌贯穿了菲律宾文学的始终;在数量上,诗歌构成了菲律宾文学的主干;在社会价值上,诗歌构筑了菲律宾文学的灵魂和核心。在菲律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时期,诗歌都是菲律宾文学的主角之一。诗歌是菲律宾文学史上最早的文类之一,早在菲律宾文学发祥的时代,民间歌谣和史诗这些韵文体诗歌,就与神话、传说这些散文体民间叙事并列,共同组成了菲律宾文学的滥觞;在古典时代的菲律宾文学中,诗歌等音韵体文学体裁长期位于各种文学体裁的首位,其作品数量和文学价值都明显超过散文等文类;在近代菲律宾民族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诗歌更是成为了表达民族解放思想、唤起人民思想启蒙的途径,集中体现了近代菲律宾文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现当代菲律宾文学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之后,诗歌则成为了菲律宾文学百花丛中最为艳丽的一朵,展现了现当代菲律宾诗人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和反思。所以诗歌是菲律宾文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如果想了解、学习和研究菲律宾各民族的文学,必须先从诗歌这一体裁开始。
哈努努沃族民间歌谣
哈努努沃人全称哈努努沃芒扬人,是世代居住在菲律宾中部民都洛岛南部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原住民族。菲律宾原住民族绝大多数是无文字民族,但极为罕见的是,哈努努沃人有自己的文字书写系统,其文字被称为“芒扬文”,他们的民间诗歌被统称作“安巴汉”,用芒扬文写成。
安巴汉民歌的内容兼有叙事,更多的则是抒情,哈努努沃人主要是用它来表达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感想、感悟和感慨,内容上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对比、反讽、自嘲等表现手法。安巴汉诗歌通常是从哈努努沃人身边日常的事情讲起,借物咏人、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审美、情感、价值观等。有趣的是,哈努努沃人非常擅长在诗歌中使用意向强烈的对比等修辞方法,来加深自己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比如,抒情歌谣《洗澡》从洗澡这件生活日常小事说起,一心想去好好洗个澡,却发现河水被随流而下的木头堵塞,再也洗不成了,表达大自然万般变化让人感到被戏弄而欲罢不能的遗憾。另一首歌谣《满月》则先通过盈满月亮的美丽诉说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渴望,但后半部分又表露出自己无法留下对方的无奈之意,心中的爱恋像天上的明月一样遥不可及,月儿越是明亮,越是让人心中愁苦。类似的主题在安巴汉诗歌中很常见。
洗 澡
我想去河边洗澡,
用水瓢儿来濯水,
用柠檬汁来洗发。
但我却洗不成澡,
流淌不息的河流,
竟被木头堵住了。
满 月
满月当空高高挂,
温柔月光洒满地。
你能不能告诉我:
为何你如此美丽?
若有如此俊男子,
我定紧紧抓住他。
抓住头发不让走,
抓住衣角留下来。
但我却无能为力,
就像明月不可及。
盈满月亮如此明,
翻过那高高山岗,
越过那广阔平原,
消失在地平线下。
他加禄族民间歌谣
这是一首他加禄人的民间歌谣。它带有鲜明的他加禄传统文学的特色,在形式上遵照每节四行、每行十二音节的格律和押韵,在内容上强调说教,寓教于诗,具有鲜明的教育、警示意义。这也是菲律宾传统诗歌文学的常见特点,即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接清晰的意象来表达某些人民大众熟知的价值观或生活哲理。这首诗以鸟喻人,通过鸟类家庭的生活场景来类比人类的家庭生活,达成了“父母应养育子女、子女应回馈父母”的教诲效果。
一双筑巢鸟
一双鸟儿筑巢
在那繁茂高树。
反复巩固加牢,
历年完好如初。
妈妈生蛋两只,
爸爸相伴孵育;
悉心哺育喂食,
幼雏巢中啾啾。
雏鸟双双长大,
父母留守在巢。
雏鸟展翅寻觅,
回报父母辛劳。
希利盖农语民间歌谣
这是一首希利盖农语民间歌谣。希利盖农是菲律宾中部比萨扬群岛西部的一个地区,希利盖农语即是比萨扬语的西部方言。诗歌展现的是比萨扬乡村地区稻米丰收时节的场景。诗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各种农用器具、农作牲畜的口吻来讲述,展现农业丰收、人人欢唱的场景。这些器物按日常农村使用时的男女分工,也被标记了各自的性别角色,比如舂米通常是男子干的农活,所以米臼、木杵是男性角色;煮饭通常是女子所为,于是木勺被定为女性角色。诗歌借用农具们之口,把舂米、去壳、煮饭、盛饭等一系列处理稻米的步骤一气呵成,生动地反映了农家生活,渲染出一幅欢乐祥和的生活氛围。
丰收时节
无乐可堪比
稻米大丰收
家家又户户
人人都欢歌。
米臼也唱道:
“我是优雅男
舂捣稻米时
从不会抱怨。”
木杵也答道:
“我是健美男
舂捣稻米时
牙齿响嘎吱。”
水牛也回应:
“我是时尚女
抛扬稻谷时
谷壳四飞溅。”
陶罐也说话:
“我是美丽女
稻谷装进我
便不再动摇。”
饭勺也开口:
“我是端庄女
搅动米饭时
席子也翻身。”
管道也答话:
“我是纯洁女
倾倒米饭时
即刻入我口。”
佚 名
《风暴与黑暗之时》是菲律宾文学史上有籍可载的、用本土民族语言书写的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十六世纪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之后,各修会的传教士开始出版各种传播天主教的图书。传教士弗朗西斯科·圣何塞于一六〇五年编辑、出版了《基督生平纪念》一书,书中收录了这首他加禄语诗歌《风暴与黑暗之时》,但作者不详,一般认为该诗是正在学习本地语言他加禄语以便传教的西班牙传教士,或皈依了天主教、同时掌握了西班牙语和菲律宾本地语言的本土双语诗人,尝试着用本地语言他加禄语来创作天主教主题诗歌的结果。该诗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面对艰难困苦、重重诱惑时,仍坚信基督耶稣、对天主教矢志不渝的庄重宣言和宗教情感。
风暴与黑暗之时
风暴来临,黑暗笼罩
滂沱大雨,倾泻如注
但我矢志,奋勇前行
开启神圣之旅
我将上下求索
追随万能天主。
世间魅惑,片刻未息
意欲诱我,走入迷途
但我不渝,不断奋进
翻开神圣之书
拿它作为自己
奋勇斗争武器。
过往岁月,盲目而行
衷心感谢,它的指引
始终为我,带来光明
天主嘱命神父
展示这本圣书
向我启示真理。
纵然有那,惊涛骇浪
狂风暴雨,船翻舟毁
幸而有此,圣书助我
重新积蓄力量
犹如水中浮木
令我转危为安
就算是会,跛脚瘫痪
绝挡不住,我的脚步
因为我有,手中圣书
它指明了道路
让我拄杖前行
终生矢志不渝。
一六〇五年
加斯伯·阿基诺·德·贝伦(生卒年代不详)
十七世纪菲律宾诗人和翻译家,其创作主题集中在天主教宗教文学,代表作品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赞美诗》。十六世纪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之后,通过天主教传教和西班牙语教育,培养出一批既熟悉天主教教义,又掌握西班牙语的菲律宾本土知识分子,被称为“拉丁人”,德·贝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西班牙式”菲律宾宗教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仿照天主教的耶稣受难赞美诗“巴松”(Pasyon)的样式,创作了该诗。他以耶稣基督的生平为基础,把耶稣基督描述为平易近人、生活化和人性化的形象,契合了普通信教民众的民族文化传统,反映了民众对于天主教的心理期望和情感认知,塑造出了一个菲律宾式的“耶稣”,从而体现出了鲜明的天主教本土化的色彩。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赞美诗(选篇)
彼得的拒绝
彼得,你拒绝了
万能的耶稣基督
深深地背叛了他
但你不要当真
或是因此后悔。
当仁慈的耶稣
注意到胆怯的彼得
像孩子一样撒谎
否认自己认识耶稣
转身走开,若无其事。
耶稣用忧伤的目光
深沉地望着彼得
带着一丝淡淡的责备
激起从未有过的
挚爱与关切。
耶稣目光深沉
好像喃喃说道
算了吧,彼得
你不认识我
但我认识你。
我的使徒和助手
虽然你拒绝认我
否认与我相识
但也不用愧疚
因为我无上仁慈。
就算你否认与我相识
仿佛我是一个陌生人
这是你的过错
但只要你静心忏悔
就不会受到惩罚。
无需质疑我的仁慈
无需怀疑我的慷慨
你早已耳濡目染
我的慈悲和关爱
会伴随你的一生。
无论何时何地
如若有人犯我
我都会以德报怨
现在你虽伤害了我
我怎会不以慈悲待你?
啊,你不要离开
我是你的悲伤之源
你和我的身心
紧密连在一起
我不愿弃之而去。
虽然你拒绝认我
但你对我信心依旧
因为我爱你如爱
天上万能的天主
他将宽恕你的一切。
虽然你犯了大错
虽然你误入迷途
但你会重返正道
我是你的牧者和明灯
是你的慰藉之所。
于是彼得回首望去
两人目光交汇
耶稣基督目光如炬
如箭镞、如荆棘
直击他的罪责。
短暂的瞬间
他意识到自己
已然铸成大错
令他黯然神伤
深陷懊恼和愧疚。
于是他转身离去
走出城镇
来到僻远的荒野
为自己犯的罪过
啜泣和懊悔不已。
他责备自己
没有尊重耶稣基督
他怪罪自己
伤害了万能之主
这让他十分痛苦。
他日夜哭泣
泪眼婆娑
悔恨让耶稣受辱
想鞭笞自己的身体
作为惩罚和赎罪。
他斥责自己的灵魂
因为他忘记了
伟大的上帝
他捶胸哀叹
泪水泉涌而出。
他说,我的上帝
我不配做一个人
我已人神共愤
我是这般愚蠢
已成卑劣之流。
你是我的主人
我对你忠诚无比
虽然我背叛了你
想都没想就拒绝认你
背叛了我对你的诺言。
啊,彼得,这的确是遗憾
待你须发斑白
待你年老体衰
待你无法行走
再去惩戒自己。
你有没有想到
你的谬误和错行?
他对你最为仁慈
但你忘却了感恩
亏欠了造你的上帝。
昏头昏脑的你只能
吞下苦涩的恶果
流下痛苦的泪水
因为你没法面对
你的主人,耶稣基督。
你还能求助于谁?
你还能责怪于谁?
这都是你的罪过
是你自己违背了
曾经的誓言。
你总是这样
一直心怀不轨
不懂得感恩图报
你背叛了上帝
你将心沉孤寂。
你只是口头说得好
还没让你吃苦受罪
你就立刻食言
背叛了你很久以前
向上帝许下的誓言。
事到如此,你要怎样?
你还不睁开那双
幼稚蒙蔽的眼睛
去好好看看你
故作不认识的耶稣基督?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
洗心革面、反省自己
求助于慈爱的上帝
让你迷途知返
救赎自己的罪过。
一七〇四年
弗朗西斯科·巴拉格塔斯(一七八八年至一八六二年)
他加禄语诗人、菲律宾最负盛名的桂冠诗人,因为西班牙统治者要求姓名西班牙化,所以他在官方场合又名弗朗西斯科·巴尔塔萨。
一八三五年,巴拉格塔斯迁居潘达肯,遇见了玛利亚·里维拉并对她一见倾心,然而这遭到了情敌马里亚诺·卡布勒的破坏,卡布勒利用自己的权势将巴拉格塔斯陷害入狱,并娶走了里维拉。在狱中,巴拉格塔斯感慨于这段被人横刀夺爱,又身陷囹圄的人生,基于这段跌宕起伏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用他加禄语创作了反抗侵略、批判内奸、歌颂爱情的长篇叙事“阿维特诗”——《弗洛伦特和劳拉》。
该诗全名为《弗洛伦特和劳拉在阿巴尼亚王国的过往生活》,语言生动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成为中古时代他加禄语文学中最为流行和知名的叙事诗。不仅是巴拉格塔斯个人的代表作,更代表了近代以前菲律宾作家文学的巅峰。巴拉格塔斯也因此被誉为菲律宾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文学巨匠”之一。
弗洛伦特和劳拉(选篇)
上天的复仇
复仇的上天,你怎么不发怒?
当罪恶无耻的旗帜,
在阿巴尼亚的土地上肆虐,
你却还袖手旁观默不作声。
我不幸的祖国,阿巴尼亚,
已被叛徒篡夺了王位,
所有正义和善良的人们,
都被埋没在苦难和哀痛中。
人们的善意和良行被拖入
嘲讽和批判的深渊;
心地善良的人们无需棺材
就会被恶意所埋葬。
而那些邪恶无耻之徒,
却堂而皇之被歌功颂德,
背信弃义的卑劣小人,
却被献上鲜花和礼赞。
叛徒和恶人得势猖狂,
美德和谦卑屈尊在下,
正义之神卑躬屈膝,
它也只能黯然流泪。
人们若是开口说出
善意和好心的话语,
就会被邪恶之剑
屠戮和毁灭。
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
对荣耀的追逐,像狂风肆虐,
这些世间罪恶之源,
让我的祖国如此可怜。
为了攫取林赛王的王冠,
为了褫夺我父亲的财富,
恶贯满盈的阿多弗
在阿巴尼亚罪恶滔天。
仁慈的上苍啊,你就
眼看着罪恶这般发生?
你是正义和美德之源,
但却让暴行到处肆虐。
请你亮出正义之剑,
喷出复仇的怒火,
席卷阿巴尼亚的大地,
把罪恶和暴行荡涤一空。
上天,你怎么装聋作哑?
对我的诉求熟视无睹?
对于困苦不堪的人们,
你为何充耳不闻?
但是,伟大的神灵啊,
世间有谁知晓你的奥秘?
这尘世间的一切,
若没有你,皆不会发生。
啊,上天,如果就连你
都拒绝倾听我的哀怨,
我还能向谁求助?
我还能到哪评理?
上天,如果你若是想
让我来承受这些痛苦,
请你不要让劳拉知晓
让她能不时惦念着我。
我的身心深陷在这
苦难和哀伤的大海,
唯有对劳拉的爱恋
是心中仅有的慰藉。
想起我的心上人,
心中便充满温暖,
就能抵御那暴君
带来的苦难和哀伤。
我已身陷囹圄,
虽然行将就木,
但心上人的爱,
能让我升入天堂。
当我的脑海中出现,
我和她的海誓山盟,
我受苦时她的泪水,
能让我终化悲为喜。
但是,造化弄人!
我的心上人已经屈服,
悄然投入别人的怀抱,
往日的爱恋还有何用?
我眼见着心爱的劳拉
已经被阿多弗抢夺走;
你为何不让我就此去死?
我不想再受这苦难折磨!
一八三八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