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163690
“岭南”这个概念,长期以来就是身处中原者对南土的指称,因而天然就带有某种不解、猎奇的色彩。古人云:“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在徐徐铺展开的历史舆图上,士卒、商贾、谪徙之人南来北往。五岭的阻隔一点点被突破,岭南文明与中土文明一步步走向交融,汇聚成华夏文明的浩荡潮流。“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穿越五岭的阻隔,南来北往的他们留在岭南文化长空中的,是长长的不能抹去的痕迹。从历史深处的浩瀚星空中,从岭南这片土地的*幽微之处,我们仍然可以断续地接收到他们的信息反馈,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存在。
绪 论
第一章 陆贾两使岭南
第一节 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二节 汉越情势一波三折
第三节 《南越行纪》透露的信息
第四节 陆贾之后的汉越交流
第二章 西汉徙合浦
第一节 合浦与王莽
第二节 合浦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三章 东汉徙交州
第一节 由合浦及于九真、日南
第二节 广信———最早的岭南学术中心
第三节 浮海走交州的避乱潮
第四节 以刘熙为核心的学术集团
第五节 牟子《理惑论》对岭南文化的自证
第六节 虞翻与《易》学之南迁
第四章 从《异物志》到《南方草木状》
第一节 杨孚与“异物志”现象
第二节 葛洪与嵇含的遇合
第三节 隐士与官员的互为观照
第五章 谢灵运的南徙及其影响
第一节 徙付广州三个月的劫难
第二节 岭南二十年走出的谢超宗
第三节 张九龄诗歌对谢灵运的取法
第六章 刘宋时期的集中贬徙
第一节 谢纬:徙付广州十年的驸马
第二节 顾迈:谢灵运后又一曲临刑歌
第三节 沈怀远及其《南越志》
第四节 张融:《海赋》成贬谪文学重要成果
第五节 徐爰:古稀之年遭贬的五朝老臣
第七章 始兴在南朝的迅速崛起
第一节 范云:永明文学与岭南新变
第二节 范缜:《神灭论》思想与岭南佛教传播
第八章 侯景之乱后的文人南下避难
第一节 阴铿:五年岭南生活后诗名转盛
第二节 徐伯阳:为“岭左奇才”荐其词学
第三节 岑之敬:流寓岭南十七年
第四节 袁敬:“ 南中翻译,悉赖此贵门”
第九章 江总: 岭南文学形象的最初建构
第一节 流寓岭南十三年
第二节 对岭南前所未有的书写
第三节 一条清晰的情感发展轨迹
余 论
后 记
岭南,在唐诗中是常见的贬谪之所,几乎成为蛮荒之地的同义词,韩愈描写阳山的有名诗句:“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可视为唐人对岭南一般印象的概括。
但是陈桥生君《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一书,却指出“岭南的荒蛮形象,某种程度上要归咎于贬谪文人的推波助澜。他者的建构,长时间的岭南话语的缺位,造成了千百年来岭南形象的被妖魔化”,并从士人在岭南所经受的生命洗礼,以及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来重新认识他们在岭南生活的意义,由此将视野拓展到所有在岭南文明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历史遗迹,标示出唐前岭南文化已经达到的高度。
这一认识使全书内容有了全新的立足点,也颠覆了人们对唐前岭南文明的固有偏见。
——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岭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去开拓、去发现。《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的当代意义,得力于作者的史料搜集和辨识,以及历史文本的细读。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囿于史料,而是从史料中升华出对岭南文化的理论阐释。
作为一位“外省人”,作者对岭南文化所展示的温情与敬意,使其论述充满了时代感。读完全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本追求岭南文化研究的现代性著作。它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从故纸堆中提炼出“岭南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早在唐前就结出了硕果这种灼见。
是岭南文化包括新时代的媒体文化成就了作者,“知恩图报”的作者也为岭南文化奉献出自己呕心沥血的著作。
——古远清(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全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无疑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大有助于对于岭南文化的深入研究。
——刘斯奋(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广东省文联主席)
治古代学问者,大多以考据为基础,时常严谨有余活泼不够,很难谈得上文思飞扬,而桥生恰恰相反。
他写从中土来岭南的文人,恰似南飞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旋即用泰戈尔诗: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他谈人生历练,引用古罗马哲学家悲剧作家塞涅卡为话题:逆境并非上天惩罚。而是人生历练,正如身上*强壮的部位,就是用得*勤的部位。随即引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论述,把相隔千里万里两地的哲人瞬间勾连,凸显相同的文化信息,使文章平添说服力,进而于文字中迸发一种诗意。
新著重点叙述北方文士对岭南文明影响,条分缕析、话题丰富、视野宏阔、内涵深刻,尤喜灵动飞扬、文思潮涌。
——江冰(广东财经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扎实厚重的一部著作,起初以报端章节片断的形式吸引我。作为一个同作者以相同籍贯入粤的异乡人,岭南文明进程中的中土人士进入岭南之后的命运遭际和文化贡献,无疑是兴趣深处的话题。陈桥生博士的学术研究和我的文学创作在历史文化的选题上交会和展开,这是乡情的缘分,也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幸运。
——詹谷丰(著名作家,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
(摘自本书第二章“西汉徙合浦”,汉代合浦郡相当于今之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及海南)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他在西汉末年社会危机四伏的背景下,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一方面笼络人心培植党羽,一方面对政敌严刑以待,手段相当残忍粗暴,动辄“家徙”“皆徙”,将其部属同僚、举家男女老幼徙往最遥远的合浦,使之远离中土,为自己的改制扫清障碍。
王莽称得上是第一个将贬徙手段运用到登峰造极的弄权者。
从上述徙合浦者的身份看,都是出身于权贵阶层,光是侯爵就有六七位,还有王后、大夫、太守、京兆尹等,都是当时在朝廷中掌握实权的人物,炙手可热,却由于政治的争斗,一夜间从权力最核心的地方,贬徙到了最偏远的海角之地,从权力的最上层沦落到了罪囚的境地,其心理的落差与打击之大绝非常人所能理解。
当然,史家之笔无暇顾及于此,不会给失落者的心理情感留下哪怕一字一句的表达空间,但其字里行间却向后人透露出,他们的到来,对于当地的开发,是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的。
《汉书·王章传》:“大将军凤薨后,弟成都侯商复为大将军辅政,白上还章妻子故郡。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
还是这位成都侯商,就是上文提及的“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辑濯越歌”的王商,这次他是上奏请求允许王章妻子从合浦返回。王章妻儿徙合浦在阳朔元年(前24 年)冬,而王凤病死于阳朔三年(前22年)秋八月,可知他们留在合浦的时间,大致两年左右。在此不足两年的时间里,章妻一个弱女子,一个流迁之人,不仅让家中老小得以“完具”而还,而且“采珠致产数百万”,骤然间发家致富,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女百万富翁,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合浦素以盛产珍珠闻名,在秦统一以前,即已经开始采集。到汉代,从王章家属的记载看,其时珍珠的采集已经相当兴盛了。据称,由于汉朝派驻合浦的太守一度贪得无厌,搜采无度,使珍珠濒临灭绝,以致连珍珠都对贪官不满,纷纷迁往其他海域了。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任合浦太守时,革除前弊,与民休息,实施有限度的开采,使珠母有繁殖的余地,外逃的珠母遂又纷纷回迁合浦,这就是合浦“去珠复还”的故事。可见,当时的人们已懂得开采需要适度,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否则便要遭受自然的惩罚。
王章的妻子徙合浦后,很快能发家致富,当然是得益于合浦采珠业的兴盛,却也与其妻本身的聪慧能干密不可分。《汉书·王章传》只有简短的五百余字,记述其妻子的篇幅字数,甚至超过了王章本人。其中记载的三件事例,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
其一,在王章困厄未显之时,牛衣对泣,其妻呵怒之曰:“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其二,及王章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邪。”
困厄之时激其奋起,得意之日诫其知足,是为贤妻。
从王章最终的结局下场回看,就更能见出其妻于人情世故方面的练达。王章为王凤所举荐,事后却非议弹劾王凤,借日食之象,上奏封事,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为凤怨恨之深切可想而知。倘若当初他能听从妻子的忠言,止奏封事,作为个人,他至少是可以逃过此劫的。
其三,“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小女聪慧如此,可见教导有方,良母之功也。
贤妻良母若此,终无力阻止憨直的王章一意孤行,并最终走向毁灭。只是在王章死后,在万里之遥的合浦之地,她才像合浦珠一般,发出了熠熠夺目的光辉。我们甚至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但笼罩在她身上的神秘之光,却让千古而下的人们思索并感叹不已。
在《汉书》的记载中,一句“徙合浦”后,大多都没了下文,所以流徙到岭南后的这些人生活状况如何,也都不得而知。但从发生在王章妻子身上的事实来看,或许不难揣想,流徙者在当地还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西汉时的南越,更多还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一旦它与较高的生产力相遇,必然爆发出更大的能量。这些徙合浦者,都有着较好的出身,文化修养较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着相对优越的自身素质。而且他们流徙的时间也比较集中,多在王莽当政期间,他们在流徙前有的就属于同一个阵营,因共同的遭际一同流徙到万里之外,自然会抱团取暖,更添一份惺惺相惜之感,这对于他们的立脚、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而他们的到来,他们的才智、物力,对于当地文明的开发必然起着推动的作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