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3141
这是一部研究当代作家作品及各种复杂现象的评论集,透示出蓬勃的朝气和年轻的思想,角度独特,感觉敏锐,评价中肯。
这是一部研究当代作家作品及各种复杂现象的评论集,透示出蓬勃的朝气和年轻的思想,角度独特,感觉敏锐,评价中肯。
汪雨萌虽年轻,但早慧早熟,对当代文学的跟踪研究亦渐趋深入。无论是名家如莫言、史铁生、刘醒龙、严歌苓,还是新人韩寒、蔡东,都能发出一家之言,而且连续发声,量质并重,是一位有潜质的文学批评新秀。
总序: 袁 鹰 1
序:忠实于自我感觉的批评 吴义勤 1
第一辑
蛙鸣中的悲剧——莫言《蛙》中的意象小识 3
于遗忘处开始书写——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 11
女性的乌托邦与文明的交融——浅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与文化冲突书写的关系 21
心理历史与文学的作用——小议长篇小说《蛙》及《古炉》 29
朱辉论 45
“潜规则”与新江湖 61
重建家园的外乡人 68
第二辑
我们需不需要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 79
《独唱团》: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86
双城困境——蔡东小说论 97
时代女性的身份焦虑 107
意象、语言:费滢的自足世界 112
现实主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评李黎和秦三澍的诗 120
诗的远方和眼前的苟且——小评熊森林与庄凌的诗 126
无法评论的人生 132
年轻的思想——读杨澄宇长篇小说《晨光》 135
第三辑
《何典》——被赋予的现代性 141
夹缝中的未名者——浅论台静农的未名社时期创作 151
从“天人合一”到“无我之境”——浅谈近年来中国生态文学 160
社会再生产的创造性可能及其意义——浅谈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 164
邱小刚:迷惘的老江湖 174
量变到质变的娱乐毒瘾——浅议《甄嬛传》及其改编 186
第四辑
史铁生研究综述 195
史铁生年谱 224
序
忠实于自我感觉的批评
——序汪雨萌的文学评论集《年轻的思想》
吴义勤
最早见到汪雨萌是在1988年的夏天,那个大学刚毕业的暑假我去如皋师范学校看望汪政、晓华老师。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总是用渴望的眼神打量着外边热气腾腾的世界,并用手中的画笔描画着她看到和想象的一切。她当然不会记得我,但她的眼神和她的画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见到时,她已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文静出挑的大学生,并迅速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完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更令我惊喜的是,似乎不经意间她已接过父母的衣钵,长成了一个优秀的青年评论家,一个优秀的“文二代”。现在她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年轻的思想》又顺利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读着她细腻、真切而又充满个性的文字,真是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慨,她对文学现场的热情以及对文本的敏感无疑都颇有乃父、乃母之风,她的成长也再次生动诠释了“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句老话。编委会分配我来给其作序,真是非常荣幸,也觉得别有意味。
《年轻的思想》首先打动我的就是其强烈的、鲜活的文学现场感。文学评论和一般的文学研究有相通的地方,但毕竟还有一些差别,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必须时刻“在场”,这个“场”就是文学现场,就是正在发生的文学事件,正在产生的文学现象,正在发生的文学思想,正在写作的作家和正被阅读的新鲜的作品。文学批评家需要对文学现场的热爱、投入与执着,文学现场需要文学批评与其同频共振:事件需要阐述,现场需要指认,思想需要响应,作家作品更需要分析、感悟、阐释。不管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如何进行,都需要文学批评在第一时间留下自己的立场和结论,更何况,在创作和接受之间,读者更需要文学批评的铺路、搭桥和指点要津。就此,对一个批评家而言进入文学现场的“速度”以及其在文学现场的“阅读量”其实也正是决定其文学批评之路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汪雨萌最早的文学批评发生在2009年,那时她还在大学本科阶段,在同龄人大都捧着文学史学习经典的时候,她就同时将眼光投向了教室外的文学现场,许多事件和现象、作家和作品进入了她的视野,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有时不免幼稚,但却敏锐特别。如《〈独唱团〉: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对韩寒的这份杂志,汪雨萌能从时代风尚、文化环境、一代人的思想气质和文学路径给予解读,不但显示出开阔的眼界,更有一种同龄人的惺惺相惜。可以看得出,汪雨萌的出场是有选择的,除了一些看起来带有作业痕迹的文章外,她对同龄人或同代人的写作更有兴趣。文学批评是对话,是发现,而不能只是事后的追认和累积式的阐发,这需要批评家的勇气,也需要一种牺牲精神。像汪雨萌评论的年轻作家,大都是影响刚刚产生,不少才开始写作,像费滢、杨澄宇、秦三澍、熊森林等等,但汪雨萌就“敢”写他们,她不在乎他们是否是名家,写作是否成熟,既然从批评的角度看具有可评性,或者在汪雨萌看来是有意义的写作,她就要予以介绍和阐发。批评家的职责和精神有时就体现在这里,没有谁能保证所批评的对象都会成为名家,都会成为经典,相反,却可能昙花一现,淹没无闻,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批评的意义,我们许多的前辈如茅盾、孙犁、冯牧在这方面都为今天的批评者树立了榜样。
汪雨萌的评论很有朝气,没有许多批评文章常见的八股腔。她虽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但却没有太多的学院派的循规蹈矩。这一点对一个批评家来说其实很重要,一个想从事批评的人应该好好保持的就是她的朝气、她的个性、她的勇气和敏捷。批评要理论的支持,但不能用理论来代替,而应该在保持理论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具有敏锐的感觉、丰沛的情感和个性化的表达,说到底,批评是从鲜活的文学出发的,是一个审美鉴赏者对自己审美经验的总结提升,所以,在批评中要能见出文学,要能传达出审美的体验。汪雨萌的批评有着鲜活的个体的体温,她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而是非常注重自己的感觉,注重自己的第一印象,有些提法在她看来可能也不准确,不严密,或不成熟,但她也不愿放弃。比如,她从余一鸣的作品中看到了“江湖”,并由此分析了这个江湖的“潜规则”;她将谢宗玉放在城乡变迁的大背景下讨论,将他看成了回不去故乡的流浪者,同时,她对谢宗玉的警察小说很有兴趣,并借助于类型小说理论对其作了颇有游戏分析色彩的解读;再如,她对孙频、蔡东、普玄等人的批评中,都敢于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有些说法确实不够准确,也许还会有歧义、有争议,但汪雨萌就那么不管不顾、斩钉截铁地说出来,我以为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文学批评,特别是才开始从事文学批评,不能顾忌太多,把文章写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而是要忠实于自己的感觉,敢于提出问题,只有保留下自己的真实感觉,保留下第一时间的判断,才可能为今后的继续而深入的研究留下素材,包括给自己留下修正的机会,使自己的批评得到砥砺、磨炼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汪雨萌的文学批评追求的显然不是“真理性”和“正确性”,而是“温度”和“情怀”,对文学批评来说后者其实比前者更为重要、更有魅力。
当然,我说汪雨萌的批评感性而有个性,并不是说她不重视自己的学术训练,《年轻的思想》中收录的《史铁生文学年谱》和《史铁生研究综述》,连同其现当代文学史和名家经典研究的论文大约可以见出汪雨萌的学习积累和基本功,年谱、学术综述以及经典研读都需要严谨的精神,大量系统的阅读, 资料的收集、分析,许多的工作都是要下笨功夫和死功夫的,没有捷径可走,同时又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这些,无论是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还是从事文学批评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汪雨萌的文学评论还只是起步,因此,不足是难免的,如格局不够大,还未看到驾驭重大选题的能力,理论性、系统性也有所欠缺。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学养的积累,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在此,我要衷心祝贺汪雨萌第一本文学评论集的出版,也祝贺她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之路。
是为序。
2017年10月匆就于北京
蛙鸣中的悲剧
——莫言《蛙》中的意象小识
《蛙》是作家莫言新近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其题材的独特和思考的深入而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一生为主线,书写了中国当代乡村复杂的生育史。这无疑涉及了一个十分沉重,却几乎从未被中国文学正视的主题,因此值得认真研究。本文试着从小说的意象入手,期望能有所发现。
从“蛙”开始
《蛙》这个书名,乍看之下似乎与书的内容毫无关联,但实际上,“蛙”是这部小说的中心意象,可以说,整部作品都是围绕着“蛙”及其延伸意义所展开的。所以在分析这部作品的时候,“蛙”意象的解读既是无法回避的,又是一个重要的楔入点。
在小说结尾的戏剧部分,作者曾借蝌蚪之口说了这样一段话:“(剧本)暂名青蛙的‘蛙’,当然也可以改成娃娃的‘娃’,当然还可以改成女娲的‘娲’。女娲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蛙”这一中心意象的三个层次,而在这部作品一个版本的封底上,还有四个围绕着“多子”主题年画的篆字,分别是“哇”、“娃”、“娲”和“蛙”。我不知道这是作者的刻意所为,还是设计者的解读,但很显然,在理解“蛙”这一意象的时候,这确实是几个有趣的分析角度,事实上,通过这样几个视角,我们庶几可以完整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沿坡讨源,寻觅作品的叙述路径。
《蛙》以“姑姑”的一生作为主线来展开,姑姑万心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基层妇产科医生,她接受过科学的新式接生法的培训,在与乡村传统的旧式“老娘婆”接生法进行了斗争,成功地挽救了很多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提出和推行,万心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妇产科工作者,自然而然地也就承担起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任务,通过结扎、流产、引产等方式,姑姑降低了乡村的新生儿出生率,却因此背上了“杀人”的罪名。改革开放之后,退休的万心重操旧业,在私立医院做了妇产科医生。“姑姑”是全书的灵魂人物。所以在对“蛙”这一中心意象进行解读的时候,“姑姑”这个人物是无法绕开的。可以说,所有的“蛙”意象,都是首先在“姑姑”的身上得到诠释和体现,随后才会扩展、深化,它具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意义。
接着说“哇”
在作品中,人物蝌蚪曾经将青蛙的鸣叫声比作婴儿“哇哇”的啼哭声,作品有过类似的描写:“常言道蛙声如鼓,但姑姑说,那天晚上的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蛙”这一意象首先在声音的意义上就被赋予了“生命”、“生育”这样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在万心看来是具有双重意义的。首先,万心是“最爱听初生儿的哭声的”,因为他们的第一声啼哭,既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宣言,也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成功的标志。所以,作为接生医生的万心,自然会为这酷似哭声的蛙声感到欣喜;但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万心任务的完成是以许多小生命的终结为代价的,因此成为“杀人者”的万心再听见蛙鸣,便会感到“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此时的蛙鸣声就不再是满怀喜悦,而是凄厉、悲凉的了。当然,不仅对姑姑,对整个高密东北乡而言,蛙鸣的声音也是复杂的。小说中曾经多次描写到蛙鸣声,它们不是单一的,孤独的,而是群体性的,此起彼伏,绵延不绝,并且“响亮而悲凉”。这一方面象征着人类不断地繁衍,不断地壮大,不断地产生新的希望,而另一方面,也被赋予了另一种文化与情感意义,那就是与这一过程并行或相悖的所有的艰难曲折,那些无数人为的、自然的夭折和牺牲,无数未出生婴儿的那遥远的悲鸣。
还有“娃娃”
在《蛙》中,蛙鸣代表着婴儿的哭声,那么由此我们可以自然地想到,“蛙”代表的便是娃娃。小说的开头,莫言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场姑姑万心、这位乡村的妇产科医生与旧式接生婆之间的战争,她以非凡的魄力和果敢,凭借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成功地打败了野蛮接生的“老娘婆”,一跃成为“高密东北乡”首屈一指的接生大夫。在刚刚接触新式接生的乡村,万心被淳朴的乡民神化了,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一种神话传说般的话语方式叙述着,传颂着,特别是她的那一双手,“只要她的手在病人身上一摸,十分病就去了七分”。万心接生的成活率很高,甚至接近完美,这使她在当地几乎成为了民间的“送子娘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万心给高密东北乡带来了“娃娃”,她高明的医术使更多的孩子和产妇得以存活。当然,万心和“娃娃”之间的联系还不止于此,在接生的同时,万心是积极的“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者,她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劝说乡民接受这一观念,阻止男人为了追求生儿子而伤害自己的妻子,使她们长期因过度生育而饱受的妇科病的困扰,并造成新生儿的病弱;阻止他们忽视自己的女儿们,重男轻女之下,她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不能够健康地成长。所以说,万心不仅在保证孩子的生命权上做出了贡献,也为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她是“娃娃”们的守护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