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08967
《拍手为歌》是《乱时候,穷时候》作者姜淑梅收集整理的一部鲁西南老民谣集,也是她的第yi本画集。鲁西南老民谣,即当地人口中的“小唱”,曾经是乡间孩子们玩耍、情人们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是农人在天地与四季间随口吟唱的歌谣,如今已慢慢被遗忘。姜淑梅不自知地像三千年前的采诗官一样,去民间搜集诗歌,这些搜集来的“小唱”也有如《诗经》,有言志的传统、比兴的手法,尤其是“情歌杂唱”部分,有很浓的文学色彩。
为了让老民谣更为具象,姜淑梅又自学绘画,将从前的游戏、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她独有的绘画风格,为我们一一呈现。展开《拍手为歌》这本书,鲁西南近百年来的乡土图景便跃然眼前。
在《拍手为歌》的后半部分,收录了姜淑梅zuixin创作的民间故事。一如她往常的写作风格,这些故事的笔墨仍然简洁、冷静,却包含直击人心的力量。可以说,《拍手为歌》里的老民谣和老故事都不是来自学者的汇编,而是生活在民间的人讲的故事,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民间文学。
《拍手为歌》是《乱时候,穷时候》作者姜淑梅收集整理的一部鲁西南老民谣集,这也是她的第yi本画集。老民谣部分,是她回到鲁西南的乡野,走街串巷,搜集整理的儿时家乡口耳相传的“小唱”。她和童年的玩伴、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们拍手吟唱,并一笔一划认真地记录下这些快要消失的民谣,又自学绘画,画出了从前的游戏、人物和生活场景,让老民谣更为具象和亲切,为我们呈现了鲁西南近百年来的乡土图景。老故事部分,收录有近三十篇首次发表的民间故事。可以说,《拍手为歌》里的老民谣和老故事都不是来自学者的汇编,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讲的故事,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民间文学。
001 前言 这些丢失的歌谣
第一部分 老民谣
007 童谣
007 绕口令
007 咣咣倒处
008 拍手歌(一)
009 拍手歌(二)
010 扽紧紧
012 杀羊羔
013 打线蛋唱的歌(一)
018 打线蛋唱的歌(二)
019 打线蛋唱的歌(三)
020 踢脚盘
021 筛箩箩
026 梳头歌
027 逗笑玩
027 小麦粒
028 小狗
028 小花猫
029 小木碗
029 一棵树
030 小大姐
031 俺跟姐姐一般高
034 张果老
034 小枣树
035 小巴狗上南山
035 小白兔
040 杀哪个
041 小小虫
046 小老鼠
046 小怪孩
047 张狂妮儿
047 小巴狗戴铃铛
050 俺家门前一棵桃
050 打铁
051 石头蛋子
051 耩地
058 小黑孩
058 蚂蚱
059 月姥娘
059 要吃奶
060 小辫梢
061 菜成精
064 逮蚰子
064 拆楼
065 情歌杂唱
065 看情哥
066 嘱咐
067 小媳妇跳河
067 当媳妇
070 俺庄有个张老六
070 娶个媳妇不咋好
071 尿床
071 打丈夫
074 小秃闹新房
077 小寡妇上坟
080 妨女婿
082 他妗子
083 说实话
083 河里有水
084 瞎胡诌
085 吹牛
086 小丫鬟
087 比比谁的年纪大
088 报花名
089 问答
092 娶妻歌
092 假干净
093 母鸡泪
096 逃荒歌
097 小嘛噶尾巴大
097 炸丸子
104 善人到了善人家
105 风俗和劝导
105 棉花歌
106 穿衣裳
107 裹脚
110 说媒
110 新媳妇才十六
111 小针扎
111 新婚铺床歌
116 给新房点灯歌
117 回娘家
120 小红鞋
121 小槐树
123 送灶爷爷上天
123 贴门神的歌
124 新年到
124 椿树娘
125 大年五更
125 二月二
132 偷黏糕
133 八月十五
133 夜哭郎
134 怕
134 井王爷
135 锔花瓶
135 小鲤鱼
138 行善
138 下雨了
139 吃梨
139 小嘛噶尾巴长
142 劝姑娘
143 闺女爱打架
143 劝闺女
146 小杨叶哗啦啦
147 妹妹出嫁
150 娘爱赶会你别拦
150 做梦
151拐棍歌
152别忘爹和娘
153小公鸡
156压龟
156不怕
第二部分 老故事
159 百时屯的声音
165 小时候的宠物
171 烧小窑
177 吃燎麦
182 养蚰子
186 咋过冬天
189 裹脚
191 爬树
194 捅马蜂窝
199 爬不上去的海子墙
204 在外面睡
208 吃饭难
213 洗衣裳
220 哭坑
223 从前看病
227 野先生
231 卖眼药的
233 菠菜根
235 拿啥当茶
237 给娘吃
240 买个小猪当狗养
244 还愿羊
247 愿戏
250 舍茶
255 摸爬叉
260 老辈子手艺人
267 吓人的林柳趟子
270 结巴四哥
272 姥爷公公
275 愁嫁妆
280 大伯子刚十岁
283 聪明的麻妮儿
286 三忍和傻丈夫
290 二妮儿相亲
294 第一个离婚的女人
298 二狗离婚
301 赶会该穿啥
307 一辈子没吃过一顿饱饭
310 黄河沿上有双鞋
314 方言里的故事
317 好吃的不见了
324 死人证明
328 认娘
333 入乡随俗
338 老马
341 放牛
344 大账和小账
348 附记 姜淑梅涂鸦
354 后记 从《小辫梢》开始
这些丢失的歌谣
——姜淑梅、艾苓母女对话
艾 苓:我对这些民谣不陌生,小时候您说我们听过,比如《筛箩箩》《逗笑玩》《小花猫》。1992年,您帮我带儿子的时候,这些民谣在咱家老房子里重新响起,老实说,那时候我没觉得好,还想着您的山东口音不要影响到我儿子学话才好。这几年,您搜集的民谣越来越多,这些民谣放在一起让我特别吃惊。
姜淑梅:在山东老家,管这些东西叫小唱,不叫民谣。
艾 苓:小唱是唱出来的吗?
姜淑梅:不唱,说,说也叫小唱。
艾 苓:明白了。可能这些民谣都很短,韵律和节奏感特别强,容易传唱,所以叫小唱。您知道这些小唱有多好吗?
姜淑梅:不知道,俺就是喜欢,小时候没啥玩的,小闺女在一起玩经常说小唱。谁要是去姥姥家、姨家串门,新学了几个小唱,回来赶紧教给大家,这就越会越多。
艾 苓:这本书里有多少小唱是您当年会说的?
姜淑梅:没数过,最少有一半吧。年头多了,很多都忘了。要是谁提起个头,一下又想起来。
艾 苓:当年什么人说小唱?光是孩子吗?
姜淑梅:不光孩子,女人哄孩子,男人哄孩子,都说这个,他们还教孩子说。
艾 苓:现在老家的人哄孩子,还有人说这个吗?
姜淑梅:回老家很多次了,一次都没见过。会小唱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会的人上了年纪,都不记得了。你要是不跟我说这些小唱是好东西,我也想不起来上这些货。
艾 苓:您听说过《诗经》吗?
姜淑梅:听说过,念经用的吧?
艾 苓:不是。《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集,这里面有一部分诗歌就是从民间收集上来的。
姜淑梅:俺没念过书,俺哪知道?
艾 苓:您现在做的这件事,就是古代采诗官做的事,他们专门到民间去采集民谣,宫廷乐师谱曲以后,专门唱给统治者听。
姜淑梅:这么说,俺还挺了不起呢。
艾 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地文化馆专门派人下去采集过民谣、谚语、民间故事,正式出版的书不多,我看过几本当地印刷的册子。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人的观念还比较保守,可能有些内容没有完全呈现出来,还有些内容明显带着采集者的加工痕迹。
姜淑梅:巨野县印的那本书挺好,帮俺想起来很多小唱,有些地方跟俺以前唱的不一样。
艾 苓:民谣本身属于老百姓的口头创作,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会有演绎、误传、再创作,出现很多版本,这很正常。
姜淑梅:有的小唱现在看不大好,俺想改几句,你为啥不让呢?
艾 苓:您现在做的是采集和记录,不是改写和再创作,要保留它们的原汁原味。如果要改写或者再创作,那也是以后的事。
姜淑梅:你总说这些东西好,好在哪儿呀?
艾 苓:这些民谣太珍贵了,我看至少有两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历史价值,一个是文学价值。往大了说,这些民谣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往小了说,它们记录了鲁西南地区百余年的历史,生产、生活、游戏、婚嫁、习俗的发展变化都在这里面了。比如您小时候说的童谣和游戏,比如裹脚的习俗,比如结婚和年节的各种仪式,这些统统没有了,消失的历史应该有些留存让后代了解,民谣就属于一种留存。说到文学价值,《诗经》里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在鲁西南民谣里都有体现。
姜淑梅:啥叫赋、比、兴?
艾 苓:我就跟您说“比”吧。比是类比,就是不直接说事,找个相近的事物先打个比方,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还挺有意思。比方说《小媳妇跳河》的第一句话,不直接说谁家的闺女长大了应该嫁人了,而是说“小葡萄一嘟噜,十八的闺女当媳妇”,“小葡萄一嘟噜”说明葡萄成熟了,这就是类比,又生动又具体。
姜淑梅:让你这么说,这些小唱啥都好,没一点儿毛病呗?
艾 苓:不是这样的。有的民谣低俗些,有骂人的话;有的民谣教训人的腔调太浓,谈不上艺术表现;有的民谣从男人的角度看问题,对女人明显不公平;还有些内容,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民谣里的这些局限都是难免的。
姜淑梅:好,张老师就是张老师。
艾 苓:学生一直努力,做老师的不努力也不行啊。
咋过冬天
那时候,老家冬天有这个说法:“为人活受罪,清早暖凉衣,晚上暖凉被。”
过去的房子窗户小,三尺高,二尺宽,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窗户格子,挡了很多光,屋里黑乎乎的。无冬历夏,家家白天敞着门。
多数人家小窗户上还绑个篮子,篮子上盖个草帽,那是鸡下蛋的地方。
以前的窗户,冬天不糊纸。晚上关了门,八下透风。
火盆都是土瓦盆,做完晚饭,家里的女人把锅底灰收到瓦盆里,怕灰烧尽了,上面压半块砖。
睡前,女人先把烘篮[1]扣到床上,再把砖拿下来,把火盆放进去。火盆底下垫块木板,被子搭到烘篮上,烤热了再睡。
火星子掉到床上,半夜着火的事有过。
孩子几个月大,当娘的光怕冻着,蒙在自己被子里。捂死孩子的事,哪年都有。
要是大冬天来了客人,问完好,俺娘就说:“快去抱柴火!”
三哥把柴火抱来,在堂屋当门地上点着,冒的烟老高。娘拉客人过来,烤烤火。
白天,外面比屋里暖和,都出去晒太阳。
没风的地方人很多,女人有纺棉花的,也有做针线的。
孩子一个个穿得像棉花包,摔倒了,头也挨不着地。一两岁的孩子,一条小棉裤絮二斤棉花绒子。这样的小棉裤,往那儿一放,能站住。
小孩子的棉裤都露屁股,快黑天的时候孩子哭闹,手脚冰凉,爷爷奶奶就把孩子棉裤脱了。
那时候男女都穿大裤腰的裤子,带大襟的大棉袄。把大裤腰往外一翻,让孩子坐到大人肚皮上,再用大裤腰兜住小屁股,用大襟棉袄左右一盖,这叫“揣孩子”。
阴天了,不能晒太阳,多数人家用簸箕端来不能烧大锅的柴火末子,放在堂屋当门。先用好柴火点着,再压上柴火末子,让它慢慢着。谁的手脚冻得受不了了,到火堆上烤烤。
冬天下雪,多数站不住,随下随化,院子里连水带泥。以前的棉鞋都是自家做的,弄湿就不暖和了。女人在家换上旧棉鞋,男人出门得穿泥屐子。
泥屐子是一块长条板子,前后两边再钉块厚点儿的木板,中间钻几个眼,用绳子把棉鞋绑住。这样出门慢点儿走,踩不到泥。
老家人好客,可那时候有句话:“穷怕客,富怕贼,忤逆不孝怕打雷。”要是没有客人,面糊子就是菜了。切点儿葱姜辣椒,往碗里放上白面和油盐,用开水搅搅放到锅里,跟窝窝一锅蒸熟。人少的蒸一碗,人多的蒸两碗,这是一家人的好菜。
来客人就麻烦了,一般蒸两和面的宁窝窝[2],锅里蒸一碗辣咸菜,放上葱和油,上面打上两个鸡蛋。再端上黄豆,换几块豆腐,放上白菜一起炒,这就两个菜了。
轻易蒸菜不炒菜,是为了省柴火。割完麦子,麦秸轧了喂牛,麦栅[3]铲回家烧,烧完麦栅,就没啥烧的了。
没柴烧和没粮吃一样难, 急的时候有句话:“屋里转三遭,除了盆罐都能烧。”说是那么说,桌椅板凳能烧吗?也就是破篮子、破筐,还能对付几顿饭。
等收完高粱,高粱秸晒干,能烧一阵,再有就是豆根了。地硬的时候拔不下来,下几次雪,一冻一化,才能拔下来。不太冷的天,拔一上午豆栅子[4]能做四顿饭。
以前哪有啥手套,大人孩子都裂手。俺的小手上有大口子,也有小口子,出去玩不敢打线蛋,一拍线蛋,口子就出血。
[1] 烘篮:用竹片、柳条等编成的笼子,罩在火盆上,用来烘衣服或被子。
[2] 宁窝窝:鲁西南地区以前的面食。先把白面和黑面(黑面是高粱面和豆面混合而成)各自擀成饼,白面在下,黑面在上,撒上葱花油盐,卷好后揪成面团蒸熟,平常人家待客用。
[3] 麦栅:麦茬,当地人把麦茬称为麦栅。
[4] 豆栅子:豆茬。
别忘爹和娘
一棵白菜长得高,
师傅打水土地浇,
浇来浇去浇活了。
两棵白菜叶里黄,
坐到床上想爹娘。
想起爹来爹抱俺,
想起娘来睡湿床。
左边湿,右边晾,
把儿抱到烘篮上。
四棵白菜撕进坑,
拉巴儿女一场空。
喊声娘来别说那,
老了把你送进南北坑[1]。
柏木板,把你盛,
你的罩子把你蒙。
拾了个礼相行大礼,
两班响器吹得不住声,
一口一个娘来到,
披麻戴孝送你南北坑。
[1] 南北坑:坟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