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159063
- 《翻译与语言哲学》刘宓庆教授翻译理论研究五年求索之作,西方语言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珠联壁合。
- 《翻译与语言哲学》标志着我国译界对意义翻译理论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开始;翻译学意义观为核心,开辟翻译理论研究新视野;
- 结构主义VS功能主义、同质语言观VS异质语言观、静态意义观VS动态意义观的三大问题思考;
- 理论分析到位、译例鲜活生动;
- 国内翻译界引用率高居前列、影响极大;
- 诸多高校图书馆、资料室装备书目;
- 外语类专业教材或基本参考书;
上篇 翻译理论研究方法论探索
第一章 本位与外位
1.1 本位观刍议
1.2 外位参照
1.3 本位观照,外位参照
1.4 结语
第二章 主体与客体
2.0 概述
2.1 翻译主体的科学定位
2.1.1 主体的主导性
2.1.2 主体的“权力”:范围和限度
2.1.3 主体的“无限可变性”
2.1.4 主体的能动性源自客体
2.1.5 结语
2.2 翻译客体的功能:拒斥主体的“凌驾权力”
2.2.1 翻译客体是一个三元复合体
2.2.2 文本的“权力”:拒斥僭释
2.2.3 文本的内在矛盾和不确定性
2.2.4 文本的非整体性
2.2.5 文本的期待性
2.2.6 文本的语义隐含
2.2.7 文本与作者:人文互证观
2.2.8 文本与读者:译者的取向参照系
2.3 结语
第三章 方法论余论三则
3.0 意义的人文性:基本依据
3.1 语言的人文性与科学方法论
3.2 继承与开拓
3.3 历史感与现实感
中篇 翻译理论的哲学视角
第四章 语言观与翻译理论问题
4.0 概述
4.1 语言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4.2 翻译语言学要求同质语言观和异质语言观的辩证统一
4.3 汉语的异质性与翻译理论问题
4.3.1 汉语的文字体系和声韵体系独树一帜
4.3.2 汉语的形式(形态)弱势与意念强势
4.3.3 汉语的意念主轴与英语的形态主轴
4.3.4 汉语语法的异质性表现
4.4 结语
第五章 翻译学的意义理论(上):现代语言哲学中的各种意义观
5.0 概述
5.1 翻译学视角中的语言哲学意义理论
5.1.1 指称论(Theory of
Reference)意义观
5.1.2 观念论(Ideational
Theory)意义观
5.1.3 语用论(Use
Theory)意义观
5.1.4 指号论(Signs
Theory)意义观
5.2 结语
第六章 翻译学的意义理论(下):中国翻译学意义理论架构
6.0 绪论:意义对译学的意义
6.1 翻译学意义理论的认识论
6.1.0 译学视角中意义的基本特征
6.1.1 意义的实体性
6.1.2 意义的疏略性
6.1.3 意义的不确定性
6.1.4 意义的游移性
6.1.5 意义与思维的伴随性
6.1.6 意义的逻辑性
6.1.7 结语:意义的定义问题
6.2 意义获得的途径
6.2.1 指号系统
6.2.2 指称系统和超指称系统
6.2.3 语境系统
6.2.4 结语:翻译学的“意义范式”
6.3 意义的表现论
6.3.1 翻译再现的层次
6.3.2 动态表现与非动态表现
6.3.3 结语
6.4 意义的对策论
6.4.1 必须将意义视为能动而非僵化的实体
6.4.2 必须通达权变,关键在把握意向
6.4.3 意义理论中的形式问题:形式受制于意向的调节
6.5 结语
第七章 论翻译思维
7.0 概述
7.1 翻译思维的特征:三个平面
7.2 现代西方哲学与文论的“理解理论”
7.3 翻译学的“理解理论”
7.3.1 翻译中的理解障碍
7.3.2 理解障碍的成因分析
7.3.3 翻译学的理解对策论
7.4 结语
第八章 翻译中的语言逻辑问题
8.0 概述
8.1 翻译中的逻辑规约和校正
8.2 翻译的逻辑思维链
8.2.1 概念理解谬误
8.2.2 逻辑悖理谬误
8.2.3 语段混乱谬误
8.3 所谓语言真值问题
8.3.1 “意义即真值”论
8.3.2 冗余的“非真值”论
8.3.3 所谓“真值共享”论
8.4 结语
下篇 翻译的价值观论
第九章 新翻译观探索
9.0 概述
9.1 新世纪的翻译学:翻译理论的科学化
9.1.1 历程和条件
9.1.2 翻译理论科学化的具体任务
9.2 新翻译观刍议
9.2.1 将主体与客体合理定位
9.2.2 赋予译者充分的酌情权:“权力转移”
9.2.3 鼓励对文本的多样化阐释和再现
9.2.4 充分关注对形式的表现论研究
9.2.5 充分关注读者的接受
9.3 结语
第十章 翻译批评论纲
10.1 翻译批评总论
10.2 关于翻译批评的主体
10.3 关于批评的标准
10.4 关于翻译批评的对象
10.5 关于翻译批评的方法
中文参考书目
英文参考书目
双语转换中SL 指号的误导性是一个需要时时留意的问题:指号有时可能成为“陷阱”,因为它是“视觉或听觉可感”的,因而可以使人产生错觉。一般说来,误导不是双语转换的必然现象,只是或然现象,或然率视乎双语在命名中的差异程度。汉英命名法差异是比较大的。汉语命名重“因形见义”或“因义就词”,总之是力求见到文字即可以想到它提示的意义。这就是《说文解字·叙》中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当然,这时的“可识”和“见意”也都只是提示,而且提示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也可能误导)。英语在基本词汇命名上,任意性很强,但合成词、加缀词也有提示性,已如上述。此外,双语在比喻法上的差异也很大,差异在视角的不同手段(明喻、暗喻、借喻等)上大同小异。影响人们观物察意的因素常常是个文化问题(如“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有时则纯粹是个感觉经验的差异(如“crystal clearness”,说英语的人认为水晶的晶莹给人感觉最强烈,而汉语则说“黑白分明”、像“白纸黑字那么一清二楚”,认为黑白之分感觉最强烈)。观念产生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的依据则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因此,在认识论上,无论操何种语言的人,对意义的共核(common core),看法都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方法论。
翻译学必须建立意义观,才能进行基本理论建构。作者认为,翻译学需要的是动态的意义观,强调要在语言交流中把握意义,关注使用、意向性和语言审美。在这一基本认识论原则指导下,本书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对翻译学深层理论关系*为密切的四个问题,即汉语的异质性、本位与外位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为中国的翻译学提出意义理论和文本解读理论架构。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讨翻译理论研究方法论、翻译理论的哲学视角、翻译的价值观论。
本书是我国*部系统地、科学地根据西方语言哲学意义观对翻译意义理论等重要翻译课题的研究。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译界对意义翻译理论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开始。——王建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