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330640
1. 遵照乌巴庆尊者的传承及葛印卡老师的教导
2. 专门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
3. 修习内观以培养智慧而达到解脱,往内观察身心实相,安详面对生命起伏
读者推荐
内观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实相的一个方法,内观是开展内心智慧及发展爱心的一种过程,内观是对治身心痛苦的一剂良药,使内心达到完全的净化,对一切众生充满爱与慈悲。
“书的内容让人对内观有清楚的认识,但更可贵的是对佛法的讲解,浅显易懂又深入骨髓。 感恩葛印卡!感恩哈特!愿所有有缘接触到本书的读者内心宁静安详!”
——豆瓣网读者“行者”
“内观,可使众生离苦得乐,身心解脱自在。”
——葛印卡,内观大师
你可以不生气
1.你可以不生气–佛教教导的**EQ处理方式
2. 职场与家庭的愤怒转化与心灵疗愈智慧
3. 不生气,其实是一种人生历练
【内容简介】
“那《你可以不生气》这本书,如果大家在大陆要找的话,就可以找到海南出版社的版本。在这个怒火充斥的时代,也许我们都该学学书中一些实用的方法。”
——梁文道,凤凰卫视主持人
“《你可以不生气》以人生中的各种遭遇为主题的故事,是让希冀从竞争社会中暂时回顾自己,暂时放下对成功的欲望,去追求充实人生之路的现代人热衷的角落。”
——Kang Margsil,四季出版社社长
熄灭内心愤怒的火焰,走向快乐和幸福
《你可以不生气》是一行禅师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书。本书在 “9·11”事件发生后一周上市,旋即传遍整个世界,至今改变了数千万人的愤怒情绪。
一行禅师以优美的文笔和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我们如何将生气的怒火转化成慈悲的甘泉,如何以更有智慧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来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本书只是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的梗概,希望借此增进对佛陀教导的精华——内观方法的了解。
《你可以不生气》是一行禅师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书。本书在 “9·11”事件发生后一周上市,旋即传遍整个世界,至今改变了数千万人的愤怒情绪。
一行禅师以优美的文笔和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我们如何将生气的怒火转化成慈悲的甘泉,如何以更有智慧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来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内 观序言 活得安详与快乐 S N葛印卡 /
前言 葛印卡教授的内观 /
内观:生活的艺术 /
一、生活的艺术 (葛印卡讲于瑞士伯尔尼) /
二、由内在安详到世界和平 (葛印卡讲于联合国) /
三、快乐的真谛 (葛印卡讲于达沃斯经济论坛) /
简介 /
内观是一条实修之道,我们可以借助它审视自己身心的实相,揭开和解决隐藏的问题,培养未使用的潜能,为自己及众生带来幸福。
故事:游泳学 /
第一章 探索 /
为了要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如实地观察,学会认清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实相,并且穿透表层,觉察较细微的实相,再进一步了解*终的实相,*终能体证到自痛苦中解脱的真理。
故事:自己走这条路 /
第二章 起点 /
佛陀透过对其自身本质的研究,来研究人的现象。他摒弃所有的成见,探讨内在的实相,领悟到每个人都是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其中四种是心理的,一种是身体的。
故事:佛陀与科学家 /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为负责,每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止息痛苦。
故事:种子与果实 /
第四章 问题的根源 /
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都一定会经历其他的痛苦,各种身体或心灵的痛苦。我们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乐。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临到我们身上,所有这些情形都是痛苦
故事:石头与奶油 /
第五章 戒的训练 /
想要往内深观,就需要一颗平静而不受干扰的心。我们一旦做了坏事,心中就会忐忑不安,失去平静。必须远离诸恶行,心才有可能变得安详,也才能够开始往内深观。
故事:医生的处方 /
第六章 定的训练 /
禅修之道始于修定,它是八圣道的第二阶段。八圣道中有三个部分是修定的训练:正精进、正念以及正定。
故事:弯曲的牛奶布丁 /
第七章 慧的训练 /
只有开发智慧,才能让我们在自我放纵和自我压抑的两种*之间找到真正的中道。唯有借着培养智慧,我们才能透视内在的实相,远离所有的无明和执著。
故事:两只戒指 /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
觉知与平等心,两者缺一不可,就好像鸟儿需要双翅才能飞翔,推车需要双轮才能移动。而且,觉知与平等心的强度必须相当。
故事:就只是看 /
第九章 目标 /
明白你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任何事可以击败你,你可以微笑地接纳生活中的一切——这就是心的完全平等,也是真正的解脱。
故事:买油 /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
有了纯净的心,不可能想伤害他人,反而对所有人充满了善意与慈悲;在语言上、行动上及生活上,都会过着无过失、宁静与祥和的生活。
故事:时机已到 /
附录 /
一、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
二、佛经中有关“感受”的章节 /
三、重要巴利文词汇一览表 /
四、各章附注 /
五、全球各地内观中心
你可以不生气
〔出版前言〕心的转化与疗愈1
生气的破坏力 / 2
化解怒火的方法 / 3
转化的艺术 / 4
相即相依 / 4
生命的绽放 / 5〔译者序〕我们为什么会生气7
引言快乐的修炼1
快乐,就是减少痛苦 / 1
为了更好,改变吧! / 2
慈悲地倾听,能化解别人的痛苦 / 3
即将引爆的炸弹 / 4
拆除炸弹 / 5
正确的方法,正确的修行 / 8
快乐是可能的 / 9
第一章愤怒的产生11
愤怒、挫折与绝望的情绪与我们的身体、食物息息相关。我们不仅以食物滋养愤怒,也透过眼睛、耳朵与意识所接收的信息滋养它。文化产品的消费也与愤怒息息相关。
愤怒不只是心理现象 / 13
所吃的食物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 14
以其他的感官“吃进”愤怒 / 16
吃得好,吃得少 / 17
正念第五学处 / 19
第二章熄灭怒火23
以柔软的心拥抱愤怒,因为愤怒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孩子。就如同你的胃与肺,每当它们出了问题,你不会想丢掉它们。
抢救你的房子 / 25
熄火的工具 / 26
我们生气时,看起来像什么? / 27
用正念的阳光拥抱愤怒 / 28
烹煮你的愤怒 / 30
将垃圾转化成花朵 / 31
照顾你的孩子——愤怒 / 32
抱着你的孩子 / 33
发现愤怒的本质 / 34
帮助他,不要惩罚他 / 35
停止愤怒的恶性循环 / 36
做个好园丁 / 38
好好照顾自己与身边的人 / 38
治疗心里受伤的孩子 / 39
做个自由自在的人 / 41
“亲爱的!我知道你在这里,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 / 42
第三章真爱之语47
你有责任告诉对方你在生气。当快乐时,你与他分享喜悦;当痛苦时,也要将痛苦告诉对方。即使你认为痛苦是因他而起,也必须信守承诺,冷静地告诉他。使用真爱之语是你唯一的条件
一场和好的对谈 / 49
重新开启沟通之门 / 50
平和之道,从自己开始 / 51
订立和解条约 / 53
拥抱愤怒 / 54
快乐绝不是个人的事 / 55
一起转化愤怒 / 59
相敬如宾 / 61
口袋里的小石头 / 62
第四章转化愤怒67
我们大部分的愤怒都是由错误的认识所产生。所以,观照痛苦的成因时,只要一发现生气是由于自己的误会引起的,就得立刻告诉对方。
我们内心的能量区 / 69
自然的感觉 / 70
对相互依存的洞察 / 71
智慧地表达愤怒 / 72
………………………………………………………………………………..
第十一章重建净土189
正念的修行是觉察、拥抱愤怒的修行,帮助你打开心中那扇地狱的门,并转化它,以拯救自己与其他陷在其中的人,让你们重回净土、天堂。
快乐第一 / 191
用心写出你自己 / 193
慈悲的甘露 / 194
离开妄念的囚牢 / 195
用爱与善意去写信 / 196
重建净土 / 198
花一整天来写 / 199
完美地活在每个当下 / 200
转化的礼物 / 202
〔附录一〕和好约定205
〔附录二〕正念五学处209
正念第一学处:尊重生命 / 209
正念第二学处:慷慨布施 / 209
正念第三学处:负责任的性行为 / 210
正念第四学处:谛听与说爱语 / 210
正念第五学处:正念地消费与饮食 / 211
〔附录三〕深入观照与释放愤怒213
〔附录四〕深度放松21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