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91558
内容简介
2014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召开“经典的重构:宗教视阈中的翻译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为此次会议讨论的成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这一课题的*进展。本书作者来自比较文学、宗教学、海外中国学等研究领域,多为近年来在宗教对翻译文学的影响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的学者。书稿旨在拓展翻译文学的研究领域,通过讨论宗教对翻译文学的介入与影响,推动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
目 录
前言…………………………………………………… 宋莉华
第一编 宗教与翻译文学的兴起
中译第一本欧洲宗教经典:浅谈利玛窦的《二十五言》
……………………………………………………… 李奭学
“中心文本和中心文化”:论《圣经直解》对福音书的节译和
“直解”……………………………………………… 高胜兵
从文化会通看宗教经本意译合法性的论争:以道安与
哲罗姆为例………………………………………… 蒋哲杰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最初接触………………… 顾 钧
第二编 宗教何以重构经典
十七、十八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于《中庸》的译介及出版
……………………………………………………… 罗 莹
“他乡有夫子”:十九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 韩振华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的几个维度和方法论思考
……………………………………………………… 丁大刚
托尔斯泰经典的重构改编:陈春生《五更钟》的本土化
译述策略研究…………………………… 左维刚 吴淳邦
第三编 宗教实践与翻译
汉语神学的滥觞:利玛窦的“帝天说”与上帝存在的证明
……………………………………………………… 纪建勋
“书中有舌,如获面谈”:明清耶稣会士的汉语白话书写
……………………………………………………… 郑海娟
为了真正的解读:美国黑人灵歌的翻译与研究 …… 李蓓蕾
隐喻亦实际:《圣经》“身体”隐喻的解析
………………………………… 郭韵璇 欧秀慧 周复初
第四编 宗教、翻译与社会的现代转型
从《罗慕拉》到《乱世女豪》:传教士译本的基督教化研究
……………………………………………………… 宋莉华
《意拾喻言》:《伊索寓言》从证道喻言到童蒙读物
……………………………………………………… 宋莉华
《清末时新小说集》与中西文学关系个案研究:以《道德
除害传》为中心 …………………………………… 姬艳芳
《圣经》故事类图书在华出版状况研究(1999-2014)
……………………………………………………… 侯朝阳
第一编 宗教与翻译文学的兴起
中译第一本欧洲宗教经典:浅谈利玛窦的《二十五言》
……………………………………………………… 李奭学
“中心文本和中心文化”:论《圣经直解》对福音书的节译和
“直解”……………………………………………… 高胜兵
从文化会通看宗教经本意译合法性的论争:以道安与
哲罗姆为例………………………………………… 蒋哲杰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最初接触………………… 顾 钧
第二编 宗教何以重构经典
十七、十八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于《中庸》的译介及出版
……………………………………………………… 罗 莹
“他乡有夫子”:十九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 韩振华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的几个维度和方法论思考
……………………………………………………… 丁大刚
托尔斯泰经典的重构改编:陈春生《五更钟》的本土化
译述策略研究…………………………… 左维刚 吴淳邦
第三编 宗教实践与翻译
汉语神学的滥觞:利玛窦的“帝天说”与上帝存在的证明
……………………………………………………… 纪建勋
“书中有舌,如获面谈”:明清耶稣会士的汉语白话书写
……………………………………………………… 郑海娟
为了真正的解读:美国黑人灵歌的翻译与研究 …… 李蓓蕾
隐喻亦实际:《圣经》“身体”隐喻的解析
………………………………… 郭韵璇 欧秀慧 周复初
第四编 宗教、翻译与社会的现代转型
从《罗慕拉》到《乱世女豪》:传教士译本的基督教化研究
……………………………………………………… 宋莉华
《意拾喻言》:《伊索寓言》从证道喻言到童蒙读物
……………………………………………………… 宋莉华
《清末时新小说集》与中西文学关系个案研究:以《道德
除害传》为中心 …………………………………… 姬艳芳
《圣经》故事类图书在华出版状况研究(1999-2014)
……………………………………………………… 侯朝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