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3104216

编辑推荐:
慈禧是中国近代史的无冕女皇,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长的女人。
这部传记自1910 年初版之后即风靡世界,因为它首次以独特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中国帝制*后一位强权统治者与清朝摇摇欲坠的形象,被传为旷世之作。
作者对晚清政局十分熟悉,在中国政坛交游广泛,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披露了很多政坛内幕。两位作者非常贴近慈禧的时代,贴近她本人,而他们的作品会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这部传记自1910 年初版之后即风靡世界,因为它首次以独特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中国帝制*后一位强权统治者与清朝摇摇欲坠的形象,被传为旷世之作。两位作者展示了叶赫那拉氏作为一个弱质女人的善变、虚荣、爱玩、贪财、节啬、记恨,又深刻揭示了这个女强人精神层面上的男性气质,如热爱权力、冷静沉着、果决明快、熟稔历史、擅长对洋人玩障眼法,等等。而对于慈禧备受争议的问题,如她究竟是慈悲为怀还是残忍嗜杀,究竟是放荡不羁还是恪守传统美德,究竟是愚昧无知还是熟读诗书、热爱文艺,究竟是仇洋还是媚外,究竟是迷信还是轻信人言,究竟是保守透顶还是有意维新,等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佐证。
目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叶赫那拉氏的家世与少女时代 / 3
第二章 逃往热河 / 12
第三章 载垣阴谋 / 24
第四章 首度听政 / 35
第五章 慈禧与太监 / 43
第六章 同治帝亲政与驾崩 / 61
第七章 吴可读尸谏 / 71
第八章 慈禧独自听政 / 82
第九章 慈禧“退隐” / 89
第十章 1898 年的维新运动 / 97
第十一章 百日维新 / 104
第十二章 戊戌政变 / 110
第十三章 再度垂帘(1898 年) / 117
第十四章 景善日记 / 134
第十五章 逃离北京及朝廷流亡 / 171
第十六章 老佛爷忏悔 / 186
第十七章 回銮京城 / 191
第十八章 慈禧新政 / 203
第十九章 最后的日子 / 213
第二十章 慈禧的死与葬 / 227
第二十一章 结 论 / 233
附 录 本书中出场的高官及其他人物简介 / 247
名家推荐:
我几次垂帘听政,不知内情的人认为我是贪图权势,实际是形势使我不得不这样做。
——慈禧
慈禧,她是中国传统体制上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
——蒙曼
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她在大多数时期是坚决维护的。 ——蒋廷黻
身为一个满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军国大事的知识,本来就机会渺茫,但是她却与只了解女红的东太后完全不同,处理大事的时候总能镇定自若,中国的门户面对敌对势力从来未被打开,这在中国半独裁统治的历史上可谓*,要找一个原因,我想只能说是这位统治者本人拥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和才能。 ——亚瑟·H·史密斯《动荡中的中国》
精彩试读:
叶赫那拉氏的家世与少女时代
叶赫那拉家族,满洲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其血统可以直接追溯到杨吉砮贝勒。这位杨吉砮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1588 年)——满人统治中国的真正奠基人,大清皇帝们最早的直系祖先。杨吉砮老是袭击汉人的领地,那里的人依然拥戴腐化堕落的汉人君主万历皇帝。1583 年,他在一次袭击中被杀于奉天。他的部落生息繁衍在那个地区,靠近朝鲜边境,仰望着高耸的长白山,满族发祥的真正摇篮。他和他的人民通过不断侵扰位于变化无常的边境上的那些富庶之地,似乎学会了战争的艺术,养成了强烈的征服欲。那些富庶之地,如今眼看就要遭受新入侵者的奴役。杨吉砮的女儿凭借丈夫的征服而拥有了皇后的尊号,而最终从明朝手中夺取整个满洲的正是她的儿子——以“天聪”的年号统治疆土的清太宗皇太极。
1835 年11 月,叶赫那拉氏诞生于这个部族,她的人生注定要影响芸芸众生。叶赫那拉氏,她将三度成为中国的摄政者,独揽朝纲超过半个世纪。她的父亲名叫惠徵,拥有世袭职位,是八旗军团的一名指挥官。从他优越的出身来看,其同时代人一般认为他并不成功,至死也不过是一名道员而已。他任职于安徽省,辞世时女儿仅有三岁,一位名叫穆扬阿的亲戚悉心照顾他的寡妻和全家人,他的女儿后来成为咸丰的贵妃(后称慈禧皇太后),与钮祜禄氏(慈安皇后,后称慈安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孩子们从他那里受到了完善的教育。
近年来流传着许多捕风捉影、荒诞可笑的故事,指陈皇太后的先人们身份卑微,有时甚至不大光彩。其中许多故事只不过是黄色新闻,搜寻哗众取宠的素材,迎合其读者诋毁偶像的本能。不过,有些故事无疑源于宫廷钩心斗角的妒忌、怨恨与恶意,源于“铁帽子王”们以及皇族长支中其他高官们的原创,他们当中很多人醉心于抹黑慈禧的家族与人格,目的是让叶赫那拉一族“丢脸”。就这样,由于从高处扔下的泥巴通常粘得牢,他们存心不良的故事不胫而走,常被信以为真,在北京,也在南方——看看康有为及其同辈人的著作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这些虚构的故事,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常讲其中的一个,讲得有鼻子有眼,活像真的。这位王爷对慈禧心怀妒恨,因为他的野心成空——他被挤出了皇位的直系继承序列。但他在1875 年仍然指望自己的儿子被选为皇帝。这个故事,他通常是这样讲的:当年皇太后的母亲带着一大家子(包括中国未来的统治者)守寡时,他们在其丈夫曾经为官并死于任上的宁国府城内过着贫穷潦倒的生活。她没有盘缠回京,眼看就要沦为乞丐,多亏发生了一件幸事,当她乘坐的船途经一座城市时,本来要送给另一位旅客的一笔银子,误送到了她的船上。那位旅客得知这个误会之后,看到这家人的穷困,起了恻隐之心,坚持要她把银子留下来。二十五年后,慈禧垂帘听政,大权独揽,这位官员进京朝觐,皇太后记得曾受此人恩惠,令他平身,对他的善意表达了谢忱。比之出自同一源头的许多故事,这个故事较为动人,那些故事的创意,同样也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一位满人官员死于地方官的任上,穷困潦倒。但不幸的是,故事的真实性有问题。毫无疑问,慈禧父亲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都不在身边。家人们提前进京了,期盼他早日回京,就任正白旗军团中的新职。
在进一步叙述之前,最好简介一下叶赫那拉家族在其与皇族长支关系中的地位,因为无论现在或是将来,就其对现代中国历史的影响而言,这都是一个意义不小的问题。自从载垣阴谋失败后,叶赫那拉氏成为帝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以来,皇室与这个显贵家族之间总是相互猜忌,摩擦不断,而在戊戌政变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格外紧张,尽管对皇太后“圣怒”的有益的畏惧防止了断然的决裂,但发生麻烦的可能性始终潜藏在紫禁城内。接下来在京城里发生的一些事件,尤其是直隶总督端方因为被控在皇太后的葬礼上言行不敬而遭革职,由于失去了慈禧的铁腕,就凸显了满人阵营的不和以及困扰清政府的危机。就外国人而言,对于宫廷生活及党争的实际情形,很难形成清晰的概念,因为宗谱、亲戚之间的通婚与过继和古代家族的世仇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会把他们弄得晕头转向。然而,应该说明,皇帝的族人(他们自称为爱新觉罗氏)分为黄带子和红带子两支,分别是努尔哈赤本人和他祖先的后代,凭借各自的世系,他们自认为血统纯正,是清朝最高级的贵胄(汉人也会承认这种自封)。叶赫那拉家族,虽然绝非皇室血统(君主跟一个家族的女性成员结婚,并不会令该家族获得超越贵族的等级),却大权在握,不仅因为其人多势众,还因为它为帝国贡献了三位皇太后;而尤为重要的是,因为慈禧拥有伟大的威望和个人声誉。如果以历史的观点来诠释1908至1911 年之间的那些事件,并考虑到皇太后意味深长的遗诏,那么叶赫那拉家族的首领们肯定会要求光绪的寡妻追随她那位令人敬畏的姑妈的足迹,掌控国家大事,至少在她摄政的时期。由于慈禧眼光长远的治国才能,那位小皇帝,荣禄的外孙,从一开始就受到培训,要尊重老佛爷传下来的政策。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