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843140
内容简介
她是20世纪“文学洛神”,与张爱玲等并称“民国四大才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使她跻身于中国文坛巨匠之林。她令人爱情悲剧与坎坷命运也不断为后世唏嘘感叹。
前 言
序
在北方,在哈尔滨,萧红静静地立着,像一座冰雕。
一直想寻找一条路,走近她。
走近了,于是我听到她在说: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我总是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 ‘红楼’给别人写了……”
“……身先死,不甘,不甘!”
短短的31个春秋,正值绿肥红满的生命之春,却黯然花落,是一种怎样的痛?
检视萧红的一生,她从中国最北端的一个叫呼兰的小城,趔趔趄趄跨出第一步,直至生命帷幕彻底谢落的香港,走过的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这一路虽也有绿草,欢歌,头顶上的天空不时还显出一两道虹霓,但更多的却是阴霾、霜雪、泥淖、断崖。为了自由与理想,爱与尊严,她抗拒、奋争,从异乡到异乡,颠簸、漂泊、流泪、流血,在肉的煎熬中承受苦痛,在灵的挣扎中爆出光焰。
这是一条冰封雪压、布满血泪的路,是一条生与死、爱与痛交织在一起的路。
我顺着这条路一步步往上走,希图走向起点,走进她的童年,一直走入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天,拣拾起一些对于萧红特别有意义的碎片,与她更加地贴近……
在北方,在哈尔滨,萧红静静地立着,像一座冰雕。
一直想寻找一条路,走近她。
走近了,于是我听到她在说: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我总是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 ‘红楼’给别人写了……”
“……身先死,不甘,不甘!”
短短的31个春秋,正值绿肥红满的生命之春,却黯然花落,是一种怎样的痛?
检视萧红的一生,她从中国最北端的一个叫呼兰的小城,趔趔趄趄跨出第一步,直至生命帷幕彻底谢落的香港,走过的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这一路虽也有绿草,欢歌,头顶上的天空不时还显出一两道虹霓,但更多的却是阴霾、霜雪、泥淖、断崖。为了自由与理想,爱与尊严,她抗拒、奋争,从异乡到异乡,颠簸、漂泊、流泪、流血,在肉的煎熬中承受苦痛,在灵的挣扎中爆出光焰。
这是一条冰封雪压、布满血泪的路,是一条生与死、爱与痛交织在一起的路。
我顺着这条路一步步往上走,希图走向起点,走进她的童年,一直走入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天,拣拾起一些对于萧红特别有意义的碎片,与她更加地贴近……
免费在线读
有一种童年,就有一种未来
第一章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第一章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2013年初春的一天,我独坐书斋,久久思考萧红的出生。
萧红出生的具体时辰我不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如果是白天,那天的天空应该瓦蓝瓦蓝,瓦蓝中还有一缕缕白,那是云的丝带,细细的,拖得很长很长,被那瓦蓝衬着,更显得白净,像玉。萧红的本名张迺莹,莹,光洁的玉石,就是这个意思。这净朗的天空像一张很慈和的老人的脸俯向张家大院,不时还有一声鸽哨悦耳地从高空滑过。这是说的白天,如果是夜晚,那一定是月明之夜,稠稠的星斗一闪一闪,像无数调皮的小眼睛。
我这么细腻地描述与夸张,是基于张氏家族当时的一个特殊背景,一个阖家期盼的基调。
张家在呼兰虽是个殷实的乡绅之家,但到萧红的祖父张维祯往下,男丁不旺,只有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早年夭折。思想正统的张老先生,既不愿接受膝下无子的凄凉,更不敢顶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于是从族里过继了一个男儿做了自己的儿子。张维祯的三个女儿先后出嫁后,张家大院人丁寥落,清冷寂静,了无生气。因此,萧红的母亲姜玉兰那一日日突起的不只是肚腹,更是张家未来的希望。他们不只是盼望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是盼望能给张家传递香火,摔盆子扛幡的好男儿的出现。只要他一旦出世,张家本来日见细弱的那一支血脉,来日就会汹涌起来,强健壮大,成为一条龙,在呼兰的黑土地上撒欢腾飞!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悬想,五月初五这一天,当萧红的母亲姜玉兰开始出现阵痛,接生婆被二伯用马拉车隆重地接来,准备接生的那间东屋的门虚虚关上,灶房里的大灶火焰升腾正烧着一锅准备洗涤之用的热水时,张家大院的每个人,上至六十多岁的老祖父、老祖母,下至料理杂务的下人,无不悬着一双双殷殷的望眼。
在嘹亮的鸽哨声中,或者星星欢快闪烁的目光之下,姜玉兰生了。
虽是女孩,但萧红的那一声嘹亮的哭,一下撕裂了张家大院长期以来的死寂,把整个大院生机勃勃地点燃!
萧红生日是1911年6月1日。这一年的10月爆发了辛亥革命,中华大地雷声隆隆,风云变幻,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一朝瓦解,于是有人认为萧红命定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身上埋下了求新变革与叛逆的种子。6月1日是阳历,阴历偏巧五月初五端午,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祭日,这一天勾连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遥远的源头,萧红在这一天出生,注定了她这一生的文学宿命。我不赞成这些观点。生于辛亥年的都有反骨,中国的天地不早翻了几个个儿了?端午出生的就秉承了浪漫主义之父的文学基因,那每年在这天诞生的文学家不把中国大地站满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枝何止于直到今天才让莫言先生攀折到手?当然,这些牵强的说法也很好理解。萧红已红透华夏,成为名角,既是名角,总得从前世今生里找出些因果缘由吧。这就好像古代的帝王将相,史家为他们作史作传,不都从天文地理上考证出若干有别于常人百姓的灵异说法嘛。《史记》里有,《汉书》里有,不一而足。可见现在的一些分析家,屁股虽坐在沙发上,脖子上顶着的还是一颗古代的脑袋。
萧红生下了。
萧红是张家第三代里的第一个,粉嘟嘟可爱的小脸,天使一般,阖家没有一个不欢喜。一家子聚到一起,萧红成为一道道目光汇聚的焦点,绫罗绸缎中的小身子,时不时被大姑、二姑、三姑抱来抱去,亲一下,逗一下,咯咯笑。人的记忆如果起始于三四岁的话,那么,萧红的这段甜蜜的生活应该是在这之前,那时萧红尚缺少记忆能力,即使有记忆留存于心中,那也是碎碎的,飘忽若梦。加之后来生活内容的阴冷,早把它们吹散殆尽了。
萧红的母亲姜玉兰出生于一个乡村地主家庭,识文断字,精通针凿。她一心要把萧红培养成大家闺秀,很小的时候就用方字块教萧红识字,对她管教极严。当她看到祖父对萧红溺爱纵容时,心里就暗暗担心,背后不止一次对萧红的父亲说,这样怕是不好,会养成她的坏脾气。
母亲时不时带萧红去姥姥家。姥姥家在乡下,离呼兰大约20多里,一路上总有许多在县城看不到的景象,树林呀、田野呀、河流呀、马车呀、爬犁呀、雾凇呀……姥姥很喜欢萧红,老做好吃的给她吃。在姥姥家,她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学会了一些新鲜的游戏,其中一种叫“嘎哈啦”的,以前从没有玩过。她还跟大一些的孩子学剪纸。萧红太喜欢去姥姥家了,在那里自由欢快,可以玩许多没有玩过的游戏,看到很多城里看不到的东西。
再后来,萧红母亲怀上了小弟弟。萧红听说要有弟弟了,好高兴。她可以有小弟弟抱了,从今往后,不再是一个人了,有人跟她玩了。萧红高兴得一蹦一跳!晚上,萧红耐不住了,用手摸着母亲隆得高高的肚子,问:
2013年初春的一天,我独坐书斋,久久思考萧红的出生。
萧红出生的具体时辰我不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如果是白天,那天的天空应该瓦蓝瓦蓝,瓦蓝中还有一缕缕白,那是云的丝带,细细的,拖得很长很长,被那瓦蓝衬着,更显得白净,像玉。萧红的本名张迺莹,莹,光洁的玉石,就是这个意思。这净朗的天空像一张很慈和的老人的脸俯向张家大院,不时还有一声鸽哨悦耳地从高空滑过。这是说的白天,如果是夜晚,那一定是月明之夜,稠稠的星斗一闪一闪,像无数调皮的小眼睛。
我这么细腻地描述与夸张,是基于张氏家族当时的一个特殊背景,一个阖家期盼的基调。
张家在呼兰虽是个殷实的乡绅之家,但到萧红的祖父张维祯往下,男丁不旺,只有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早年夭折。思想正统的张老先生,既不愿接受膝下无子的凄凉,更不敢顶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于是从族里过继了一个男儿做了自己的儿子。张维祯的三个女儿先后出嫁后,张家大院人丁寥落,清冷寂静,了无生气。因此,萧红的母亲姜玉兰那一日日突起的不只是肚腹,更是张家未来的希望。他们不只是盼望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是盼望能给张家传递香火,摔盆子扛幡的好男儿的出现。只要他一旦出世,张家本来日见细弱的那一支血脉,来日就会汹涌起来,强健壮大,成为一条龙,在呼兰的黑土地上撒欢腾飞!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悬想,五月初五这一天,当萧红的母亲姜玉兰开始出现阵痛,接生婆被二伯用马拉车隆重地接来,准备接生的那间东屋的门虚虚关上,灶房里的大灶火焰升腾正烧着一锅准备洗涤之用的热水时,张家大院的每个人,上至六十多岁的老祖父、老祖母,下至料理杂务的下人,无不悬着一双双殷殷的望眼。
在嘹亮的鸽哨声中,或者星星欢快闪烁的目光之下,姜玉兰生了。
虽是女孩,但萧红的那一声嘹亮的哭,一下撕裂了张家大院长期以来的死寂,把整个大院生机勃勃地点燃!
萧红生日是1911年6月1日。这一年的10月爆发了辛亥革命,中华大地雷声隆隆,风云变幻,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一朝瓦解,于是有人认为萧红命定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身上埋下了求新变革与叛逆的种子。6月1日是阳历,阴历偏巧五月初五端午,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祭日,这一天勾连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遥远的源头,萧红在这一天出生,注定了她这一生的文学宿命。我不赞成这些观点。生于辛亥年的都有反骨,中国的天地不早翻了几个个儿了?端午出生的就秉承了浪漫主义之父的文学基因,那每年在这天诞生的文学家不把中国大地站满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枝何止于直到今天才让莫言先生攀折到手?当然,这些牵强的说法也很好理解。萧红已红透华夏,成为名角,既是名角,总得从前世今生里找出些因果缘由吧。这就好像古代的帝王将相,史家为他们作史作传,不都从天文地理上考证出若干有别于常人百姓的灵异说法嘛。《史记》里有,《汉书》里有,不一而足。可见现在的一些分析家,屁股虽坐在沙发上,脖子上顶着的还是一颗古代的脑袋。
萧红生下了。
萧红是张家第三代里的第一个,粉嘟嘟可爱的小脸,天使一般,阖家没有一个不欢喜。一家子聚到一起,萧红成为一道道目光汇聚的焦点,绫罗绸缎中的小身子,时不时被大姑、二姑、三姑抱来抱去,亲一下,逗一下,咯咯笑。人的记忆如果起始于三四岁的话,那么,萧红的这段甜蜜的生活应该是在这之前,那时萧红尚缺少记忆能力,即使有记忆留存于心中,那也是碎碎的,飘忽若梦。加之后来生活内容的阴冷,早把它们吹散殆尽了。
萧红的母亲姜玉兰出生于一个乡村地主家庭,识文断字,精通针凿。她一心要把萧红培养成大家闺秀,很小的时候就用方字块教萧红识字,对她管教极严。当她看到祖父对萧红溺爱纵容时,心里就暗暗担心,背后不止一次对萧红的父亲说,这样怕是不好,会养成她的坏脾气。
母亲时不时带萧红去姥姥家。姥姥家在乡下,离呼兰大约20多里,一路上总有许多在县城看不到的景象,树林呀、田野呀、河流呀、马车呀、爬犁呀、雾凇呀……姥姥很喜欢萧红,老做好吃的给她吃。在姥姥家,她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学会了一些新鲜的游戏,其中一种叫“嘎哈啦”的,以前从没有玩过。她还跟大一些的孩子学剪纸。萧红太喜欢去姥姥家了,在那里自由欢快,可以玩许多没有玩过的游戏,看到很多城里看不到的东西。
再后来,萧红母亲怀上了小弟弟。萧红听说要有弟弟了,好高兴。她可以有小弟弟抱了,从今往后,不再是一个人了,有人跟她玩了。萧红高兴得一蹦一跳!晚上,萧红耐不住了,用手摸着母亲隆得高高的肚子,问:
“小弟弟在哪儿?我怎么摸不到呀?”
小弟弟生下来了,叫富贵。萧红天天围着母亲转,想学母亲的样,抱抱小弟。母亲哪里肯,说:“你太小,抱不动。”
萧红想,不让抱,就摸,把手伸过去,母亲又拦住她的手,说:“小孩子的手不干净,不能碰到宝宝身上。”
萧红把手缩回来。可萧红就是想抱,抱不动,摸。萧红手才摸到弟弟的脸,奶奶就喊起来:
“了不得哟,这死丫头,想剁手啦!”
接下来,就不让萧红靠近小弟弟了。
这一年是1914年,萧红4岁。
小弟弟生下来了,叫富贵。萧红天天围着母亲转,想学母亲的样,抱抱小弟。母亲哪里肯,说:“你太小,抱不动。”
萧红想,不让抱,就摸,把手伸过去,母亲又拦住她的手,说:“小孩子的手不干净,不能碰到宝宝身上。”
萧红把手缩回来。可萧红就是想抱,抱不动,摸。萧红手才摸到弟弟的脸,奶奶就喊起来:
“了不得哟,这死丫头,想剁手啦!”
接下来,就不让萧红靠近小弟弟了。
这一年是1914年,萧红4岁。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