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15861
在明史热的大环境下,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自然也成了热门人物。然而明初史料混乱,尽管市面上同类题材的作品已经泛滥,但我们至今接触到的朱元璋形象及明初史料往往是不完整的。
本书从朱元璋的侍卫亲兵俞本所辑的《皇明纪事录》出发,以其侍卫亲兵的这一特殊角度,运用元末明初不为人所熟知但又非常重要的史料,讲述并探讨了明初的一些重要事件,从更具可考证性的角度还原立业初期的朱元璋和明初的政治环境。力求在做到无一字无出处的同时,保证行文的生动性,却又并非学究式的历史论文或者满嘴跑火车的历史戏说。
《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侍卫亲军眼中的洪武大帝与明初史事》依据曾任朱元璋侍卫亲兵的俞本所辑的《皇明纪事录》,结合其他明初史料,讲述并探讨明初的一些重要事件,尽量真实地展现立业期的朱元璋和元末明初的政治生活环境。本书以朱元璋参加濠州红巾军为开始,以元朝覆灭为结束,详细讲述朱元璋是如何扩张势力,及其乱世年间南征北战的历程。书中穿插朱元璋个人的点滴细节,记录其在政治谋略和个人性情上的演变,从而描绘出了更为立体、更为严谨的朱元璋形象。
引言:《纪事录》折射的时代
第一章 起于定远
濠州朱镇抚
南略定远
横山归附
意外的机遇:六合之围
和州之战与巢湖水军
郭子兴去世与龙凤政权
第二章 立业江淮
开府太平:“权归于上矣”
陈也先的阴谋
集庆之战:江南等处行中书省
常州拉锯:与张士诚恩怨的开端
五部都先锋:初立军制
宁国、长兴之役:太湖争雄
第三章 两线作战
与张士诚的冲突升级
亲征浙东
安庆与陈友谅
东西两线
意义非常的龙江—龙湾之战
吴国公:亲征江州
第四章 称王立业
频繁的叛乱
不寻常的邵荣案
被包围的洪都
决定性一战:鄱阳湖决战
大举西进:吴王的基业
第五章 两个吴王
底定湖广
西吴与东吴
朱文正案:“心里闷,说不得许多”
剪除两翼
苏州围城战
平定江淮
第六章 大明开国
吴元年
金陵称帝:虚惊一场的登极大典
方国珍与陈友定
北伐前夕
山东与河南
攻取大都
第七章 北征西讨
制礼作乐
北追元军,直下山西
西进陕西:血腥的庆阳之役
开疆拓土
经略西北
大封功臣
第八章 北伐受挫
平定四川
灾难性的三路北伐
东路战事:临危不惧的李文忠
虽胜犹败的西路军
震荡与调整
第九章 全面调整
进退之间
西北叛乱与固守洮岷
罢中书省:胡惟庸案
开哈梅里之路与平定云南
西北之兵定东北之地
第十章 洪武暮光
独倚蓝玉:最后的北征
凉国公的功业:西征
再度清洗:蓝玉案
最后的功臣:傅友德、冯胜
落幕
尾声:轶事折射出的朱元璋时代
参考文献
明太祖朱元璋的崛起之路与明朝洪武年间的历史,向来是一个研究明史的热点领域,相关著作也已经很多了。不过细细看来,其中仍旧存在一些盲点,比如对一些史料的运用。《纪事录》正是这样一部史料,以之为棱镜对朱元璋及明初史事进行折射,会有一些特别的收获。
《纪事录》全名为《皇明纪事录》,俞本撰。此书如今能够呈现在大家面前,过程其实颇为曲折。《纪事录》最早为人所知主要是靠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和潘柽章,钱谦益在其著作《国初群雄事略》、《开国功臣事略》和《太祖实录辨证》中多所引用。《开国功臣事略》虽然失传,另两部著作却流传了下来。潘柽章在《国史考异》中也对《纪事录》进行了引用。两人均利用《纪事录》对《明太祖实录》中的曲笔、隐讳、歪曲进行纠正,为后世保存了可贵的资料。然而随着清朝的到来,钱谦益与潘柽章的书成为禁书,加之绛云楼大火焚毁了钱谦益的大量藏书,世间遂认为《纪事录》已经失传。
至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约翰·达迪斯(John Dardess,主要研究东亚历史,剑桥中国明代史作者之一)首次推介了收藏于台北“国家图书馆”中一部名为《明兴野记》的书,认为其地位非常重要。此后,美国学者爱德华·德雷尔(Edward Dreyer)又对这本已经被鉴定为《纪事录》的《明兴野记》进行了详细考察。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美籍华人学者陈学霖(Chan Hoklam)对《明兴野记》全书进行了研究校对,并对作者俞本的生平进行了初步考证,最后将《明兴野记》全文校对本,收录于其著作《史林漫识》的附录中,首次将其全文推介给公众。最后在本世纪初,北大教授李新峰通过运用元末明初大量史料对《纪事录》进行笺证,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著作《纪事录笺证》,使得后人充分运用这部史料成为了可能。
《纪事录》的作者俞本,高邮人,生于公元1334年左右,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红巾军,效力于朱元璋麾下,曾经作为朱元璋三百六十人警卫部队的一员,被朱元璋称为“曾跟朕小厮”。明朝建立后,俞本得到明军将领韦正的赏识,跟随韦正征战并长期戍守西北,晚年著成《纪事录》两卷,主要记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见闻。且由于他一开始就没有刊刻的打算,因此无所顾忌,为我们保存下来了许多珍贵史料。
现存《纪事录》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记述明朝建立前的亲身经历,下卷主要记述明朝建立后的经历与见闻,上卷较下卷更为详细。有观点认为,《纪事录》上卷较下卷价值更高,因为上卷是所谓“原始史料”,下卷则包含了很多官方宣传与传闻,因此价值不如上卷。这种论点其实不然,下卷固然包含很多官方宣传与民间传闻,但这正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中央政策的认识。同时,下卷中俞本更直接记载了自己在戍守西北时期,对明朝经略西北各种政策的大量见闻与评价,很多记载价值甚高,丝毫不亚于上卷中的“原始史料”。
不过,有得必有失,由于俞本处于濠州红巾军及此后明军的基层,因此注定了俞本的见闻是有限的。《纪事录》主要详于军事方面,对于朱元璋集团及明朝中央政府的各种人事任命、政策调整则涉及较少。举例来说,俞本保存下了朱元璋集团在早期发展阶段、长期被隐没的二号人物邵荣大量的军功,还有韦正对陕西、宁夏、甘肃地区的大力经略,以及自己与开国功臣邓愈的私下谈话等众多宝贵史料;但对于在朱元璋崛起并最终夺取天下,统一全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刘基却几乎毫无涉及,仅在朱元璋大封功臣的名单中提到了一次“诚意伯刘伯温”由此可见俞本著述的详略情况。
正是因为俞本的无所顾忌,才使我们能够看到明初的很多珍贵史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与官方宣传大相径庭的严酷、暴虐、视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一个和官方塑造的“圣主”形象完全不同的冷酷、狡诈而又雄才大略的朱元璋。
但同样,有利就有弊。也正是因为俞本的无所顾忌,他也将很强的个人感情代入到了书中,对于他反感的冯胜、郭子兴等明军将领,他不惜颠倒黑白,对他们大肆诋毁。对于自己的“恩主”韦正、傅友德,他又不吝溢美之词,甚至为他们虚构功绩,这些问题无疑都会影响到《纪事录》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由于俞本晚年完全依靠个人记忆著史,因此在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上往往颠倒错乱,给人们运用这部史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幸而李新峰在《纪事录笺证》中,对每一条记载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为我们利用这部史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当然,正因为上面提到的《纪事录》的局限性,因此想要通过侍卫亲军的视角呈现朱元璋与明初史事,仅仅依靠《纪事录》也是不行的,为此,笔者也依靠了包括《明太祖实录》在内的官方史料乃至元末明初的各种文集,他们的作者很多也是朱元璋的部下、臣子或者过从甚密,将它们与《纪事录》集合起来,能够得到更为宽广的视角。
总的来说,在如今这样一个关于朱元璋的研究已经颇为泛滥,更有吴晗《朱元璋传》这样重要作品存在的环境下,利用《纪事录》为棱镜,结合经过筛选的其他元末明初可靠史料,一定能够折射出一个虽然不全面,但却很独特,甚至之前没有引起过足够关注的朱元璋与相关的明初史事。
攻陷太平后,陈友谅立即率军直扑应天而来,为了确保成功,陈友谅还派人联络张士诚,相约对朱元璋东西夹击。不过张士诚与后来鄱阳湖之战时一样,并没能有效配合陈友谅夹击朱元璋。我们无法知道张士诚究竟是与陈友谅有过节,还是战略眼光不足,反正他的迟钝给了朱元璋扭转局势的机会。
然而面对陈友谅十倍于自己的兵力,朱元璋仍旧不敢掉以轻心,此时也出现了主张朱元璋亲征的建议。对此,朱元璋是持保守态度的,他认为亲征并不可行,因为一旦自己率军亲征,陈友谅凭借优势兵力,完全可以避开朱元璋的主力,以偏师牵制朱元璋,却以大军直取应天,半日就可抵达。如此,朱元璋必定首尾不能相顾。最后,朱元璋亲自确定了迎战陈友谅的战略,在龙江—龙湾地区迎战,此次战役,也成为鄱阳湖决战之前,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命运的最重要一战。
为了将陈友谅诱入既定战场,朱元璋决定先施一个反间计。他将康茂才找来,定下伪降的计策。康茂才派遣自己手下的一位老阍者前去陈友谅处表示,愿意归降。陈友谅在确认康茂才防守江东桥且江东桥为木桥后,相信了康茂才的话,约定陈友谅军至江东桥呼喊“老康”,康茂才即率众反戈一击。朱元璋知道陈友谅已经中计后,立即赶工将江东桥改为铁石桥,然后在龙江—龙湾地区部署战场。朱元璋让邵荣、冯胜率五翼军三万人屯于石灰山侧,常遇春屯于龙湾,徐达屯于龙江城南门外,杨璟则驻兵大胜港,张德胜、朱虎则率舟师出龙江关外。至于朱元璋自己,他亲自 “总大军于卢龙山,令持帜者偃黄帜于山之左,偃赤帜于山之右”,并告诫全军:“寇至则举赤帜,举黄帜则伏兵皆起。”全军严阵以待,迎接陈友谅的到来。
闰五月初十日,陈友谅率军东下至大胜港,然而这里有杨璟率军抵御,水路狭窄,只能通过三艘船。于是陈友谅引军退出,转往江东桥,希望能在康茂才的配合下突破这里。然而当陈友谅抵达江东桥时,却发现这座桥是一座铁石桥,大为惊讶,连呼“老康”也没有回应,陈友谅才终于知道自己上当了。此时,陈友谅的弟弟五王陈友仁已经率军准备进攻龙江城。龙江为秦淮河北流入江水道,由龙江沿着秦淮河可以直抵应天府城壕,可见龙江城地位之重要。因此,朱元璋于此不仅布置了重兵,加固城墙并深挖堑壕,更“创莲花桩于江濒二里许以拒舰”。汉军(徐寿辉死后,陈友谅建立汉政权,其军队称“汉军”)到此,发现龙江不同于太平,不能以战舰抵近攻城,陈友仁于是转而率舟师进攻石灰山,同时以赵普胜原来的部将张志雄,率原属赵普胜的军队进攻龙湾。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张志雄虽然因为骁勇善战而被称为“长张”,却因为不满陈友谅谋杀赵普胜而在此战中不肯尽力,最后影响了战局的发展。
张志雄的军队在龙湾遇上了常遇春,邵荣则在石灰山迎战五王陈友仁,徐达负责驻守中路策应。不料,常遇春与张志雄于龙湾交战,“数战不利”,蔡镇抚在内的数十名骑兵全数阵亡。邵荣与陈友仁于石灰山交战,双方相持不下,然而居中策应的徐达在对陈友仁的战斗中同样陷入不利局面。陈友仁所部在取得一定优势后立即弃舟登岸立栅,进行追击;其锋芒甚锐,但也逐渐远离了战船。朱元璋抓住战机,命邵荣沿江向西截击,切断了登陆的汉军与舟师的联系,汉军首尾不能相顾,随着此后朱元璋方面发起的反攻,终于大败。张志雄方面本无战心,此时又遇上风急水涌,于是索性全军投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方面,正在邵荣率军截击登陆汉军时,一场阵雨来到,迟滞了登陆汉军的进攻,朱元璋则反过来利用了恶劣天气,举起赤帜,诸军尽起与登陆汉军交战。阵雨停止后,朱元璋又命举起黄帜,包括冯胜、常遇春在内的伏兵尽出,徐达、张德胜、朱虎也赶来会合,终于以局部优势兵力击溃了登陆汉军。陈友仁知道作战已经失败,于是赶紧率登陆汉军撤退,不料又遇上退潮,加上张志雄投降,断绝了陈友仁的另一条退路。登陆汉军只能艰难地退往江岸,“舟胶浅,卒不能动,杀溺死者无算,俘其卒二万余人”,陈友仁侥幸登船退走,陈友谅则“乘别舸脱走”。 士兵于陈友谅原来所乘战舰坐席下缴获了之前康茂才写给他的信,徒然给朱元璋提供了笑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