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46961
◆
基于史实,介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十二帝的成长历程。
◆三国史研究专家作者从历史角度专业点评那段是是非非的历史!
◆作者从专业角度描写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
◆曹操、刘备、孙权均人中豪杰,正因为有了这三人,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帝王,直至*终被西晋取代。
说起三国十二帝,首先要探寻的问题是,历史何以三分?因此本章开篇,先集中说一说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多因素的历史原因
汉末历史何以形成三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是不能够回答的。学术界所流行的经济均衡论导致了三分,即北方经济遭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形成南北均衡而成为三分的立国基础的说法,只是历史的原因之一,而绝非必然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以独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无需均衡也可成割据态势。早在春秋战国之际,长江流域就有巴、蜀、楚、吴、越的割据。至汉末,割据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刘璋、刘表,甲兵资实,不弱于孙吴,更不减于刘备,何以要待刘备来建立蜀汉而与曹、孙成鼎立之势呢?可见三分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历史发展的轨迹看,王朝兴衰,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南北对峙迭次出现,而三国鼎立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次历史存在,可见这一局面是历史上的一个特例。特例是历史发展中的变异,而导致变异的历史原因,就不是常规的必然性,这是简单明了的逻辑。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也可以将此看做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发展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因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即使在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下,“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中央集权力量一旦削弱或解体,就要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割据混战破坏生产力,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所以它是不能持久的。天无二日,人无二王,人心思统一。所以秦、西汉、隋、元、明等封建王朝解体后,很快就走向了统一。但中国历史上有东晋与北方十六国之对峙,有南北朝之对峙,有北宋与辽之对峙,有南宋与金之对峙。这些现象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而不能单纯用“经济均衡”加以解释,更何况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是经过极其复杂的历史演变才形成的。概略地说,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分鼎立的局面,这是由于三分的人才均势、地理均势、政治均势等多种历史原因的交叉作用才形成的。在这些历史原因的形成中,“人谋”起了主导的作用。
章 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001 >> 多因素的历史原因
002 >> 汉末人才三分
004 >> 三大战役改变历史走向
005 >> 五次荆州争夺,形成三分地理均势
008 >> 葛鲁外交显神威
011 >> 三国鼎立之谜
第二章 曹刘孙三家集团的兴起
013 >> 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
025 >> 曹操崛起于乱世
034 >> 刘备转战北方
048 >> 孙氏兴起江东
第三章 魏武帝曹操
056 >> 挟天子以令诸侯
060 >> 修耕植以蓄军资
062 >> 南征张绣东平徐淮
067 >>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076 >> 横扫河北远征乌桓
082 >> 西并关陇统一北方
086 >> 曹操的智囊团
093 >> 曹操的功过是非
099 >> 曹操个人小档案
第四章 魏文帝曹丕
100 >> 争位太子
103 >> 受禅建魏
106 >> 兵临大江
109 >> 擅长文学
110 >> 曹丕个人小档案
第五章 魏明帝曹叡
111 >> 母亲受谴险失太子位
113 >> 三国对峙各方战略
119 >> 吴魏争淮南
120 >> 魏明帝果断应变,西守东攻
123 >> 一代明主英年早逝
124 >> 曹叡个人小档案
第六章 曹魏三少帝
125 >> 齐王曹芳
128 >> 高贵乡公曹髦
132 >> 陈留王曹奂
134 >> 曹芳、曹髦、曹奂个人小档案
第七章 蜀先主刘备
135 >> 兵败长坂
140 >> 孙刘结盟
146 >> 东借荆州
152 >> 西取巴蜀
156 >> 南争江南
159 >> 北并汉中
163 >> 建立蜀汉
165 >> 夷陵败北
172 >> 白帝托孤
175 >> 刘备的历史贡献
179 >> 刘备个人小档案
第八章 蜀汉后主刘禅
180 >> 嗣位皇帝
182 >> 父事诸葛
182 >> 内修政理
185 >> 和吴北伐
189 >> 大权旁落
191 >> 乐不思蜀
192 >> 刘禅个人小档案
第九章 吴大帝孙权
193 >> 亲贤贵士
198 >> 扶植部曲
201 >> 镇抚山越
206 >> 赤壁败曹
214 >> 江淮抗曹
220 >> 袭夺荆州
224 >> 灵活外交
227 >> 定都建业
229 >> 晚年昏聩
231 >> 孙权的历史地位
235 >> 孙权个人小档案
第十章 孙吴三嗣主
236 >> 会稽王孙亮
240 >> 景帝孙休
242 >> 末帝孙皓
246 >> 孙亮、孙休、孙皓个人小档案
附录一 三国十二帝帝系表
附录二 三国大事年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