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77057
1. 这部书具有权威性:考据详尽、尊重史实。
2. 这部书具有实用性:诸葛亮的一生,是创业者的教课书,是经营者的管理指南,是有志者的励志传奇……
3. 这部书具有趣味性:通过缜密的考证和大量的史料,用轻松的语言,详述诸葛亮的一生,还原一个权威、生动的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本书全景式地回顾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册从孔明出生时写起,一直到刘备称帝当丞相,其间写了诸葛亮在败走当阳、赤壁之战、攻蜀伐汉运筹帷幄、统领百官等历史。
下册诸葛亮辅助后主稳定蜀汉大局、南征七擒孟获、北伐五出祁山、星陨五丈原的内容,体现了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忠精神。
本书具有权威性:考据详尽、尊重史实。在写法上,凡史料有明确记载的皆以史料为准,没有史料记载的以合理推断还原史实,绝不作毫无依据的虚构,拒绝任何戏说。
具有全面性:本书集中起了几乎所有正史中涉及诸葛亮的史料,抽丝剥蚕,于纷繁中理出头绪,为您呈现真实、全景、有性格的诸葛亮一生。
认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诸葛亮(代序) / 001
目 录
第一章 乱世少年 / 001
一个郡丞的儿子 / 002
灰色的记忆 / 008
叔父诸葛玄 / 011
由豫章到荆州 / 014
第二章 乡村青年 / 019
隐居小山村 / 020
求学有鸿儒 / 025
往来无白丁 / 027
拜师传奇 / 032
第三章 如鱼得水 / 035
长啸抱膝亭
/ 036
娶了个“丑媳妇” / 038
刘备新野求贤 / 041
不同版本的相见 / 044
战略规划书 / 047
第四章 危险时刻 / 051
刘备的“智囊团” / 052
“姨父”的家务事 / 054
曹操的大军来了 / 056
劝刘备取襄阳 / 059
长坂坡遇险 / 063
第五章 奉命出使 / 067
江边一座小镇 / 068
曹军何时进攻 / 071
双方兵力盘点 / 074
同龄人的激将法 / 077
做出两手准备 / 082
第六章 赤壁之战 / 087
拒绝张昭的好意 / 088
被高估的战役 / 091
汉水阻击战 / 094
切断敌军运输线 / 098
第七章 南下临烝 / 103
不公平的分配 / 104
“借荆州”真相 / 106
“既生瑜,何生亮” /
109
老同学也来了 / 113
军师中郎将 / 116
延揽各方人才 / 119
第八章 留镇荆州 / 123
一次秘密访问 / 124
领兵驻守南郡 / 126
天上掉馅饼 / 129
看护大本营 / 131
维护孙刘联盟 / 134
“卧龙”失“凤雏” /
137
第九章 西进益州 / 143
指挥三路大军 / 144
终于攻入成都 / 146
刘备的赏赐 / 149
化解“金融危机” / 153
第十章 得力助手 / 159
署理左将军府 / 160
兼任益州郡太守 / 162
发掘本土人才 / 165
协调各方关系 / 169
大力发展经济 / 172
第十一章 夺取汉中 /
179
劝降“神秘教主” / 180
关于汉中的争论 / 184
“尽时人之器用”
/ 188
决胜定军山 / 192
一份劝进者名单 / 195
酝酿“四方将军” / 201
第十二章 荆州惊变 /
209
诸葛瑾的成都行 / 210
关羽突然北伐 / 214
把荆州弄丢了 / 219
劝说刘备杀养子
/ 224
留下一段争议 / 227
第十三章 开国丞相 /
233
一招解难题 / 234
刘备武担山称帝
/ 238
蜀汉众臣之首 / 241
两难的选择 / 246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受命托孤 / 001
为何不随征 / 002
稳定益州局势 / 007
奉命赶赴永安 / 009
君臣的秘密谈话 / 013
泪洒托孤堂 / 015
第二章 挑起重担 / 019
辅佐后主继位 / 020
南方发生叛乱 / 023
拒绝对手招降 / 026
第三章 开府治事 / 033
组建丞相府 / 034
工作中率先垂范 / 038
关起门来搞建设 / 045
第四章 破冰之旅 / 051
出使孙吴的“大使” /
052
关系迅速回暖 / 055
侄子诸葛恪 / 058
第五章 果断出手 / 063
属下的担忧 / 064
深入不毛之地 / 067
有没有“七擒七纵” /
071
实现长治久安 / 074
第六章 上表北伐 / 079
策动孟达回归 / 080
曹丕突然死了 / 083
凛然《出师表》 / 086
加强内部团结 / 090
第七章 移师汉中 / 095
发布《伐魏诏》 / 096
纶帽和玉玦 / 099
“子午谷计划” / 104
第八章 首次北伐 / 109
兵出祁山堡 / 110
遭遇顽强抵抗 / 113
“凉州上士”姜维 / 115
为什么选马谡 / 118
街亭发生了什么 / 120
有没有“空城计” / 124
挥泪斩马谡 / 127
第九章 二次北伐 / 135
“八阵图”不是传说 /
136
发明“诸葛弩” / 139
再上《出师表》 / 141
兵阻陈仓城 / 146
为何不再自贬 / 150
第十章 三次北伐 / 155
武都和阴平 / 156
侄子的工作问题 / 158
孙权出了道难题 / 161
吴蜀誓言“分天下” / 164
三路来犯之敌 / 168
一场“及时雨” / 174
第十一章 四次北伐 /
179
一碗水端平 / 180
新对手来了 / 184
再次兵出祁山 / 188
展开绝地反击 / 192
弹劾托孤大臣 / 198
第十二章 五次北伐 /
203
制作木牛流马 / 204
淡泊以明志 / 207
悲壮的出师 / 210
驻兵五丈原 / 214
“秋风原下久裴回” / 218
第十三章 长眠汉中 /
223
巨星陨落大树倾 / 224
“五丈原会议”真相 /
228
长眠定军山下 / 232
蜀汉的兴亡 / 237
千载任评说 / 242
参考文献 / 250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刘备
诸葛亮善治国。
——贾诩
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康熙
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乾隆
真乃天下奇才也!
——司马懿
公以丞相而兼元帅,凡宫中府中以及营中之事,无不兼综,举郭、费、董三人治宫中之事,举向宠治营中之事,殆皆指留守成都者言之。其府中之事,则公所自治,百司庶政,皆公在军中亲为裁决焉。
——曾国藩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钱穆
不同版本的相见
作为诸葛亮无话不谈的挚友,徐庶离开襄阳投奔刘备前有没有跟诸葛亮商量不得而知,徐庶很了解诸葛亮的才华和志向,他也许劝诸葛亮和他一块去,诸葛亮没有答应。
但是,还有另一说法,说诸葛亮此时也和徐庶一样,主动地投奔了刘备,只是刘备不在新野,而在与襄阳城一河之隔的樊城,持这个说法的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按照这个说法,诸葛亮跑到樊城去见刘备,但刘备没听说过这个年轻人,把他当成一般儒生接待。当时受刘备接待的儒生很多,不止诸葛亮一个,大家坐在一块闲扯,扯了一阵,众人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下来没走(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
刘备可能并没有跟诸葛亮单独交流一下的打算,他有个爱好,或许源于他早年帮着母亲织过席子的经历,他喜欢做小手工,闲来无聊编个小东西自娱。而好多人也知道刘刺史有这个爱好,遇着适合编织的东西就送给他,恰好有人送给刘备一条牦牛尾巴,儒生们走后,刘备觉得无聊,也不管诸葛亮还在,就一个人编了起来。
刘备正陶醉在做手工的乐趣时,诸葛亮上前道:“将军您应该树立远大志向,整天弄个牛尾巴编算怎么回事(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牦而已邪)?”刘备这才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见他身材魁伟,谈吐镇定,气宇不凡。赶紧把手里的东西扔了,说:“这怎么说呢,我也是借此打发心中的忧愁罢了。”
诸葛亮接着问:“将军以为刘表将军与曹操相比如何?”
刘备回答:“刘表不如曹操。”
诸葛亮又问:“将军您自认为比曹操如何呢?”
刘备回答:“也不如曹操。”
诸葛亮说:“你们都比不上曹操,而将军您手里只有几千人马,靠这点力量如何能抵挡曹操呢?”
刘备说:“我也正为这犯愁呢,那你说该怎么办?”
诸葛亮答道:“荆州的人口本不少,只是登记在册的人很少,将军可以建议刘表将军,把流动人口管理起来,重新登记户籍,照此征调兵众。”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结果实力大增,从而对诸葛亮以上宾之礼待之。
上面这个说法显然不如下面的说法更有名,根据《三国志》以及其他史料的记载,诸葛亮并没有主动去新野或樊城,他与刘备见面,是刘备主动上门求见的,而且一共见了3次,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
刘备不认识诸葛亮,他求才若渴,身边尤其缺智囊。有两个人先后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说诸葛亮就是刘备想找的智囊。一个人是司马徽。
据《襄阳记》记载,刘备来荆州以后,听说了司马徽的大名,就上门拜访。
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儒生俗士,怎能看透天下大事?能看清天下大势的,必须是俊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刘备问何人堪称为俊杰,司马徽回答道:“伏龙、凤雏。”刘备再问伏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回答:“诸葛孔明,庞士元。”《襄阳记》把“卧龙”说成“伏龙”,意思差不多,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还没等刘备去找他们,徐庶已经来到了刘备身边,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记载,徐庶来到刘备身边后,对刘备说:“诸葛亮像一条卧龙,将军不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那就有劳先生把他请来吧。”徐庶道:“这个人只能您亲自去请,不能硬让他来,将军最好枉驾去一趟。”刘备于是亲自跑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前后去了3次,才见到了诸葛亮(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后面这个说法更为被大家接受,成为英明的君主求贤若渴的典范。
多年后,诸葛亮欲北伐,向后主上了一份《出师表》,中间有一段话道出了他与先主刘备相见的情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谋求在诸侯面前扬名做官。先帝不认为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3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激动,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上面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一定矛盾,但即便是第一种说法,也丝毫不影响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刘备选择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是他最急需的人才,大家都来向他推荐;诸葛亮选择刘备,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时,时局变化之快令人难以想象,诸葛亮暂栖隆中,对外面的事情尤其曹操方面的动态定然十分关注,他没有同孟建、石韬一道回到北方,自然不想加入曹操阵营。除了早年对曹操以及曹军留下的恶劣印象外,诸葛亮考虑更多的还是曹操把挟持朝廷以来社会上对他的种种非议。
除此之外,诸葛亮肯定还有另外一种考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才,选择什么样的组织去发展,除了看这个组织的思想、实力和影响外,还关心的是自己在这个组织中能发挥的作用。此时曹操手下已人才济济,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又多次颁布求才令,让曹操身边出现了人才的大繁荣,单就身边的智囊来说,顶尖的就有了好几位。
一个组织在创业阶段虽然知名度有限,未来发展不确定,投身其中有风险,但是因为它的发展空间大,给人才预留的发展资源也多,在这样的组织里进步快。等这个组织发展壮大起来,知名度、美誉度都达到一定水平,人才发展的空间也不大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活力反而降低。
诸葛亮不愿意投奔曹操,这也是重要的原因。诸葛亮更不会考虑刘表,如果他有此意,早就像庞统那样出来去刘表手下做事了,在诸葛亮眼中,刘表既无雄才也无大略,荆州迟早要易主。
但是,要说这10年来诸葛亮隐居隆中就是在等待刘备,那也比较夸张。对于刘备,诸葛亮了解得恐怕也比较有限,只是在当时的局面下,诸葛亮可供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对于“凡三往,乃见”的原因,史书并未有正面解释,有人理解为诸葛亮在考验刘备的诚意,也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还没有想好见面后如何与刘备谈论天下大事。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说明诸葛亮内心还有矛盾,对于投奔刘备,他觉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试想一下,刘备如果来一次或两次之后就不再来了,今后的合作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说明刘备当时拥有的有利条件确实乏善可陈,诸葛亮必须认真思考一番,才能制定出可行性的规划方案。
战略规划书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刘备与诸葛亮最终还是见面了,这一年刘备47岁,诸葛亮27岁。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见到诸葛亮后,也不做太多客套和寒暄,马上屏退众人直接问诸葛亮(因屏人曰):“汉室衰败,董卓、曹操又先后专权,皇室奔难。我不顾德行和实力能否达到,想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连遭失败,以至于今天。然而我的志向没有罢休,您告诉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自董卓之乱以来,豪杰在各地并起,占州据郡,称霸一方,多得已数不过来。曹操与袁绍比,名气差,实力弱,然而曹操竟然打败了袁绍,由弱变强,其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在于谋划得当。现在,曹操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不宜和他争雄。孙权占据江东,经过了三世,那里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有才能之人,可以之为外援,也不可谋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达沿海,东面和吴、会相连,西边和巴、蜀相通,这正是用兵之地,但是刘表没能力守住它,这是上天拿来要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而肥沃的土地,是天府之国,高祖刘邦凭借此地建立了帝业。如今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那里人多物丰,刘璋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君。将军是皇室后代,声望闻于天下,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南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和好,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关中,百姓怎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这样,那么霸业可成,汉室可以复兴。”
诸葛亮的这段谈话,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根据《三国志》的原文,这段话只不过300多字,却非常有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曹操已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可以结为外援而不可图;荆州是上天授予将军的
“礼物”,应占据荆州;益州是另一个礼物,应占据益州;占据荆、益二州后,待天下有变时,可以自宛洛和秦川两个方向出兵,则天下可定。
诸葛亮的这份战略规划书,想到了很远之后的事,刘备此时只是寓居于荆州,在他人的地盘上暂栖,不要说平定天下,就是占据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都是奢侈的想法,但诸葛亮偏偏认定刘备可成大事,并且为刘备“量身定制”了每一步的行动路线。
诸葛亮先通过对时局的分析,总结出兴亡成败的规律,那就是要成大事不仅依赖天时,更要有人谋。也就是说,要想成事,必须重视人才,而只要有不懈努力,客观上的不利条件也是可以改变的。久处下风的刘备很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一切都由命运所决定,那么个人再努力也都无济于事了,刘备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认为诸葛亮说得有理。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就目前天下时局和各路豪强此消彼涨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要尽可能避开强大的曹操,同时想办法与正在快速成长的江东孙氏结盟,寻求三足鼎立之势。听完诸葛亮的话,刘备感到豁然开朗,心中久积的抑郁一扫而空。诸葛亮进一步提出占据荆州和益州之后等待天下变化,到时候兵发两路,一路由荆州北上宛县、洛阳,另一路由益州攻击秦川,到那时天下可定,汉室可兴,更让刘备大为兴奋。
神奇的是,后来的局势走向完全如隆中对策所规划,刘备得荆州、夺益州、取汉中,只差最后一步就能统一天下了。所谓顶层设计,必须由顶尖的人才来做;所谓顶尖人才,就是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方案无须繁复,却能一语中的。诸葛亮只是一名乡村青年,一出手就能拿出如此高质量的战略规划书,说明他隐居的这10年里每一天都没有虚度,他拼命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对时局已经洞若观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刘备如果有幸能读到宋词,他最喜欢的应该就是这句了。刘备确信,诸葛亮就是他苦苦追寻的那个人。
在刘备的邀请下诸葛亮离开了隆中,开始了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的生涯。刘备得到诸葛亮后非常高兴,感情日益加深(与亮情好日密),让关羽、张飞都感到了忌妒。刘备发现了这个问题,对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你们可别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这才不再说什么。
关系迅速回暖
到了次年的夏天,孙权派来回访的使者到了成都,使者的名字叫张温,与董卓和孙坚的老领导、汉末名将张温同名同姓,此人在吴国担任的职务是辅义中郎将,《三国志》说他出使蜀汉时32岁。
临行前,孙权专门找张温谈话,孙权说:“本来不想让你出远门,只是诸葛孔明不知道我们与曹魏交往的真正用意(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所以委屈你走一趟。如果山越人的威胁消除了,我们将与蜀汉联盟,跟曹丕大干一场(更欲大构于丕)。此行就是这个原则,具体说什么你见机行事就行(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
山越人是孙吴境内少数部族的统称,孙吴一直跟他们处得不太好。
不过,查此时孙吴并未发生山越人大举起事的事件,所以孙权这里提到的山越人威胁不一定特指某事,而是说把内部事情都处理好。张温回答说:“诸葛亮一向深谋远虑(达见计数),他一定会理解您委曲求全之意,见到他后,观察他的态度就会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对于孙吴特使回访,诸葛亮十分重视,安排沿途盛情接待,这让张温十分感动。张温一行到达成都,大家都想观察吴国特使是如何对待蜀汉皇帝的,张温到达蜀汉皇宫呈上拜章,一切礼仪均按邦国正式程序进行。
张温所上的拜章,言辞也十分恭敬:“昔日高宗在殷朝衰败之后建立了周朝,成王年幼继位,完成了周朝的统一大业,功与天高,名传万代。
如今陛下的聪明才智可与古代圣贤相比,以贤能统率百官,又有名臣和猛将相随,受到远近向往追慕,人们莫不对您寄予厚望。吴国愿意不辞辛劳出自己的一份力,平定江东地区,与陛下一起平定天下,我们诚心诚意,有如长江之水永不改变(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只是我们国内用兵频繁,国力消耗很大,所以我们怀着惭愧之心派臣下我来表达通好之意,陛下一向敦崇礼义,想必不会怪罪。我自入蜀境,直到成都近郊,一路都受到丰厚的接待,又有陛下的关照,我感到无上荣耀,同时也自觉惶恐,受宠若惊,在此,谨呈上所带来的函书一封。”
从拜章的内容来看,这是张温自己起草的,他另外携带有正式公函,只是史书记载下他所上拜章的内容,对于递交的正式文件则只字未提。
这大概是因相对于措辞谨慎的国书,张温个人所上的拜章更有新意,同时拜章里一口一个陛下和臣,对后主大加歌颂,同时表示孙吴将“委心协规”,这让蜀汉上下听了都很满意。
张温此行有两个具体目的,一个是对邓芝出访的回访,一个是向后主、诸葛亮等蜀汉高层当面解释孙吴委身于曹魏的苦衷,对于未来双方再次联盟的细节性问题还未涉及。双方协商,将继续派使者商谈合作的细节问题。
张温此访取得了圆满成功,访问中也有花絮。据《三国志》记载,张温在成都期间享受了崇高礼遇,临返回孙吴前,诸葛亮亲自率百官送行。
送行宴上,众人都准时来到,只有秦宓没到,诸葛亮多次派人去催他(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秦宓前一阵担任益州,此时已改任中郎将。张温见诸葛亮如此重视这个人,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人?”诸葛亮回答:“益州的一个学士。”
张温想,能让诸葛亮这么看中,可见这个学者学问不一般。张温也是有大才的人,当初孙权慕名初次与他交谈,张温文辞占对无所不通,口才极佳,让在场的人无不倾倒。现在听说蜀汉也有才能出众之辈,勾起了张温喜欢与人论辩的瘾。
等秦宓来到,张温首先发问:“先生读书吗(君学乎)?”
秦宓回答:“五尺童子都读书,何况在下!”
张温于是问:“那你说说,天有没有头?”
秦宓回答:“有。”
张温接着问:“天的头在哪个方向?”
秦宓道:“在西方。《诗经》里说‘乃眷西顾’,按照这个推测,天的头在西方。”
天有没有头,这是个无聊的问题,即使古人天文知识相对匮乏,也知道它没有答案。这是个脑筋急转弯问题,考的不是知识而是机智。如果秦宓说不知道,张温就算赢了;如果秦宓反问,张温可以回答说我知道就是不告诉你,那也赢了。这就是诡辩术,只是秦宓也深谙其道,他善于把无聊的问题当有聊来考证,一本正经地弄出个《诗经》的典故,你说不对,那就是挑战《诗经》。
张温不服气,接着问:“那你说说天有耳朵吗?”上面让你瞎碰上答对了一次,不信你还能再从《诗经》里找出答案?
结果还真让秦宓又找着了:“天有耳朵,《诗经》里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如果没有耳朵,怎么去听?”
张温简直崩溃,还是继续追问道:“天有没有脚呢?”
秦宓回答:“有。《诗经》里说‘天步艰难,之子不犹’,如果没有脚,怎么走路?”
张温问:“那你说说天有没有姓?”
看来张温已经被几个脑筋急转弯的回答给弄晕了,这个问题也太好回答了。但秦宓张口就来:“有哇,天姓刘。”
张温一下子没明白怎么回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秦宓自豪地回答:“天子姓刘,所以知道天也姓刘。”
开始还只是娱乐,现在扯出政治了,如果不赶紧扳回一局,这个特使就太没面子了。
张温也算是江东名嘴,急中生智道:“太阳是出升于东边的吧(日生于东乎)?”
张温的意思是,你说天姓刘,我看应该姓孙才对,因为太阳在我们孙吴那边。
秦宓答道:“即使出生于东边,最后还是落于西边!”
张温一点便宜没占到,整个论辩秦宓不假思索,张口即出,声音洪亮(答问如响,应声而出),张温深为敬服。
有没有“空城计”
魏明帝可能没指望凭张郃在街亭一战就解决陇西问题,他想跟诸葛亮在陇西打一场大战役。现在,轮到诸葛亮震惊了。
街亭大败的消息传到西县,诸葛亮在气愤、震惊的同时,深感事态的严重,他赶紧调整部署,迅速指挥大军撤回汉中。单就张郃的5万大军并不可怕,但是曹魏大将军曹真识破赵云、邓芝在褒斜道的佯攻后,会集结重兵随后赶来,还有魏明帝曹叡,已前往长安,魏军正源源不断地增援,而蜀军能打的基本上都在这里了。撤退虽然很没有面子,但此刻必须高度理性,不能有丝毫犹豫。
当然,时间还是有的,张郃虽然突破了街亭防线,但他也算一支孤军,所以进入陇右后也小心翼翼,生怕中了埋伏。诸葛亮安排好各路人马的撤退路线,自己从容地撤出了西县。离开时,还随队带走了西县的1000多户人家,把他们迁到汉中(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
至于传说中诸葛亮在西县摆下了空城计,吓退曹魏主帅司马懿,那倒是没有的事。因为司懿此时是曹魏南线战场的总指挥,并没有参加陇右会战,他驻扎在宛县,距此有两三千里。
假如司马懿来了,率传说中的十万大军围住西县县城,诸葛亮有可能摆出空城计吗?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坚持认为可能,那就是没见过真正的古代城池是什么样。
可以看一下北京西南郊的宛平城,这也是个县城,大体上是古代县城的标准版,该城有4座城门,城中的主要街道其实只有两条,也就是连接四门的街道,站在任意一处城墙上,都可以把城内情况一览无余。
一个县城,不用10万,不用数万,只用1万人马就能把它围起来,城里即使有伏兵,又能藏多少?肯定先围起来再说。所以,面对敌人数万之众,诸葛亮只能快跑,不可能坐在城头上从容弹琴。
那么,小说中的“空城计”是根据什么创作出来的呢?主要是根据《蜀记》的相关记载。据《蜀记》记载,晋初扶风王司马骏守关中,他手下有几位中下级官员在一起议论诸葛亮的功过,大家对诸葛亮多持讥评,认为他托身蜀汉不当,力量小却想办大事(力小谋大)。有一个叫郭冲的人站出来为诸葛亮鸣不平,说了诸葛亮的五件事,把这几位官员说住了,司马骏听说后十分感慨,称赞郭冲说得对。
郭冲说的5件事中的第三件就是关于“空城计”的。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屯兵于阳平关期间,派魏延率主力东进,他只留1万人守城。司马懿这时率20万大军前来,和魏延率领的主力错道而行,蜀军因此没有发现,等诸葛亮知道情况时,敌人距此只有60里了(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
侦察兵(侦候)向司马懿汇报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马上就要到,他想去通知魏延,但相去已远,魏延即便回军也来不及了。城中将士皆失色,诸葛亮却神色坦然,镇定自若,下令军中偃旗息鼓,不准随便走出营帐,又下令大开城门,并派人洒扫街道(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向持重,而今却摆出如此虚弱无力的样子来,很是奇怪,怀疑诸葛亮有伏兵,于是率领人马向北上了山。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诸葛亮对左右人拍手大笑道:“司马懿必然认定我装出胆怯,一定会有伏兵,所以遁山而走。”侦察兵回来报告,确实如诸葛亮所说。
司马懿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后悔不已。
不过,郭冲说的“空城计”漏洞百出,比如说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于阳平关,这查无实据,司马懿一次领兵20万,也不太可能。司马骏是司马懿的儿子,郭冲作为司马骏的下属,胆敢在儿子面前非议他老子,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汉末三国的历史上有没有发过“空城计”呢?其实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只不过不是“空城计”而是“空营计”,创造者不是诸葛亮而是曹操和赵云。
先说曹操的“空营计”。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冬天,曹操与亲自指挥人马兖州刺史部山阳郡指挥作战,吕布、陈宫很快摸到了曹操的总指挥部,立即率人马杀来,此时在曹操身边的人马并不多。《魏书》记载,此时曹操身边只有不到1000人,无法守住营垒(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而吕布手下至少10倍于曹军。
当时,由于战事发展得太快,曹军的战线拉得太长,很多将领率人马在各地作战。面对数倍于已的敌人,曹操命令妇女们都登上屯营的城墙守卫,把精壮士兵集中起来迎敌。屯营的西面有一个大堤,大堤的南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吕布率军来到,看到树林,怀疑里面有埋伏。吕布最近实在被曹操打怕了,心里有很大阴影,就对手下说:“曹操多诈,这里面肯定有埋伏。”于是,吕布率军离曹军屯营10里处扎寨。第二天又来,此时曹操把队伍隐藏在大堤内,派一半兵力在堤外,吕布率军进攻,曹操派少数人迎击,等敌人逼近,伏兵杀出堤外,吕布大败,曹军缴获了不少敌人的鼓车,一直追到吕布大营才回军。
再说赵云的“空营计”。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亲率大军赴汉中,与刘备展开争夺汉中的战役,双方在阳平关以东、南郑以西的汉水谷地展开了对攻,时任翊军将军的赵云也参加了这场战役。一次,曹军的运粮队从北山下经过,队伍很长,黄忠认为可以袭击一下,把粮食劫过来。汉中是个不大的地方,突然间云集了双方这么多军队,军粮供应将会是个大问题,如果能把对方的军粮劫过来,那对敌人将是双倍打击。刘备派赵云、黄忠一块劫粮,黄忠先出发,赵云在后,但到了约定时间黄忠仍然未归,赵云便率几十名骑兵出了营寨去接应黄忠。
赵云刚一出来就遇到曹军主力,双方展开激战,赵云身边只有几十个人,且战且退,奋力杀出重围。
这时,赵云发现部将张著负伤被围,赵云又折返回去,杀入重围把张著救了出来,之后杀回自己的营寨,但营寨已被曹军占领,曹军闭门拒守,赵云杀了进去,将营寨重新夺回,之后把营门打开,偃旗息鼓。
大批曹军随后赶到,看到这种情况怀疑营内有伏兵,不敢攻营,于是撤退。赵云不干,雷鼓震天,用弓弩射击曹军,曹军惊骇不已,自相践踏,还有不少人坠入汉水淹死。第二天刘备亲自到赵云营中视察,看到前一天的战场,不禁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啊!”刘备下令在营中摆酒庆贺,一直喝到晚上,军中都称赵云为“虎威将军”。
“空城计”虽然与诸葛亮无关,但这并不贬损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此否定诸葛亮更不符合基本逻辑。人们愿意把类似“空城计”的奇谋妙计放在诸葛亮的身上,正好说明大家对诸葛亮智慧的钦佩和对他的喜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