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94096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核心成员,他的经济思想影响了党的经济战线上的几代人。
他在东北的几年间,恢复和重建了东北经济,为后来东北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稿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许多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对陈云在东北的光辉业绩进行客观、真实、生动的记录,是一部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读物和党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部分 记忆永恒
第二部分 珍贵文献
第三部分 深切怀念
第四部分 光辉足迹
为接管和建设大城市创造经验
——韩光谈陈云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我们采访了中纪委原常务书记韩光同志。韩老给我们重点介绍了上世纪40年代后期,党组织派他到大连工作的情况,韩老对陈云同志当年对大连工作的重要指示仍记忆犹新。
韩老说,他一生都是受陈云影响的。早在三十年代,党中央还在上海,他们那时在满洲省委,在沈阳、哈尔滨时,经常能看到中央发来的文件,很薄的纸,字都是油印的,很小,刊物名叫《斗争》。《斗争》对他们影响很大,那时也没有别的指导刊物,每一期由秘密交通员带来,拿到以后大家都抢着看。他记得当时有一个叫陈云的,写了一篇《关于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么做》 的文章,特别是地下党员应该怎么做,制度怎么建立,应该有怎样的革命气节。这个印象非常深,一直记着。但是,当时陈云是怎样的人,不知道。
1937年,组织安排韩光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当时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里有王明、康生、陈云几个人,他们都到学校作过报告。特别是王明,作报告时带着很多书,翻翻这本,翻翻那本,给人印象是这个人读的马列书多,但是你听完报告,不知道他讲了些什么。陈云来作报告时,就没有稿子,拿着一张字条,大概是讲课提纲,讲红军长征,讲遵义会议,讲怎样指挥部队打胜仗,他讲的大家印象都很深,都能记住。回来后进行讨论,对王明讲的讨论不出什么,而对陈云讲的讨论很热烈,大家增强了革命的勇气和信心。这是初步印象。在莫斯科时他不叫陈云,叫史平。同学们都欢迎他讲,后来慢慢知道史平就是陈云。
1938年,韩光回到国内,1939年到了延安,分配到中央组织部,部长就是陈云。陈云平时不大讲话,但讲起话来都很实在、中肯。后来韩光到中央统战部工作,有一段时间和陈云没有联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组织上派韩光到大连市去处理一件事。那时大连是由苏军占领着。斯大林很有战略眼光,认为大连一占领,以后东北打起来,国民党从大连海港就运不进兵,打算通过大连再进军东北就困难了。组织上原先考虑派伍修权去大连,伍修权说,“现在我离不开,而且有现成的人在,又去苏联学习过,懂俄语。韩光这人还不错,就让他到大连跑一次”。陈云说,“可以,这个人我知道,我让他去”。这样,彭真和陈云就决定让我去大连。
当时,韩光所在部队要从胶东烟台旁的龙口上船,再到东北。部队没有军舰,只有小帆船、舢舨子。这种舢舨是靠风的,人力无法对付,路过大连时,无意进入了大连港。苏军不清楚是海盗,还是国民党的便衣,或是八路军,因为不清楚,就把战士抓起来进行调查。组织要韩光去就是办这件事。那个地方管事的是个苏军中将,非常友好。他已证明韩光是中共东北局派来的,就说:“你的事好办”。当时他就向一个中校交代了任务,就是说中共的大量部队要从这里经过,但他又补充说:“假如你们部队是穿着军衣的,或者拿着武器,那我们就不客气。晚上来我们不管,要是白天来,我就要缴械,并扣起来,但晚上就给你们送回去,一支枪一发子弹都不留你们的。”韩光和他开玩笑说:“我们那些枪,你们喜欢要吗?都是从日本兵手里缴械下来的破烂枪。”那个苏军中将说:“这个你知道就行了,我们一定放行。”韩光说:“我得马上回去汇报了。”苏军中将说:“你先别忙,你们中共对大连这块地方还要不要?”韩光说:“怎么能不要呢?不要,怎么会派我来呢?”苏军中将说:“不是。你来是办这件事的,你们应当派一个市委书记来。”韩光说:“那好办。”苏军中将说:“国民党发展起来会把你们喉咙卡住的。”韩光说,“我们不会让他们卡我们脖子,而是我们要卡他们的脖子。”苏军中将说,“那好。那就快派一个市委书记来。你看,国民党市党部都挂上牌子了,他们已成立两个多月了,你们中共才刚来人。”此外,韩光他们还商议了派副市长、秘书长、公安局长、教育局长、财政局长等有关事宜。这个苏军中将还说:“办报纸很重要,你们还得派一个会办报纸的主编。”韩光问:“还要什么。”苏军中将说:“剩下的,你们爱来多少,就来多少,这个天下都是你们的,国民党在这里没有什么作为。”后来,这个中将用一架从日本人那里缴来的教练机,把韩光送回了沈阳。
飞回沈阳后,当天晚上,韩光去了东北局,住在原沈阳张学良将军的大帅府里,回去见到了彭真和陈云,向他们作了简要汇报。彭真说:“大连形势非常好,是要马上抓,你要的这些人 (指要派到大连的有关方面负责人)都可以给。”随后,彭真把伍修权和肖华等找来,当时肖华带了一批山东部队到了沈阳。彭真说:“韩光要的人,你们要选好的去,这个地方(指大连)能够一下子抓到手的。”随后韩光问陈云:“你有什么指示,我到那里怎样开展工作?”陈云说:“那里情况我不很知道,看来国民党很难把
大连拿下来。你回去先把情况详细了解一下,下次回来对我详细说。在那地方,你们要和苏联同志相互尊重。那个地方在外交上,我们还没有发言权,内政上你们打算怎么办,都要和苏方充分协商,要根据具体情况办事,不要照抄照搬,更不要把在莫斯科学的东西套着用。一句话,要按具体情况办事,实事求是。”后来到了大连,他们按照陈云的指示开展工作,与苏军的关系搞得也不错。
1947年初,在辽东分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韩光又向陈云汇报了有关大连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他都给予了很明确的指示。一是大连老百姓对戚子祥 (音) 很有意见,他虽不是汉奸,名声却不好,想撤换他;二是有关大连土改问题怎么办;三是苏军的纪律有些问题,如何对待。陈云说:“这几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戚子祥大概是苏军用的,既然现在并不影响你们的工作,你们就给苏方留着,这也是统战嘛!”陈云说:“现在要紧的是要把党组织,把工会建立好,把公安局建设好。工会工作非常重要,把工厂生产搞起来,好支援前线。哈尔滨是一个大城市,但工业还不行,北满地区工业也不发达,只有煤是不行的。所以大连要把工业抓起来,抓好工业支援前线,只有把这件事办好了,大连工作才有成绩了。”陈云接着说:“你们那儿农民有多少?”韩光说:“大概有 4 万多户。”陈云问:“工人呢?”“二三十万户”,韩光答。陈云说:“你看看,可见你们那个地方主要不是农业,而是工业。如果农民按 4 万户算的话,也不过 20 多万农业户口,你们全市有一百多万人,因此农村工作晚一点,没有关系嘛!你们把工人队伍组织发动起来,就算有成绩了。”陈云指示非常实际,对大连这样一个大城市而言,农村土改工作可以适当推迟一些。这在当时是别人不敢说的,而陈云却明确说了。后,陈云又说:“你们就根据这几点意见去办,把这些事办好了就行了。但你们千万要注意,外事政策不在我们手里,这方面要听苏方的。对内政策要主动与苏方联系商量,商量不通就放缓一点办,今天不能办的,就明天办,你们只要把军事工作抓起来,把工业生产抓起来,把工会工作抓起来,把党的工作抓起来,这样我们党在大连的工作就会全面开展起来,就会得人心。你们要注意,千万不要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
韩老深情地回忆,他带着陈云的指示回到大连,向当时市委的同志、向党员干部传达后,大家都感到,陈云的指示精神完全符合大连工作的实际,正是由于他们较好地贯彻执行了陈云的指示,才逐步打开了大连工作的新局面,为以后我们党接管和建设更多的大城市,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