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40138
美国天才女作家麦卡勒斯
与杜拉斯齐名的“文艺教母”
海明威、福克纳之后,欧美文坛耀眼之星
从钱锺书到苏童,从21次获诺奖提名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到心理学宗师荣格,
从文艺青年到媒体明星奥普拉,
无一不为麦卡勒斯笔下的“孤独”所深深着迷……
卡森•麦卡勒斯写自传的目的,如其所言,一是为后人如何处理过早成名带来的问题提供帮助,再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反思自己年少成名后的行为。和她小说中那种影影绰绰地为故事表象所遮掩的自我经历记述不同,这部自传非常坦率,生动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一个南方女作家的生活,那是一颗孤独的心与深植于其中的孤独与焦虑不断搏斗的过程。
这部自传除正文以外,按卡森•麦卡勒斯的意愿,还收录了她的*部小说《哑巴》的提纲(1940年出版时书名改为《心是孤独的猎手》)及卡森与丈夫利夫斯•麦卡勒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部分往来信件。
自卡森开始追溯自己的生平故事起,三十多年过去,麦卡勒斯的自传终于问世,可以向后人展示一个充满灵感又富于警示意味的故事,如她所愿。
序
启与魅:卡森·麦卡勒斯自传
卡森与利夫斯·麦卡勒斯二战书信选
附录一 《哑巴》提纲(《心是孤独的猎手》)
附录二 卡森·麦卡勒斯生平年表
译后记
译后记
和卡森·麦卡勒斯相处了将近半年,尽量深入她的内心去理解她,同时从外部(通过各种资料)转着圈地打量这个人。这个过程中时起时伏,或激烈或平缓,总有些震动和想法。现在终于结束了,怎么也得写几句,才对得起用半年时间这样细地琢磨一个人所花的工夫。当然还是侧重从译者的角度来看。
卡森身上有很多光环。文学界的人不是傻瓜,读者也不瞎,这些评价总体上是有根据的。在资料中可以看到,围绕着她其实一直是争议不断,不喜欢她的人也不少。但是随着这本书的翻译一页一页往前推进,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看作品须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说的都是文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文与人毕竟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只是人一部分的反映,出于对表达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就这一部分也是有所提炼和升华的,那提炼和升华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正好敲中了“人”的某些共性,由此产生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甚至那种表达的愿望和方式本身,都有可能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而自传和创作的作品相比,更多地还原了作品之外社会之中的“人”,传主看上去不那么三观皆正、中规中矩,恐怕是一种必然。所以还是把作者作为一个必须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来理解吧。她就是一个“人”的标本,如棱镜一般折射出很多很多,这就够了。作品一出来,作者就“死了”。成熟的读者喜欢她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或者《心是孤独的猎手》并不是冲着这个人去的。不过是作品拨动了读者的心弦而已。喜欢了她的作品,再去看看这个人,了解一下比如她的那些“孤独”等等是怎么来的,也就可以了。反过来说,那些殿堂级名家就都经得起人们对他作为一个“人”的审视吗?
第二个想说一说的是对这本自传书名的理解。Illumination and Night Glare 这个书名直译是《启示与夜之眩光》。这是两种光:好光和坏光,善光和恶光。好光照亮你的道路,坏光照瞎你的眼睛。电光石火般的启示成就了作家,暗夜中炫目的“贼光”却可以使人迷乱以致受到伤害。这一层意思,卡森在自传中有专门的说明。卡森得到的启示出自她的天分和勤奋,或许是“天启”,却并非“神启”——卡森的精神世界与宗教的关联没有那么深入。她心目中的夜之眩光也决不像简单的“夜光”那样蕴含着可以给人带来光明这样的正面含义,想想英文中的 Glare(怒视,刺目的强光)有多么可怕可憎吧。在短短五十岁的人生尽头,她终于把这两种光看明白了。
刚接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不过是又一位战胜病痛的楷模,就和当时美国国内的很多人也只关注她的多病与顽强一样。译完之后我想说的是,楷模多有,而“这一个”在什么时候都是的。那就还是看作品,看这个“人”吧。
这本书的语言有些独特之处。首先是卡森本人的语言特点。书中谈到她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家结构复杂的长句颇为头痛,她自己当然也就很少用这种句子。其次是她病中写作这部自传,不少部分是口授由其他人记录然后整理出来的,这种写作方式也使得她的文字不会太艰深。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简单的文字却让我苦苦思索:她到底想说什么?摸准她的意思,然后用同样不太艰深的词语和节奏表达出来,这是我的努力。更具挑战性的部分是卡森夫妇二战期间的通信。如此亲密的两个人,语言习惯相互影响,比较接近,如何表现出语言倾向上的某些区别,确实有点难度。我尽力表现了原文中一些情绪分寸和软硬程度不太一样的口气,还有一些用词习惯上的小差异,有没有用就两说了。
感谢九久读书人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感谢编辑付出的理解和辛劳,我一向相信这是出版社含金量的直接体现之一。也特别要感谢冯晓明译的弗·斯·卡尔著《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上海三联书店 2006 年版),译卡森自传的过程中我几乎是同步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以他者眼光对卡森一生予以观照的传记,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2018 年 1 月于南京茶亭
麦卡勒斯的艺术魅力好似福克纳笔下的人物住进了梵高的画中。
——《纽约时报书评》
启与魅:卡森·麦卡勒斯自传
伊萨克·迪内森是布利克森男爵夫人的笔名,和她相识是因为我是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的会员,应邀出席为她举办的一次午餐会。我对她太崇拜了,一直犹豫着要不要见她的面;我怕现实和我的梦想差距太大,所以等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邀请。终于要去赴学会的午宴了,我问格伦韦·维斯科特我能不能跟她同桌。格伦韦说她已经提出请求要坐在我旁边。午餐中她说想见见玛丽莲·梦露,因为阿瑟·米勒就在隔壁桌上,我就说我想这很简单。我让侍者把阿瑟请过来,告诉了他男爵夫人的请求。后来我办了一次午餐会,请了玛丽莲·梦露、伊萨克·迪内森和阿瑟·米勒,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玛丽莲很缺乏自信,给我打了三四次电话问穿什么好,还想知道是不是胸口应该开得低一点。我说她穿什么都漂亮。后来她穿了一条胸口开得很低的连衣裙,露出了可爱的前胸。卡琳说话的时候,玛丽莲就坐在那儿听着。卡琳·布利克森极为健谈,她说到了在非洲度过的时光,说到了丹尼斯·芬奇—哈顿。卡琳(朋友们叫她塔尼娅)有一双黑得像宝石一样的眼睛。她眼影粉用得很多,唇膏是亮色的。她的形象经过精心修饰,比我想象的更浓重,但我很快就适应了,脑海中留下的印象里并没有装腔作势,只有的魅力。直到晚年,她都只吃牡蛎,只喝香槟。阿瑟问她是哪个医生给她规定的这种饮食,她耸耸肩,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哪个医生,是我自己规定的。这么吃适合我,
我喜欢。”牡蛎过季了,她就吃芦笋凑合。我们其他人吃的是蛋奶酥。
我的很多朋友都年事已高。卡琳这时大概是八十岁。然后我接到一个邀请,要我去参加伊迪斯·西特维尔在伦敦举行的生日聚会。聚会的时间我正好在欧洲,所以我接受了邀请。给我安排的座位挨着我的老朋友彼得·皮尔斯,在布鲁克林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住过。本杰明·布里顿和伊迪斯合作写了一首优美的歌。她
起的歌名是《还在下啊那雨》,午宴前彼得唱了这首歌。宴会确实很不错,到场为她祝贺生日的宾客名单堪
称艺术世界的国际“名人录”。
我本来打算继续在欧洲的旅行,到丹麦去看望塔尼娅,正在做准备的时候却得知塔尼娅去世了。她的秘书也是好友克拉拉·斯文森写信告诉了我这个消息,还说了她葬在一棵美丽的山毛榉树下,紧靠着浩瀚的海
洋。
我觉得她的作品对《金色眼睛的映像》有所影响,那种方式很微妙,我无法描述。也许是她文字中的美和作品的某种强势给了我这样的暗示。
《心是孤独的猎手》写了两年,我也思考了两年南方的丑恶一面,比如白人对黑人的那些做法,然后我就快乐得像鸟儿一样,只为词语和形象写作了。
卡森与利夫斯·麦卡勒斯二战书信选
卡森致利夫斯
纽约,奈亚克
1944 年 12 月 3 日
利夫斯亲爱的,
这个星期十分忙乱,什么也没写出来。首先是有四五天时间我不舒服——有点发烧,等等。然后是
玛莎·约翰逊来了,星期五星期六都是在这儿过的——你知道家里有来客我根本坐不住。不过现在让人
难受的发烧已经过去了,我的身体已经全部恢复。又可以清静下来开始工作了。
现在是星期日傍晚。地平线上的天空是美丽的浅玫瑰色,空气极为寒冷。我们装上了挡风雪的窗子,
很有用。我一直很担心你,不知道你们现在忍受着什么样的恶劣环境。还是没有你的消息,不过明天是星期一,我极度渴望能收到一封信。
我想给你寄些香烟,结果太失望了。不知什么缘故,过了 10月 15 日就不许寄包裹了。好像是说现在要收件人写一个书面申请才能往法国寄包裹。挺怪的——不明白为什么。可是我在报上看到,驻海外部队现在是每个星期收五个包裹。你周围一定有不抽烟的人吧,可以让他们给你一两包,这样你就多点了。
今天下午看了伊夫林·沃的《一抔尘土》——十分精彩的一本书。很奇怪为什么从来没看过。
安妮·普尔希望很快到中国去。有的时候我感觉特别烦躁孤独。我真想到法国去,要不然就——差
不多哪儿都行。但我会想办法把身体养好,努力工作。也许以后有人会给我个记者的工作呢。
今天特别想你——我星期天总是这样。我想着我们可以一起做的各种事情——看书啦,傍晚一起散
步啦,还有冬日里星期天晚上那种舒适的感觉。
保重,亲爱的。请尽快给我写信。你来信的间隔时间长我就很担心。
到六点新闻时间了,我要到另一间屋子去。要暂时说再见了,利夫斯。记住我是多么爱你。
卡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