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78198
编辑推荐
夏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文化名人,一生交游广阔,涉猎方面极多,在戏剧、电影、文学、新闻、翻译、统战、外交、出版、收藏乃至隐蔽战线等领域都有很大成就。他的工作尤其对中国现代话剧及电影这两个行业产生了深刻的结构性的影响。陈坚、陈奇佳著的《夏衍传(上下)》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夏衍一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传主的精神风骨与个性气质。本书并由此展现了近现代中国文艺和思想文化的某些基本面相。
目 录
章 钱塘之子(1900—1920)
节 时世·家世
第二节 伴着涛声和潮汐的童年
第三节 “甲工”时代
第二章 樱花之国的求索(1920—1927)
节 “顽张”和迷惘
第二节 初涉政治漩流
第三节 爱的漫游
第三章 步入左翼文坛(1927—1930)
节 绍敦电机公司
第二节 翻译生涯
第三节 衔命筹建左联
第四章 为中国戏剧和电影开辟新路径(1930一1934)
节 艺术剧社与左翼剧联
第二节 从“东方旅社”事件到“九一八”事变
第三节 “半路出家”
第四节 影坛的“文化领导权”之争
第五章 高擎文学救亡的火炬(1934—1937)
节 大搜捕的日子
第二节 重整旗鼓
第三节 “两个口号”的论战
第四节 告别“上海屋檐”
第六章 《救亡日报》的风雨岁月(1937—1942)
节 羊城复刊
第二节 漓江苦守(上)
第三节 漓江苦守(下)
第四节 港岛“避难”
第七章 驰驱在雾都重庆(1942—1945)
节 由桂入川
第二节 剧运支柱
第三节 时论高手
第四节 心怀“芳草”
第八章 朝着人民共和国的方向前进(1945—1949)
节 “孤军作战”
第二节 从南洋到香港
第三节 迎接胜利
第九章 风浪难平上海滩(1949—1955)
节 文化接管
第二节 “运交华盖”
第三节 《武训传》风波
第四节 潘汉年案
第十章 书生做吏(1955—1966)
节 部长本色是书生
第二节 风暴将至
第三节 “文革”前夜
第十一章 “文革”岁月(1966—1977)
节 “洗心革面”
第二节 身陷囹圄
第三节 乍暖还寒
第十二章 自反而索,九死无悔(1978—1995) 节 思想解放的前驱
第二节 思想解放的斗士
第三节 良知的选择
第四节 后光华
尾声魂归钱塘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常引书全、简称对照表
节 时世·家世
第二节 伴着涛声和潮汐的童年
第三节 “甲工”时代
第二章 樱花之国的求索(1920—1927)
节 “顽张”和迷惘
第二节 初涉政治漩流
第三节 爱的漫游
第三章 步入左翼文坛(1927—1930)
节 绍敦电机公司
第二节 翻译生涯
第三节 衔命筹建左联
第四章 为中国戏剧和电影开辟新路径(1930一1934)
节 艺术剧社与左翼剧联
第二节 从“东方旅社”事件到“九一八”事变
第三节 “半路出家”
第四节 影坛的“文化领导权”之争
第五章 高擎文学救亡的火炬(1934—1937)
节 大搜捕的日子
第二节 重整旗鼓
第三节 “两个口号”的论战
第四节 告别“上海屋檐”
第六章 《救亡日报》的风雨岁月(1937—1942)
节 羊城复刊
第二节 漓江苦守(上)
第三节 漓江苦守(下)
第四节 港岛“避难”
第七章 驰驱在雾都重庆(1942—1945)
节 由桂入川
第二节 剧运支柱
第三节 时论高手
第四节 心怀“芳草”
第八章 朝着人民共和国的方向前进(1945—1949)
节 “孤军作战”
第二节 从南洋到香港
第三节 迎接胜利
第九章 风浪难平上海滩(1949—1955)
节 文化接管
第二节 “运交华盖”
第三节 《武训传》风波
第四节 潘汉年案
第十章 书生做吏(1955—1966)
节 部长本色是书生
第二节 风暴将至
第三节 “文革”前夜
第十一章 “文革”岁月(1966—1977)
节 “洗心革面”
第二节 身陷囹圄
第三节 乍暖还寒
第十二章 自反而索,九死无悔(1978—1995) 节 思想解放的前驱
第二节 思想解放的斗士
第三节 良知的选择
第四节 后光华
尾声魂归钱塘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常引书全、简称对照表
前 言
节时世·家世
1900年,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叫做庚子年,或者是大清光绪二十六年。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倒不是说,这仅仅作为公元纪年中20世纪个年头的关系,而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让人痛苦、耻辱、绝望的年份。
是年8月,八国联军打着保护驻外使节与传教士的旗号,从天津大沽登陆,一路进逼北京。面对这支不足二万人的乌合之众,清王朝调集了北部中国所有的精锐部队,加上几十万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拳拳民进行阻截,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尊贵的皇太后和皇帝只得西逃西安。首都北京在短短的四十年中,第二次沦人外国侵略军之手。
经此一役,中国各界精英人士形成了普遍的认识:满清政府的存在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障碍。因此,“庚子事变”后,清廷虽为苟延残喘作了一些三心二意的改革,但许多人还是“转而向往革命。孙中山主张暴力推翻清朝的活动日益得到同情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完全可以把1900年作为中国从传统型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真正起点,虽然这开端是来得太晚了,又伴随着如此沉重、血腥的民族记忆。
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公元1900年10月30日(旧历九月八日),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二十七号沈学诗家,第八个孩子呱呱落地了(之前有两个孩子已夭折)。因为是儿子,所以一家人还是高兴的,给这孩子取名叫沈乃熙,字端轩。从名字上看,沈家夫妇对这个新诞生的宁馨儿并未寄予太高的厚望,大约只是希望他日后能做一个读书人家的体面子孙,操行端正,生活美好吧。
沈乃熙出生的时候,杭州城分为仁和、钱塘二县辖制。两县大致以钱塘门、义和坊一带为界。故沈乃熙确切的出生地应为杭州府仁和县。1990年,其孙女沈芸在给笔者的一封信里说:
关于爷爷的出生地,他讲应该是出生于浙江仁和。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上城钱塘、下城仁和合并为杭县。去年冬他所捐赠的字画,我去杭州看了一部分,都盖有“仁和沈氏曾藏”的章。
据史载,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因钱氏纳士,乃改钱江县为仁和县”。仁和县建县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它的发展及在杭州一带的中心地位一直十分突出。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南奔至杭州一带,见县名“仁和”,就说“此故都城门名也”,“而建都之意遂决”。仁和县此后实际成为了杭州府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明清二代,更被称为“郡首邑”,“首县”。清朝年间,布政司、按察司、巡抚部院、总督部院等政府核心部门,皆设仁和县中。1911年辛亥革命后,取消了仁和县的建制,与钱塘古县合并为杭县。“仁和”从此成了历史名词。但仁和原辖地如下城、上城(部分)、江干等区域,仍为杭州城中较为繁盛的地带。
几百年来,仁和一直精英荟萃,名士巨卿层出不穷。清代著名诗人厉鹗、龚自珍,便是仁和人氏。龚自珍是清代数得着的大思想家,他和魏源等人一起,在绝大多数人尚沉浸在乾嘉盛世歌舞升平的气氛时,便对封建体制作了尖锐的批判,影响很大。降及晚清,在西方文化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侵人的过程中,杭州的知识分子也颇有特色地表现出了他们对于西式文明的回应态度。杭州处在中国海岸线南北居中的位置,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航运发达,近代开埠以后,海运发展也很迅速,使得这一带的知识阶层思想开通,较快、较深人地吸收了近代西方文明。而由于经济上、地理上以及文化传承上较为优越的地位,此间的知识阶层对于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变化,表现出的大抵是无甚偏倚的态度。他们也颇有要求改革的呼声,但这呼声主要以倡导文化建设、精神启蒙、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与孙中山等人所倡导的暴力政治革命,自有径庭;但对吸收外来的新鲜事物,亦无过重的传统文化包袱,没有很多的关于“体用”的玄学争辩。这一种中庸温和而不失进取朝气的人文风气,在杭城一带汇聚,就形成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一股思潮。这便对包括沈乃熙在内的杭州城那一代青少年的人生准则产生了影响。实际上,自洋务运动而至近世的民族革命运动,以杭州为中心成长起来的浙江一带的知识分子,后来都呈现出了某种近似的精神气质。P5-7
1900年,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叫做庚子年,或者是大清光绪二十六年。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倒不是说,这仅仅作为公元纪年中20世纪个年头的关系,而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让人痛苦、耻辱、绝望的年份。
是年8月,八国联军打着保护驻外使节与传教士的旗号,从天津大沽登陆,一路进逼北京。面对这支不足二万人的乌合之众,清王朝调集了北部中国所有的精锐部队,加上几十万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拳拳民进行阻截,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尊贵的皇太后和皇帝只得西逃西安。首都北京在短短的四十年中,第二次沦人外国侵略军之手。
经此一役,中国各界精英人士形成了普遍的认识:满清政府的存在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障碍。因此,“庚子事变”后,清廷虽为苟延残喘作了一些三心二意的改革,但许多人还是“转而向往革命。孙中山主张暴力推翻清朝的活动日益得到同情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完全可以把1900年作为中国从传统型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真正起点,虽然这开端是来得太晚了,又伴随着如此沉重、血腥的民族记忆。
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公元1900年10月30日(旧历九月八日),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二十七号沈学诗家,第八个孩子呱呱落地了(之前有两个孩子已夭折)。因为是儿子,所以一家人还是高兴的,给这孩子取名叫沈乃熙,字端轩。从名字上看,沈家夫妇对这个新诞生的宁馨儿并未寄予太高的厚望,大约只是希望他日后能做一个读书人家的体面子孙,操行端正,生活美好吧。
沈乃熙出生的时候,杭州城分为仁和、钱塘二县辖制。两县大致以钱塘门、义和坊一带为界。故沈乃熙确切的出生地应为杭州府仁和县。1990年,其孙女沈芸在给笔者的一封信里说:
关于爷爷的出生地,他讲应该是出生于浙江仁和。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上城钱塘、下城仁和合并为杭县。去年冬他所捐赠的字画,我去杭州看了一部分,都盖有“仁和沈氏曾藏”的章。
据史载,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因钱氏纳士,乃改钱江县为仁和县”。仁和县建县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它的发展及在杭州一带的中心地位一直十分突出。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南奔至杭州一带,见县名“仁和”,就说“此故都城门名也”,“而建都之意遂决”。仁和县此后实际成为了杭州府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明清二代,更被称为“郡首邑”,“首县”。清朝年间,布政司、按察司、巡抚部院、总督部院等政府核心部门,皆设仁和县中。1911年辛亥革命后,取消了仁和县的建制,与钱塘古县合并为杭县。“仁和”从此成了历史名词。但仁和原辖地如下城、上城(部分)、江干等区域,仍为杭州城中较为繁盛的地带。
几百年来,仁和一直精英荟萃,名士巨卿层出不穷。清代著名诗人厉鹗、龚自珍,便是仁和人氏。龚自珍是清代数得着的大思想家,他和魏源等人一起,在绝大多数人尚沉浸在乾嘉盛世歌舞升平的气氛时,便对封建体制作了尖锐的批判,影响很大。降及晚清,在西方文化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侵人的过程中,杭州的知识分子也颇有特色地表现出了他们对于西式文明的回应态度。杭州处在中国海岸线南北居中的位置,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航运发达,近代开埠以后,海运发展也很迅速,使得这一带的知识阶层思想开通,较快、较深人地吸收了近代西方文明。而由于经济上、地理上以及文化传承上较为优越的地位,此间的知识阶层对于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变化,表现出的大抵是无甚偏倚的态度。他们也颇有要求改革的呼声,但这呼声主要以倡导文化建设、精神启蒙、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与孙中山等人所倡导的暴力政治革命,自有径庭;但对吸收外来的新鲜事物,亦无过重的传统文化包袱,没有很多的关于“体用”的玄学争辩。这一种中庸温和而不失进取朝气的人文风气,在杭城一带汇聚,就形成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一股思潮。这便对包括沈乃熙在内的杭州城那一代青少年的人生准则产生了影响。实际上,自洋务运动而至近世的民族革命运动,以杭州为中心成长起来的浙江一带的知识分子,后来都呈现出了某种近似的精神气质。P5-7
媒体评论
本书抉幽探微,时有发现。考订细致,论述颇多新意。洵为人物传记之佳作。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高华
夏衍的一生牵动着半部左翼文艺史。其身世折射着时光的明暗。作者以史家之笔,纵横驰骋之间,苍润淋漓。情思万种,道出人间隐秘。
——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孙郁
如果要以讲个人故事的方式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大侧面。夏衍的人生算得上难得的故事,并非爱好文学的青年才值得听这个人的故事。
——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著名文化学者:刘小枫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高华
夏衍的一生牵动着半部左翼文艺史。其身世折射着时光的明暗。作者以史家之笔,纵横驰骋之间,苍润淋漓。情思万种,道出人间隐秘。
——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孙郁
如果要以讲个人故事的方式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大侧面。夏衍的人生算得上难得的故事,并非爱好文学的青年才值得听这个人的故事。
——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著名文化学者:刘小枫
在线试读
现实人生的轨迹总是波折不平的,面对种种可能的选择,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现实证明这种正确的选择往往是的,尤为艰难。初涉人生者体验不到这份选择的困惑与艰辛。以事后诸葛亮的心态回首以往,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这一切的理所当然的获得,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体验夏衍(还有他的同龄人们)的世纪心灵历程,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重负。只有真正进入他和他们这一代人为之奋斗与奉献的心灵挣扎与痛苦中,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他们为国为民诚挚奉献的伟大信念的力量。许许多多尘封已久的小事,各种各样原本不经意间就被忽略过去的点点滴滴,在如此这般的心灵观照中,自然便焕发出了异彩,有时,甚至会映射出一幅完整的时代景观。只是碍于我们平庸的表达能力,常常无法将这些已被感应到的东西生动地表现出来。
我们日常从事的都是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学的研究与评论,强求如诗如画的笔触之类,似乎有点强己所难,因此,笔者商量的结果,决定多采用史传的笔法来写这本《夏衍传》。作为传记,即使文学性质的传记,态度公正、史料翔实、立论可信还是基本的要求吧。我们不敢妄求其他,但愿读者读完我们这本书,能够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大致合乎历史真实面目的夏衍的形象。也许有人根据西方阐释学的观点,会说“所谓历史真实仅仅是个人视界中看到的真实而已”,但对此我们并不敢苟同。只要人类还存有客观真理,客观的真实便总还是存在的。虽然“真实”可望不可即,但从事人文研究工作的人们总应抱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去对待它。
在写作过程中,为取得这份真实,花去了我们大量的心血与时间,书中写的具体事件,大体都可以说是信而有证的,只是限于写作体裁的格式要求,不便一一注明。书中个别场面也有虚构成分,但我们也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写它:这些事于史实虽无证明,但于情于理却可能有,必然有。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林默涵、钱青、王元化、谢和赓、杜宣、黄宗江、冯亦代、李子云、沈祖安、罗东诸先生,日本学者阿部幸夫先生和不久前去世的陈荒煤、于伶、凤子、李天济、汪静之诸先生,他们的回忆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某些章节的写作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夏公本人已有一部文采斑斓、脍炙人口的回忆录《懒寻旧梦录》,我们这部《夏衍传》追随其后,感到压力很大。超越的念头是不敢有的,但完全按《懒寻旧梦录》的格局来写作,恐怕更加不行。我们商定的结论是,以夏衍先生的思想、性格的生成、发展、成熟为主线来叙写他多彩多姿的一生,兼及他的婚姻、交游和其他。这样,既可以限度地吸收《懒寻旧梦录》的精华所在,又可以照顾到近十多年来夏衍研究的一些成果。夏公特别不愿提及他的个人生活与个人功绩,他多次引用潘汉年的一句名言自警:“吹捧自己的人顶着底”,因此,有关他这方面的材料就出奇的少,像“文革”对他残酷折磨的情形他几乎是始终不置一辞。但让我们这一本以反映他个人生平为目的的传记对这些完全避而不谈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懒寻旧梦录》和他晚年回忆都有意回避了,我们则根据已有的材料,在文中作了一些披露和增补。这虽有悖于夏公的原意,但他在天之灵或当能原谅我们吧。 揭示夏衍的思想、性格发展,是本书目的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典型的心灵发展史的描绘,揭示出本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有意味的灵魂境界的构成方式。我们以历史进程的线索为“经”,试图描写出夏衍从生到死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夏衍一生经过许多阶段的思想变化,起初他是一个实业救国论者,后来接受了一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在日本时期,他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初步成为马克思主义信徒,然后在白色恐怖严重的时刻,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30年代的左倾盲动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又一直给他以束缚和影响,为此他困惑、挣扎、抗争……而经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直到“文革”结束,他终于大彻大悟,走出历史笼罩在自己身上的阴影。一方面对共产主义信念赤诚不变,不改初衷,一方面,则对党内一些不良积习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和严厉的批评。到这一时期,他的人格犹如华枝春满,挺拔照人,再没有外物可以拘役他了。梳理出这一条夏衍的“性格史”,我们感到,夏衍以他漫长崎岖的人生历程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可以有的、应该有的是怎样一种人格境界。 具体的时代背景之展现可说是本书写作之“纬”,夏衍的人生境界之不同凡响在于,他总是在他生存的时代尽量汲取更多的养分,从不怨天尤人,他总能跟上历史的脚步,而到晚年,更是达到了一种超越历史水平的思想境界。我们想,那种在严酷现实条件下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与严谨切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许是我们后代文化人应在他这儿汲取的东西。 在本书的献辞中,我们写到:“他们承担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沉重的一页,他们托举起了中国20世纪的辉煌。”我们不敢说《夏衍传》已经写出了夏衍一代人这样一种精神力量,但希望它多少能透射出这样一些精神内涵吧。 当然,人无完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人,夏衍一生固然大节无亏,但个别引起争议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对鲁迅的态度,对冯雪峰、胡风的态度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概采取了秉笔直书的态度。过去的事情既然已经过去,对我们今人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吸取怎样的教训,为贤者讳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事情,主要错在某一方或与事的各方都有错,我们尽量审慎地表达了我们的立场。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尊重历史真实。学术问题,太过意气用事显然没有什么好处。 这里,我们特别感激樊骏先生。他不仅自始至终关注着这本书的写作,且一再提醒作者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记述传主的功过得失。这使我们深受教益和启迪。 两年多来,我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投人到了本书的写作中,但俟书完稿,却发现只能写成这个样子,遗憾之情是无须多加言说了。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我们在这本书上再作过多的勾留了,希望在未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能有机会对这本书再作一次大的修改。杭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流基金会对于本书写作曾给予部分资助,特致谢忱。
体验夏衍(还有他的同龄人们)的世纪心灵历程,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重负。只有真正进入他和他们这一代人为之奋斗与奉献的心灵挣扎与痛苦中,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他们为国为民诚挚奉献的伟大信念的力量。许许多多尘封已久的小事,各种各样原本不经意间就被忽略过去的点点滴滴,在如此这般的心灵观照中,自然便焕发出了异彩,有时,甚至会映射出一幅完整的时代景观。只是碍于我们平庸的表达能力,常常无法将这些已被感应到的东西生动地表现出来。
我们日常从事的都是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学的研究与评论,强求如诗如画的笔触之类,似乎有点强己所难,因此,笔者商量的结果,决定多采用史传的笔法来写这本《夏衍传》。作为传记,即使文学性质的传记,态度公正、史料翔实、立论可信还是基本的要求吧。我们不敢妄求其他,但愿读者读完我们这本书,能够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大致合乎历史真实面目的夏衍的形象。也许有人根据西方阐释学的观点,会说“所谓历史真实仅仅是个人视界中看到的真实而已”,但对此我们并不敢苟同。只要人类还存有客观真理,客观的真实便总还是存在的。虽然“真实”可望不可即,但从事人文研究工作的人们总应抱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去对待它。
在写作过程中,为取得这份真实,花去了我们大量的心血与时间,书中写的具体事件,大体都可以说是信而有证的,只是限于写作体裁的格式要求,不便一一注明。书中个别场面也有虚构成分,但我们也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写它:这些事于史实虽无证明,但于情于理却可能有,必然有。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林默涵、钱青、王元化、谢和赓、杜宣、黄宗江、冯亦代、李子云、沈祖安、罗东诸先生,日本学者阿部幸夫先生和不久前去世的陈荒煤、于伶、凤子、李天济、汪静之诸先生,他们的回忆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某些章节的写作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夏公本人已有一部文采斑斓、脍炙人口的回忆录《懒寻旧梦录》,我们这部《夏衍传》追随其后,感到压力很大。超越的念头是不敢有的,但完全按《懒寻旧梦录》的格局来写作,恐怕更加不行。我们商定的结论是,以夏衍先生的思想、性格的生成、发展、成熟为主线来叙写他多彩多姿的一生,兼及他的婚姻、交游和其他。这样,既可以限度地吸收《懒寻旧梦录》的精华所在,又可以照顾到近十多年来夏衍研究的一些成果。夏公特别不愿提及他的个人生活与个人功绩,他多次引用潘汉年的一句名言自警:“吹捧自己的人顶着底”,因此,有关他这方面的材料就出奇的少,像“文革”对他残酷折磨的情形他几乎是始终不置一辞。但让我们这一本以反映他个人生平为目的的传记对这些完全避而不谈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懒寻旧梦录》和他晚年回忆都有意回避了,我们则根据已有的材料,在文中作了一些披露和增补。这虽有悖于夏公的原意,但他在天之灵或当能原谅我们吧。 揭示夏衍的思想、性格发展,是本书目的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典型的心灵发展史的描绘,揭示出本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有意味的灵魂境界的构成方式。我们以历史进程的线索为“经”,试图描写出夏衍从生到死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夏衍一生经过许多阶段的思想变化,起初他是一个实业救国论者,后来接受了一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在日本时期,他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初步成为马克思主义信徒,然后在白色恐怖严重的时刻,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30年代的左倾盲动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又一直给他以束缚和影响,为此他困惑、挣扎、抗争……而经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直到“文革”结束,他终于大彻大悟,走出历史笼罩在自己身上的阴影。一方面对共产主义信念赤诚不变,不改初衷,一方面,则对党内一些不良积习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和严厉的批评。到这一时期,他的人格犹如华枝春满,挺拔照人,再没有外物可以拘役他了。梳理出这一条夏衍的“性格史”,我们感到,夏衍以他漫长崎岖的人生历程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可以有的、应该有的是怎样一种人格境界。 具体的时代背景之展现可说是本书写作之“纬”,夏衍的人生境界之不同凡响在于,他总是在他生存的时代尽量汲取更多的养分,从不怨天尤人,他总能跟上历史的脚步,而到晚年,更是达到了一种超越历史水平的思想境界。我们想,那种在严酷现实条件下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与严谨切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许是我们后代文化人应在他这儿汲取的东西。 在本书的献辞中,我们写到:“他们承担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沉重的一页,他们托举起了中国20世纪的辉煌。”我们不敢说《夏衍传》已经写出了夏衍一代人这样一种精神力量,但希望它多少能透射出这样一些精神内涵吧。 当然,人无完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人,夏衍一生固然大节无亏,但个别引起争议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对鲁迅的态度,对冯雪峰、胡风的态度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概采取了秉笔直书的态度。过去的事情既然已经过去,对我们今人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吸取怎样的教训,为贤者讳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事情,主要错在某一方或与事的各方都有错,我们尽量审慎地表达了我们的立场。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尊重历史真实。学术问题,太过意气用事显然没有什么好处。 这里,我们特别感激樊骏先生。他不仅自始至终关注着这本书的写作,且一再提醒作者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记述传主的功过得失。这使我们深受教益和启迪。 两年多来,我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投人到了本书的写作中,但俟书完稿,却发现只能写成这个样子,遗憾之情是无须多加言说了。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我们在这本书上再作过多的勾留了,希望在未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能有机会对这本书再作一次大的修改。杭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流基金会对于本书写作曾给予部分资助,特致谢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