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78582
你爱我,爱的是理想中的我,而我只是我,这是戴望舒爱而不得的主要原因。
他塑造了浪漫的雨巷,却空结雨中愁。
他写了一辈子情诗,却从未收获美满的爱情。
他的一生有两大追求:诗歌和爱情,他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爱情,在那悠长的雨巷中,他穷尽一生痴痴地追寻着,却都和爱情与梦想擦肩而过。
本书卖点/广告语
全面讲述雨巷诗人戴望舒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爱而不得的爱情遭遇。
他塑造了浪漫的雨巷,却空结雨中愁。
他写了一辈子情诗,却从未收获美满的爱情。
他的一生有两大追求:诗歌和爱情,他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爱情,在那悠长的雨巷中,他穷尽一生痴痴地追寻着,却都和爱情与梦想擦肩而过。
这首可谓21世纪*脍炙人口的诗歌,使戴望舒一夜成名,丁香姑娘也成为初恋的代名词。
他塑造了浪漫的雨巷,却空结雨中愁。
他写了一辈子情诗,却从未收获美满的爱情。
他的一生有两大追求:诗歌和爱情,他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爱情,在那悠长的雨巷中,他穷尽一生痴痴地追寻着,却都和爱情与梦想擦肩而过。
戴望舒,与穆旦、郭沫若、冰心、徐志摩等共同开创了中国新诗。他与、等人创办《》月刊,成立新诗社。他细腻的情感,多愁善感的心绪,一波三折的爱情经历,波澜壮阔的时代大背景,都为他的诗歌注入了作料。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而多变,被称为现代诗派的“诗坛领袖”。
“替我保存这可笑可怜的恋爱的纪念吧”,或许可以说,他的诗歌成就有多高,他的爱情就有多失败。
序 如果时光就此苍老/ 01
章 花都情郎:皎如玉树临风前/ 01
节 杭城三月/ 03
第二节 说不尽,阳春好/ 09
第三节 寒星退/ 14
第四节 泪珠飘落萦心曲/ 21
第五节 自在行/ 27
第六节 读书,患不多/ 33
第二章 红颜薄幸:人间何处问多情/ 39
节 丁香姑娘/ 41
第二节 山顶扎/ 48
第三节 款步/ 54
第四节 绝命书/ 58
第五节 寂寞清秋/ 65
第六节 赠内/ 70
第三章 游学欧洲:半生游学颇艰辛/ 77
节 爱,诺言/ 79
第二节 巴黎日暮/ 83
第三节 跋涉/ 88
第四节 旧锦囊/ 93
第五节 西班牙之旅/ 99
第六节 近乡情更怯/ 105
第四章 诗坛清风:固应叉手便诗成/ 111
节 我底记忆/ 113
第二节 云烟满/ 118
第三节 探首/ 122
第四节 诗坛盟主/ 126
第五节 顶点/ 130
第六节 掌灯待天明/ 134
第五章 流亡香港:茫茫长夜欲何之/ 139
节 林泉居/ 141
第二节 星岛/ 145
第三节 四面楚歌/ 150
第四节 自太息/ 154
第五节 囹圄/ 159
第六节 云开雾散/ 164
第六章 安居北京:一片孤城万仞山/ 169
节 自辩/ 171
第二节 白衣染尘土/ 175
第三节 道分明/ 180
第四节 文化盛会/ 184
第五节 白云间/ 188
第六节 把酒问青天/ 192
跋/ 197
戴望舒年表/ 201
精彩书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暖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浊酒一杯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每次读到这一首诗,我的眼前总会浮现一幅画面:黄昏时分, 天空一片赤红,夕阳的余晖洒向粼粼的海岸。在码头,两个身穿西装的男子四目对望。一个即将登上邮轮,一步三回头;一个轻轻挥手作别,希冀未来的某天再相见。送别,终究是一件感伤的事。一个人的一生,总能结交到两三个知心的朋友。于是,曾经的把酒天明,曾经的秉烛夜谈,曾经的高山流水,早已成为此生深刻的惦念。
人生来历练尘世,死后自然灰飞烟灭。因为没有了意识,也便不会存在思想。但是,有些文字,有些故事,有些照片,却没有因为人的死生关系而悄悄淹没在历史的云烟中。相反,它被人们反复提及,反复念想,乃至反复品读。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人的生生不灭,纵然肉身埋入黄土,可他们的精神依然活在人间。臧克家有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就是这群人吧。
在松江的那段日子里,尽管戴望舒一口气工作了三个月,每天迎着晨曦而起,踏着星夜而眠。但是,他的潜意识里,仍旧带着些许的落寞。如同是河中的青荇,相互缠绕着随波逐流。施蛰存在《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中表示,戴望舒“对这样孤寂的隐居生活感到有点厌烦”。
直到有一天,三人一块吃饭,当谈及彼此的打算时,都有了各自的规划。戴望舒终究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他喜欢追求新奇的东西,向往安定而自由的生活。松江于他而言,只是文学创作路上的一个驿站,他需要更丰富的知识来完善自己,他想见识别样广阔的天地,想继续完成大学学业,甚至想找机会去法国留学深造。
于是,他决定去北京走一遭,说到兴奋的地方时,也不忘拉上施蛰存和杜衡。那时,施蛰存在松江的创作室中忙得不亦乐乎,无暇北上。而老友杜衡志不在此,他只是想回到故乡杭州,过安定而平稳的生活。文士三剑客,在命运的捉弄下,再度分道扬镳。
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氤氲着几百年来无数文士的朝气和活力。雄伟壮观的古城古楼,叫卖婉转的商业步行街,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藏书丰盈的图书馆……每一个地方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有的是从西方来的舶来品,有的是老京味的延续,还有的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之后,衍生出的一系列产物。戴望舒看得如痴如醉,他何曾想到,原来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居然也有一片与众不同的天地。
然而,北京毕竟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他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 初来乍到,未免有种人生地不熟的陌生感。那时,他要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去吃饭,一个人没有目的地出游,一个人郁郁寡欢地赶往图书馆。
曾经的满腔斗志,有那么一瞬间被渐渐消耗尽。他,突然有点力不从心。
庆幸,上天待他不薄。在迷茫的时候,他很快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文学青年之间的会晤,在短暂的交谈之后,擦出了愈演愈烈的火花。著名翻译家姚蓬子、著名作家沈从文、胡也频、著名诗人冯至等,渐渐成为戴望舒的朋友。令戴望舒感到意外的是, 他居然遇到了在上海大学时的同学丁冰之。那时,丁冰之还没有改用笔名丁玲,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已经跟任丈夫胡也频同居了。
丁冰之很高兴能在北京遇到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还曾把胡也频介绍给戴望舒认识。可能是大家的性格不投缘,抑或彼此的追求有出入,戴望舒和胡也频的交情并不深。况且,胡也频一生的遭际坎坷,也有可能是戴望舒与其未来得及深交的原因所在。1931 年2 月,胡也频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7 日被杀害在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死时年仅28 岁。
有人说,忘记一个人好的方式便是遇见另外一个人。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么微妙,在你满心觉得放不下一个人的时候,以为此生便是孤苦而终。可是在某个刹那,邂逅阳光的瞬间,忽见对眼的人,仍旧会有欣喜跃上来。谁也不知道,命中的人究竟何时才能出现。然而,我们依然会选择期盼,因为只要有期盼,便有了等下去的理由。
戴望舒遇上穆丽娟,正值他深陷失恋的阴影中。穆丽娟出生于1917 年,家居浙江慈溪,哥哥穆时英是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人物。1935 年,十八岁的穆丽娟刚从上海南洋女中毕业。因为受到哥哥的影响,她也开始沉迷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在没有遇见戴望舒之前,穆丽娟早已是一位博学杂识的女子。
相比施绛年的活泼灵动,穆丽娟显得成熟稳重很多。她有时会跟哥哥探讨文学,有时又会结交穆时英身边的文友。可是戴望舒的出现,并不在她的预料范围之内。
1935 年6 月,一天夜里,在穆时英的邀请下,戴望舒与其并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月色皎洁,树影斑驳。他们谈了很久,朗朗笑声伴着轻盈的风缓缓钻进丛林里。不知何时起,戴望舒忽而由笑转悲,因为他再度想起施绛年,不禁声声哀叹起来。穆时英扭头冷笑,傲然地说:“施蛰存的妹妹算得什么,我的妹妹要比她漂亮十倍。”
在穆时英的引荐下,戴望舒于穆家初见温柔羞涩的穆丽娟。清冷的晨曦笼罩着古色古香的书屋,戴望舒仿佛从迷离的光线中捕捉到了什么,那一寸的柔光瞬间扫过少女羞红的脸颊,自微微上扬的唇角上绽放着独一无二的光华。
他似乎再次见到丁香姑娘,竟如当初一般结着愁怨,宁静而古典。穆丽娟亦痴痴望着他,脑海里忽而想到哥哥说起的种种故事。她同情诗人不堪的往事,又无比崇拜诗人的才学造诣。他们之间仿佛打开了磁场,彼此相互吸引着,从初见到频频相会,冥冥之中牵引到一起。渐渐地,诗人开始主动接近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女子。
从法国留学归来时,他曾带回一种法国式桥牌。那段时间里, 他常常以教穆丽娟打桥牌为借口,趁机与她来往。有时,他也会带着穆丽娟到附近的夜总会跳舞。日子久了,在刘呐鸥家居住多有不便,戴望舒便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面朝舒适的阳光,暖风阵阵。他偶尔会请穆丽娟来屋子里坐坐,有时品评香茗,有时让她帮忙抄抄稿子,两人之间的情义慢慢在静谧的流光中萌芽滋长。
这世间,人们往往艳羡一种情感,两人之间有共同爱好、共同话题、共同理想,如同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般“赌书消得泼茶香”。听起来,那似乎是爱情的境界,两人的心灵和追求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可细细思考,谁不渴望经历一段心灵互达的爱情呢?
半年的光阴追随着日月星辰的脚步,很快消失在烟锁云埋的往事里。可是,有些事情纵然过去很久,他依然会铭记于心。不言, 不代表忘记,不代表往昔的回忆就能轻而易举地迎风飘散。恰恰, 时间是慢性毒药,它不会让人立即发作,但若是到了危险期,再有效的解药也丝毫挽不回半分。在穆丽娟的眼中,她以为戴望舒能彻底放下施绛年;以为他们的结合,便能够生生世世地在一起;以为忘记一个人好的法子就是爱上另一个人……
然而,她的以为只是她的以为。
后来,有一天,戴望舒问她愿不愿意嫁给自己。她立即表示愿意,脸上骤然溢满幸福的笑。但她从不知晓,这样毫不犹豫地应允, 只会给她的未来带去无尽的悲。
是悲又如何?
至少那一刻,她是真的动了心。
1935 年的冬天,戴望舒鼓起勇气,委托朋友向穆丽娟的母亲正式提亲。那日的晌午,阳光如金子一般刺目。他站在穆家的门口, 深情地望向娇羞的穆丽娟。在穆母和穆时英的支持下,他们的婚事顺利提上日程。
几日后,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定婚。他还给穆丽娟买了一枚钻石戒指,在寂寂的夜空下亲手为她戴上。又过了几天,他把两人订婚的消息刊登在了报纸上,并宣布第二年六月举行婚礼。
在别人眼中,这是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可真正的事由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太渴望得到一段感情了,一段好能依靠婚姻拴住, 而后再也摆脱不掉的感情。曾经,他爱慕施绛年八年,几近掏心掏肺,后换来的不过是一顶绿帽子,一声毫不关己的话。如今,他有了穆丽娟,焉能再像当初一样放纵?
他需要好好拿捏这段感情,好牢牢地攥在手心,万不可再次失去。然而,1936 年初夏,正当戴望舒忙着筹备婚礼之际,家乡忽然传来噩耗——父亲病故了。
根据传统习俗,他应该为父亲守孝一年,婚期也应往后拖延。
然而,当他对上穆丽娟娇弱的眼神时,所有的慌乱与痛苦顷刻间一扫而光。他明白,在父亲亡故的节骨眼上结婚会被外人视为不孝。可他更明白,自己已经老大不小了,倘若这次的婚姻抓不住, 像上次一样因为长时间的等待消磨了彼此的情分,后闹得离散而终,他更是不孝。
在狂风暴雨即将来临的夜里,他深深将穆丽娟护在怀里。
不论外面是怎样的血雨腥风,他都在告诫自己。
从今而后,这个怀里的女人将会是他厮守终身的结发妻子。
他漂泊了三十余载,如今,终于有了停泊的港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