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28479
要懂得中国的人和事,一定要读鲁迅,今天也不例外。
这我们若有鲁迅的精神,一是远见,二是斗争,三是敢于牺牲。我们这个社会就必定能一点点好起来。
鲁迅的人际交往一直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日常生活的智慧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人,可以先看看他身边所交往的朋友”。同样,要想了解鲁迅,我们可以看看鲁迅的交往世界,看看与他交往的都是些怎样的人,看看与他为友为仇的是些怎样的人。
孙玉祥所著《猛兽总是独行:鲁迅与他们》既深度分析了鲁迅与朱安、与许广平、与周作人的关系;也还原了鲁迅与胡适、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等人的交往故事;更阐释与探讨了鲁迅与梁实秋、施蛰存、顾颉刚等人的交恶缘由。从中,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的形象、他的性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这是大众作家、鲁迅研究专家孙玉祥,在立体、全方位地梳理了鲁迅的交往世界后,精心撰写的扛鼎之作。于鲁迅研究而言,这是一本用全新视角观察鲁迅及其时代的创新之作。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孙玉祥把鲁迅人际交往世界中的各色人等归类为亲人、友人、故人、敌人、猛人等5个类别。这些人,或者是鲁迅的同道,或者是论敌;鲁迅的生平事迹,就是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发生、展开的。甚至也可以说,这对于他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里,作者既深度分析了鲁迅与朱安、与许广平、与周作人的关系;也还原了鲁迅与胡适、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等人的交往故事;更阐释与探讨了鲁迅与梁实秋、施蛰存、顾颉刚等人的交恶缘由。
章:亲人
1. 鲁迅与鲁瑞:孝顺中的反省
2. 鲁迅与朱安:决绝中的眷顾
3. 鲁迅与许广平:热恋后的寂寞
4. 鲁迅与海婴:期许中的现实
第二章:友人
1. 鲁迅与蔡元培:贵人亦有是非
2. 鲁迅与陈仪:远去亦是朋友
3. 鲁迅与郁达夫:和而不同
第三章:故人
1. 鲁迅与周作人:愤怒中的欣赏
2. 鲁迅与钱玄同:从好感到恶评
3. 鲁迅与胡适:接近却无法亲近
4. 鲁迅与林语堂:得离之间
第四章:敌人
1. 鲁迅与梁实秋:谁更理性公正?
2. 鲁迅与施存蛰:“恶少”的典型性
3. 鲁迅与邵洵美:贫富之间
4. 鲁迅与顾颉刚:厌恶中的节制
第五章:猛人
1. 鲁迅与章士钊:对巧宦者的鄙夷
2. 鲁迅与周扬:奴隶眼中的总管
鲁迅与鲁瑞:孝顺中的反思
一
要论鲁迅一生跟哪个女人的关系为长久也为纠结,大概非他母亲鲁瑞莫属。从时间上看,鲁迅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而母亲鲁瑞则生于1858年,卒于1943年。换言之,鲁迅出生时,母亲已是23岁,而鲁迅逝世时,母亲72岁,而在鲁迅逝世后,母亲又在这人间生活了7年。鲁迅的一生,可谓都包含在母亲的岁月中。数量上的包含也许还算不上什么,更重要的是,母亲对鲁迅一生的影响可谓巨大,甚至超过了父亲。具体说来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这首先是因为鲁迅父亲早逝。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的官员,周家在周福清时代很好,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读书至秀才,但考试总是不中。老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想用非常手段来助儿子一臂之力——这非常手段就是贿赂考官作弊,1893年周福清因母亲去世回乡服丧,正好遇上儿子赶考。而这年浙江乡试主考官殷如璋恰好是自己同科进士,老同学好帮忙,便在殷如璋抵达苏州时,派家人陶阿顺登上官船,递上一封密信和一万两银票。而此时殷如璋正在与副主考周某正聊天。他明白来者用意,便收下信件示意陶及时退下。这陶阿顺是老粗,不知随机应变,见这大佬收了银票不给收条怕回去不能交差,就大声叫了起来;“怎么只收银钱不开收条?”这一叫,殷如璋怕自己牵连其中,不敢再装蒜,立马翻脸,连人带信一并拿下,押送苏州府查办。这下周家惨了,先是还在考场等结果的周伯宜现场被拘。其时周福清在上海,他还够汉子,听说儿子被抓就迅速回到绍兴,主动向回稽县衙自首,这样周伯宜被放归。在清代,考场作弊是死罪。好在当时清朝已气息奄奄,法制自然也就看在钱的面上可松可紧,于是周家变卖资产,向官府层层,几经波折,周福清由死刑变为“监候斩”,也就是说,周福清的命可以暂时保住,但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斩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去贿赂官员。这无底洞六七年填下来,周家遂由小康转入了困顿。而鲁迅父亲周伯宜因遭此难,不仅给拘捕审讯,又革去秀才,在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忧郁恼怒,肝失疏泄。日久郁怒成积。加上忧愁无处发泄,借酒浇愁,酒后常甩筷扔碗,大怒伤肝,酒精对肝脏损害更大。周伯宜爱用水果作下酒物,鲁迅常去上街买鸭梨、苹果、花红之类给父亲下酒;根据绍兴人饮洒习惯,凡用水果作厂酒物者多饮的是白酒(烧酒),白酒含酒精浓度大,因此对肝脏损害尤为严重,而他在生病期间照样喝酒,从不忌口。故造成病况每下。这个时候,鲁迅只有十三四岁,他每天都要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花了无数的钱,父亲的病仍未医好,周伯宜于1896年10月鲁迅15岁时就离开了人世。15岁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少年失去父亲,就好比船失舵而车失辙,人生下一步该往何处去,顿成迷津。幸运的是,鲁迅有一位明智决断的母亲鲁瑞,也因此走出了自己那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魂”道路。
鲁瑞绍兴乡下安桥头人。 她没有正式上过学,幼小时,塾师给她的兄弟上课,她只能站在门外偷听。不久,连这个权利也被剥夺了。她就自己找些书看,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别人,终于以自修获得看书的能力。从这件小事上,我们不难看出鲁瑞的决断与明智——不妨就这方面将她跟她为鲁迅挑选的媳妇朱安做个比较:1901年4月3日,鲁老太太在没有征得大儿子鲁迅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去一个叫朱安的女子家中“请庚”,为自己儿子定下一门亲事。鲁迅对那既不识字又缠脚的女方当然是一百个不满意,可不愿拂了母亲的好意,只好通过母亲,向朱家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朱安放脚,然后进学堂读书。鲁迅的这一要求,明显是为了万一不得已跟朱安在一起生活留下些许余地。可朱安后以年纪已大为由,拒绝放脚,也拒绝读书识字,结果这一点双方在一起生活的可能也因此失去,间接造成自己跟对方的婚姻悲剧。
也就是仗了这样的决断与明智,在家道中落丈夫病逝孩子尚小的窘境之中,鲁瑞没有退缩,而是咬着牙坚强挺住。为了给丈夫治病,她拿出了自己的首饰和所有值钱的衣物,让长子鲁迅到当铺里换了钱再去给父亲抓药,母子因此受尽屈辱。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中回忆这段生涯时这么写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鲁迅是坚强的,可在坚强的鲁迅背后,不是还有一个更加坚强的母亲在支撑着这个家么?也因此,在经历了中年丧夫之后,鲁瑞仍能泰然处之,沉着应付,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虽家庭破落,生活贫困,但她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一心要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所以,当鲁迅提出求学要求时,她顶住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变卖首饰,送鲁迅去南京的洋务学堂读书,以后又让鲁迅东渡日本去留学,接着鲁迅的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也一一走出了家门。
其次,则表现在鲁瑞对鲁迅性格品质上的影响。跟父亲比,在品格上,似乎母亲对鲁迅的影响更大。这除了因为父亲患病,脾气又大不易接近外,还因为在性格上,鲁迅跟他妈更接近,更容易彼此影响。比如,鲁瑞待人和蔼、宽仁而富于同情心。她时常把自己不多的零用钱,送给急需的人。家里人有时对佣人说话不和气,她总是说:“不要大声小气说他们,即使他们做错了,可以同他讲么!”据1901年4月到1929年8月在鲁迅家做工29 年发王鹤照回忆,鲁瑞不仅为他做鞋、袜、衣服,还热心教王鹤照识字,并说:“我就苦得不会写,你学起来,可以记记账。“王鹤照因此到街上花了三十个铜元,买了一本《实用杂字》,书上有文有图。鲁老太太除了教王学《实用杂字》外,还讲《水浒传》、《封神演义》等。由于老太太耐心教导,慢慢地,王鹤照也认识了好几百个字,豆芽小菜账也会记了。后来,对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等也能看懂了。而这种对穷人的态度,显然也影响到了鲁迅:不但在作品中鲁迅对弱势群体(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充满悲怜同情,在现实中,他也对诸如车夫、穷人、青年学生能帮就帮。这当然是他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但这其中能说没有母亲的影响么?又比如,在疾恶如仇上,鲁迅显然也继承了母亲的品质。青年女作家萧红,有次跟鲁迅母亲聊天,老太太这么对她说:“大先生太劳苦了,又好生气,他骂人虽然骂得很厉害,但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未写骂人的文章之前,自己己气得死去活来。所以,他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其实,她自己何尝不是这样?鲁瑞被接到北京后,每天开始学习看报纸。清早起来,抢先把儿子要看的报纸拿过来,戴起老花镜细看一遍。遇到不平之处、大有慷慨激昂、愿意骂倒一切之状。反而惹得儿子好笑起来,说:“娘,何必这样的气呢?”周作人曾在文章中提及鲁瑞乐观、开朗。有时,媳妇们因生气不吃饭时,她便说:“你们每逢生气的时候,便不吃饭了,这怎么行呢?这时候正需要多吃饭才好呢,我从前和你们爷爷吵架,便要多吃两碗,这样才有气力说话呀。”用周作人的话来说:“这虽然一半是戏言,却也不难看出她强健性格的一斑。而这显然也跟鲁迅主张的“壕堑战”一脉相承。宜乎鲁迅曾对朋友感慨:“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
此外,鲁瑞思想开明,容易接受新事物。清末天足运动兴起,她就放了脚。本家中有人扬言:“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她听到这话,不屑置辩:“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1902年,鲁迅在日本给母亲写信,要她放足、剪发,她回信说:“老大,我年纪已大,头发以后剪,足已放了。”后来鲁瑞又剪了头发。绍兴光复后,她还劝有的男人把辫子剪掉。在她七十多岁时,看到青年人织毛衣,她也要学,做得不好就拆掉重织,一次又一次,日日夜夜,坐下就拿着织针,终于,连复杂的花纹都给织出来了,衣服也编成功了。这显然也跟鲁迅主张“拿来主义”大有渊源。
当然母亲对鲁迅也是直接的影响还在于硬给他找了一个其实是自己喜欢的妻子——朱安。此事的前因后果在《鲁迅与朱安:决绝中的眷顾》一文中涉及,此处不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不但影响了鲁迅半辈子的生活,也影响到他对社会、人生和女性的评价。鲁迅曾对许寿裳说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可以说,母亲给鲁迅的这个“礼物”,成为鲁迅一生这局“棋”的“棋眼”,所谓“牵一发而动其全身,着一子而改其全局”是也。
二
因为深谙母亲抚育自己的不易,更因为自己在品格上与母亲的一脉相承,使得鲁迅在对自己母亲的态度上可以说吃百依百顺——这除了表现在对那份自己万分不愿领受母亲却硬塞给自己的“礼物”默默接受外,还表现在对自己母亲无微不至的孝顺上——晚年鲁迅曾感激地对许广平地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我只爱你一个人!”可见,鲁迅一生爱的人是母亲,其次才是妻子。
雨果在其《九三年》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在一个正确的革命上面,还有一个正确的人道主义。”对鲁迅而言,可以说是“在一个正确的革命上面,还有一个正确的母亲。”所以,就有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1903年秋天,鲁迅加入光复会,积极参与反清革命活动。既然入了会,就得按会规办。当时无论光复会,可是热衷于搞暗杀的组织。于是,光复会领导人就找到鲁迅,打算派他回国暗杀满清要员。鲁迅没有反对,只是提了一个疑问:“我可以去,也可能会死,死后丢下母亲,怎么办?”领导始料不及,生气地说:“不用去了,你算了吧!”这事足见领导对鲁迅的欣赏与信任,不然这样的重任也不会派到他身上。可他没想到的是:平时慷慨激昂的鲁迅,关键时刻竟以母亲为由推卸光荣使命。由于这件未遂事件,鲁迅在当时激进革命者中广受诟病,给他一生留下了洗刷不净的“污点”!20多年后的1925年,他致友人赵其文信中还说:“我有时很想冒险,破坏,几乎忍不住,而我有一个母亲,还有些爱我,愿我平安,我因为感激他的爱,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做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激别人,就不能不慰安别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至少是一部分。”在鲁迅心目中,母亲的分量与地位至高无上,什么革命,什么推翻满清,都不应该以牺牲母亲的利益为代价!
为了母亲鲁迅愿意做一切:比如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妻子”,又比如做自己死去弟弟的模特——鲁迅曾有一个四弟名叫椿寿,6岁时就患病夭折了,母亲当然不胜悲伤,时刻缅怀。为了缓减母亲的思念之苦,鲁迅想请师画为四弟画一张遗像,可惜没有参照的照片,画师感到为难。鲁迅说:四弟的面容很像我,照我的脸画就行!李霁野在《鲁迅先生两次回北京》中回忆说:“鲁迅的书房兼卧室的外间一角,挂着一幅儿童的画像,他原有一个弟弟,母亲极为钟爱,不幸六岁时害病死了,母亲伤心难过,久久不能忘怀。就为死去的弟弟画了这样一张像,母亲聊以自慰,一直很珍爱这张画。”有趣的是,画师按鲁迅的面貌画出来的小孩,结果不伦不类,一点也不像四弟。俞芳疑惑地问:“这幅画像有大人的脸,孩子身的缺点,太师母会看不出来么?”鲁迅回答说:“我至今没告诉过母亲这像是怎么来的,既然画像是为了安慰她的,只要她满意,精神有所寄托就好了,何必一定要告诉她像是怎么来的呢!”——只要能安慰母亲,自己做死去弟弟的模特又有什么关系呢!
也就是因为这份孝顺,才有了鲁迅刚在北京站住脚,就张罗着把一家人都搬到北京团聚实现其大家庭团圆的梦想。 在理论上,鲁迅是成色十足的反传统主义者,他说自己在赴日本留学之前即已“绝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等到新文化运动起来,更写下了《狂人日记》,“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然而,正像钱钟书调侃的那样“理论是为不实践的人而制定的”。在实际生活中,鲁迅仍然躬行传统的孝道,讲究“修身,齐家”,宁可自己吃许多辛苦,首先要把母亲服侍好,一切顺着她的意思来,又要对两个弟弟以及他们的家小,全心全意地尽到一个大哥的责任。于是,在1919年,鲁迅购下八道湾住宅,年底就回绍兴,接母亲和眷属返京。一路上,鲁迅让老太太坐卧车,自己却坐二等车。到了南京,安顿母亲一行在旅馆住下,他就跑到街上买来南京有名的小吃——肴肉和羊膏,孝敬老人家。定居北京后,家里大小事务全由鲁迅一人操持,不需母亲为家务而操心。每当节假日,并不喜欢旅游的鲁迅,在百忙之中,还是陪母亲到香山、碧云寺、钓鱼台等地游览。鲁迅生怕母亲没钱用,每月另给26元零花钱,让母亲自由支配。1924年5月,因为跟周作人闹翻,鲁迅携妻子朱安于母亲搬离八道湾,迁居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鲁迅知道母亲喜欢花木,精心修整了一个小花圃:在院子南端,栽种了紫、白丁香各两株;母亲居室的窗前,栽了碧桃一株,榆叶梅两株,让母亲隔着窗户就能看到花卉——鲁迅考虑得多细心、多周到啊!由于居室不够宽敞,鲁迅把的房子让给母亲住,旁边的中房给朱安,自己则蜗居在后屋狭长的小房里,还形象地称之为“老虎尾巴”。每天外出上班,鲁迅还像小时候一样跟母亲道别:“阿娘,我出去哉!”回家时,必向母亲说声:“阿娘,我回来哉!”晚餐后,不论多忙,他都要挤出时间陪母亲聊一会天,然后再回书房写作。曾借住在鲁迅家的许羡苏回忆说:大先生“大概每月从北大领薪水的时候,要路过一个法国面包房,他就买两块钱的洋点心,一块钱二十个,上面有用奶油堆成的各种形状的花,装在两个厚纸盒里,拿回来一进门,照例叫一声‘阿娘!我回来哉’,接着把点心请老太太自己选择放进她的点心盒里,然后他又把点心拿到朱氏房里请她也选留,后把选剩的放在中屋大木柜内,也把一小部分放在朝珠盒内留作自己用,这是每月一次,平常则吃点小花生或者别的一般的点心如‘萨其马’之类。”鲁迅对母亲日常生活可谓关怀备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