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15900
编辑推荐
您想知道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首次回大陆省亲看了什么?作曲家朱践耳晚年打了场什么官司?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生下幼子18天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俄国人要称翻译家草婴为“二战老兵”?叶企孙的得意门生熊大缜怎么成为“战之父”?《梁祝》作者之一的何占豪*要感谢的是谁?女作家戴厚英是怎样惨死的?“阿诗玛”为什么会嫁给上海小伙子?资深记者楼乘震继《铁骨柔情》后推出的又一本人物通讯特写集。
内容简介
书稿收录了作者的四十多篇新闻采写稿,描绘了四十多位背景、身份、经历各异的人物,通过对他们的描摹刻画,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和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让我们读到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物小传,也感受蕴含在文稿中作者深邃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文章配有作者的摄影照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目 录
前 言
侯军
楼乘震是个老记者,在《深圳商报》任职多年,一直是报社派到上海的驻站记者。更重要的是,记者的“十八般武艺”老楼都拿得起来,这样独当一面的“全能记者”,无疑是编辑部需要的。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深圳商报》担任文艺副刊部主任,那是我与老楼工作联系为紧密的一个时期。我在策划选题时一旦涉及到上海文化界,立即会指令老楼来个“短平快”。当然,我并不是他的稿件的直接编发者,部里有很优秀的编辑与他保持着热线联系。不过,我一定是他的文章早读者之一,因为要审读清样,签字发版,有时还会根据版面需要,不得不删他的稿。老楼从来是无条件接受,从不抱怨。下回依旧是图文并茂,按时交稿。周围的编辑们都有共识,上海有事找老楼,靠谱。这样的“口碑”份量很重,那是靠着几十年的勤勉工作和心智积淀而生成的信任。
我在新世纪之初调离《深圳商报》到集团工作,与老楼的业务往来就此中断了。不过老楼非常念旧,每次回深圳,都会抽出时间到我的办公室来看我,聊上几句天,喝上一口茶,每次见面都是那么亲切。我有时出差到上海,他也会匆匆赶来会面。我能感受到他的真诚,由此体悟到他对友情看得很重。我相信,他在上海乃至全国各地都有那么多朋友,绝不是偶然的,那是他经年累月真诚付出的回报。
在上海,我有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大都与老楼有关。我们一起访贤问道,拜访过施蛰存、邓云乡、杜宣、黄裳等文坛名宿;我们一起去旧书店淘书,感受大上海的文化厚度和浓郁文风;我们一起为《文化广场》组织约稿会,从上海文化界的旧雨新知与他的熟络和率意中,感知到人们对他的认可与信服。而今,读到老楼《悲欣人生》的书稿,看到这么多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故事,顿时唤起了我对往昔岁月的许多回忆。在这些面貌各异的人物的背后中,我读到的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就是作者楼乘震。
文如其人。楼乘震之文,亦带有其浓厚的本色风采。
首先,他是新闻记者,他的所有文稿都有一个新闻由头:有的本身就是新闻人物,有的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有的是旧闻翻新的揭秘者,有的则是过往的重大新闻的知情人,还有的是对某些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研究专家和手资料的发现者,总之,没有新闻他是不会动笔的。而在他的笔下,新闻总是被精心地发掘、梳理、筛选和展示出来,就像一个有经验的“挖参人”一样,每一条根须都不肯放过,都经过精心的安排调度。这是老楼的本事,也是他的文章与生俱来的一个鲜明特色。
其次,他是驻站记者,这就意味着他不像总部记者那样分工精细,泾渭分明。他是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记者,凡是在上海发生的新闻他都可以涉足,凡是在上海出现的新闻人物他都可以采写,的要求就是要与深圳读者有一定的关联度。至少在这部书稿中,我可以看出他取舍之精审和用心之良苦。这本书中所写的人物,涉猎范围之宽行业之多领域之广,都是一般跑线记者所无法做到的。而他所写的人物,又都与深圳有关系有交往,抑或是具有共性,或许正是因为他选题的切口很小也很独特,这本书才显得与众不同,值得细细品味。 再次,他是一个很有文化情结的记者。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偏好,老楼的偏好也很明显,他对文化人情有独钟,不仅写得多,而且写得深写得好。他的《铁骨柔情》的副标题是《当代文化人素描》,而这本《悲欣人生》也可当做续篇来看,只是本书的每篇文字略短一些,或可称之为“文化人速写”。我尤其佩服他选取角度的独特和细节描写的精准——倘若事先不下苦功做好功课,是无法做到的。譬如他写到去访问《辞海》常务副总编巢峰老人,就看似漫不经心地带出这样一个细节:“他从这幢老洋房朝西的三层搬到二层一个小间里。要不是上上下下,左转右拐都贴着小纸条指引,陌生人确是很难找到。”这些“小纸条”既写出了巢峰的细心,更写出了他对旁人设身处地的体量,还凸显出一个辞书编辑的职业特点。再如他写冒着风险保存傅雷夫妇骨灰的奇女子江小燕,写到她在受审时敢于与审问者“四目相对”,后竟在气势上和心理上压垮了对手,后来那人竟向她说:“你这个人啊!真是又简单又复杂,你很讲义气…….比我们讲礼貌。”一篇人物通讯,只需抓住这么一两个精彩的细节,顿时满篇皆活。而楼乘震的文章中,这样的细节随处可见。正因为他笔下的人物不是泛泛而论,也不刻意拔高,而是靠事实和细节展现人物的卓荦不凡,揭示其复杂深邃的精神世界,故而他的人物才显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当事人满意读者喜欢同行叫好,真是大不易也!
老楼本人是个摄影家,因而对摄影家的追访也构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若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萨尔加多、若老一代摄影名宿郎静山、若同辈摄影名家祁鸣乃至上海滩前辈摄影家秦泰来的儿子秦一本,等等,都被他一一追访到了,有的还不止一次采访,可谓是个摄影方面的“追星族”。倘若加上他在《铁骨柔情》中的《摄者写真》专辑,真够得上是“摄影名家大聚会”了。有一次,我在北京应邀参加著名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颁奖典礼,在酒会上偶遇老楼,这让我有些讶异。他悄声告诉我,他是专程飞来北京追访世界摄影大师马克 吕布的。老楼的这种执着这种敬业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真是自叹弗如。单凭这种劲头,他想不出成果都难!
一转眼,楼乘震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我也退居二线好几年了,我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微信的联系却从未中断。他曾经很苦恼地告诉我,,他的视力每况愈下,一只眼睛已失明,写东西越来越困难了。我也曾经劝慰他,眼睛不好,就少写一点吧!我知道,采访写作对于一个好记者来说,已不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楼乘震钟爱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完全放下,很难甚至很痛苦。对他来说,采访写作是一种乐趣,与在不在岗无关,与退不退休无涉。试想一下,年过花甲的他拖着病体四处奔波着,以残存的视力艰难地写作着,然后,捧着登在报上的文章欣慰地阅读着,那是他在享受生命的馈赠。当此之际,他笔下流出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照片,都具有了某种生命意义。那既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由此悟到,楼乘震为何将这本书题名为《悲欣人生》,我从中分明看到了这种生命的意义。
是为序。
(2017年10月23日于深圳寄荃斋)
(作者为著名学者、现任深圳市新闻学会副主席 )
楼乘震是个老记者,在《深圳商报》任职多年,一直是报社派到上海的驻站记者。更重要的是,记者的“十八般武艺”老楼都拿得起来,这样独当一面的“全能记者”,无疑是编辑部需要的。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深圳商报》担任文艺副刊部主任,那是我与老楼工作联系为紧密的一个时期。我在策划选题时一旦涉及到上海文化界,立即会指令老楼来个“短平快”。当然,我并不是他的稿件的直接编发者,部里有很优秀的编辑与他保持着热线联系。不过,我一定是他的文章早读者之一,因为要审读清样,签字发版,有时还会根据版面需要,不得不删他的稿。老楼从来是无条件接受,从不抱怨。下回依旧是图文并茂,按时交稿。周围的编辑们都有共识,上海有事找老楼,靠谱。这样的“口碑”份量很重,那是靠着几十年的勤勉工作和心智积淀而生成的信任。
我在新世纪之初调离《深圳商报》到集团工作,与老楼的业务往来就此中断了。不过老楼非常念旧,每次回深圳,都会抽出时间到我的办公室来看我,聊上几句天,喝上一口茶,每次见面都是那么亲切。我有时出差到上海,他也会匆匆赶来会面。我能感受到他的真诚,由此体悟到他对友情看得很重。我相信,他在上海乃至全国各地都有那么多朋友,绝不是偶然的,那是他经年累月真诚付出的回报。
在上海,我有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大都与老楼有关。我们一起访贤问道,拜访过施蛰存、邓云乡、杜宣、黄裳等文坛名宿;我们一起去旧书店淘书,感受大上海的文化厚度和浓郁文风;我们一起为《文化广场》组织约稿会,从上海文化界的旧雨新知与他的熟络和率意中,感知到人们对他的认可与信服。而今,读到老楼《悲欣人生》的书稿,看到这么多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故事,顿时唤起了我对往昔岁月的许多回忆。在这些面貌各异的人物的背后中,我读到的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就是作者楼乘震。
文如其人。楼乘震之文,亦带有其浓厚的本色风采。
首先,他是新闻记者,他的所有文稿都有一个新闻由头:有的本身就是新闻人物,有的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有的是旧闻翻新的揭秘者,有的则是过往的重大新闻的知情人,还有的是对某些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研究专家和手资料的发现者,总之,没有新闻他是不会动笔的。而在他的笔下,新闻总是被精心地发掘、梳理、筛选和展示出来,就像一个有经验的“挖参人”一样,每一条根须都不肯放过,都经过精心的安排调度。这是老楼的本事,也是他的文章与生俱来的一个鲜明特色。
其次,他是驻站记者,这就意味着他不像总部记者那样分工精细,泾渭分明。他是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记者,凡是在上海发生的新闻他都可以涉足,凡是在上海出现的新闻人物他都可以采写,的要求就是要与深圳读者有一定的关联度。至少在这部书稿中,我可以看出他取舍之精审和用心之良苦。这本书中所写的人物,涉猎范围之宽行业之多领域之广,都是一般跑线记者所无法做到的。而他所写的人物,又都与深圳有关系有交往,抑或是具有共性,或许正是因为他选题的切口很小也很独特,这本书才显得与众不同,值得细细品味。 再次,他是一个很有文化情结的记者。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偏好,老楼的偏好也很明显,他对文化人情有独钟,不仅写得多,而且写得深写得好。他的《铁骨柔情》的副标题是《当代文化人素描》,而这本《悲欣人生》也可当做续篇来看,只是本书的每篇文字略短一些,或可称之为“文化人速写”。我尤其佩服他选取角度的独特和细节描写的精准——倘若事先不下苦功做好功课,是无法做到的。譬如他写到去访问《辞海》常务副总编巢峰老人,就看似漫不经心地带出这样一个细节:“他从这幢老洋房朝西的三层搬到二层一个小间里。要不是上上下下,左转右拐都贴着小纸条指引,陌生人确是很难找到。”这些“小纸条”既写出了巢峰的细心,更写出了他对旁人设身处地的体量,还凸显出一个辞书编辑的职业特点。再如他写冒着风险保存傅雷夫妇骨灰的奇女子江小燕,写到她在受审时敢于与审问者“四目相对”,后竟在气势上和心理上压垮了对手,后来那人竟向她说:“你这个人啊!真是又简单又复杂,你很讲义气…….比我们讲礼貌。”一篇人物通讯,只需抓住这么一两个精彩的细节,顿时满篇皆活。而楼乘震的文章中,这样的细节随处可见。正因为他笔下的人物不是泛泛而论,也不刻意拔高,而是靠事实和细节展现人物的卓荦不凡,揭示其复杂深邃的精神世界,故而他的人物才显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当事人满意读者喜欢同行叫好,真是大不易也!
老楼本人是个摄影家,因而对摄影家的追访也构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若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萨尔加多、若老一代摄影名宿郎静山、若同辈摄影名家祁鸣乃至上海滩前辈摄影家秦泰来的儿子秦一本,等等,都被他一一追访到了,有的还不止一次采访,可谓是个摄影方面的“追星族”。倘若加上他在《铁骨柔情》中的《摄者写真》专辑,真够得上是“摄影名家大聚会”了。有一次,我在北京应邀参加著名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颁奖典礼,在酒会上偶遇老楼,这让我有些讶异。他悄声告诉我,他是专程飞来北京追访世界摄影大师马克 吕布的。老楼的这种执着这种敬业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真是自叹弗如。单凭这种劲头,他想不出成果都难!
一转眼,楼乘震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我也退居二线好几年了,我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微信的联系却从未中断。他曾经很苦恼地告诉我,,他的视力每况愈下,一只眼睛已失明,写东西越来越困难了。我也曾经劝慰他,眼睛不好,就少写一点吧!我知道,采访写作对于一个好记者来说,已不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楼乘震钟爱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完全放下,很难甚至很痛苦。对他来说,采访写作是一种乐趣,与在不在岗无关,与退不退休无涉。试想一下,年过花甲的他拖着病体四处奔波着,以残存的视力艰难地写作着,然后,捧着登在报上的文章欣慰地阅读着,那是他在享受生命的馈赠。当此之际,他笔下流出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照片,都具有了某种生命意义。那既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由此悟到,楼乘震为何将这本书题名为《悲欣人生》,我从中分明看到了这种生命的意义。
是为序。
(2017年10月23日于深圳寄荃斋)
(作者为著名学者、现任深圳市新闻学会副主席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