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7306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听过胡适这些话,可谓“鸡汤鼻祖”。本书通过讲述胡适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其学术思想、学问方法,找到这些“鸡汤名言”的出处与正确打开方式。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胡适》完整讲述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求学、做学问的学术生涯。着重叙述其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倡导“整理国故”,对传统文化展开反思;呼吁中国文化“充分世界化”;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等学术思想和贡献。
第1章 胡适的生平与事业 一、早年胡适 二、暴得大名之后 三、流亡与返台之后 四、交谊与婚恋 第2章 文化功业:古今中西之间 一、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二、胡适与整理国故 三、胡适与中西文化论争 四、学术经历中的治学方法 第3章 思想遗产:胡适与自由主义 一、从爱国主义走向自由主义 二、自由主义的制度建构 三、自由主义与现代政治 第4章 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胡适的世界观 一、世界主义与世界公民 二、国际的中国 三、中日关系冷思考 四、胡适的美国观 五、胡适的苏俄观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第1章 胡适的生平与事业
一、早年胡适
二、暴得大名之后
三、流亡与返台之后
四、交谊与婚恋
第2章 文化功业:古今中西之间
一、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二、胡适与整理国故
三、胡适与中西文化论争
四、学术经历中的治学方法
第3章 思想遗产:胡适与自由主义
一、从爱国主义走向自由主义
二、自由主义的制度建构
三、自由主义与现代政治
第4章 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胡适的世界观
一、世界主义与世界公民
二、国际的中国
三、中日关系冷思考
四、胡适的美国观
五、胡适的苏俄观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自我评价在中国文学革命运动上的“一点点贡献”时,这样总结了三条:“我指出了‘用白话作新文学’的一条路子”;“我供给了一种根据于历史事实的中国文学演变论,使人明了国语是古文的进化,使人明了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什么地位”;“我发起了白话新诗的尝试”。当然,这一点点贡献,奠定了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文学革命论
晚清时期,维新知识分子就曾倡导“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提出“白话为维新之本”,探索革新传统文学。梁启超等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积极主张俗语的文学、言文合一。他们特别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将革新小说看作革新社会、开通民智的途径。在这种革新思潮的影响下,晚清小说、诗歌、散文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程度不同的革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色彩,出现了谴责小说、近于民歌的新诗体、梁启超式的政论体散文等。
民国成立后,文化领域弥漫着复古风气,尊孔读经之风也日益昌炽。晚清以来较具进步性的通俗白话小说也已失却其社会批判色彩。有识之士多感政治革命之失败,思想革命之必要。
1916年4月5日,胡适运用进化论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文学体裁的发展变迁,初步形成了文学进化论的思想。胡适认为:“文学革命,在吾国史上非创见也。即以韵文而论,《三百篇》变而为《骚》,一大革命也。又变为五言,七言,古诗,二大革命也。赋之变为无韵之骈文,三大革命也。古诗之变为律诗,四大革命也。诗之变为词,五大革命也。词之变为曲,为剧本,六大革命也。”
1918年4月,胡适在《新青年》4卷4号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其全部的文学主张归纳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要通过文学奠定以白话为国语、白话文学为文学正宗的地位,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胡适首先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价值的文学,都带有“白话性质”。语言文字的性质在于达意表情,死文言往往滥用典故,无法鲜活地达意表情,因而产生不了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
针对必须先有标准的国语,才有国语的文学的看法,胡适认为,不能单靠语言学专家或几本国语教科书、国语字典来制定标准国语,“我们今日要想重新规定一种‘标准国语’,还须先造无数国语的《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中国将来的新文学用的白话,就是将来中国的标准国语。造中国将来白话文学的人,就是制定标准国语的人”。
胡适研究后认为,欧洲各国的国语史便是从拉丁文解放出来的历史,也是文学家们用土语创作的历史。意大利的标准国语来自但丁“神圣喜剧”中的白话,英国伦敦附近的“中部土话”,因有了大文学家赵叟、威克列夫的作品,成为英国的标准国语。中国千年来虽有零星的白话文学,但“都是不知不觉的自然出产品,并非是有意的主张”。因为没有“有意的主张”,所以做白话的只管做白话,做古文的只管做古文,做八股的只管做八股;因为没有“有意的主张”,“所以白话文学从不曾和那些‘死文学’争那‘文学正宗’的位置”。因此,目前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有意的主张”白话。
显然,胡适放弃了温和的“文学改良”的提法,接受了“文学革命”论的观点。《谈新诗》中,胡适还区分了文学的自然进化与文学革命,不用有意地鼓吹、促进,随自然趋势逐渐实现,便是自然进化。但自然趋势有时被人类的习惯守旧性所阻碍,必须用有意的鼓吹去促进其实现,这便是文学上的革命了。
文学革命意味着创造新文学。创造新文学必须把握工具、方法。白话是创造新文学的工具,准备工具则需要多读模范的白话文学,并用白话做各种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方法则需要掌握收集材料的方法、结构的方法、描写的方法。收集材料方面,要推广材料的覆盖区域,“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这些都可作为文学的材料。收集材料之外,还应注重实地的观察和个人的经验,要用周密的理想作观察经验的补充。结构是指要讲究剪裁和布局。描写则涉及写人、写境、写事、写情。写人写境要有个性的区别,写事要线索分明,近情近理,写情要细腻婉转,要淋漓尽致。胡适强调要多采用西洋的文学方法,如欧洲戏剧就有“问题戏”“象征戏”“心理戏”“讽刺戏”,等等,要多翻译西洋名著做榜样。这样,待工具用得纯熟,方法也懂得,才可创造中国的新文学。至于如何“创造”,胡适自认为“还不配开口”。
胡适强调,古文学的共同缺点就是不与一般的人生出交涉。文学有两个主要分子:一是“要有我”,二是“要有人”。前者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后者意味着要与一般的人生出交涉。如果不能与一般的人生出交涉来,故仍旧是少数人的贵族文学,仍旧免不了“死文学”或“半死文学”的评判。
文学进化论
“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念”,是胡适倡导文学革命论的理论基础。
胡适所谓的文学进化观念包含着四层意义:其一,文学乃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人类生活随时代变迁,故文学也随时代变迁,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其二,每一类文学都是从“极低微的起源”,逐渐进化到发达的地位,这也是摆脱束缚、力争自由的历史;其三,文学的进化,会留下一些一个时代无用的纪念品,这就是“遗形物”;其四,某种文学进化到一定程度会停步不前,直到与他种文学接触,有比较,受影响,吸收别人的长处,才有继续的进步。
胡适用进化的观念描绘中国文学史,提出其双线文学论。他把汉朝以后到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分成“并行不悖的两条线”。一条线上的作家,主要是御用诗人、散文家、太学里的祭酒、教授和翰林学士、编修,等等。其作品主要是仿古的文学,半僵半死的古文文学。另一条和它平行发展的线,即由数不尽的无名艺人、作家、主妇、乡土歌唱家在千百年无穷无尽的岁月里,发展出的“以催眠曲、民谣、民歌、民间故事、讽喻诗、讽喻故事、情诗、情歌、英雄文学、儿女文学等等方式出现的活文学”,再加上后来的短篇小说、历史评话,和更晚出现的更成熟的长篇章回小说等等。由民间兴起的生动的活文学,和僵化了的死文学,双线平行发展。
双线文学观,实质上是对传统的精英文化、典籍文化的大胆挑战,而赋予民间下层文化极高的地位。
胡适还从文学进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诗歌的发展。1919年10月,他在《星期评论》发表《谈新诗》,将中国诗的演变看成一个诗体的进化、诗体的解放过程。从《三百篇》的“风谣体”,到南方的骚赋文学,是一次解放;从骚赋体到汉以后的五七言古诗,是二次解放。从五七言诗体,变诗为词,是三次解放。近来的新诗,“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这是第四次的诗体大解放。这种解放,是《三百篇》以来的自然趋势。
胡适还用进化的观念,研究了中国的戏剧变迁与改良。西方戏剧虽然早在清末即以“文明戏”“新剧”的形式传入中国,但统治中国戏曲舞台的仍是传统旧戏。1918年10月,《新青年》开辟“戏剧改良专号”,对此进行讨论。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中指出,从昆曲到近百年以来的“俗戏”,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革命。“俗戏”中的京调,已经成为中国戏剧最通行的剧种,但目前的戏剧没有摆脱种种旧戏的恶习惯。还保留着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唱工、锣鼓、马鞭子、跑龙套等种种“遗形物”。在中国历史上,从六朝到唐,从西域各国输入的音乐、歌舞、戏剧很多,现在更有西洋戏剧作直接的比较参考,应扫除旧的“遗形物”,采用西洋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式。胡适尤其批评中国传统戏曲的弊端在追求“团圆迷信”而缺乏“悲剧观念”,对白拖沓,节奏缓慢,不讲剪裁而无“文学经济”的观念,表现手法粗笨做作,低级趣味,守旧,等等。而能使中国传统戏剧从“老性”“暮气”中拯救出来的方法,就是借用“少年血性”的西方戏剧,使之返老还童。
胡适“用进化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从生物进化论引申到文学进化论,是否完全立得住脚,在学术上是可以存疑的。但是,胡适确实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这是不可否认的。
书摘2:
胡适与整理国故
在当代中国,“国学”一度成为显学,这体现了人们重新正视文化传统的一面。
整理国故的意义与方法
胡适最初谈论国故,主要视其为学术问题。1919年8月,胡适在答毛子水的信中,初步阐述他关于研究国故的基本看法。他提出研究国故的学术性和运用科学方法的必要。他强调,研究国故,出于人类求知的天性,不应当先存有用还是无用的成见。他强调学问是平等的,学术是非功利性的,学问不应以狭义的功利观念来衡量。
1919年11月,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整理国故就是要从乱七八糟里寻条理脉络,从无头无脑中寻前因后果,从胡说谬解里面寻真意义,从武断迷信里寻真价值。他提出的口号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也就是说,胡适提出“整理国故”,是为再造文明服务的。
胡适还提出要分清国粹与国渣,“保存国粹”之前,先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他强调先须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功夫。所谓评判的态度,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1920年暑假,在南京讲学期间,胡适讲了《研究国故的方法》。他提出四个方法:“历史的观念”“疑古的态度”“系统的研究”和“整理”。至于如何整理国故,第一步是有条理系统地整理;第二步是寻出每种学术思想的前因后果;第三步是用科学的方法做精确的考证,弄清古人的真意义;第四步是综合,“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
1923年1月,北大《国学季刊》创刊,胡适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胡适在发刊宣言中,把过去三百年的国学研究的成就归为三项:版本学、训诂学、校勘学的“有系统的古籍整理”,发现和翻刻古书,考古。他批评近三百年来国故研究“研究范围太狭窄”“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缺乏参考比较的材料”,因此“这样近三百年来,几乎只有经师,而无思想家;只有标史者,而无史家;只有校注,而无著作”。他提出复兴与提倡国学研究的三条主张: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整理)国学研究的资料;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
胡适还开列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学研究”的系统,“中国文化史:一民族史,二语言文字史,三经济史,四政治史,五国际交通史,六思想学术史,七宗教史,八文艺史,九风俗史,十制度史。”自从胡适号召整理国故后,整理国故蔚然成风,对中国传统小说、古代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胡适的宣传引起了古史研究热,顾颉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21年1月胡适致书顾颉刚说:“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他提倡的在古史研究中的疑古精神,极大地触动了顾颉刚。1923年,胡适编的《读书杂志》发表顾颉刚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对中国古史的怀疑,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黄帝、尧、舜、禹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靠不住。顾的观点引起了历时九个月的有关古史的讨论。胡适肯定了顾的怀疑态度,称此为“今日史学界的一大贡献”,并将其归纳为“用历史演进的见解来观察历史上的传说”,“古史上的故事没有一件不曾经过这样的演进,也没有一件不可用这个历史演进的(evolutionary)方法去研究。尧舜禹的故事,后稷的故事,文王的故事,太公的故事,周公的故事,都可以做这个方法的实验品”。
顾颉刚也将自己在古史辨伪上的贡献归因于胡适的影响:“要是适之、玄同两先生不提起我的编集辨伪材料的兴趣,奖励我的大胆的假设,我对于研究古史的进行也不会这般的快速。”
胡适曾给青年学生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多达158种,上千册书。《书目》在当时的报刊中广为转载。《书目》所列之书范围极广,经学、理学、子学、佛典、文学,应有尽有。胡适希望因此让普通青年人得到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与胡适不同的是,鲁迅在应《京报》副刊的要求开列青年必读书时,表示“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但他肯定“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由于胡适这样的新文化领袖的倡导,国故一度泛滥起来。上至名人教授,下至中小学生,也都加入了整理行列。
对于胡适等人倡导的“整理国故”,陈独秀持不以为然的态度。陈认为,称“国故”或“中国学”尚可,而不可称为“国学”,胡适等人不过是在“粪秽中寻找香水”。对于陈独秀批评他挤香水,胡适辩解道:“我们说整理国故,并不存挤香水之念;挤香水即是保存国粹了。我们要整理国故,只是要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只是直叙事实而已,粪土与香水,皆是事实,皆在整理之列。”他在致钱玄同的信中,将整理国故视为治疗思想界膏肓之病的“泻”法,“‘法宜补泻兼用’:补者何?尽量辅人科学的知识、方法、思想。泻者何?整理国故,使人明了古文化不过如此。”
国故热过头,胡适也有所反思。1928年9月,胡适撰《治学的方法与材料》,向少年朋友们提出警告。他提醒说:“现在一班少年人跟着我们向故纸堆去乱钻,这是最可悲叹的现状。我们希望他们及早回头,多学一点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技术,那条路是活路,这条故纸的路是死路。”他“披肝沥胆”地向人们告白说:他之所以要“整理国故”,是因为相信“烂纸堆里有无数的老鬼,能吃人,能迷人,害人的厉害胜过柏斯德发现的种种病菌”,因而他要“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相,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报告出来,叫有眼的都可以看见,有脑筋的都可以明白。这是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胡适认为这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就是“捉妖”和“打鬼”,“可以解放人心”。
除提出整理国故的理论与方法外,胡适还在实践上整理国故,并有丰硕的成果。
书摘3:
国际的中国
正因对世界大同、和平主义抱着乐观的信仰,胡适也对中国融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抱有相当乐观的看法。他希望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希望一个繁荣的“国际的中国”尽早诞生。基于此,胡适对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与主流舆论的看法截然不同。
帝国主义问题
1922年9月,胡适在《努力周报》第22期发表《国际的中国》,反对把反帝视为时代的中心任务,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大宣言。
中共二大宣言分析了国际帝国主义宰割之下的中国政治经济现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当前任务及奋斗目标。宣言强调,在中国被侵略的80年当中,中国事实上已变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倒悬于他们欲壑无底的巨吻中间”。一战以来,日、美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冲突加剧。必须打倒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才能建立真正的统一民族国家,达到国内和平。
胡适将中共二大宣言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观察看成是“很像乡下人谈海外奇闻”“瞎说的国际形势论”。
中共二大宣言认为,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即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这种协同的侵略,将要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中国人变成新式主人国际托拉斯的奴隶。而胡适的判断则是,华盛顿会议的确不是为替中国申冤而召集的,但中国的国民外交和美国的舆论使会议变成“援助中国解决一部分中日问题的机会”。会议的结果虽未必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希望,但应承认它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最近世界政治正发生两个正相反的趋势,一是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企图协同宰割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一是国际共产党和苏俄领导的世界革命运动和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国人民应加入后一运动中。而胡适则认为,华盛顿会议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已经减弱,已没有很大的国际侵略的危险,“我们现在尽可以不必去做那怕国际侵略的噩梦。最要紧的是同心协力的把自己的国家弄上政治的轨道上去。”其次,外国投资者同样希望中国和平与统一,外国投资会带来双方的受益,毋庸顾虑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中国共产党人与胡适对中国局势的估计也不一样。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时局的分析,主要强调军阀战争之间,有帝国主义的支持。英、美帝国主义站在吴佩孚的后面,日本帝国主义站在张作霖的后面。而现在美、日合作,共同利用吴、张、安福系、交通系等等:“以免日、美互相掣肘而造成一个可以共同利用的中国傀儡政府。”而胡适认为,列强对中国的内争,持中立的态度。至于美国与日本携手联合曹、张、安福系、交通系,“我们稍知道美国的历史和国情的,可以断定美国绝不会有这种奇怪的政策”。
胡适的文章还回应了共产党人机关刊物《向导》创刊号上的一篇《本报宣言》。这份宣言提出共产党人的两个目标:一是民主主义的革命,一是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胡适赞成第一项民主革命的任务,却反对第二项反帝斗争的任务。他强调内因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中国没有面临直接的外来民族危机。这是《国际的中国》的基本观点,也基本是胡适的一贯态度。
胡适否认帝国主义应对中国的动乱负责,那么,中国的症结何在呢?胡适的结论是“五鬼乱中华”。
五鬼乱中华
中国问题的症结何在?现代中国的出路何在?这是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重要问题。
主持《新月》杂志时期,胡适曾发表《我们走那条路》,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治安的、普遍繁荣的、文明的、现代的统一国家”,为此必须打倒五个大仇敌:
第一大仇敌是贫穷。
第二大仇敌是疾病。
第三大仇敌是愚昧。
第四大仇敌是贪污。
第五大仇敌是扰乱。
而根本的态度和方法,不是懒惰的自然演进,也不是盲目的暴力革命,也不是盲目的口号标语式的革命,而应只是用自觉的努力作不断的改革。
胡适的“五鬼乱中华”说,与国人经历了国共合作的革命宣传,认识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任务的说法,大相径庭。
梁漱溟在《村治》第2号上发表文章,“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称胡适“轻率大胆,真堪惊诧”。梁忍不住反问他:“在三数年来的革命潮流中,大家所认为第一大仇敌是国际的资本帝国主义,其次是国内的封建军阀;先生无取于是,而别提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之说。帝国主义者和军阀,何以不是我们的敌人?”梁漱溟认为,疾病、愚昧皆与贫穷为缘,贫穷则直接出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贪污与扰乱有关;扰乱间接由帝国主义之操纵军阀而来,因此帝国主义实为症结所在。
为什么帝国主义不是我们的敌人?胡适的答案是:“‘贫穷则直接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则难道八十年前的中国果真不贫穷吗?如说,‘扰乱则间接由于帝国主义操纵军阀’,试问张献忠、洪秀全又是受了何国的操纵?今日冯、阎、蒋之战又是受了何国的操纵?”在他眼中,“帝国主义者三叩日本之关门,而日本在六十年之中便一跃而为世界三大强国之一。何以我堂堂神州民族便一蹶不振如此?此中‘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岂是把全副责任都推在洋鬼子身上便可了事”?
在国共革命宣传的强势话语中,连三岁孩童都知道帝国主义了,连梁漱溟这样的自由知识分子对于反帝的说法也是毫无怀疑,但胡适仍然坚持不将帝国主义列为中国的头号大敌。
显然,胡适并不否认有帝国主义现象的存在,但他拒绝以“帝国主义”解释中国的落后混乱,反对以开展反帝运动作为时代的中心任务,这是有若干基本原因的:其一,他认为内因重于外因,中国的问题主要在内部;其二,他认为不能用“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来拒绝西方文明,煽动排外运动;其三,他晚年多次提到,“反帝国主义”是苏俄用来抵制其他列强影响的宣传策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