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7276
他饮誉中外,“一代宗师”,“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
他的《国史大纲》等,是近代新儒学的旗帜。
但他不懂哗众取宠,不知道什么叫作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
他不辞辛劳地讲学办校,著书立说,复兴传统文化,重振民族自信。
他的一生是朴素无华的一生,也是感天撼地的一生。
而这是一部将这些都娓娓道来的书。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钱穆是“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学界尊之为“一代宗师”。又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复兴中国文化,振兴民族自信。本书以钱穆生平经历为线索,论述了他所创建的独特的文化史学体系,以及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与思想,展现了其“文化神州系一身”的精彩人生。
第1章 心路历程 文化人生
第2章 人杰地灵 发愤苦读
家世及幼年时代
果育学校的培养
未卒业的中学时代
第3章 回报桑梓 自学名家
乡间小学教书
执教中学
致良知以明心性
探国故寻新知
平息经学今古文之争
第4章 北上教书 文惊学坛
最受欢迎的老师
谈笑有鸿儒
以儒墨梳理诸子
老子其人其书考辨
从宋学看清代学术
第5章 南下辗转 情系国族
辗转教学
新国史的马前卒
转入文化史的探索
第6章 创办新亚 文化培壅
创办新亚书院
文化人生互诠释
传统政治非专制
大视野的理学观
第7章 移居台湾 笔耕不辍
为中华文化献终身
集孔子以来之大成者:朱熹
终归文化史学
第8章 高山景行 后学楷模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书摘一:
钱穆还联系实际指出,近世以来,中国急切地先学德日,后学英法美,又学德意,再学苏俄,都学遍了,但都碰壁了。要学的学不到,要打倒自己几千年来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深厚传统,急切地又打不倒,这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痛苦和迷惘。现应以沉静的理智来看看自己以往的历史,在学习外方经验时,必须更注意复活传统文化精神,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地独立自存。而对西方文化的挑战,钱穆致力于发掘中国文化系统的独特性,反对所谓“中国比西方落后一个历史阶段”,仍处于“中古”或“封建”诸说,反对不加分析地把中西历史文化传统与性格的不同,看成是一古一今之别。他并不是盲目的守旧者,认为中国文化是随着时代改变的,主张吸收、结合世界各国文化新精以求变、求新。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命力抱着无比坚定的信心,并把世界文化前途放在中国文化上。钱穆着力重建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和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强调要在国家民族自身的内部,求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作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泉源。这些思想,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借鉴、吸取、发扬。
书摘二:
余英时讲,凡熟知或与钱穆共事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感情十分丰富而又深厚的人。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同时,他是一个十分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与他熟悉后,就会发现他是个情谊浑厚、感情细腻的人。他与学生交谈时,偶尔也幽默一下,但他的尊严永远是在那里,使你不可能有一刻忘记。这绝不是老师的架子或学问的傲慢,更不是世俗的矜持。他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是经过人文教养浸润以后的那种自然,是中国传统所谓的“道尊”,或是现代西方人所说的“人格尊严”。钱穆从来不善于哗众取宠,对于世俗名利也毫无兴趣,更不知道什么叫制造社会形象或扩大知名度。因此,他不会在和人初次相识时,便有意留下其深刻印象。尤其他不肯面对青年人说过分称誉的话。总之,他是一个感情丰富、情谊浑厚,而又有尊严、朴实无华的人。
书摘三:
钱穆在北大讲通史课有五大特点:第一,事实性强,不发空论。第二,有考有识,简要精到。第三,凭各代当时人的意见,陈述得失。第四,满腔热情,激荡全室。第五,深入浅出,能近取譬。据程应谬(钱穆在燕大执教时的学生)讲,当年北大上课最叫座的教授有二说,一说两人,一说三人,但两说都有钱穆,能与他媲美的只有胡适。据当年听过钱穆课的任继愈、杨向奎、何兹全等先生讲,钱穆讲课善于表达,很精彩,堂堂爆满,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何兹全回忆说:“钱先生讲课,很有声势,也很有特点,虽然一口无锡方言,不怎么好懂,但吸引人。我听过他的先秦史、秦汉史。他讲先秦史,倒着讲,先讲战国,再往上讲春秋、西周。我听他一年课,战国讲完,也就到学年结束了。他讲课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论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这头走到那头,那头走到这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