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89456
章 一次思想的盛会/1
一、卓越的思想学术文化成就 /1
二、构建新的思想理论体系 /6
三、“东方之子”的“大理论”风格与丰硕成果 /10
第二章 爱好沉思的少年∕16
一、南海“海市蜃楼”的家乡 /16
二、“文革”代抄大字报 / 19
三、终于读到了“毛选”/ 21
四、不尽的求知欲 / 24
五、“红领巾是我的生命”/28
六、«资本论»引发的思索/30
七、少年“华罗庚”/34
八、做人要有一点精神 /36
第三章 学问贵在原创∕40
一、以高度抽象思维与想象力寻求原创突破点/40
二、特区生活的启示/43
三、亲历而知其真/46
四、实践中检验/50
第四章 经济学“爱因斯坦革命”的尝试∕54
一、创立大科学体系经济学/54
二、从颠覆传统经济学概念的一篇论文说起/57
三、现代点石成金术/60
四、第十一大部门的学科体系/66
五、知识经济与价值转化/71
六、先进生产力与价值转化/75
七、全国三届价值转化工程学术研讨会/79
八、经济思想家与务实型经济学家/85
第五章 探索新的政治学与长期执政理论体系∕89
一、崭新的政治学学科体系/89
二、提升长期执政的合法性/93
? 2?
黄锦奎评传
三、如何才能长期执政/98
四、有坚定信仰的政治学家/104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之后的“新体系
哲学”∕110
一、跋涉者的攀登/110
二、“新体系哲学”的萌芽/114
三、辩证唯物主义高级形态 /120
四、从 《实 践 论》《矛 盾 论》到《当 代 形 态 实 践 论》与 《同 一 论 》/126
第七章 系统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念与社会主义科学的新思考∕130
一、回望历史/131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34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137
四、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思考/ 140
第八章 百科全书式学者∕146
一、缔造中国“进步主义时代”的新社会学/147
二、«未来学———时间矢上因果结构卷曲与展现»/ 151
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学”的草图/155
四、«全科学通论»的写作 /157
五、«一般事理学通论»的研究 /158
六、«现代价值科学通论»的蓝图 /159
七、«时序学»与«策略行为学»/ 161
八、“泛周期理论”的研究 /163
九、从多元智商到能商———全商学 /165
第九章 哲人的思想光彩∕167
一、理想社会与终极关怀 / 168
二、时代性与责任心 /171
三、自由与正义/ 174
第十章 “中兴三书”与创立国策学∕179
一、“主义”“国策”“党略”构成的“中兴三书”/179
二、“中兴思想体系”代表作:«新劝学篇»/181
三、为天下兴亡出谋划策的国策学 /185
四、构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策体系 /188
第十一章 思想家的文学情怀与情感升华∕191
一、新理念现代主义诗歌 /192
二、现代知识性笔记体杂文与散文 /203
三、文学创作的理论主张与美学追求 /215
第十二章 业余之余的情趣爱好∕225
一、从观赏书法到研究书法理论 /226
二、擅长隶书与仿毛体书法的书法家/ 231
三、喜爱拨弄荷、兰、竹大写意画 / 234
四、运用现代医学研究中医与中医文化 / 236
五、动静有序的生活方式 /239
后 记∕242
很久以前,我就想写一本关于黄锦奎的书,但又难于下笔。为什么呢?因为他值得写的内容太多了,写他哪一方面都难以体现他的人生与功绩,加上他一直拒绝正式来访,虽名满天下,但仍特别低调,这样就一直搁了下来。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政府官员,又是学者专家,是“文蹊政径两驰名”的人。这使我很自然地想起唐人徐凝的那两句诗:“风清月冷水边宿,诗好官高能几人?”而对于黄锦奎,却是从政为文,相得益彰的。
但是,细细想来,从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位学者与思想家,更热衷于思想学术研究。这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这个人生志向,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大学毕业来到了深圳工作,那正是深圳经济特区起步之时,他也就随伴特区一道成长发展,一道经历风风雨雨。他从30多岁起就担任厅局级领导职务,当过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担任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区长,当时这个区有600多万人口,按国内国际标准相当于一个特大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三千亿,财政收入相当于当时中国中西部的一个省。虽然他担任的每一个职务都是任务繁重的,而且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世人有口皆碑,但他在工作之余,独坐书斋,清风明月,一本稿纸,一杯清茶,不为尘氛所染,不为市井所惊,潜心于他的读书与写作,孜孜不倦地构筑着他的思想学术文化体系大厦。
黄锦奎很强调亲身经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他认为,美的事物与真理存在于宇宙之中,有待人们去发现;美的事物与真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要靠人们在实践中去把握,去思考,去升华。所以,他不是通常所说的在书斋里的纯学者与思想家,他是特区建设的实践家。他的许多研究课题,都是从自身经历中获得,再经理性思考而成。他在实践中观察社会,比之在书斋里观察社会真切得多,透彻得多,这样提炼升华的学问,也更富于现实性和原创性。
他的部学术著作《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普及本称为《现代点石成金术——价值转化工程》一书,首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价值转化,点石成金,使“石头”变成“金子”,把没有价值或价值低的东西转化为有价值或价值高的东西,这就是实现价值形态的转化。价值转化普遍存在于人类实际生活之中,长期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他受到特区生活的启示,在实践中锐敏地发现了这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广阔领域,经过辛勤的探索,创立了一般价值论经济学、价值转化理论与价值转化工程,享誉海内外。
人类有目的地从事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价值原则。“价值”这个词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很久了,但人类对它进行研究却仅有100多年的时间,有突出贡献的人如凤毛麟角。黄锦奎把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分为两类,一是真理科学,二是价值科学,从而创建在现代价值科学基础上的现代价值科学新体系经济学与大科学体系经济学,价值转化理论与价值转化工程属于一般价值论经济学。从人类经济发展演化与未来经济发展来看,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商品经济的实体经济形态到知识经济与虚拟经济形态,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学说,已远远不足以解释现有的人类经济现象。黄锦奎在二十多年以前,在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以人的三大解放学说为目标导向的现代价值科学人学经济学基础上,找到对价值形态的分析与价值转化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正如有一著名学者说的,黄锦奎的现代价值科学人学新体系经济学为经济学的“爱因斯坦革命”一样,远远超越整整一个或者若干个时代。当今全球化经济发展,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形态以及智慧经济的出现,也显示了黄锦奎提出的现代价值科学新体系经济学的生机与活力。现实已证实了他的预见!
当时,黄锦奎部著作出版之后,立即得到全国专家学者与读者的高度评价,一时洛阳纸贵,一纸风行,在全国形成一场不小的现代“点石成金热”。不少著名学者与专家认为“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建了一个新的学科”。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书中讨论了价值哲学、价值学、价值转化学、价值转化工程与价值学学科体系,提出应将价值科学作为一大部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还有地理科学并列,成为11个大部门的体系了。这是一个新思想”。黄锦奎:《黄锦奎选集》(第二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这部著作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特别奖,还被翻译成外文,在外国发表和出版,并被评为“20世纪亚太人文与科学宝贵财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94年11月,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颁奖大会,我在大会上次见到了黄锦奎。那年,他已是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才36岁,温文儒雅,充满朝气,是十二位获奖者中年轻的一位。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注价值问题,大学毕业之后,他在深圳特区这块沃土里,耕耘了十余个春秋,终于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学者不是吹出来的,原创性的著作是学者的生命。黄锦奎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但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而且路越走越宽广,研究的成果涉及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哲学领域,他在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之后,总结人类现代科学文化的丰硕成果,创立第三个“新体系哲学”,他的《新体系哲学》共四卷,包括存在学;世界的有机逻辑与完整运行;人与世界;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精神哲学。四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新体系哲学。还有《新体系哲学与创造性实践唯物主义》、“新两论”、《现代形态实践论》《同一论——矛盾论另一方面的研究》等。经济学领域的《新经济学革命与大科学体系经济学》《人学经济学》《人本价值论经济学》《现代价值科学通论》《广义财富与财富创造力经济学》《大经济学》《未来经济学》《一般价值论经济学》等。政治学领域的《政治与政治学》《人权、民主与宪政政治学》《国策学与国策研究》等。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社会主义科学通论》《系统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等;社会学有《缔造中国“进步主义时代”的新社会学》《从实证、诠释、批判到进步社会学》;未来学的著作有《未来学——时间矢上因果结构卷曲与展现》,以及《一般事理学》《策略行为学》等等学术著作。他还提出“中兴思想体系”,写成“中兴三书”,即《新劝学篇:走向市场、法治与民主》《国策学与国策研究》《论长期执政》。文学著作有诗集《河外星云》、长诗集《仰望星空》、杂文集《杯水微言》,以及《黄锦奎文集》等等。
作者这样说:“时代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特别需要大理论的重要历史阶段,而大理论的出现,只有靠在时代伟大实践基础上理论原创性的创新。”黄锦奎:《黄锦奎选集·总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他所有的著作,都立足于解决实践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立足于回答时代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说,他的每种学问都在它的领域做出了极大贡献,无疑都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是时代精神促成它的诞生,它则面对时代精神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善于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构成自己的学说体系与原创性著作。现代历史学家马一浮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马一浮:《对毕业诸生讲词》,《马一浮集》(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黄锦奎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由此升华为时代的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心。他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又是诗人和散文家,其平生著述,无不以此种精神贯串。
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渊源。黄锦奎说:“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杰出思想家将不断涌现的辉煌年代。”黄锦奎:《黄锦奎选集·总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而他本人有幸成为这位大时代的一员,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理念,在哲学、社会科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等诸多学科与原创学科方面,对世界与社会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思考,写下了一系列著作。由于他的突出学术文化贡献,被国家、省、市授予很高的学术荣誉称号,是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深圳市杰出专家。
每个时代,都有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学者与思想家。而这些学者与思想家往往是孤独的,而往往孤独才显示出他的强大与超越。历史上不少杰出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超越了时代的整体水平,而且往往把同一时代站在前沿的思想家,远远地抛在后面,从而很难为同一时代的人们所理解与认同。黄锦奎是幸运的,他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那么多极其深邃的思想,虽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但即使仅有一小部分为时代所理解与认同,也就足够了。
著名学者、《生产力研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徐则林写道:“通览《黄锦奎选集》六卷,我们不仅可以领略作者为我们展现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体系,而且可以体会作者作为一个大学问家和思想家的治学、求索的轨迹和情怀。对于有心人而言,可谓开卷有益;对于与作者相同和相近的人,我想一定更有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或许还会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吧!”《〈黄锦奎选集〉出版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汇编》,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2009年,第13页。中国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少将、博士生导师、教授杨春长更在《时代需要思想家》一文中感叹:“当今中国又出现了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他就是当代著名学者黄锦奎先生。”《〈黄锦奎选集〉出版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汇编》,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2009年,第13页。
徐则林先生在文中又写道:“是莫里哀还是莫泊桑说过一句话,这也是我二十多年前在上大学时读书偶得的一句话——一个人既以学术许身,便不能与普通人一样的活法。当我们面对黄锦奎先生的著作之时,应该想象到,一个思想家是怎样走过了一条与你、我不同的生活道路。”
黄锦奎有一句诗:“耕耘沧桑岁月,打捞失落珍珠。”这使我们想到,打捞珍珠的道路,肯定不是用珍珠铺就的。
我这部《黄锦奎评传》,顾名思义,自然是不可能写出黄锦奎的全部人生与功绩的;那么,就作为他前进路上的一行足印吧!
我读黄锦奎的著作,始自他的散文作品。他善于以随笔的形式,夹叙夹议地对当下社会生活作深入的思考,写得那么豪放飘逸,又那么深厚凝重,以前瞻性和哲理性见长,往往在平常惯见的事物之中,生发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哲思来。他担负政府的严肃工作,“却不让个人消融于原则之中”,永远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精神活力。在当代作家之中,他是一位别具一格的人物。我在拙著《中国当代散文史》中,评述他的散文“在相当的程度上,体现了当代散文所达到的思考高度”。
那是在2003年,我的拙著《中国当代散文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有几位外省的读者给我来电说,黄锦奎的散文在你的大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足见其不同凡响。言下之意,是他们未曾读过黄锦奎的散文作品。后来,我给他们各人寄去了一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黄锦奎散文选》,他们读了之后,先后给我发来“确是别有一番天地”之类的复电。
其实,作为一部文学史著作,首先关注的也就是一位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给文学创作带来哪些新鲜东西,即所谓别具一格的创造性。
后来,我读了黄锦奎更多的著作,又参加了他的学术思想研讨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他的独创性不仅表现于文学创作方面,而更多的还在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他的《价值转化论和价值转化工程》,1993年出版之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思想”,开创了人类文化科学系统的第十一大学科。此后,他相继出版的关于新体系哲学及创造性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关于新经济学革命与大科学体系经济学的研究,关于政治学原理与执政政治学的研究,关于系统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关于国策学与国策的研究,直到近出版的中兴思想体系的研究,都是极具创见的学术著作。这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集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思想家以及散文家、诗人于一身,这在当今学术界也许是为数不多的。
还有,黄锦奎的学术研究角度,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常说思想家与学问家、理论家各有不同。学问家重在学识的探究,往往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理论家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但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理论的辨析;而思想家既要有对学识的探究,有对社会问题的辨析,更要有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社会发展的策略和战略,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更具有现实性、批判性和前瞻性。黄锦奎当然是学问家、理论家,但更是一位思想家。所以,我在本书序言中说:“他所有的著作,都立足于解决实践带给他的诸多问题,立足于回答时代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说,他的每一种学问都在它的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无疑都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是时代的需要促使它的诞生,它则对时代的发展发出自己的声音。”
学问贵在原创。黄锦奎在各个方面独创性的表现,是我写《黄锦奎评传》的缘由,也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
作为一部学者的评传,应该包括学术评论与生活史传两个部分。本书则重在前者。因为考虑到作为一位学者,黄锦奎还相当年轻,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关于史传方面的内容,包括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人生浮沉、从政业绩等等,也会随之丰富发展,这些就留给以后的作者去写吧,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驰骋!
后,还需要说明一点,黄锦奎的著作涉及哲学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许多领域是我本人相当陌生的,这种跨学科的写作,写起来就不那么顺手和舒展了。也许每个作者都是有局限性的,对于我来说更是明显。从去年1月至今整整一年,多经努力,可以说在我的著作中,这是写得辛苦的一部。初稿写出来以后,许多观点与黄锦奎本人做了多次沟通研究,才有今天的面貌。由于我本人学识的肤浅,其中的局限和不足仍是不少的,期待读者的批评和指教。
评论
还没有评论。